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治各种想不开丨创业公司怎么能让用户接受你的新产品?

2016-08-03 杨铄今 今今乐道读书会


  

杨铄今

《今今乐道》主讲人

今日排行榜自媒体3.0联盟联合发起人


点击收听节目 ☟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好不好?

这里是《今今乐道》读书会,大家晚上好。

这是一档一年要带着你读365本非虚构类书籍的节目。

主打创业心理学,专治各种想不开

每晚21点,希望我们能够陪跑创业者的梦想。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提出一个新观念或者进行一项创新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但我们经常面对的困惑是,即使一项新技术或新观念已经具备明显优势,但想要让普通大众认可接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都知道,“不扩散的创新是没有未来的”,因此,如何将创新成果推广开来、扩散出去,是很多个人和团体需要面对的问题。今天我们推荐的这本书《创新的扩散》也许会在这个问题上给你一些启发。

 

《创新的扩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s)这本书几乎是创新研究领域的一本圣经。而如何使创新成果迅速扩散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作者在书中提到,“扩散是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它有创新、传播渠道、时间、社会系统这四个要素。创新在产生和发展之后,就要推向社会。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扩散过程。那么,创业公司如何做到创新的扩散呢?作者给出了两点建议:#以下是干货 


第一:创新的扩散需要花费时间来培养适宜的环境。作者认为创新的扩散并非是对旧有选择的摒弃,而是让新产品为我们造福的同时,又不让我们伤筋动骨地和过去割裂。我们都说我们喜欢新生事物,喜欢变革,其实我们并不是,人的本能是抵抗新生事物,是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如果割裂创新和传统的联系,创新的推广者将会面临失败。


所以创新的扩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少有迅速而自发的扩散,那些将会给人带来重大改变的创新,都需要投入时间学习操作,即从切实处花时间来培养创新扩散的环境,给创新以时间和学习的沃土,才能让创新良好地扩散下去避免早夭。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个人电脑和电子邮件等新通讯科技的扩散上一窥全貌。


20多年前,大部分公司老板都会聘用一名秘书,把自己的口述信息速记下来,或将手写的字条打成正式信件。到了今天,拜个人电脑所赐,秘书和打字员都不用了,老板自己在电脑键盘上就可以打字输入。随着电子邮件日渐流行,也使得许多信息都电子化,让办公室几乎可以成为一个无纸办公室。例如,海科拉(Heikkila,1995)在他对芬兰企业的调查中,便发现每一个员工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如何操作电脑。而这个学习是日复一日的,因为当员工请求同事协助时,便产生了学习的过程。过去关于电脑创新过程的研究,都严重低估了熟练操作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一项针对美国54家公司,471位经理人的调查发现,对电脑感到焦虑是个人采纳电脑最主要的障碍之一。这些人对电脑感到焦虑最典型的说法是:“我怕自己不知怎么搞的,就把电脑给弄坏了。”这种电脑焦虑感会降低使用电脑带来的乐趣,而后者是员工开始学习使用电脑的重要动力。让员工充分了解电脑的实用性,学会操作电脑,相对于只向他们解说使用的乐趣更具有影响力,而调查结果显示,前者的影响力为后者的6倍多。因此,训练计划的设计必须以解除员工对电脑的焦虑为前提,让他们对电脑产生兴趣、认识电脑的实用性,这样便增加了电脑的使用次数。简言之,只提供员工电脑,而没有提供相应的训练计划,员工是不会主动使用电脑的。


第二:创新需要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创新这条路上,并不是说大家认为好的东西,花时间和经历就一定能够得到推广的。如果一项新的创新触及到了原有事物的拥护者的既得利益,或者说只以创新为中心、不以客户为中心、不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不考虑文化背景因素,那么这样的创新的扩散注定会面临重重阻碍。

 

秘鲁公共健康组织曾试图向该国部分地区的村民推广一项创新方案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从而延长村民的人均寿命。其中饮用开水对村民的健康尤为重要,因为很多村民刚治好的传染病复发都是由于饮用生水而导致的。

 

在秘鲁沿海地区有个村庄叫洛莫林,大概有200户人家。公共健康组织安排当地义工內丽达负责劝说该村的家庭主妇把烧开水作为日常的生活习惯。然而这项饮用开水活动耗时两年之久,却仅仅说服了5%的家庭主妇接受这样的生活方式,內丽达的推广计划以失败告终。

 

当地人认为饮用开水只是为了消除“寒性”,只有病人才有这个需求,只有当地的异类才敢冒险否定这个习俗而接受饮用开水的观念。內丽达把推广的重点放在以创新为中心而没有以客户为中心。她没有让自己成为这些家庭主妇中的一员。因此,她努力的劝说实际上无法有效传达给客户,这也是她推广失败的重要原因。

 

罗杰斯的这部著作几乎适用于任何创新和革新。事实上,书中的案例涉及多个领域,多种创新,其中包括具体的产品,也包括创新的理念;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奇技淫巧,也包括整个生活方式的颠覆。案例中说到了电动汽车的应用、印度和中国的重男轻女、电冰箱的最初应用、加州的西红柿种植、互联网的扩展、数字鸿沟等等等等。这些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一定会对创业者带来很多启发。

32/365本     创新扩散理论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之一,是由本书作者EM·罗杰斯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侧重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相关阅读:“今”日视频丨努力的员工办砸了事情,到底要不要开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