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庭关系 | 不要把自己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

2017-10-03 杨铄今 今今乐道

主讲人简介


杨铄今


每天能读一本书  

消化力无敌的阅读达人

抗击打能力超强的连续创业客

现任双志伟业董事局主席

今今乐道读书会创始人

曾任香港上市公司HK0082

第一视频新闻网CEO

创办高端社群双志精英会的社群领袖





关于作者


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致力于用心理学去理解中国式的个人、家庭与社会的种种经典现象,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区。


关于本书



《为何家会伤人》出版七年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荡,好评如潮。在本书中,作者作了全新的修订,并新增六万字内容,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作者用最温暖有力的文字贴着当下读者的心,凭借十年行业经验,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核心内容


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的4个有效方案


1、确定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许多人常有的一个误区是把亲子关系当成了家庭关系的核心。健康家庭的父母,是要将孩子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的。所以,伴侣才是那个陪伴你终生的人。



(1)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在自己的坐标体系中,我们位于中心,是唯一的主体,其他人都被放在坐标体系上,是我们的分析对象。其他人都是“外来物”,要保持这个体系的平衡和稳定,我们必须去评价一个人,否则就觉得不安全。夸奖和批评都是我们的工具,目的是为了控制对方。对于亲密关系来讲,这是最糟糕的事情了。


(2)同一件事情,因为坐标体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2、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一个人的关系分为个人领域和社会领域,创业者在社会领域中往往表现得比较强势。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讲,娴熟地掌握并果断地使用权力规则会让一个人在成功的路上奔跑得更加迅速,但一旦它渗透到一个人的个人领域,那势必会让这个人付出代价——他的亲密关系必然会变得一塌糊涂。


家不是工作的延续,也不是工作的补充。家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需要特别对待。如果你工作处理得很好,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运用工作的那一套方法,你在家中就会一样处理得很好。



可以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伴侣的支持对创业者来说是莫大的动力,甚至,一段和谐的夫妻关系也有可能会给创业道路带来意外的惊喜。


3、学会分离


亲子关系中的重要一点是: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而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为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听话,而顺父母意的前提是,孩子缺乏存在感,他的价值感都有赖于父母乃至社会的认可。不过,与孝道形成的悖论是,一旦孩子得到的爱足够了,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自我,他就不会去顺着父母的意思了——这是亲子关系中一次必要的分离。



这样一来,关系仍然亲密,但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拥有独立而健康的人格。如果拒绝分离,这样的关系不一定亲密,可能还非常恶劣。


作为父母,我们要谨记的一点是,孩子的内心总是渴望成为他自己的样子,而若父母想决定孩子的命运,他们就是破坏了孩子的命运。


父母的反对意见有时候是年轻创业者的阻力。作为孩子,必须要认清的一点是,有健康自我的人,他会很爱父母,但他做事情,首先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而不是服从父母的要求。一个独立的人做的决定应该完全是基于自己的判断,并且独立承担后果。


4、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焦虑是你的,不是孩子的。现代社会,人人都处在焦虑中。当我们回到家的时候,难免想要放松一下,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把焦虑转嫁给孩子,是亲子关系中的大杀器。常见的几种转嫁方式有:


  • 有劲全往孩子身上使,而不是往自己身上使,即使出现了负面效果也不肯停止。看似是为了孩子,实际上是自己停止了成长,把提高竞争力的压力完全转嫁给孩子。


  • 把“理想自我”强加给孩子。因为“理想自我”总比“现实自我”高一层,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十分苛刻。这些父母其实都在不自觉中把自己当成“债主”,甚至逼孩子“还债”。


  • 把教育当成事业,孩子成为了实现目标的对象,成了他们证明自己的工具,而不是独立成长的另外一个人。只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脸面。他们认为教育不成功是对自己的嘲笑和否定。


用转嫁压力的方式,父母们控制住了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去发展。他们如愿以偿了,但不幸的是,这会令孩子形成外在评价系统。被外在评价系统控制的人做事情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得到别人好的评价。这种悲哀之处在于,一个人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失去了自己。


把压力转嫁给孩子是一种双输局面,对孩子的危害很多,家长也不舒服。要改变这种局面,可以从两点做起:


(1)自我成长。如果父母自己也在成长,他们就不容易对适应社会产生恐惧和过分的焦虑感。并且,如果他们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成长,就不会把自己停止成长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寻求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是在自身寻找原因的话,孩子的问题就无法解决。所以,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最好的办法。


(2)不要将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很多父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别无所求,唯一在意的就是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变化会给父母带来刺激,让他们感觉生活是新鲜的、有期盼的,如此一来,就很容易把对孩子的培养当成了信仰。但是,父母们在着急的时候应该反省一下:“我考虑的到底是谁的心理需求?到底是谁在焦虑?”至少我们要意识到:不能将你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


转嫁焦虑非常常见,但却不易发觉。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经常反复不断地反思自己,是否把自身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让孩子承担不必要的压力。


结束语



创业是一段艰苦的旅途,你可能已经学会了许多知识能力来武装自己,也练就了一颗坚韧的心。然而,不当的亲密关系,也有可能让温暖的家,变成伤害的源头。相信大家都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家,一个安稳的后院,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地为前方努力。


引领全文的金句


也许你还需要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可以疗伤的港湾,它可以无条件地给予你支持与鼓励,让你保持动力与激情。


温故知新——上周书单(9.22-9.28)自检弹药库系列 

洞悉资本!你的弹药库准备充足了吗?





请继续关注明天早上的今今乐道,每天一本书,为一亿进取者赋能,让阅读更有效果。


听小乐老师陪你拆书,要听全部精彩内容,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专享完整音频和读书笔记.


往期相关书籍回顾让你成为强者的四大驱动因素


今今乐道读书会有毒书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542jlkr1h&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今今乐道TTTalkingShow

每天一本书,为一亿进取者赋能。

点击 ↓ 阅读原文,专享完整音频笔记,如需更好体验,请下载今今乐道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