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婧婧 | 研究生(网络)复试应该注意啥?

识荆 2022-03-19

Editor's Note

双一流院校科研骨干教授、十年研究生考官面试经验首次披露,同样适用于博士及以下的一切面试,亲测有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经管论文共同体 Author 曾婧婧

文:曾婧婧

来自:经管论文共同体


研究生(网络)复试应该注意啥?

 

写在前面:十年来,面试过几百号学生,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优秀的学生真的是全面优秀”,好多让我印象深刻的学生,都是专业知识扎实、思路清晰、成果多多、旁征博引、外语水平一流。对于这种学生,只能是“不得不爱”。

    

我相信这样的学生,并非天生如此优秀,他们一定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专业训练;是一次又一次制定目标,达成目标,自我精进的过程;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激励、自我实现的过程。


前辈们总说,研面时要“自信”,但在我看来,所谓“自信”绝不是一种精神状态,而是把原本做不好的事情,一点点做好并取得进步的过程。


所以,认真对待人生中的每一场战役,再怎么努力准备都不为过。

 



一、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让对方看到“火鸡”

二、自我介绍讲什么?

三、回答问题如何做到出彩?

四、应该尽量避免的“坑”有哪些?

五、给你们的话



 

今年的研究生复试有点不太一样,采取网面方式,但从实际效果而言,丝毫不亚于face-to-face的亲面。如何在短短25分钟的时间里,给面试官留下深刻、满意甚至非你不可的印象,还是有些技巧可循的。



 

一、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让对方看到“火鸡”



我每次在给大一新生讲课时都会讲这个“火鸡”的故事:


一群美国人类学家,他们想看看现代文明对于原始部落的冲击,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时长为20分钟的小电影,里面涵盖了一些现代文明的元素,包括香奈儿、LV、奔驰、美国国旗、圣诞老人等等,他们带着这个电影来到了一个原始的印第安人部落,并放给印第安人看,印第安人一开始都静静地看着,不讲话,直到第12分钟,印第安人看到了一个画面,于是开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起来。

 

美国科学家很纳闷,到底第12分钟发生了什么呢?

    

他们把电影倒回去,发现屏幕上出现了一只火鸡。我们都知道,火鸡和美国的感恩节有关。那印第安人为什么只对火鸡感兴趣呢?因为他们只见过火鸡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和人的初次见面,其实就是寻找彼此的“火鸡”,就是那种一瞬间“click”的感觉,于研究生复试而言,这也是你和面试官的初次见面,你需要让面试官看到他们所期待的“火鸡”。

 

看到“火鸡”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征服考官。你要努力思考“面试官期待一个怎样的学生?”我想无外乎专业、踏实、基础好、有潜力的学生,所以你必须进一步细化思考如何体现你的专业、踏实、基础好、有潜力;

 

第二层含义,找到和你气质匹配的导师。大学老师这个群体是相当多元的群体,既有醉心学术的,也有拥抱市场的,还有扎根实践的,当然也不乏佛系养生的。


如果你是一个佛系学生又碰巧碰到了一个埋头科研的老师,对不起,你们俩虽然都是“好样的”,但相处下去,一定是“相互折磨”,所以尽量“真实”地展示自己,以避免错误的开始。

 

当然,第二层含义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将在以下篇幅中着重论述如何体现你的“专业、踏实、基础好、有潜力”,以让面试官看到“多多的火鸡”。




二、自我介绍讲什么?



 我认为一个漂亮且专业的自我介绍应该包含3个方面,即个人信息(50%),为何报考(30%),今后打算(20%)而你的“专业、踏实、基础好、有潜力”应该贯穿始终。

 

 1.个人信息:包括毕业的学校、专业;大学4年的专业成绩及排名;有显示度的成果;个人的志趣(有坑)。

 

(1)毕业的学校、专业:很多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学校及专业时只是简单的自报家门。


我建议如果你的学校是211,985,如果你所在的专业是国家或者省重点或特色专业,也请简单介绍一两句。


因为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top学校,大多数老师压根不知道别人的学校,但是他们知道985/211还是比较好的,知道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很不错的(火鸡出现),所以此处附带介绍总有好处,也体现你的专业水准。

 

比如,我们在面试的时候,经常发现一个学生相当不错,一查,发现对方学校竟然是985,只是自己没听过。

 

(2)大学4年的专业成绩及排名:如果你大学四年拿到过各种奖学金,专业排名靠前,也要汇报。 很多同学会疑惑,我已经提交了个人信息,难道还需要再讲一遍吗?老师们可以自己看呀。

      

告诉你:非常必要!


第一,所有考生信息面试官只有在考场上才获得,而考试之前是严格保密的,所以他们是边听边看的;第二,即使他们都各自看到了,但是你再讲一遍,起到了一个营造气氛的作用,即在整个面试群体中产生一种共识。

 

这第二点很是微妙,面试官虽然是独立判断,但是大家都坐在考场里,也会相互影响,一个考官欣赏地点点头或者遗憾地摇摇头,都会对周围的人产生潜在的影响。所以如果你专业排名靠前,大学四年拿过很多奖学金,会营造一种“这位学生基本功很扎实”的气氛。

 

(3)有显示度的成果所谓“显示度”其实就是大家所“公认”的“硬通货”,比如六级成绩、托福雅思成绩、发表过SSCI/CSSCI期刊。这种全国甚至国际层面的竞争成果就是你“专业、踏实、基础好、有潜力”的完美体现。

 

 这对于我们在读的大学生也是有启发的:


我们需要用一个个“目标”来训练自己,因为每一个目标的达成,都是一个不断professional的过程,而明白“什么很重要”、以及知道“如何实现目标”,非常重要。


同时,能力是会迁移的,在一个领域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多半也能在其他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所以面试官可以“以管窥豹”。

 

比如,有一个本科生,马上面临考研面试来找我咨询,他发表过三篇C刊。但是在他的个人陈述中只提到3篇C刊,并没有提到其中一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也没有提到3篇C刊中有2篇都发表在我校的“权威期刊上”,更没有提到自己高考曾是“语文”单科状元,这都是多么“硬”的通货啊,但是他们自己不清楚。其实了解哪些属于“硬核”,也是专业的体现

 

(4)个人的志趣:我发现很多学生,尤其是刚刚毕业的本科生喜欢谈一点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需要谨慎涉及的地方。如果是英文面试,可以谈一谈,轻松轻松。但如果是中文面试,而你的个人兴趣又比较“娱乐”的话,容易削弱整个自我介绍的专业感,还是不讲为妙。

 

比如,有同学说自己喜欢听美国的音乐,说自己喜欢跑步,喜欢跳舞,喜欢弹吉他......


记住,是否符合“专业、踏实、基础好、有潜力”?否则,用奥卡姆剃刀剃掉,所谓专业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当然,如果你的兴趣爱好是读书,博览群书,从四书五经到二十四史以及现代哲思,你可以捎带一句。但兴趣这么personal的事情,容易引发偏见,谨慎谨慎。

 

2.为何报考:包括这一学科在国际和中国当下的意义;对方学校学科的地位;个人的动机。

 

(1)这一学科在国际和中国当下的意义:无论对于跨专业还是本专业的学生而言,清晰的理解并陈述你所报考的学科在国际及中国当下的地位,是你展示自己“专业且有潜力”特征的绝佳机会。

     

比如我所在的公共管理学科,你可以谈谈整个国际社会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态势、国际上对于公共管理学的要求,中国目前公共管理学发展的现实性、必要性、紧迫性。

 

你越是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越是能够明白这一学科的定位,边界,也越是更够激发起面试官心中的“火鸡”。

 

(2)对方学校以及学科的地位: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套磁”的机会,你可以谈谈对方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造诣、社会影响力......不要吝啬使用“殿堂”、“宝塔”、“大师云集”、“学术旗舰”这类词语(一个就好,多了让人瑟瑟发抖)。


每一个考官,或者每一个人都希望能从对方口里听到“正面且客观”的评价。

 

我清晰的记得,当我们五个考官听到有一位学生背出了我们学校的校训时,大家都不约而同会心一笑。

 

(3)个人动机:任何的学科发展、学科造诣,最终都要落到你的动机。

 

 你可以谈谈自己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为了报考这一学科自己所做的努力:包括阅读了哪些专业书籍(不要是教科书)、研读了哪些期刊(国内外的top)、关注过本领域的哪些学术会议、哪些公众号(经管领域可以关注本公众号)、自己学习工作中对于本领域知识的需求等等。

 

3.今后打算:包括你的短期目标(具体目标)和长期目标。

 

对于未来的规划,也是导师来判断你和他的预期是否一致的标准,所以最好真实的告知你的计划,也可以让你避免遇到和你自己预期不一致的导师。

 

(1)短期目标:这里的短期目标不是要你按照研一、研二、研三来进行规划。时间上的规划容易给人造成割裂感,建议你可以拟定一些具体的小目标,并简要谈一下你将如何实现。


比如:发表top期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你必须知晓并研读本领域top期刊;又比如:跟着导师做课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你必须关注实践、了解政策,等等。这些都是展现你“专业性”和“学术潜质”的机会。

 

(2)长期目标:一般而言就两个,继续深造读博,直接就业。除了少数目标明确的学生外,大多数同学其实是走一步看一步的,那么你可以说,自己想在本行业内做到专业,如果有机会,自身条件也允许的话,会考虑进一步深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这没关系。

 

另外,有些学生会提到自己打算在研究生阶段提高英文、锻炼身体、加强与人沟通的技巧......黑线三条,真的完全没有必要,也要拿剃刀剃掉。




三、回答问题如何做到出彩?



 

1.结构化应答,有礼有节。结构化应答就是要将你的回答整理成如下步骤:

 

(1)各位老师好,现在考生对第一题开始作答(专业!)。

(2)第一题的题目是XXXXXX,也就是在问XXXXXX(对题目进行reframe,破题,也是考察基础是否扎实)。

(3)本人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作答。

(4)以上就是本人对这道题的论述,考生第一题回答完毕。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要太专业啊!

 

2.分析题,先总说再分说。

 

无论是写论文也好,还是专业面试也好,一定要遵循先总后分的规则。

 

比如,问你:“如何理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非面试题。)你可以回答:“此题问的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问题,也涉及到如何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reframe),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总说)下面,我将逐一论述。第一,......(分说)

 

3.观点题,正反两方面都要关照。

 

要记住,观点题一般很难有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任何观点都有其适用性与局限性,如何理解与作答,体现了考生的知识深度与广度。

 

比如,问你:“如何看待全民免费医疗?”(随便瞎举的。)你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说,这个好呀,多好多好。你会先有一个总体判断,然后详细解读,但是最后你也需要提一下这一政策在当下实施的局限性,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负面影响。

 

所谓公共政策,就是研究谁在什么情况下,以何种形式,把资源分配给谁的问题。所以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任何举措,任何观点,都有其trade-off,全面理解并分析出优缺点、适用性、局限性,是专业的体现,也是你的答题技巧。

 

4.落脚课本知识,更看重前沿观点。

 

有同学疑惑,回答问题时,我到底是应该背课本,还是应该发散呢?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学有余力,建议三七开。老师们即使考官,更是学者,大家都期待听到专业且有深度的见解。

 

TBH,大学老师只要他不教这门课,基本上他对于所谓的“标答”是have no idea的,他们手上拿到的标答也只有一两句话(有的时候他们手上都没有标答)。但是由于社会学科都是相通的,他们又对非本领域问题“一知半解”,所以,此时如果你说出了发散、新颖甚至前沿的观点,他们就会有“不明觉厉”的感觉。

 

这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可以来自以下方面:


(1)你说出了本领域几本著名的著作;

(2)你列举了国际上知名学者的观点、大牛的名字;

(3)你面面俱到的解读了所有情况;

(4)你古今中外、旁征博引;

(5)你说出了发表在top期刊上,对于这一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这都是学者眼中的“火鸡”!

 

和我同一场面试的有一个研究社保很牛的老师,当一个考试抽到一道有关社保的题目时(我不懂),这个老师对我说,这个题目难度大啊,但是当这个学生思考完毕作答时,课本知识只讲了一两句,然后就是大量的引经据典,分析现实。这位老师频频点头,并不住啧啧称赞,然后大笔一挥,此题给了一个全场最高分,我相信那一刻,他是看到自己的“火鸡”了。

 

5.合理利用规则,为自己争取机会。

 

有的时候面试会给学生有思考作答的时间,有的时候面试官也不清楚到底能否思考。无论如何答题一定要先思考,再回答,简单的写出自己要讲的几点内容。当考官没有说你可以思考时,你可以主动请求:“各位老师,是否可以给我一分钟的思考时间?”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是会温柔的点头的。

 

如果没有听清题目,无论中英文,也可以有礼貌的要求对方再读一次题目,大学老师还是一群很nice的群体,真不是监工。




四、应该尽量避免的“坑”有哪些?


 

调整好设备、穿着正式、不要主动暴露缺陷、不要留白更不要放弃努力。

 

1.调整好设备。包括最基本的网络通畅、灯光照明、周边环境等。


比如有一个考生的背景是在书房里参加面试,给人印象不错;比如有一个考生在考试的整个过程中,不时有狗叫传来,让他很受影响,让我们也很尴尬;再比如有考生在考试时正好有电话打进来,建议开飞行模式,同时打开互联网。

 

2.穿着正式。虽然我认为这应该是面试中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和MPA的考生比起来,大量的应届学生穿的还是很随意,也是不太专业的体现。


很多同学疑惑,什么叫做“正式的穿着”呢?我感觉这个有点微妙,在穿着方面,作为“晚辈”或者“乙方”永远要比“长辈”或者“甲方”更正式“一丢丢”,但是最好不要正式“两丢丢”。


一丢丢是指:如果对方穿休闲T恤,你就穿衬衣;如果对方穿衬衣,你要穿衬衣打领带;一般,这种场合,老师们大多就穿休闲T恤。两丢丢容易让别人尴尬,不自在。

 

3.不要主动暴露缺陷。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有的考生会在面试过程中主动“示弱”,比如说自己身体素质不好,要加强锻炼;说自己英文不好,要加强英文的学习;说自己年龄大了,更要珍惜当下;说自己不懂得与人沟通,要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


首先,你所认为的“缺点”不一定是别人认为的“缺点”;其次,说这些并不能给你加分,倒是会给人一种你不专业,你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的感觉;第三,我猜大家谈这个可能是受到普通英文自我介绍的影响,没什么可说的,就随意一说,但是中文面试是要体现你的“专业、踏实、基础好、有潜力”的特质,这些都难以体现。

 

4.面试时千万不要放弃努力。有的考生也许是由于准备不充分,也许是由于过于紧张,导致现场啥都说不出来,25分钟的面试,全程留白,大写尴尬。我知道有一所985大学初试第一名的学生,复试几乎啥都不知道,下场有点不太好看。


破解之法就是考前充分准备,答不出来时有技巧的发散,比如说优点、缺点、局限性、适用性;谈不了理论,谈实践,谈不了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经历......总之,你不能啥都不说,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考官如何帮你呢?



 五、寄语



面试了这么多学生,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优秀的学生真的是全面优秀”,好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学生,都是专业知识扎实、思路清晰、成果多多、旁征博引、外语水平一流。这种学生,只能是“不得不爱”。


我相信这样的学生,并非天生如此优秀,他们一定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专业训练;是一次又一次制定目标,达成目标,自我精进的过程;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激励、自我实现的过程。所谓“自信”绝不是一种精神状态,而是把原本做不好的事情,一点点做好并取得进步的过程。

 

所以,认真对待人生中的每一场战役。


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能够做的,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走着,有的人走了2000米,有的人走了1000米,有的人只走了60米......但是这都不重要,关键是走好自己前方这5米。

 

祝大家都能对得起自己,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曾婧婧

2020年5月18日


本文欢迎个人点击在看和转发朋友圈,

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申请白名单并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曾婧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青年学者”,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