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钱湖自然笔记》
想起刚刚看完的大山雀老师送给我的书《东钱湖自然笔记》,我知道大山雀老师对鸟类颇有研究,但是没有想到这本书涉猎的不仅仅是鸟类,还有东钱湖的野花、野果、昆虫、两栖动物以及天象等自然景物景观,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一天,把这本书再次拿出来翻一下,感觉要像大山雀老师那样, 用自己的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身边自然的生物多样性,描绘身边自然的美丽和丰富。
张海华老师网名“大山雀”,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哲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作为媒体人、自然摄影师、博物作家,他有15年野外摄影经验,业余主要致力于野生鸟类、两栖爬行动物、野花、野果等方面的拍摄及自然文学创作。之前就看了大山雀老师出的另外一本书《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对宁波的野鸟进行了详细列举,也是一本丰富的乡土鸟类观察笔记。昨天也刚好刷到大山雀老师的朋友圈,看到他说自己拍的几十张照片在宁波的一个生物多样性展览上展出。
东钱湖是浙江第一大淡水湖,因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便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从2018年开始,大山雀老师一次次不断探访东钱湖的山山水水、古村古道,尽力寻找、发现当地的原生态之美。这本书不仅仅是用文字和图片列举了自己遇到的很多生物,还用了很多有趣生动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生物,还有很多小故事讲述了这样的自然探索过程。意外的是,书中还多次引用了我写植物的文字,真是感到十分荣幸。
大山雀老师不愧是文学硕士,在书中有很多描述都旁征博引,语言优美,用各种象声字模拟鸟类的叫声,用各种拟人化的语言刻画鸟类昆虫之间的相爱相杀,还有各种诗词歌赋让我们可以感受古人对自然的各种赞美,例如在写蜻蜓时,列举了许多有关蜻蜓的古诗,再配以各种拍摄的生动清晰的照片。书中还有很多地方描写了全家一起出门去观鸟,一起出门夜观星空感受自然的经历,通过这些文字都可以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与自然的相处,是一个多么让人身心愉悦,全家得以和睦相处的过程。
除了文采以外 ,只要留心阅读,就会发现书中透露了很多博物学方面的硬核知识点,例如谈到虎斑蝶的雌雄在于,雄蝶后翅的腹面中间偏下的位置,有块像黑色小耳朵的斑纹,专业的说法叫做“性标”,布雌蝶没有。大山雀老师是一名专业的自然摄影师,本书中还讲到了很多摄影的技巧,各种参数,还特别有一章详细介绍了如何拍摄月全食,可以说是书中干货满满。
自怀特起,博物学中就逐渐产生出一派人文形式的博物学,其特征是一批热爱大自然、仔细观察大自然的作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类作品,既有科学意义也有文化意义,它们真实记录了个人与自然的对话。这类作品以及和自然相处的方式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阿卡迪亚型(田园牧歌型)。阿卡迪亚型侧重观察、感受和欣赏,并不特别在乎新种的发现和自然珍宝的收罗。阿卡迪亚型博物学的代表人物怀特、梭罗、缪尔、利奥波德、卡森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极为丰富、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他们实践的博物学门槛反而很低,甚至没有门槛。特别适合普通人。
大山雀老师在前言中说自己是一个热情很高的乡土博物爱好者。这几年我也接触了非常多的乡土博物爱好者,他们职业不同、年龄不同,也许他们的专业与工作与植物、动物毫无关系,但是共同的爱好,让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记录家乡的一草一木,致力于研究身边的植物、鸟类、昆虫等等,沉浸于深化对于自己所在的一小片地球角落的了解,然后著书立作,还有很多朋友不仅记录自然,还在身边开展自然教育,各种科普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人,关注身边物,这应该就是普通人践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呵护自然,人人有责”的方式。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从感受、欣赏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与身边的鸟兽草虫和谐相处,履行责任,把我们的家门口呵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