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明确,这些人员返乡,需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平阳发布 2022-08-26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1月22日下午,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六十二场新闻发布会。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先通报了最新疫情情况,陈广胜还就近期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作简要通报。


动态调整国内来浙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因时制宜织牢精密智控网,浙江于1月21日规定,对国内高风险地区以及暴发较多病例、由当地实行全域封闭管理的中风险地区,经综合评估,可对其所在设区市或县(市、区)来浙返浙人员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即先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健康观察,第1天和第14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14天期满核酸检测阴性者,继续实施7天日常健康监测,期满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出现散发病例或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国内中风险地区,经综合评估,可对其所在县(市、区)或乡镇(街道)来浙返浙人员实行“7+7”健康管理措施。即先实施7天居家健康观察,第1天和第7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居家健康观察期满核酸检测阴性者,继续实施7天日常健康监测,期满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基于国内疫情形势综合研判,按照精密智控机制要求,浙江对目前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河北省石家庄市、邢台南宫市和黑龙江省绥化市、吉林省通化市、北京市大兴区来浙返浙人员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其中,为乘坐客运航班短时间途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人员不在此列。对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邢台市隆尧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大庆市龙凤区、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二道区和公主岭市、松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赵全营镇和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来浙返浙人员实行“7+7”健康管理措施


加强农村地区返乡人员日常健康监测

随着冬季到来,我国多地出现疫情反弹,明显暴露出农村地区防控存在薄弱环节。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总体部署,除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返乡人员按规定纳入“14+7”或“7+7”健康管理外,浙江将对春节春运期间农村地区跨省份返乡人员,以及省内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返乡的,核验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相关信息的“健康码”绿码。对无法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信息的返乡人员,应立即引导到综合服务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指定场所接受核酸检测。


对上述核酸检测阴性的返乡人员实施14天日常健康监测,期间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并在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返乡不满14天的,以实际返乡时间落实日常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要求。为因地制宜做好工作,农村地区的具体范围由各设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着力加强对返乡人员的配套服务。针对农村地区返乡人员健康管理的实施时间为1月28日至3月8日。


健全进口冷链食品闭环管理

进口冷链食品是外防输入的重点领域。浙江以集中监管仓为依托,积极探索“全受控、无遗漏”闭环管理机制。围绕没有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和冷链食品溯源码的不得上市销售的要求,从2020年12月25日起在全省范围重点对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的生产企业、农贸(批)市场、大型商超、餐饮单位、大中型冷库等开展“四个不得”专项整治,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6.2万家次,发现问题2592个,立案查处案件207起。


鉴于在浙储存、加工、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大部分来自省外,浙江统筹设置省际检查站,对入浙冷链运输车辆实行全天候检查。对随附证明齐全或者通过“浙冷链”系统申报企业、货物、运输、联系人等信息并预约集中监管仓的,在查验后立即放行承运车辆;对随附证明不全且未通过“浙冷链”系统申报的,须现场在“浙冷链”系统登记相关信息并预约集中监管仓后放行;对过境的进口冷链食品承运车辆,也将通过“浙冷链”系统现场登记相关信息后放行。对未按闭环管理要求将承运的进口冷链食品运抵集中监管仓的车辆,一经发现将纳入重点管控名单。


进一步筑牢海港口岸疫情防控屏障

根据海港疫情防控需要,浙江先后制订船员健康申报、疫情研判、界面防控、救助避险、应急处置等工作指引,建立船舶进港、船员换班、外轮疫情等常态化检测调度机制,在全国率先推出国际航行船舶“健康码”和外轮专用“登轮码”。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际航行船舶船员在浙换班达3.3万人次,浙江累计处置44起外轮涉疫事件、救治138名染疫船员,紧急救助700多名非疫伤病国际船员,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由于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全省海港未出现境外输入性感染。


为防范进口冷链食品在海港口岸病毒传播风险,浙江制订专项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指引,明确属地及涉港各部门主体责任,细化船舶靠港、码头装卸、港内堆存、转运出港、开箱查验等各环节防控要求,确保全链条闭环管控。2020年全省通过海港进口冷藏箱5.4万箱,接卸散装冷冻鱼货100多万吨,至今未因海港疫情防控出现冷藏箱滞港积压情况,未出现相关“物传人”现象。






现场,陈广胜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了回应。


在对春节返乡人员加强健康监测的同时,浙江针对农村地区在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机制方面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近一个时期,浙江要以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等为依托,加强农村医务人员培训,切实提高乡村卫生机构及个体诊所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报告意识,特别是对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患者要第一时间引导到当地发热门诊就诊。


在疫情防控体系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对春运高峰期从省外返乡的人员开展健康监测是必要的。同时,农村药店春节春运期间暂停销售退烧、抗感染等药物;对想购买该类药物的患者做好登记,并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引导其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定点医疗机构诊治排查。


建立健全农村多点触发的疫情监测预警机制,除关注省外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外,还应紧紧盯住重点物品和重要环境。浙江要求各地每周对村卫生室、个体诊所、民宿餐馆、养老院、农贸市场、村民活动室、棋牌室、公共卫生间等场所环境开展核酸检测,并定期入户抽样检测。今年一季度各乡镇每周采集不少于30份检测样本。


浙江还将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工作人员、网格管理人员等纳入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和农村地区“应检尽检”范围,每周免费开展核酸检测。


浙江为何要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集中监管仓的管理模式?目前监管仓建设的经费投入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据统计,浙江70%左右的进口冷链食品来自省外。集中监管仓可谓针对防控新情况所采取的点穴式强化,是“全受控、无遗漏”闭环管理的重要依托。对通过浙江口岸进入的储存、加工(分包)、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以及省外流入浙江市场的进口冷链食品,凡不能提供口岸消毒证明或省外规范化核酸检测和消毒证明的,一律运抵监管仓进行核酸检测和预防性全面消毒。


从目前情况看,浙江的集中监管仓均依托各地已有的大型冷库设立,其中公共监管仓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第三方监管仓以及企业监管仓更是利用存量资源。从宏观成本讲,变原先由不同企业、不同单位各自对接第三方机构检测和消毒,集中监管仓化散为整,采取规模化处理的总体花费较原先为低。


浙江各地不断优化流程,已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一般情况下,在监管仓完成消毒检测时间大约6小时。



杨大海、周松一就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关心海外侨胞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浙江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采取了哪些措施?

近日,省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浙江省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省政府专门新增设农村疫情防控专班,各市、县(市、区)也要设立相应的专班,推进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 压紧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家庭和个人自我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村“两委”、驻村干部、农村党员的作用,积极开展群防群控,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


  • 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控。建立村(社区)网格化管理专班,以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区)干部、基层医务人员、基层民警、网格员和志愿者组成,重点做好对返乡人员的管控。


  • 严格重点场所防控。建立驻村(社区)疫情防控指导员制度,通过片区包干的方式,加强对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巡查。要求人员聚集的重点场所严格做好日常防控工作。


  • 强化应急准备。加强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的经费支持和物资保障,以村为单位备足防护物资。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健全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核酸检测、环境消毒、村级防控等5支队伍,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疫情发生时人员队伍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利用多种形式宣传防疫知识和防控要求,积极倡导节庆文明新风,少串门,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近期,省农业农村厅研究提出农村(社区)防控“十须知”、村民(居民)防护“十须知”、农村社区环境卫生“十须知”,通过通俗易懂的宣传引导,切实增强广大村民(居民)防护意识。



浙江对渔民渔船方面有何具体防控措施?

     疫情发生以来,沿海各市县党委、政府和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深入开展“净海”专项行动,全面构建“港口、海上、岸线”多维立体疫情防控体系,严密防范海上渔船境外疫情输入。下一步,将继续实施“三个严格管控”:


  • 严格渔港管控。国内渔船出海前24小时、进港停靠前12小时,必须分别向属地和港口所在地乡镇(街道)报告。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会同乡镇(街道)有序安排渔船进出港,对船上所有人员健康状况、14天内与非本船人员密切接触等记录情况进行核验。同时,突出远洋渔船及船员监管,实行到港前15天开始首报、进关前每日报告,经批准后进入指定锚地和码头,实施闭环管理。到港船员(含外籍船员)一律按照入境人员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执行;老船员凭“健康码”、新船员凭7天内核酸和血清检测合格证明出港。(2020年8月11日首批外籍船员入境)


  • 严格海上管控。全面实行24小时值守,严格落实渔船定时点验制度。督促渔船每日填写《渔捞日志》。开展海上常态执法巡查,严厉打击渔船海上违章载客、非法搭载人员等行为,严肃查处故意屏蔽损坏北斗终端等逃避监管的行为。


  • 严格岸线管控。沿岸各乡镇(街道)、村社建立分片包干制度,明确分片包干区域、责任人和巡查要求,织密输入性疫情防控网。指导乡镇(街道)会同相关部门,充分利用渔港、岸线视频监控设施,加强岸线的日常巡查,严防船舶擅自停泊、人员私自上岸。




疫情以来,省侨联推出了“亲情中华 浙里有爱”系列活动,春节前后,海外侨胞还能享受到哪些方面的关心关爱?

目前,省侨联已向86个国家(地区)发送援侨物资1610万件,向困难侨胞等寄送爱心“健康包”26928份。接下来,省侨联将着力做好新春暖侨“六送”关爱行动:


  • 送温暖。春节期间继续开展“浙里有爱·四海迎春”新春慰侨活动,为旅居海外的浙籍侨胞送上新春福包。


  • 送祝福。组织艺术家“写福、送福、晒福、祈福”艺术作品捐赠拍卖专场,所得善款慰问海外浙籍侨胞及留学生。


  • 送健康。在省卫健委支持下,打造海外浙籍侨胞全天候问诊咨询服务线上平台,开辟侨胞与国内优质医疗资源之间的通道,解决海外侨胞“看病难”。


  • 送物资。继续以爱心健康包等形式,对外驰援口罩、药品等急需物资,支持侨胞抗疫。


  • 送文化。将持续组织“情系游子心·防疫共此时”直播活动。华侨网络学院将开设线上课程。


  • 送亲情。通过开展“今年过节不回家·侨联代您看家人”活动,多渠道征集因疫情无法回国的侨胞需求,由各级侨办、侨联组织代为上门看望,并送上省委省政府对广大浙籍侨胞亲属的慰问。




来源:浙江发布

责编:朱伟伟  审核:林斌

新闻热线:0577-58121112

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