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渐尖毛蕨 解读天书

小丸子林捷 草木有语
2024-09-04

我在枫桥王冕隐居地的墙角,拍到的这一大堆蕨,我心里估计着会不会是渐尖毛蕨,找大神确认了一下,果然是渐尖毛蕨,之前群里一直在对比渐尖毛蕨和华南毛蕨,但是因为我没有素材,也没有办法对比,这一下真是天降素材。

查看了《自然野趣大观察·蕨类(超值版)》这本书,只解读金星蕨科的主要的特征是:叶片二回羽状分裂,颜色黄绿,叶片软软的,像是发育不良或是没晒太阳似的。基部一对裂片往往更长。对于金星蕨科毛蕨属没有过多描述。

王云涯老师对华南毛蕨+渐尖毛蕨进行了比较


02- 华南毛蕨+渐尖毛蕨

【叶面】

1. 顶部羽片

(相对)短;(相对)长

2. 叶轴毛被

(相对)密集;(相对)稀疏

3. 成熟叶片

浅绿色,柔软;有光泽的深绿色,坚挺

【羽片背面】

注:两者叶脉上的孢子囊群对数随机,不作区别依据

裂片

4. 顶端钝圆,有明显的橙色腺体;尖锐,无腺体

我查看了植物志上对渐尖毛蕨的描述,这无疑是一份天书:

植物志上的描述:

植株高70-8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2-4毫米,深棕色,老则变褐棕色,先端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二列远生,相距4-8厘米;叶柄长30-42厘米,基部粗1.5-2毫米,褐色,无鳞片,向上渐变为深禾秆色,略有一二柔毛;叶片长40-45厘米,中部宽14-17厘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尾状渐尖并羽裂,基部不变狭,二回羽裂;羽片13-18对,有极短柄,斜展或斜上,有等宽的间隔分开(间隔宽约1厘米),互生,或基部的对生,中部以下的羽片长7-11厘米,中部宽8-12毫米,基部较宽,披针形,渐尖头,基部不等,上侧凸出,平截,下侧圆楔形或近圆形,羽裂达1/2-2/3;裂片18-24对,斜上,略弯弓,彼此密接,基部上侧一片最长,约8-10毫米,披针形,下侧一片长不及5毫米,第二对以上的裂片长4-5毫米,近镰状披针形,尖头或骤尖头,全缘。叶脉下面隆起,清晰,侧脉斜上,每裂片7-9对,单一(基部上侧一片裂片有13对,多半二叉),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其先端交接成钝三角形网眼,并自交接点向缺刻下的透明膜质连线伸出一条短的外行小脉,第二对和第三对的上侧一脉伸达透明膜质连线,即缺刻下有侧脉2 1/2 对。叶坚纸质,干后灰绿色,除羽轴下面疏被针状毛外,羽片上面被极短的糙毛。孢子囊群圆形,生于侧脉中部以上,每裂片5-8对;囊群盖大,深棕色或棕色,密生短柔毛,宿存。


查到了周敏老师对渐尖毛蕨这一份天书的翻译渐尖毛蕨|王阳明大师格的是竹子,我格的是你,然后还得自己再接着翻译解读一遍,因为有些细节,在拍照片的时候没有拍清楚,只好又去了一趟那个墙角,在那里呆了很久,也许别人认为的没有意思,此时的我沉浸在其中,对着植物志,翻译着渐尖毛蕨的羽片、孢子、叶脉、拳卷的小叶,一道道解开疑惑,痛并快乐着。

它们的小羽片之间分得有点开,羽片13-18对,有极短柄,斜展或斜上,有差不多等宽的间隔分开(间隔宽约1厘米),羽片互生,或者基部的对生。基部上侧裂片较长,叶先端尾状渐尖,因而得名。渐尖毛蕨的属名Cyclosorus由希腊词根cyklos圆形的+sorus堆组合而成,指孢子囊群圆形。种加词acuminatus 意为“渐尖的”,指叶顶端渐尖,突然收缩成羽裂的尾状羽片。

在检索表里,最核心的定种特征,也就是最纯正的天书,每个字都认识,拼起来完全看不懂,这里需要一个字一个字扣过去,然后再用放大镜把叶片照了又照,差点放弃,但是看明白的那一刻,似乎感觉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其先端交接成钝三角形网眼,并自交接点向缺刻下的透明膜质连线伸出一条短的外行小脉,第二对和第三对的上侧一脉伸达透明膜质连线,即缺刻下有侧脉2 1/2 对。

毛蕨属中,叶脉的联结状况是定种的核心要点,外行小脉的有或无,缺刻下的侧脉对数,组合出各种不同的毛蕨。

孢子囊群圆形,生于侧脉中部以上,每裂片5-8对


这个地方有一口井,里面有很多蕨,感觉从井口看过去,像画一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草木有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