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传:瓦尔登湖畔的心灵人生》
因为疫情,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幸好阅读这件事情怎么也不会受到影响,即使在孤单的日子,也会通过阅读,得到滋养。《梭罗传:瓦尔登湖畔的心灵人生》这本书比较厚,有将近500页,不过信息量巨大,需要再看一次。
《梭罗传》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D.理查德森是美国历史学家、传记作家。出生于1934年。曾于1990年获得古根海姆奖,于2007年获得美国历史学界最高奖班克罗夫特奖,并获得过美国历史学家协会颁发的帕克曼奖等。他的传记作品《梭罗传:瓦尔登湖畔的心灵人生》《爱默生传》等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美国文学研究的伟大成就之一”。可惜的是,根据网上的资料,2020年6月16日,罗伯特·D.理查德森(Robert D. Richardson, Jr.)先生病逝,享年86岁。
这本书让我们全面了解了梭罗这位伟大的作家、哲学家、思想家鲜为人知的真实心灵。我认为这本书信息量巨大,是因为其中全面展示了梭罗读过的书,交往过的朋友,去过的地方,写过的作品,对于这些内容需要延伸阅读,再次加以了解,这又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从这本传记中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梭罗的阅读量是非常惊人的。阅读的主题也是包罗万象,涵盖的面很广,涉及哲学、宗教、诗歌、艺术、关于动物学和爬虫学、游记、博物学等等,梭罗的世界完全是依靠大量的阅读,在书中建构起来的。“梭罗的阅读是积极而非消极的阅读,阅读是为了印证还不是探索,是为了满足当前的兴趣、印证他的思考”。书中列举的很多书都没有中译本。但是并不妨碍我把主要的感兴趣的书列举在此,达尔文的《一位博物学家的环球之旅》、《贝格尔舰环球航行记》、《物种起源》、林奈的《植物学哲学》、洪堡的《宇宙》(可以从《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这本传记中找到一些内容)、歌德的《意大利游记》、居维叶的《动物王国——从其组织看分布》 、米修的《北美的森林》、威廉吉尔平《森林风景》、爱默生的《论自然》、吉尔伯物怀特的《塞尔伯恩博物志》等等,涉及的书还有巨多巨多,希望也能够在今后的阅读中涉猎一些。
梭罗结交的朋友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这位美国著名作家、演说家,美国先验主义运动和文艺复兴的领袖人物对梭罗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教士和作家威廉·埃勒里·钱宁,经常和梭罗一起散步,而且两家住得非常近。同期交往的还有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Hawthorne)。19世纪前半期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重讲一遍的故事》等,长篇小说《红字》、《带七个尖顶的阁楼》等。还有其他一些在康科德居住的名人,他们要么是诗人、作家、牧师、编辑等等,总之,这些交往的人,都能够被梭罗珍视,也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让自己获得了很多。正如书说所说的,梭罗对正常的社交行为颇为不屑,因而背负着冷漠、内敛、禁欲以及粗鲁的指责,但是那些秉持着相同理念的人与他保持着特殊的交情。
这本书也交代了梭罗的一些旅行过程,例如去缅因州、卡塔丁山之旅,去科德角,去加拿大等地方,但是梭罗最爱的还是在康科德的乡间散步,因为他养成的习惯是整个清晨都用来阅读和写作,然后下午两点左右出门散步。而梭罗的这种散步过程,正是他思考问题、和大自然对话的过程,然后把他在乡间观察到的所有细节全部记录在日志中,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散步和记录中,才有了我们后来能够看到的梭罗的很多作品,这些都是梭罗在与大自然的长期对话中积累下来的素材。正如书中所说的:“在我与大自然进行最亲密的交流时,我感觉自己无限接近生活中最伟大的秘密。只有在宁静的状态下,我才能体悟到大自然的现实和蓬勃的生命力。”
从这本书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瓦尔登湖》创作的历程并不仅仅依靠的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所见、所闻和所思,他大量的阅读、艰辛的创作、不厌其烦的改写和增删,《瓦尔登湖》一共修改了七稿,每一次都有大的修改。当1854年3月28日,第一批《瓦尔登湖》的样稿寄到,距离梭罗第一次拿着斧头在湖边伐树和建造小屋过去了将近9年。正是那些读过的书,结交的朋友,去过的地方,经历过的生活,才让梭罗完成了《瓦尔登湖》这样流传千古地佳作。
梭罗称自己是“大地上的诗人”,是极简主义生活的原始践行者。梭罗宣称,他走向森林,“主要是为了从容地生活,去面对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实”。他并不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在“进行一场象征性的实验”。一个人真正需要多大的房子、多少衣物?我们的生活究竟需要些什么?“生活”到底由哪些必需的事物构成?这是梭罗所进行的实验的目的之一。而在我们现在这样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我们来思考这些问题,也并不是一件过时的事情。所以,看完了
《梭罗传:瓦尔登湖畔的心灵人生》,再来重读《瓦尔登湖》,也一定有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