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草木谱》,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鲁迅草木谱》是学者薛林荣关于鲁迅微观研究的随笔集。薛林荣,1977年生,甘肃秦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历史小说《疏勒》,散文集《一个村庄的三种时间》,随笔集《阅人记》《处事记》等。作品散见于《散文》《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刊物。曾获黄河文学奖等多个奖项。现居甘肃天水。
关于鲁迅可以研究的主题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大多数方向都在于鲁迅的小说、鲁迅的救国思想,薛林荣的这本《鲁迅草木谱》可以说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展现方式,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博学、钟爱树木花草的植物学家。我对于鲁迅的作品阅读得并不多,因而对于鲁迅也了解得不多,但是这本书以花草树木为切入点洞悉鲁迅的内心世界,因为里面涉及的内容很多更倾向于科普,甚合我意。
这本书中所说到的很多情节,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庭院里种着的桂花树、何首乌、槐树、乌桕树、枣树、兰花、栀子、皂荚树、桑椹,都是我们日常非常熟悉的树,但是在鲁迅的笔下,却有了特别的意味,再加之薛林荣的解读,增加了很多背景知识,可以说是完备的阅读指导。人与草木的感情总是与那时那情相连,所以鲁迅笔下的草木,很多是有一种意向的表示,借草木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这是我们惯用的手法。
例如鲁迅《秋夜》里的名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篇被编入了中学语文课本,还要求学生背诵。许多不明原委的人认为,直接写两株枣树就好,不必啰嗦。殊不知,这句话颇具深意。薛林荣的解读是鲁迅以这个奇特的句子为现代散文诗立下了一座高标,也为散文诗民族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风范,表达了自己与黑暗势力作韧性战斗的意志。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一生热爱博物学,更钟爱树木花草。他买花、种花、把花作礼物送与他们、带学生采集植物标本,鼓励弟弟研究植物学,手抄花木古籍、翻译植物书,这种种细节都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热爱草木的形象,这样的鲁迅是一个有血肉、有温度、有人情的鲁迅,我想,这样一个喜欢草木的人,也定然是一个有趣的人。
这本书的腰封上有一句特别的话提醒了我:别出机杼的鲁迅研究普及专著。这种写名人或者名著与草木的关系的作品,近来出现渐多,比如《瓦尔登湖动植物图鉴》、《诗经植物图鉴》、《红楼梦植物图鉴》,还有前段时间的刘心武新作《金陵十二钗花语》更是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研究红楼梦,比如,象征林黛玉的“芙蓉”是指自然界水生荷花还是陆生木芙蓉?象征贾元春的是以观花为主的花石榴还是以食用为主的果石榴?感觉是在往科普书方向上靠了。《莎士比亚植物志》也是选取了莎翁剧作中的49种植物,从文学、历史、园艺、烹饪、医学、民俗、语言等多角度写小传,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莎士比亚式花园图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读一本书,研究一个人,一定是极有意思的,我知道小山老师就在研究《苏东坡的草木世界》,期待大作面市。
(插图来自书内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