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论:“点赞”也是一种仪式 | 热点
导 读
以前,人们交流靠言语、书信,如果想你了,就会翻过几座小山去看望。
如今,人们交流靠评论、点赞,如果想你了,你去你的朋友圈翻翻看。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
在现在的社会,点赞也具有了社会学上的意义,变成一种维系社会资本的仪式。
点赞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社会交往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这就决定了人必须要跟社会中的其他个体打交道。为了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联系,提供社会交往服务,社交网络媒体兴起并井喷式发展。目前,社交网络正在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传播平台与情感交流方式。
而所谓“点赞”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用户通过点击按钮对网友所传播、分享信息的一种评论,见于QQ 空间说说、微信、微博和贴吧,通常以大拇指或红心为标志,而“点赞族”是指不管你在微博、微信上或其他媒体上分享什么新鲜事,写下什么心情,发布什么图片,他们都会“点赞”的一种人或一个群体,其行为方式的深刻内涵可谓“点赞”哲学。
1点赞的时间曲线与内源性探索
对于点赞族,“点赞”俨然已成为一种习惯,那些迷恋于点赞行为的人们基本上很少发表状态与评论,线上的基本活动就是“点赞”,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点赞呢?笔者通过分析和整理,将“点赞”现象何时出现划分为三种情况,由于心理状态是一种主观情感,难以做出准确的量化分析,因此这三种情形并不是彼此独立,相互分割的,而是相互交融,互相影响。
1、内容值得“赞”
“点赞”功能的最初设计是表示喜欢、同意等态度,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当好友发布的信息确实是有价值的内容,或者说当信息符合接受者的心理期待时,网友们就会对信息内容予以“赞”,有时甚至附带评论和表情,以获得信息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满足感,这种行为是“赞”的最初功能的体现,即对内容、消息表示赞同与肯定。
2、语言的空白
社交媒体自诞生之初就牢牢锁住了使用者的注意力,在最初阶段,使用者们对社交新媒体充满好奇与新鲜,新型的社交方式使人们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模式转变为在线的互动沟通,无论是BBS 论坛、腾讯QQ、还是微博、微信,大众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社交,通过即时聊天、语音视频、评论转发进行信息的传播与沟通,随着媒体技术飞速的更新换代,社交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与庞大内容让接受者开始“措手不及”,加之同质化内容愈来愈多,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受众们对信息的接受、消化能力开始饱和,有时刚刚评论、回复一个朋友圈消息后,马上又会出现新消息或同类消息,甚至在几秒钟内就有新状态的发布,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海量的信息使得接受者在阅读内容时已经开始迷茫与麻木,很多时候对于内容的接受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览,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评论,或者评论什么,于是“点赞”按钮开始代替语言,弥补语言的空白,进而与好友保持联系。
3、“弱”关系的无奈
今天的社会关系由于网络传播中互动的广阔与深入逐渐形成实名关系与匿名关系共生的结构,交流的范围也按照关系的紧密程度呈现出同心圆模式,最核心最内部的交流关系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朋友,即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所指的接触频繁、联系稳定的“强社会关系”,然后是联系稍弱的次一级的朋友圈,再往外围是关系更弱一级的普通好友,而最外围则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泛泛之交。
由于人类的亲和心理,在社交媒体中,我们总是先关注“强关系”的信息,并加以评论与分享,而对那些社会关系较浅、联系较少的“弱关系”所传播的内容,我们的关心程度较轻,有时甚至忽略。但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独立生活的人,他不是野兽,就是上帝”。所以,就一般人而言,人们是需要和别人在一起,这是一种社会伦理。
2“点赞”现象的深层社会动因
在传播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心理伦理现象,从逻辑上来讲,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心理活动。心理系统被称为传播的信息流的能量转换器,传播系统的天职是搜集、筛选、梳理、编辑、发送信息给心理系统;心理系统的使命是把传播系统送来的信息转化为心理能即产生看不见的一级传播效果,任何一种传播行为都会有心理活动的影子。
1、社会交往的需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是早期人类互动研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类在做出反应之前要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表达共同意义的符号,强调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的意义建构,信息的传播内容不再单一,表达符号也越来越复杂,人们的互动交往更加迫切需要统一的、有共同意义的符号,这种符号可以被大家所认可,成为不言而喻的互动语言代码。
因此,基于社会交往与人类互动中“关注”与“被关注”的心理需求,“点赞”这种小嘬式的行为开始被大家共同认可并广为使用,“点赞族”成为一种群体与文化的代表,他们共同认可点赞符号所传达的交流意义。通过点赞,既可告知他人你在保持联系,同时也传达你期望保持联系的态度,点赞成为了你存在的通行证,代表了所有的评价,既满足了人际交往中最基本、最表面的心理需求,兼顾维护“强关系”与“弱关系”,进而也促进了人类传播的社会化进程。
2、从众心理的影响
心理学上把那种为适应团体或群体的要求而改变自己行为和信念的心理称为从众心理,在传播学领域,当一个人对信息内容没有自己的定见时,他就倾向于认为来源于众人的信息是比较可靠的,于是就产生了随大流,按大家的意见办,与大众观点保持一致的心理,如果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和行为,就会因自己的意见与大家的意见不一致或者相对立而受到孤立。在传播学中,社会心理学家诺依曼提出的“沉默螺旋”理论也表达了此种观点,即人为了避免孤立,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一般都要观察周围人的意见如何。如果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就会大胆地表明自己的意见,反之就会保持沉默。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这种心理倾向更加普遍,人们基于合群和免于孤立的需要而去顺从、附和大众的态度,从而与周围人保持接触和联系。点赞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从众心理的表现,当我们关注别人在讨论什么的时候,如果某一信息内容被大家赞赏、或仅仅看到点赞数量很高,即使你没有细读信息也会不自觉的跟风点赞,而不是忽略或者反对此信息,因为通过与周围朋友的态度氛围保持一致,你可以减轻被孤立的焦虑感并证明自己的活跃,同时获得存在感和满足感,尽管有的时候点赞行为不代表你对信息内容的任何看法与观点。
3、勒温的“场域理论”
受众对媒介刺激的反应既是主动认知过程,也是被动接受过程,对受众心理的研究需要具有多维性、动态性。传播学的先驱之一,德国心理学家库尔德·勒温在“格式塔思想路线下”,根据物理学中出现的部分决定整体的场理论提出了探求受众心理的一种全新思路,勒温在“场域理论”中总结了一个重要公式:
B=f(P×E)。
从传播学角度理解这个公式,其中B 表示行为,f 表示函数,P 表示个体,E表示环境,即行为随着个体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受众的行为是受众个体因素与媒介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场域理论”来分析点赞行为的风靡。
从个体角度看,点赞行为是个体需要的体现,人的天性决定人们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关注,点赞行为意味着有人在关注你,渴望与你保持联络,同时人们也希望在社交网络中展现多面的自我,通过点赞可以让朋友圈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冲动去模仿他人的行为,加之社会交往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人们不自觉地加入了点赞族。从媒介环境角度来看,网络环境表现出吸引网民的力度或者强度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加明显,我们可从两个方面分析点赞行为。
(1)交流的碎片化。传播史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心理系统对传播送来的信息的态度是不同的:在信息短缺时期,心理系统饥不择食,凡传播送来的信息,它一概接收;但到了信息爆炸的今天,心理系统对传播送来的信息可就很挑剔了,他要按照自己的一套标准所编制的网筛,对传播送来的信息一一进行筛选。新媒体的发展,让我们每日与他人的信息交流,使用的工具基本上是随时被删除的电子邮件、140 字的微博、符号化的短信等等这些快捷、短小的东西。一天同样24 小时,似乎比我们小时候要短得多,这必然导致我们做每件事必须更迅速、更快,也必然导致信息和思维的碎片化。
(2)网络的快文化。网络时代,任何事物都在“提速”,网速加快,软件升级加快,信息更新加快、内容打包加快,新新人类与新新事物层出不穷,所谓快餐文化,流行文化不只是时间上的短暂,还有着意义和观念上的临时性。在网络快文化时代,人们的思维呈跳跃式,只追求速度和数量,人们很少有整块时间静下来阅读内容、传播信息,只能接受零散的、间断性的碎片信息。人们在快速的阅读140 字内容后,很少有时间对所有信息进行点评,于是点赞行为开始在指尖流行,这种小动作毫不费时费力地达到交流效果,既表明信息已阅,也暗示一种联系。
3“点赞”不只是一种行为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点赞行为主要受到人们的社交心理和从众心理的推动,并在“快文化”的网络环境影响下得以快速风靡,对于“点赞族”的存在和点赞行为的频繁化,网友们的态度也莫衷一是,有些网友认为平时赞一赞无所谓,但如果刚好赶上心情低落或者遇到坏事时被人赞,有时确实没有原则,很让人恼火。不过,在不少网友眼里,“点赞族”是一种能带来乐趣,无伤大雅的存在。无论何种观点,对于点赞这种网络流行文化,我们都应该理性、客观的予以评价,恰当的点赞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人类社会交往与人际互动的心理需要,对于传播的信息内容无论值得评论与否,都可通过点赞来表达一种态度,证明你的存在。但是,盲目的点赞行为却是不可取的,胡乱点赞有时不仅不能维持联系,反而会破坏感情,影响关系。因此,对于点赞行为,我们还需谨慎。
在新媒体于全球迅速发展之时,社交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是社会性动物,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前提,新媒体环境下的“点赞行为”正是基于这种人类互动的需求产生并流行的,并在网络快文化的影响下愈发普遍。点赞行为具有多面性,混合了人类多种心理,因此,对于点赞行为的选择,我们不能大意盲目,对于“点赞族”的态度也不能以偏概全,轻易判断,由于小嘬式的点赞行为刚刚风靡,理性客观、有逻辑的深层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文章来源 | 谢素军 贺田露 传媒实验室原创发布
转载请先申请授权
文章声明 | 传媒实验室不对相关概念及其涉及的事件进行是非判断,撰写文章只探讨文化及事件本身,欢迎拍砖、更正和补充。
传媒实验室 有趣°有料°有深度° 每天5分钟 读懂传媒 微信号:medialabs 合作请联系:medialabs@126.com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请移步公众号首页查看“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