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出海的目的地,柬埔寨能排第几?
时穗:短短几个月间,比亚迪接连在泰国和柬埔寨成功开拓并落地两个市场。其在泰国的正式投产,乃是看中了当地潜在的消费市场以及泰国在中南半岛物流的枢纽位置。泰国新兴经济阶级对新能源汽车具有较高的接受度,使得比亚迪能够在当地完成生产和销售,从而进一步扩大在东南亚的销售网络。
从比亚迪的选址定位,不难反映出中企出海东南亚已然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些成熟的企业体系正瞄准东盟新兴市场中潜藏的机会。其背后的逻辑在于,东南亚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以及潜在的市场与消费群体,正在为企业在生产端和消费端方面提供全新的市场机遇。
这种“产销同步式”的投资是需要慎之又慎的。对于初次出海的企业而言,能否将国内的模式成功复制出来,进而辐射相关区域,往往是决定业务国际化过程成败的关键点。因此,选取第一个落地的目标国显得尤为重要。
为何选择出海?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早已声名远扬,其完善且庞大的产业链条,使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也掌控了全球众多产业的供应链供求环节。疫情过后,国际经济发展仍处于恢复阶段,国内需求疲软,生产成本上升,企业为争夺客户群,各家品牌使尽浑身解数,内卷程度达到新高度:比品类丰富、性价比高低等。这迫使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降本增效之法,挖掘新市场,逐步迈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正因如此,一些消费品类和餐饮品牌已逐渐将目光瞄准东南亚市场。比如,海底捞进入新加坡市场时,动辄需要排队两小时;蜜雪冰城自 2018 年在越南开设第一家海外店后,现在远在巴厘岛乡镇都能看到其身影。
观察发现,将中国生意拓展至东南亚,大部分企业是复制国内的成功模式。这套经验将成熟的产业链条、上下游供应商、生产资源等一并复制到东南亚,再加上利用目的国提供的税收优惠、相对低廉的土地和人力成本,希望再造销售神话。
哪里才是出海的洼地?
当面对全球经济的疲软态势,东南亚离中国近在咫尺的距离,无疑成为众多企业寻求海外发展的热门之地。据亚洲发展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东南亚国家的增长速度仍处于上升周期。
在东南亚的经济增长趋势中,菲律宾、越南在 2024 和 2025 年的预期经济增长均超过 6%,而柬埔寨则紧随其后,分别为 5.8%和 6%。这一排名反映出东南亚的潜在增长市场,也是出海企业有价值的参照。
东南亚多国的投资各具优势。缅甸的军阀割据,并非传统外资企业的理想选择;东帝汶相对封闭落后,文莱盛产石油能自给自足,对外来投资需求薄弱;新加坡虽然生产成本较高,但其独特的科创环境和资本市场吸引力,吸引了众多科创团队和高新技术和金融机构纷至沓来。
近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政府之间成立了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在柔新经济特区经营时,外国企业可以利用柔佛州丰富的土地资源,同时利用新加坡的技术和创新优势,一举进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个市场。
印尼在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的推动下,正凭借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加速建立其本土的电池和电动汽车产业。然而,余温尚存的排华事件也时刻提醒企业在做选择时需要谨慎考虑本地的人文。
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成为了当前制造业产业转移的重点目标,其位于中南半岛的地理位置具有绝佳的战略意义,货轮能够从这里将中方投资的“越南制造”“柬埔寨制造”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和美洲。不过,消息显示,欧盟正筹划对Temu和希音上的廉价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加上欧盟拟对中国电动车加收关税的趋势,这对中国品牌在东南亚的投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东南亚国家都拥有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刚需型”产业,当目标国拥有企业所需的资源和市场,加上政策和税收优惠,成为中企出海的目标地就变得顺理成章。
什么产业适合出海柬埔寨?
柬埔寨发展理事会于日前指出,今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的投资位居第一,占协议投资总额的50.1%。至此,中国在柬投资达13.8亿美元,占投资额的42.6%。中国依旧是最大外资来源国。其次是新加坡(2.9%)、越南(1.85%)、印度(0.56%)、韩国(0.49%)。
其中,工业领域投资项目占56%,其次是基础设施(23%)、旅游业(18%)和农工业(2.2%)。可见,柬埔寨对中国投资的依赖程度还是足够大,其占比也相较于其他国家更高,但大部分参与的产业是工业制造与加工业,旅游业、新兴消费品行业仍方兴未艾。
从趋势看来,柬埔寨的制造业和加工业仍然是中企出海投资的主流,而位居第二的旅游业所带动的餐饮、住宿、文旅及休闲度假等项目,仍有赖于柬埔寨国际声誉的逐步恢复,才能得以形成更具发展前景的市场。
在众多吸引中企出海投资的国家中,你是否会为柬埔寨投上一票?文:时穗(曾就职于中国知名的产业研究机构和媒体,并从事企业传播工作)
责编:潘美琪
推动产业新动能发展,是柬埔寨实现产业兴国的关键
柬财政部看好多元化背景下的中期经济增长
CDC 上半年批准 190 个新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 32 亿美元
END
商务合作
扫码添加小客服微信进产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