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代文侠曾慧燕:时代记录者 历史见证人

崔淼淼 世界华人 2022-08-17


一代文侠曾慧燕:时代记录者 历史见证人


文/崔淼淼



快手视频:

https://www.kuaishou.com/f/X-2Ks9cZ1lsD5Q1F



她生于广东吴川书香门第,祖上悬壶济世、恩泽一方。她自幼遭逢家变,命运多舛,备受歧视,却逆流而上、迎风搏击。她的人生充满苦难,也充满抗争。她把读书看作“最幸福的事”,却连连饱受失学之苦,求学历程异常艰辛。她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她说:“我有100个理由变成一个坏人,然而一直努力做个好人,痛苦是我的财富,不被苦难击倒,勇敢战胜困难。她从少女時代立志做记者,以笔为器,主持公道,守护良知、捍卫真相。她从广东移居香港,几乎流落街头,沉入人生谷底,没有学历,没有背景,靠才华勤奋,凭一支笔闯天下,自1980年至1988年,先后任职香港五家大报。1983年获“香港最佳记者”、“最佳特写作者”、“最佳一般性新闻写作”三项大奖,打破历届得奖纪录;1984年当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为中国大陆新移民首位得奖者;1985年当选“世界十大杰出青年”,为香港首位新闻从业者获此殊荣。1988年,她在香港红透半边天之时,急流勇退,远赴美国圆她从小失学的读书梦。1989年8月获聘为台湾联合报系美加新闻中心特派记者,2002年转职联合报属下北美世界日报,前后共28年,发表近三千万字报道,是采访过两岸三地最多名流政要的华人记者。她曾採访1982年桂林空难、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英国女皇伊丽莎白访华、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全国人大、政协(簡稱两会)首次向港澳記者開放採訪、香港基本法起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新闻报道,被称为“近二三十年中国最重要的历史记录者之一,堪称两岸三地的文侠”,她被公认是全球报界华人女性媒体人的佼佼者之一。她的文章被海内外各大报刊广泛转载,收录在《中国当代新闻文学选》等几十部书籍,她的事迹被海内外一百多家媒体报道,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的《香港沧桑──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香港著名女记者曾慧燕》。2006年因为出色表现和专业素质,对社会问题大胆进言、参与公共事务、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而入选“全球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2017年获美国中国戏剧工作坊“跨文化传媒贡献奖”;2018年获美国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所华美族研究会“卓越贡献奖”;2021年获华美族移民文学佳作奬,以及海外华文著述獎新闻写作评论佳作奖等。


她是勤于笔耕的多产记者、作家,每日笔耕至少两三千字,38年来至少写了近三千万字。任职世界周刊八年多、每周採写一个人物专访或做一个专题报道,撰文八千字到一万字,以平均每月发表三万字計,一年就是36万字,八年就是288萬字。她是香港作家协会首任理事,纽约华文作家协会资深会员、北美华文作家协会会员、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创会会员。她笔下的人物传承史记遗风,求实而传神。她的每一部书出版皆会洛阳纸贵,一书难求。重要著作包括:《外流人材列传》;《在北京的日日 夜夜—中英谈判我见我闻》;《一蓑烟雨》;《飞花六出》(合著)、《中国大陆学潮实录》等;曾撰写《大城小景》、《外流人材》、《杰青园地》、《路漫漫》、《人在纽约》、《慧言燕语》、《人间烟火》等十余个报刊专栏。多年来,她活跃在纽约华语文化圈举办的沙龙和聚会,是人称“燕姐”的“大姐大”。她慧言燕语、侠骨柔情、宠辱不惊,乐当历史见证人、时代记录者。


她就是在纽约华人社区广受爱戴敬重的传奇人物、著名媒体人、世界十大杰出青年、作家、人称“燕姐”的曾慧燕。



采访问题:


1.你当年在香港炙手可热,各大报都在争相挖角,在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又是什么因缘际会促使您放弃香港的一切来到美国呢?


燕答:因为我少年时适逢文革,因家庭出身问题被剝夺读书权私,饱受失学之苦。感谢香港让我重新建立自尊自信,並能有所成就,但我深知“高处不胜寒”,希望急流勇退,赴美深造,一来希望学好英文,在新闻行业有更大作为;二来希望一圆自己重返校園的读书梦;三来当时个人感情受重创,需要自我疗癒。


2. 您在媒体的辉煌成就有口皆碑,不仅1983年获“香港最佳记者”、“最佳特写作者”、“最佳一般性新闻写作”三个大奖,打破历届得奖纪录;1984年又当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为中国大陆新移民首位得奖者;1985年再次当选“世界十大杰出青年”,为香港首位新闻从业者获此殊荣,您也曾说过因为历史政治原因,自己没有学历,没有背景,可是您却取得这么多常人不敢企及的杰出成就,您觉得自己凭借的是什么呢?


燕答:我與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于我而言,新闻事业不仅仅是一门职业,它还是一种召唤。別人把做記者當成职业,我把它当成使命及事业。我全副身心投入,以诚待人,重诺守信。我很容易取得採访对象信任,願意让我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一些不足为外人道、有血有肉的故事。我尽最大努力认真写好每一篇文章,总是用“文章千古事,得心寸心知”来要求自己,力求准确做到最好,不管大小人物,地位高低,平等对待每一位採访对象,寫好每一篇新闻,从不马虎了事。所以台湾中国时报驻纽约特派员王良芬本来服务我的对手报,但她由衷称赞我採访新闻“没有大细眼”,一視同仁。


正因为自己没有学历,沒有受过新闻专业训练。我以勤補先天性的不足,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无论採访任何新闻,当时香港有几十家报纸,我每採訪一则新聞,第二天見報時,找来所有的报纸,比较他报记者的报道手法,看看别人有什么地方比我写得好的,有比较才有进步!通过这样的比报,我进步神速。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曾家祖上是驰名一方的名医世家,祖父曾明德苦心孤诣将二百余年民间验方,研制成四种骨科良药,首创用中西药结合研制成药。1978年曾明德以古稀之年用毛笔写下《骨科常识治疗手册》,在“自述”中說明接骨秘方是乾隆年間由詠春三娘徒弟洪熙官發明,历代衣钵相传,至今已二百多年。曾慧燕自幼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祖孙情深意笃。祖父常爱念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招人妒是庸才。”


图:曾慧燕与祖父母,祖父曾明德是一代名医。


父亲曾匡南生前曾任职吳川市梅山中学校长,后因医疗事故意外猝逝,曾慧燕设立教奖学金,作为对父亲的纪念。曾慧燕一度被聘为吴川市梅山中学荣誉校长,应邀回校视察,受到校方热烈欢迎。曾匡南桃李满天下,门生遍及世界各地,一位谭姓学生,多年后依旧记得恩师当年雪中送炭的救命之恩。


图:曾慧燕父亲曾匡南画像。


曾慧燕早在襁褓之中,父亲就成了“右派”,被发配青海柴达木盆地劳动教养。身为澳大利亚归国华侨的母亲,在巨大社会压力下, 怀着对爱情的幻灭和一颗破碎的心,忍痛与父亲办了离婚手续,远走高飞。年幼的曾慧燕从未尝过父慈母爱的温暖,特殊年代让幼小的她过早尝尽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虽然天资聪颖、出类拔萃,却因家庭成分被迫辍学,城镇所有学校都对她关上了大门。“我要读书”的念头,几乎让她发疯。为了读书,她每日跋山涉水、风雨无阻到乡下学校读书。在恶劣环境下,“我要读书”的信念支撑着她,她视痛苦为财富,门门功课名列前茅。好不容易盼到升初中考试,祖母却在前一天服药自杀。她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读书梦再次破灭!失学三年后,历经千般曲折,万种艰难,年少的曾慧燕终于走出逆境,如愿以偿继续学业。她坚信“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她如饥似渴地读书。她庆幸遇到为她挺身而出的贵人,看到人性的光辉和暖流,坚定了她要做一个好人的信念。


图:曾慧燕母亲是澳大利亚归国华侨。


图:曾慧燕生命中的贵人—麦屋小学前校长陳国英,是他的正直善良,令燕姐始终没有对人性失望。


图:生命中的伯乐彭炽恩师赠我墨宝(摄于2018年11月18日香港感恩之旅)


采访问题:


1. 我读了您写年少往事的文章,能感受到那种走入绝境的无助和悲伤,如今回望那段时期,最无法释怀的是什么呢?


燕答:那段經歷對我來說是铭骨銘心的,頗有「往事不如烟,那堪回首」的感覺。當時我生活在一个外忧内患、令人窒息的环境中,我不但缺乏家庭温暖,在社会上也是一个多余的人,不能上大学,不获正式分配工作,只能做臨时工。我的灵魂深处已染上沉疴,对一切生存的东西均感厌倦。如果不是不忍心令相依为命的祖母没有指望,或许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我最无法释怀的是,小小年纪受尽歧视,被拒于校门之外。对于过去的一切,我始终抱着无限的忧郁和感伤。


2. 您曾说过回想当年的经历至今依旧感伤不已,但您庆幸遇到了挺身而出的贵人,也坚定了您做一个敢为正义和良知代言的人,其实在您后来的记者生涯中,也遇到过改变您命运的贵人。我记得您曾说过:“我有100个理由变成一个坏人,然而一直努力做个好人。”正如您所说他们让您看到人性的光辉和暖流,您觉得在您人生不同阶段最重要的贵人有哪些?


燕答:我几乎在人生各个阶段都历经磨难,但最后都遇到贵人,每个贵人都有很长的故事。


我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是麥屋小學校長陳囯英先生。


1968年我实际上只是小学读了三年级,就糊里糊涂“毕业”了。因1966至67年,由于遇上文革和武斗,四、五年级基本没好好读过书。1968年學校通知我們去領畢業證,並發了一張升讀初中的申請表格要我們填寫,不用考試,而是要居民委员会推荐,我是“黑五类”子女,沒有通過「政審」,被變相剝夺了读书权利,鎮里所有學校對我關上大門。


我失學一年多,由於太想讀書了,1969年冬,我被迫到附近農村的麥屋小學插班讀六年級,沒几天就接到學校文革委員會主任通知,說發現我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黑五類分子,要我第二天不能再來上學。


我滿肚子委屈一路哭着回到家中,沒想到该校校长陈国英不顾自己戴着“走资派、当权派的帽子“靠边站”,为我拍案而起,力爭我繼續在該校读書的權利,並不顧自己安危,表示如果不让我回校读書,他就罷教。陈校長雖然被打成當權派,但他在當地村民的威信非常高。他並為我背書,表示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他承擔責任。


第二天,陳校長親自來我家,勸說我返校讀書,本來我覺得被人「掃地出門」很沒面子,但又不忍辜负他為我拍案而起的好意。


陳校长当年見義勇為的良知和善行,令我在黑暗中看到人性的光辉,辉映了我的人生,鼓舞我勇往直前,终其一生难以忘怀!這也是此後我多次遭逢醜惡人性打擊,始終沒有對人性失望的原因之一。


我在麦屋小学读了九个月,1970年毕业考试全校第一名,但在全县升初中统一考試的前一天,我的祖母服藥自殺,耽誤了我翌日的統考。盡管家人都勸我放棄讀書,但我堅信“知識就是力量”,我用贝多芬的話鼓勵自己: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向它屈服。到了翌年,即1971年我以社会人士身份参加全縣初中統一考試,尽管成绩优异,仍被拒之门外。


吳川县招生办公室负责人、镇委宣传委员汤成然先生,成为我生命中的又一位贵人。


我寫了一封陳情信寄給招生辦公室,當時也沒人告訴我負責人的名字。信發出幾天後,我到招生辦求見負責人,沒想到湯誠然先生居然接見了我,他首先問我信是誰執筆的?我說是我寫的呀!他有點驚訝地說:如果信是你寫的,你的知識水平實在太高了,我還以為是大人幫你代筆的。他叫我三天後再來找他。他當時對我說話的態度和藹可親,讓我在絕望中看到一絲曙光。他后來對別人提起,非常敬佩我年纪轻轻,就写出这样一封高水平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申诉书。


事隔多年,据吳川二中杨志群校长回忆,“文革”期间没有普及初中,名额紧缺。因“僧多粥少”,在取生过程中排斥出身不好的考生。1971年初中招生时,因曾燕(後名曾慧燕)“家庭出身不好”,居委会没有推荐她,学校讨论招生名单时也不敢录取她。她升学考试成绩特别好,数学满分,语文90多分,但公布录取名单时她落榜。参与招生的梅菉镇镇委宣传委员汤成然认为,“曾燕虽然家庭出身不好,但成绩好,表现也好,按照党的政策应该录取她。在讨论能否录取她时,“争论更为剧烈,参加招生的各校长和招生办等人大多数不同意录取她。


“湯誠然眼看這名品學兼優成績突出的學生失去讀書機會很可惜,他耐心說服吳川縣二中領導,請二中領導將曾燕的檔案資料帶來學校。當時吳川縣二中是縣、鎮雙重管理的縣屬完全中學,縣二中這位老同志也尊重當地黨委的領導,便把曾燕的檔案資料拿回學校。”


“由于镇党委汤诚然的坚持和反复阐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勉强录取她,录取的学校是吴川县二中。”


杨校长还说:“曾燕有幸遇上执行党的政策、重视成绩和表现的镇委宣传委员和县立中学校长,她才能有惊无险地跨进初中、高中的大门;若遇着执行政策有左倾或者怕承担风险的党委宣传委员和中学校长,她是不可能被录取的。”


因此我才知道,楊志群校长是我生命中的另一貴人。他在陽江當過十多年中學校長,十分理解學生求學的心情,也感到湯誠然的精神可貴難得,最後拍板讓二中録取了我。後來我以應屆畢業生升讀高中時,盡管考試成績優異,報讀第一志願學校一中時仍被拒之門外,幸得二中再次收留了我,並因此召開全校教師會議討論決定我的命運,各科老師均為我說好話,最後仍由楊校長一錘定音。我艱難曲折的求學經歷,真是可以寫成一本厚厚的求學記。


我对汤诚然先生和杨志群校长的帮助,始终心存感恩,终其一生,没齿不忘!因为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他们展现人性的光辉,为一介弱女子拍案而起,及时施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后半生的命运,也成为辉映我在荆棘满途的人生道路上、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的动力。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她坚信天无绝人之路!用笔去闯开人生之路。她的文采她的文字接二连三被一个又一个“伯乐”所发现,她进了报社、踏上了坦途、有了自信,却仍勤奋、谦卑、真诚而敬业。她一生中转战香港《中报》、《香港日报》、《快报》、《新报》、《天天日报》、台湾《联合报》,以及北美《世界日报》。高产快手的她,仅在2002年至2011年于《世界週刊》工作的8年中,便平均每週写报道高达八千至一万字。一个像受到诅咒般有着噩梦和厄运的少年,正是凭藉不屈服命运的安排,而成爲人们眼中“走运”的“红人”、“大姐大”式的“燕姐”。她一再强调:“最幸福的事是读书”;要像贝多芬所说的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她讲得最多的,仍是“爲历史做见证”。


图:“最佳新闻从业员比赛”颁奖仪式1983年


图:“香港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上,接受香港布政司夏鼎基爵士颁奖1984年12月1日


图:当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邀请彭炽恩师出席颁奖典礼1984年


采访问题:


1.香港“当年最佳记者”是香港新闻界最高荣誉,你参加“最佳新闻从业员比赛”,在新闻、经济、体育共九个奖项中,一人囊括三个主要新闻奖项,当时香港中文报刊有五十多家,你非科班出身,如何能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


燕答:我参加“最佳新闻从业员比赛”,其实是无心插柳。因为我1982年4月才入行做香港新闻,採访主任彭熾先生是我的另一位贵人,1983年我出道一年,他就「自作主張」幫我遞交參賽表格,並幫我挑選參賽文章。我雖非科班出身,但報導能抓住重點,没有废话和鲜少赘字,很多读者称赞我“文笔流畅优美,文字生動活潑,擁有大量忠實讀者”。


一般写新闻的记者,都做不到“软硬兼施”,写惯了一般性新闻的,往往很难写好软性报道,而我则两者皆宜,写新闻能掌握重点、突出亮点,写特写擅画龙点晴,並以擅写有人情味、趣味盎然的文章见长。


2. 从业38年,您一直洁身自爱,从不为利益放弃自己原则。您曾说过,38年间,您从未收受过任何“红包”,也曾拒绝过稿酬丰厚请您为其写回忆录或者自传的邀约,人们都说燕姐有守有为,那您拒绝利益诱惑所秉持的职业原则又是什么?


燕答:這是我對自己職業操守的要求,既然選擇了新聞事業,新闻记者的职责就是通过追求真实,提供关于事件和问题的全面公平的叙述,达到启蒙公众的目的。不為任何政治勢力或私人利益左右,堅持客觀公正、不偏不倚的原則。


為了保持報導独立性。新闻记者必须避免任何表面或实质上的利益冲突。既不应该收受东西,也不应该参加任何看起来有可能伤害他们正直性的活动。這樣才能贏得採訪對象的尊敬,理直才能氣壯。


3.您的记者生涯在外人看来是一路风生水起,您是否也经历过低谷期或者事业瓶颈期,是否产生过倦怠?如今智能手机时代,您也顺应时代潮流,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是吗?


燕答:我的记者生涯外人表面看來以為我很顺利,其實箇中辛苦不足為外人道。香港很多記者都是科班出身,他們很多都是同學或師兄姐,畢業後到各報社謀職,多少都互相聯系、互通消息(除了獨家新聞)。我剛入行時完全沒有任何背景和社會關係,只能單打獨斗,甚至被孤立。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寬恕》,提到我如何被師姐捉弄的辛酸經歷。


幸好,當記者是我從少年時代就有的志向,一直觉得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做了38年的新闻工作,丝毫没有产生倦怠之感。


开公众号要感谢一位读者朋友张先生,由于我以前不重视自己的文章,因为除了休息天,每天都写,太多了沒有系列收集。很多朋友经常跟我提到对我的某些文章印象深刻,我自己却没有留存。朋友帮我开了「慧言燕语」和以我名字命名的公众号,「慧言燕语」主要是發表一些我和別人的評論文章,現在被禁言了。「曾慧燕」主要是整理發表我的旧文,其中主要分為「人物專訪」和「專題報導」兩部分,另外我根据文章的内容,又分了几个栏目,包括「慧眼看世界」、「人物春秋」、「人间烟火」、「慧眼燕藏」、「书香燕语」及「时代故事」等,由去年6月中旬开始 ,目前已收錄了三百多篇文章。最近兩篇文章,一為《美国女神艺术博物馆 捐赠中国国宝昭陵六骏百年拓片》(原題為《昭陵六骏百年拓片要回家 艾伦赵琼捐赠国宝谱佳话》),以及另一篇《全美华人大会盛况空前 获奖者实至名归》,先後均獲中國国內一百多家主要媒體轉載。



历史见证人 时代记录者



曾慧燕曾写道:问到我记者生涯中最重要的采访经历,生正逢时,自1980年8月成为记者以来,我有机会采访许多名人政要,也挖掘许多“小人物”有血有肉的故事,更有机会采访过许多重大新闻,但最重要的,当数为时两年的中英两国政府谈判香港前途问题。1982年4月1日,我在众多应徴者中脱颖而出,获聘任香港快报记者,尚不足一月,发生震惊一时的桂林“四二六”空难事件,采访主任彭炽不拘一格选人才,大胆派我奔赴广州采访这个“大新闻”,那时真是初生之犊不怕苦,我表现出色,屡获独家。以致同年9月获赋予重任,开始为时两年的赴京采访中英两国政府对香港前途、九七回归问题的谈判。之后更有当时盛极一时的博益出版社主动邀约,促成拙著《在北京的日日夜夜—中英谈判我见我闻》的出版。中英谈判万方瞩目,台前幕后风起云涌。在这次历史性事件中,我有幸“见人所未见,闻人所未闻。”积累两年北上采访心血,写下“一本触觉敏锐、文采飞扬的深入报道,一本充满趣味的珍贵历史资料”(出版人语)。这的确是我38年采访生涯中的辉煌一页。从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北京开始,到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草签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三个附件,再到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正式签署,然后到1997年7月1日香港会展中心采访香港回归,我自始自终全程参与采访这次历史性事件。


图:1984年5月25日,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香港记者,与曾慧燕亲切握手。


期间作为香港媒体特派赴北京采访中英会谈的记者,人大政协两会首次开放境外媒体采访报道时,也有幸躬逢盛会,并获国家领导人接见,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上至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彭真、胡耀邦,下至当时尚称为“第三梯队”的李鹏、王兆国、胡錦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许多参加人大政协会议的文化、艺术界名人,我以自己的诚信,和他们结下深厚情谊。我也敢说,我是迄今两岸三地华人记者中,见到最多“达官贵人”的记者,为我一生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忆。1986年10月12日,由于香港九七回归中国已尘埃落定,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应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国事访问,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英国国家元首访问中国,意义重大。我作为香港记者代表团成员之一,也跟随英女王行程,走访了北京、西安、上海、昆明、广州,最后到香港。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当时我人在纽约,也争取到作为特派记者赴港采访的机会,终于自始至终见证了历史性时刻!



采访问题:


1.您记者生涯中见证了近二三十年中国最重大的历史时刻,您几乎报道了最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全程经过,而且很多都是一手资料的独家新闻,您觉得自己最难忘的高光时刻是在何时何地?


燕答:香港巜快報》1984年9月26日率先發布全球獨家大新聞「中英聯合聲明」草簽文本,這一天快報賣斷市,一報難求。為此一向人緣好的我,當天得罪了所有北上採訪的香港同行。一位資深記者真誠地對說:


“我们都被你打败了,你打败了全世界的记者!”他又对我说,很多行家一早都被报社老总责怪,质问为何快报可以拿到“联合声明”,我们为何拿不到?


在这件事上,我只能说,我没有採用任何非法手段,问心无愧。


对我个人而言,可说已修炼到“见大人而藐之,勿视其巍巍然”的境界,可以做到“宠辱不惊”,如果說到真正的“高光”时刻,我倒是觉得为我父亲爭得扬眉吐气的时刻。他背负“右派分子”的枷锁,大半生夾着尾巴做人,直到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握手及大合照,我父亲看到照片后,到处与乡人炫耀;尤其在1986年11月3日,廣州市政協辦公廳和廣州市农工党办公室联合邀请我在广州市委礼堂,发表关于“一国两制”和“九七”香港前途问题的演讲,一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我父亲坐在第一排,从头到尾他的脸上都洋溢笑容和光彩,这是我记忆中的父亲从来没有过的愉悦表情,也是如今我想起他的唯一安慰。


2. 您是迄今两岸三地华人记者中,见过最多影响世界进程的领导人的记者,他们当中谁给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燕答:我對鄧小平印象最深刻。1984年5月25日,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港澳全國人大政協代表,突然叫停平時只允許拍照就要離場的赴京採訪「兩會」的香港記者,說要和記者講几句話。


沒想到鄧小平要說的話,是大罵黃華(時任國務委員、前外交部長)、耿飚(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前國防部長)在香港駐軍問題上胡說八道 ,鄧小平強調香港回歸祖國懷抱后,一定要駐軍才能宣示主權。不過,人數不會太多,大概三五千就夠了。軍隊只是負責防衛和防止暴亂,不會干預香港內部事務。此番說話及他當众大罵黃華耿飈兩名高層官員的行為,當時引起軒然大波,我有幸在場見證這一幕。


3.您在纽约华人社区很受人尊重,不光是在社区口碑好,连国民党老兵也集体向你致敬。据说,有年法拉盛春节大游行,纽约州众议员杨爱伦、市议员刘醇逸等人,还用高音喇叭公开向走在《世界日报》队伍的你致敬,是否事实?是因为你的文章,还是因为你的人格魅力?


燕答:這的確是事實,我想兩方面原因都有。我在紐約華人社區形象比較正面,而且從不以權謀私,為人正派,熱心助人。我是最早報道国民党老兵在紐約窮愁潦倒處境的記者,引起台灣當局對他們的重視,所以老兵們很感激我,如老兵會會長張家林先生等人,都是我的忠實讀者。



尾声



多年来,曾慧燕活跃在纽约华裔文化圈举办的各种沙龙和聚会,其间文人墨客云集,她游刃有余,举重若轻,是一位备受尊重的媒体人。今年,她作为美国全美华人大会提名及评奖委员会一员,评选提名在美杰出华裔,该会设立了美国华人领袖终身成就奖等多个奖项,表彰在各个领域对美国社会和华人社区做出贡献者。



在朋友眼中,她是性情中人,真诚热情,温婉善良,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在长者眼中,她笔耕不辍,厚积薄发,写尽人间冷暖,笔下人物千姿百态,如万花筒般绚烂。在读者眼中,她是名扬两岸三地的名记者,追踪阅读她的文章超过三十年,也知道她采访过无数名人….喜欢她的文笔和风格,一如既往地清新、客观、条理分明,更喜欢文笔中的那种不卑不亢的格调,这也许是这个时代,一个好记者能达到的典范。她以锋利而湿润的笔尖,记录了中外许多大事件的内幕故事和过去三十年海外华人的风华风貌,描绘了一个时代的“清明上河图”。在38年的记者生涯中,她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她一直以“不为权贵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为座右铭。



在她的公众号“曾慧燕”的每一篇文章之后,她都和读者分享一直勉励自己的话:

把目睹的罪恶告诉大家,是一种良知;

把了解的内幕告诉大家,是一种道德;

把听到的谎言告诉大家,是一种博爱;

把亲历的苦难告诉大家,是一种告诫;

把追求的真理告诉大家,是一种信仰…

当社会灾难到来之时,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