查看原文
其他

“性冷淡”正在成为一种流行,我们的审美何时发生了变化?

凤凰网文化 景来律师 2019-05-22

导读

中国人一向谈“性”色变,“性冷淡”却是个例外。它仿佛是一种高级的符号,当我们逛宜家时,我们会想到性冷淡;当我们看到刘雯的时装大片时,我们会用性冷淡来赞美她。我们在使用性冷淡时,常常会忘记这是一个和“性”有关的概念,性冷淡等同于高级、简洁、经典、品味、最后是地位。性冷淡是反“性”的,它是欲望、放纵和原始的反面,它代表着文明、高级、品味与中产精英。性冷淡正在成为一种流行。

 

但性冷淡同时又是小众的。文明和自律如何比得上野蛮与欲望,所以,性冷淡常常是一种做出来的样子。只是说,北欧、日本这些地方,他们已经做样子做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文化,而在中国,这种文化才刚刚兴起,根基不深。 

拿电影来做比方的话,我们看日本,会想起是枝裕和、岩井俊二、纯色调的天空和海洋,穿着白衬衫的阿部宽和穿着纯色裙子的苍井优,简约、清新、性冷淡;可是,可是这些讲家庭、讲亲情、讲青春的电影,也没有哪部是绕开了“性”的。看中国的话,就更直白了,前几天重映的《红高粱》里,野地苟合、巩俐的肚兜、姜文的裤腰带,原始、热烈,但同时也是藏起来的,是含蓄又热烈的欲望。

 

到了《红高粱》上映30年后的今天,高级、简约、“性冷淡”取代了浓墨重彩。我们的性审美正在发生着改变。


芬兰电影《希望的另一面》中的北欧家居风

 

性冷淡不等于“性冷淡”

 

“性冷淡”正在逐渐成为我们今天的审美主流之一,方方面面的改变都在验证着这一点。张艺谋的《影》抛弃了大红大绿转向水墨风,日系的优衣库正在从一线二线城市逐渐往下拓深,北欧的宜家更是长盛不衰。小到一个杯子,大到一座房子,性冷淡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而当我们购买一件性冷淡风格的产品时,我们买的也不仅仅是产品,我们买的是一种概念,一种文化。设计师高一强的《日用之道》说得也是这么一回事,我们所用的器物,也代表了我们的选择、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审美。就像洪晃在这本书的序言里说的一样,“活在当下,不装是肯定不行的。问题是装得像不像。”

 

在我们当下这个时代,“性冷淡”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装X”的信仰。当性冷淡成为一种概念的时候,我们所谈论也就不是真正的性冷淡了。伍迪艾伦有一部电影《性爱宝典》,里面就讲了这么一个非常离奇的性冷淡故事。女主角是一个典型的中产精英,有文化、有钱、有地位,可是偏偏性冷淡,每次和老公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然后有一天在一个博物馆的展览里,她却突然欲火焚身,随即和老公原地就范。就这样,性冷淡的女主角每次一到公共场合就欲罢不能,直到有一次终于被警察抓住,电影里到这里也就结束了。这当然是一种艺术的戏谑手法,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无论是“性”或者“性冷淡”本身都是很复杂的问题,从生理学上医学上,或者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上,都是十分严肃和琢磨不透的。

 

但是我们这里说的性冷淡当然不是指这种真正的性冷淡,我们这里说的是被包装成了一种文化、一种时尚和一种流行的性冷淡,或者用洪晃的话来说,一种“装”的性冷淡。“装”当然也是一种平常事,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中国人是最擅长演戏的。既然性冷淡是一种流行文化,它反映在商业设计上,在生活方式上,本身也是赏心悦目的,那我们装一装性冷淡又何妨?

 

不过,我们现在所讲的“性冷淡”产品,其起源也确实和“性”有关。那么,为了“装”得更像一点,我们不妨了解一下,性冷淡产品的诞生和“性”有什么关系,宗教在“性冷淡”产品的诞生中起了哪些作用?“性冷淡”产品的传播为何又跟战争和政治扯上了关系?它又是如何从北欧走向日本,乃至当下的中国?下面这些节选自《日用之道》的段落或许可以给我们答案。 

“性冷淡”与宗教禁欲

 

“性冷淡”产品的直接起源是震颤教,这个19世纪美国最大、最著名的宗教流派,因为他们在祈祷的时候不停地颤抖而得名。

 

1774年,震颤教的创建者安·李(Ann Lee)为了躲避英法宗教战争的迫害,带领着一小群信徒离开了英国,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被宗教彻底伤透心的她,带着信徒重新构建了她心里的理想国,并根据自身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创建了属于他们的新的生活哲学。


电影《大开眼戒》中的宗教仪式

 

在她的理想国里,财产共有,男女平等,人们互相谦让,积极勤奋。为了追求与外部世界的完全脱离,她带领理想国的人们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建筑,并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家具和生活物品。震颤教所有的建筑、家具及其布置,都是围绕功能性和永恒性而设计;震颤教社区也都是自给自足的,他们编织地毯、篮子,制作家具用来出售,平均分配销售的利润。

 

震颤教信条禁止“世俗”的虚饰,认为装饰是外部世界的专利,并坚信对物体施加任何不必要的修饰和装潢都是有罪的,而这样的观念转移到家具设计上,即讲求简单的线条和整齐的外观,就连使用的素材及设计的结构都是以简单、干净、轻盈为考量。追求“灵魂的纯洁”的震颤教的信徒,用智慧和双手表达着自己的生活哲学。他们大范围生产多种简洁、功能优越的物品,逐渐使简洁的家具设计得到了大众普遍认可,并且很快地普及起来。当时,他们的家具产品已经遍及美国各地了。

 

美源于整齐与秩序;最大的美在于和谐;最实用的也是最美的。震颤教遵从着自己的设计原则,以它简洁、朴素的态度,把最大的想象空间留给了使用者。当一件作品将形态、线条、结构等元素都抽离后,只剩下人与材料之间的对话,这才是真正考验工匠或设计者的时候,因为他们如何将材料处理到极致,让所有人体会到感动,才是设计的精神与价值。

 

震颤教的教徒们做到了,这个具有乌托邦性质的禁欲的宗教,按照自己的追求,创造了很多经典的产品,这些产品对全世界的设计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直到现在,都有不少欧洲设计师和日本设计师到美国震颤教的遗址来学习和研究,并将它的元素和精神运用到现在的产品里。大家经常说性冷淡的产品大概就是来源于此。

政治与“性冷淡”

 

“性冷淡”产品从美国来到北欧则与一位著名的设计师——卡尔·克林特有关。他很喜欢震颤教家具,并深受其影响。这点对北欧家具设计的发展意义深远,因为卡尔·克林特堪称制定20世纪整个北欧家具架构的人。卡尔·克林特除了积极改良传统,强调传统家具中的材质、结构与比例,还很崇尚震颤教,并将它的精髓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中。在卡尔·克林特设计的Church Chair中的梯背和直线中,可以明显看到震颤教椅子的影子。师承卡尔·克林特的瓦格纳,也在他的设计中运用了震颤教的元素,进一步将“性冷淡”产品推广到其他地方。

 

美国人大脑中对震颤教的家具的记忆和使用经验,让他们瞬间接受并喜欢上了带有震颤教的元素的北欧家具。而美国人又把对北欧家具的喜好,带到了太平洋上的岛国日本。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接管了日本,驻日美军也把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带了过去——咖啡、汉堡也包括家具。从1945年日本完全受制于美国,到1971年,日本开始复苏,但仍臣服于美国的这段时间,具有北欧风格的家具对日本的家具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难怪很多人觉得日本的现代家具和北欧的家具很像。


日本电影《家族之苦》中的家居风格

 

整整转了一个大圈,震颤教的教徒们,带着英法文化跨海到了美国;而北欧的设计又吸取了震颤教的元素,设计出了美国人喜欢的家具;美国又把这些带到了日本,日本吸取了这些元素,设计出了适合日本的家具。

现在看来,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孤立地去对待。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四处迁徙,文化始终像那朵看得见却摸不到的云,跟随着人们不断地碰撞,不断地纠缠,不断地融合。这种联系,是我们人类整个繁衍进化和生长生活的过程中储存在大脑里的记忆和经验,是人的最底层的潜意识部分所产生的影响。

 

记忆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个人的,它可能关乎一个种族、一个国家、一个区域。记忆在人类不断的迁徙中,被不同的文化拧成了一股剪不断的绳子。性冷淡就是这么一股流动的文化,它经历了几百年的迁徙,终于来到了中国,并逐渐开始在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

 

当然,以上所述也都是一家之言。我们在这里表达一些观点、推荐一些内容,但同时也是在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因此我们想在结尾和大家来一些互动。

 



延伸阅读:

《中国年轻人,活的越来越“性冷淡”了》


来源:精读    文:小椰子

过期的凤梨罐头,配不上对的袜子,三观不合的朋友,已读不回的爱人。

 

这些会伤害自己的,都应该及时从生活中剔除。

 

“性冷淡”,也许是当代年轻人生活的常态。


01


认识一个姐姐,我一直觉得她很酷。

 

清淡的眉眼自带几分高冷疏离的气质,有种难以言喻的高级感。

 

平时穿衣色系以黑白灰蓝居多,看上去干净清爽、质感极佳。

 

不看抖音快手、不玩吃鸡,喜欢阅读小众的杂志和书籍。

 

严格控制饮食,沙拉和三文鱼是她的最爱,不碰油炸食品和碳酸饮料。

 

与人交往保持适当的距离感,不会过分亲昵,但也足以让人舒服放松。

 

看到她,我会想起一句话: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有时候会觉得这个世界过分喧嚣。

 

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向往极简的生活。

 

他们崇尚断舍离,定期扔掉囤积的物品、无用的社交、繁杂的信息。

 

他们喜欢给欲望做减法,活得克制又简单。

 

他们认为,拥有越多,生活越繁琐,留白反而更为轻松。



02


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

 

杭州一位90后的姑娘,在酒店的一间房间里住了两个月。

 

她从不允许保洁人员进房打扫,酒店方担心会有安全隐患,就报警求助。

 

民警敲门,一个长相甜美、白白净净的姑娘来开门了。

 

然而,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难闻的馊臭味,眼前的一切更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多平米的房间里,堆满了生活垃圾和凌乱的衣物;

 

一张双人床上,有半张床被方便面盒、吃过的外卖、空饮料瓶所霸占;

 

床头柜上,半碗粥和一个开封后的牛奶盒已经发黑霉变......

 

姑娘说自己在附近的酒吧做服务生,因为图方便,就长期住快捷酒店。

 

这条新闻让我想起哈佛的一项研究:

 

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居家环境往往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凌乱和肮脏中。

 

那些什么都舍不得扔的人,生活往往会过得麻木而混沌。

 

我的朋友安安,则是另一个极端。

 

出差时曾经在她家住过几天,完全被她房间的日系“性冷淡”风格给迷住了。


她家没有多余的家具,一套木头桌椅,一张单人床;

 

地板擦得光可鉴人,铅笔整齐地码在笔筒里;

 

厨具和餐具都各归其位,只有在偶尔做饭时才从橱柜里拿出来。

 

她说,自从扔掉家里大部分杂物之后,每天都感到神清气爽。

 

就像日本美学家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所说:

 

用最少的物质,满足最大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奉行“不持有”的生活。

 

他们把个人物品的数量降到所需范围内的最低:

 

一切不需要的东西,扔掉;可以被替代的东西,扔掉;使用频率很少的东西,扔掉。

 

他们不再囤积便宜货,而是在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买品质最好、最耐用的。

 

就像《增广贤文》中所说: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删繁就简,让他们告别了忙乱、焦虑,告别了浮躁和拥挤,生活得更加高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昔日职场上的同事发了条微博:

 

工作一天后的冰镇啤酒,是平凡生活中最美好的小确幸。

 

配图是他一个人坐自家的阳台,拿着一罐啤酒独酌独饮的自拍。

 

我会心一笑,给他点了个赞。

 

在压力日益繁重的城市,我们习惯戴着各种面具。

 

唯有在下班后独处的时光里,才能放心大胆地展现真实的自己。

 

回到家里,脱掉鞋子,光着脚踩过客厅的地板。

 

打开喜欢的音乐,换上舒适的居家服,给自己煮杯奶茶。

 

一天之中所有的疲惫和烦闷,都在独处的时间里烟消云散。

 

鹿人三千曾总结过年轻人越来越不爱社交的9条迹象:

 

不想认识新朋友;

 

很少维护老友情;

 

听到消息提示音会烦;

 

假期只想一个人放空;

 

对人数超过 4 人的局就不想去;

 

有人想和自己交朋友会焦虑;

 

慢热到基本不会热;

 

完全不知道跟不熟的人怎么聊;

 

大多数时间喜欢自己跟自己玩。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拒绝无效的社交。

 

他们不再为了所谓的人脉,跑到聚会上跟一群陌生人尬聊。

 

满嘴客套话、把脸笑僵,互相敬酒、扫微信,但是三天后完全记不清对方是谁。

 

与其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酒桌上的觥筹交错,他们更喜欢在独处中默默提升自己。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删去通讯录列表里从未联系过的人,拒绝一些无意义的饭局。

 

简单干净的社交圈,可以过滤掉大部分不必要的烦恼。


04


29岁的菜菜,用自己攒了10年的存款买下了一套单身公寓。

 

虽然被家里催婚,她却有底气地说:

 

“我自己有房有车有喜欢的工作,没有小红本又怎样呢?”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

 

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90后的辛雨,单身6年了,却将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想去伊豆泡温泉买张机票就下楼,想去清迈吃米粉定个酒店说走就走;

 

下班后看书、练吉他、花一晚上的时间为自己做一份舒芙蕾,睡得安稳又踏实。

 

她说:单身久了,就像上了瘾。独处的时间那么愉快,好像也不是非要恋爱不可。

 

知乎上有个关注度特别高的问题:

 

现在的男生为什么不追求女生?

 

点赞最高的回答一语道破:

 

如果生命不能浪费到值得的人身上,那么我宁愿浪费到自己身上。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宁愿单身,也不愿在感情中委曲求全。

 

就像作家毛利所说:

 

城市太大,很多人都找到了足够有意思的爱好。

 

比起这些爱好来,谈恋爱显得又花时间又多余,一个乏味的对象根本不如大城市里发明的各种消遣。

 

比起捆绑着相顾无言,不如一个人开开心心地沉默。

 


俞飞鸿曾在某节目中被问道:

 

“你为什么一直单身?”

 

俞飞鸿浅笑嫣然、不卑不亢地回答:

 

“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对我来说,单身或是婚姻,哪个更舒适就选择哪个。”

 

人类很多痛苦的根源,就在于对一段关系寄望过深。

 

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幸福,特别容易幻灭。

 

而单枪匹马闯江湖,也可以将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05


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我们可以试着告别一些事。

 

告别囤积症,告别无效的社交,告别花里胡哨却不真诚的情感。

 

做个“性冷淡”般的极简主义者,让人生变得简洁。

 

共勉。


来源:凤凰网文化



后记

因故,景来律师公众号版面暂做一些微调,热点新闻及评论会分流到景来律师公众号的副号《徐州刘景来律师》推送,欢迎大家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


1、“李庄案”全程揭秘,堪称美国大片!


2、霉番茄事件升级:我就是给孩子吃长毛菜,你能拿我怎么样


3、22名大学生一夜之间被开除:在最好的位置上懒惰,你到底会失去什么


4、高价学费为何保障不了食品安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