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级反转!被国人骂烂的《三体》正在国外横扫爆火,原作者刘慈欣到底有多牛?

栩先生 栩先生
2024-10-26

文 | 栩先生

首发 | 栩先生(ID: superMr_xu)


1

今天我们再来聊聊三体。

熟悉我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学长是个“大刘粉”,毫不夸张地说,大刘所有的小说,我基本都看了三四遍以上。

从长篇到中篇到短篇。

而最近,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网飞版《三体》终于来了。

所谓网飞,就是国外著名的流媒体公司“Netflix”,他们之前投资拍摄了《纸牌屋》《鱿鱼游戏》等而名声大噪,几乎可以算是流媒体的头部了。

所以,一开始大家听说网飞要投拍《三体》都非常兴奋,觉得以网飞的质量和特效水平,一定可以将《三体》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还记得,那时候知乎上还有很多人讨论说,一定不能把《三体》交给国内拍,他们撑不起来。

结果,互联网的回旋镖终于在这两年转了回来。

先是腾讯低调的拍了国产版《三体》网剧,学长一集不落地开了会员+超前点映全部看完。

从剧情到选角再到表演甚至特效都可以算是上乘佳作。

豆瓣评分也不负众望地从七点几一路涨到了8.7分,快赶上原著小说的(8.9分)评分了。

现在,腾讯版《三体》已经成为豆瓣2023年评分第二名的华语剧集,仅次于神作《漫长的季节》。

看完腾讯国产版的《三体》第一部后,我几乎不期待网飞版的《三体》了。

果不其然。

网飞版的《三体》在3月份上线后,零星剧集传回了国内,引起一片骂声。

对国外影视剧那么“友好”的豆瓣,对网飞《三体》的评分也只有6.8分。

为了剧情紧凑,把三体1和2拼凑起来就不说了,大量人物被改得面目全非:汪淼惨遭性转、罗辑成了黑人、叶文洁激吻伊文斯、程心和章北海谈起恋爱……

这还是我看过的《三体》吗?

更让人心碎的是,很多国人期待的网飞“特效”也十分拉垮,书中花了大篇幅描写的“宇宙闪烁”居然被处理成了像灯泡开关一样的效果(事实上,这个闪烁肉眼根本看不到好吗)。

古筝行动也远没有想象中的震撼。

就这?
 
2

但你以为学长今天专门写一篇文章来吐槽网飞版《三体》吗?

错了。

我其实是来表达下我另一个意想不到的震惊的。

因为就这么一部在国人看来挺拉胯的《三体》网剧,目前在国外的收视率居然很高,在网飞平台上甚至横扫其他剧集夺冠。

上线48小时后,《三体》首度超越《绅士追杀令》,登上Netflix全球收视率榜首,并且一直霸榜。


根据FlixPatrol数据,截至3月28日上线一周,《三体》始终是Netflix全球收视TOP1剧集。


不仅北美,《三体》上线首周,在全球93个国家/地区都跻身TOP10剧集。


在德国、巴西、智利、乌克兰、土耳其等国家更是高居收视榜首,尤其受到欢迎。


在国外版“豆瓣”——烂番茄网站上,Netflix《三体》评价持续上涨,专业好评度从开分的76%上涨至78%,观众好评度从75%上涨到了81%。

也就是说,在国内被骂惨的网飞版《三体》居然在国外实现了叫好又叫座。

麻蛋,一不小心,《三体》又一次给我们长脸了啊!

现在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下,网飞版《三体》为什么会在国内外出现这么大的反差?

国内很简单,大部分人要么看过《三体》原著,要么看过腾讯版《三体》或者B站神作《我的三体》,口味本来就高,对魔改得乱七八糟的网飞版《三体》当然没啥好评价。

但对国外而言,原因就可能很多了,最重要的大概是这两条:一是相对于影视剧,看过原著《三体》的人毕竟少,看网飞版相当于第一次接触到三体世界观、宇宙观;二是《三体》的世界观、宇宙观就是足够震撼,其想象力让从小只接触光剑互拼、超英电影的外国人惊到了。

所以才会出现很多外国人在看了《三体》后跑网上去玩梗,以表达自己的大受震撼。

“这是正在看《三体》的我:”

“这是刚看到《三体》第五集的我:”


哈哈哈,他们终于体会到了我当年第一次看刘慈欣小说时的那种状态了。


3

1985年,刘慈欣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位于山西阳泉的这个小城镇工作。最开始的几年,他也坚持在业余时间写些东西。20多岁,正是有一股子冲劲的时候。
 
但很快,他似乎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节奏。他所在的这家国企,工作没有那么忙,下班了他就和同事们打打扑克、玩玩麻将。
 
1994年,31岁的他结婚了,婚后的生活同样很幸福。一切就这么慢慢地在时间之河里流淌。
 
悠闲静谧的生活当然没什么不好。只不过,当你决定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看起来“车马慢”的生活里,其实时间过得最快。一转眼,已经是他大学毕业后的12年。
 
很多人都有过想要改变自我的强烈愿望,但往往只是瞬间的激情。不同的是,刘慈欣坚持了下来。

随后的很多年里,他几乎每一年都要写下好几部短篇作品。从1999年开始,他的作品也陆续在杂志上发表。
 
一次,他又在杂志上发表了一部新的短篇小说。很多读者看完后给他写信,期待他能写成长篇。他思考之后决定,干脆不再写中篇和短篇。他把原打算用来写短篇的一个构思,写成了长篇小说。
 
在完成这个系列之后,他给小说取了一个名字:《三体》三部曲。
 

2010年,《三体III:死神永生》完成出版。

在读完他的几乎所有作品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是这样说的:

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而他的这部作品,则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科幻的巅峰之作。此时,离计算机工程师刘慈欣开始他在山西阳泉娘子关电厂的工作,已经整整25年。
 
让我们想象一下,在一个偏僻的、黄沙漫天的地方发电厂里工作一生,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一眼望到头的人生、不高的收入、单调重复的工作,以及平淡如水的生活。对现代的年轻人而言,估计是很难忍受的。
 
而刘慈欣就是在这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中,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了科幻史诗,寻觅着人类文明毁灭和浴火重生的踪迹。
 
科幻作家韩松曾经路过娘子关,在博客里写了一篇《路过科幻圣地娘子关》。在他眼里,这是个跟科幻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
 
满眼的黄土丘陵,遍地的煤场和发电厂,黑烟滚滚,空气中都是煤渣味——他实在不能把这样一个地方和中国最优秀的的科幻作家联系在一起。
 
但在我看来,情况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在娘子关发电厂过着的凡俗生活,才刺激着不甘寂寞的刘慈欣那些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持久的写作激情。
 
2018年,刘慈欣获得克拉克奖。他在获奖感言中说:

“我最初创作科幻小说的目的,是为了逃离平淡的生活,用想象力去接触那些我永远无法到达的神奇时空。”
 
这种从得过且过、麻木不仁的生活中突然找到了一条道路,并且持续走下去,最终走出一条通天大道的过程,我称之为“觉醒”。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句话,“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4

没想到的是。

刘慈欣当年在西北一个小小的水电站里的觉醒。

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的觉醒。

国内那一批爱好科幻、喜欢搞点研究的人,读了刘慈欣的小说,特别是看《三体》的时候,才第一次体会到了“开天眼”的感觉。

就像是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年看《三体》时的感觉:
《三体》真是太具有想象力了,非常有趣,描述了整个宇宙的命运。和书中的问题比起来,我每天和国会打交道那些琐事不值一提。
——奥巴马
刘慈欣的小说,会让人无数次地去思考宇宙与生命,世界与人生。

我后来也想过,是不是所有的科幻小说都能达到这个效果——答案是否定的。

至少到现在为止,除了刘慈欣,还没有第二个中国科幻作家取得哪怕是接近的成就。

至于国外的科幻小说,你可以说是“水土不服”,国人难以理解。

但我确实很难接受,都已经动不动都统治银河了,其政治组织方式还是中世纪的封建领主制,人和人之间还主要依靠冷兵器作战,星际之间的战斗还是双方摆好架势biubiubiu……

前段时间电影《沙丘2》上映,我也去看了,画面确实很美,但感觉除了动不动就是“统治银河”之类的设定,和科幻有什么关系?

我们现在来简单类比一下:

对印第安人来讲,当年他们见到的拿着火器的入侵者是难以理解的存在;对当时闭关锁国的清朝来讲,铁甲大船也是他们无法理解的存在。

这还是在一个星球上,同属一个人类文明之间,因为发展的差异,都能产生几乎难以理解的认知鸿沟。

更何况我们和外星人之间呢?

在你之前看过的所有科幻小说、影视剧里,外星人都是一种我们可以感知、可以理解的存在,外星人打地球,无外乎还是什么飞碟、星舰,BiuBiuBiu,BangBangBang,说得直接点,不就是世界大战的太空升级版么。
 
而在刘慈欣的笔下,真正的星际战争,是你不能想象和理解的存在。
 
至于外星人,从头到尾,人类几乎都没有直接接触过他们,但仅仅只是知道他们的存在,就已经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不可弥合的割裂。
 
外星人的一个探测器,就团灭了人类2000艘星际战队,真正的外星武器,那时候的人类都不配见到。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都还在想象接下来外星人会如何处理人类,最残忍的无非就是杀光而已嘛。
 
但在《三体》里,处理的方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外星人用几个探测器,将所有人类赶到澳大利亚大陆,要隔离几个月,却并没有提供粮食。
 
有人问:那这几个月我们吃什么?
 
外星人透过一个传声机器非常淡定的说:吃什么?你们身边的每个人就是粮食啊!
 
就问你震不震撼。哪里有科幻小说,是这么写外星人的。

所以,就像有人说当《七龙珠》里第一次出现“超级赛亚人”的时候,全世界的漫画都黯然失色了一样。

当《三体》里第一次出现宇宙闪烁、古筝计划、水滴、二向箔等的时候,全世界的科幻小说都应该黯然失色。

5

在刘慈欣的小说里,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之宏大、壮阔,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级别的。
 
所以有人说,看完了《三体》,再看星战那种套着科幻外衣还在进行冷兵器战斗之类的国外科幻大作,都会觉得味同嚼蜡。
 
这也就是刘慈欣和《三体》的巨大意义,以一己之力,拉近了我们和全世界科幻水平的差距。

《三体》立足现实,却又完全靠自己想象和虚构出了另外一个世界,宇宙图景。

这个世界,刘慈欣没有写出来之前,我们是没法想象的。

和欧美那些擅长铺陈故事、塑造人物的科幻小说相比,《三体》的信息密度高了无数个量级。

也就是很多粉丝说的,点子太多了,任何一个点子都可以单独写成一本小说,而刘慈欣居然将他们一股脑全塞进了一本小说。
 
这种石破天惊式的点子,以及不断突破你固有认识、想象的情节,可以极大激发你的思考和想象。

我们聊起《三体》,就会像是从现实中抽身出来,进入另一片时空。
 

我小的时候,有一种说法,叫中华民族是缺乏想象的民族。

那时候深信不疑,觉得我们都太现实和功利了,学校的填鸭式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想象力。
 
现在当然觉得纯粹放屁,这种说法,应该就是那个时代的某些公知、跪族,有意炮制出来的概念,本质上和“中国的月亮没有外国圆”是一回事。
 
事实上,自古而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极具有想象力的民族。

当我们写下《山海经》,天马行空地创造出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制造三星堆面具、太阳神鸟金箔之类艺术珍品的时候,现在欧美人的祖先们还在茹毛饮血玩泥巴。
 
这些瑰丽奇绝的远古神话、传说,给我们古代的诗歌、传奇,以及近代以来的武侠、玄幻等等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
 
农业社会,我们从来不缺乏对远古世界、神怪传奇等的幻想,我们真正比较欠缺的,其实是工业时代后,对未来科技的想象。
 
毕竟,我们真正全面进入工业化,晚了世界近百年,之前的几十年,多数人的思维都还停留在农业时代。
 
大家开始在生活里经常见到那些现代的、科技的产品,也不过就是这数十年的时间。

所以,是外国人更早的开始借助与书籍、影视作品等来传递自己的“科技意识”和领先的“科技价值”。

而我们在很多年里,囿于思想、技术、工业能力等多种原因,没法从文化传播上与欧美同频而已。

但这些年,随着《三体》、随着《流浪地球》等硬核科幻作品的出现,我们已经真正意义上开始走进世界科幻的主舞台。

而与此同时,欧美那些激光剑、漫威、超英等软科幻的东西,也越来越让人发腻。

此消彼长之下,才会发生网飞《三体》墙外开花墙外香的结果。

我也相信,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就轮到我们去搞文化输出了。

最后说下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吧,刘慈欣火了,并不代表中国科幻火了,更不能就此乐观地以为,我们靠一个刘慈欣就真正能走到世界科幻的中心了。

但无论怎样,有这么多人对刘慈欣的小说感兴趣,有那么多的投资人、影视公司愿意去拍他的小说。

总是一件好事。

但问题是,刘慈欣的小说那么多,为什么就非得盯着最热的几本拍?


而且各自为战,换个公司就是换个班底重新来。


就不能像好莱坞一样,一点一点布局,搞一个咱自己的“刘慈欣宇宙”或者“三体宇宙”?


刘慈欣的小说想象恢弘,世界观很大,真的不建议都想着一步登天,一夜暴富。


更不要想着一部片就把刘慈欣榨干。


竭泽而渔,赚一笔就跑的想法要不得。


你看,之前的《流浪地球》选的并不是刘慈欣最热的小说,大家也没有抱多大的期望。


结果就是默默地积蓄力量,然后就一飞冲天,大获成功。


这告诉我们,有时候偏小众一点的作品,改编的空间更大,更灵活,反而可能容易出彩。


我真正希望的,是像漫威那样,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将一些短篇串联起来,主要人物在多部影片中持续成长,共享统一的故事背景和设定,按照体系化的设计,最终形成中国独有的“刘慈欣宇宙”或者“三体宇宙”。


春天已经来了,希望中国科幻影视的春天也一样能到来。

最后也希望所有的粉丝朋友们也行动起来,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负春光,也不负时光。


—— END ——


你好,这里是职场成长领域“最具价值微信公众号TOP10”——栩先生。知乎回答问题点赞+收藏数超过254万答主,全网粉丝百万,个人成长领域畅销书《成为极少数》《爆发式成长》作者。

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关注栩先生,帮你更早自我觉醒,领先一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置顶星标“栩先生”后台回复“独家”,获取《栩先生独家超级成长心得》电子文集,助你少走十年弯路。

各位记得添加我的新号“栩先生与1000铁粉,聚集一批铁杆粉丝,让我们一起专注学习、思考、突破,一起做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12:05 
 陪你高效成长 
点亮“在看”
愿你不畏惧岁月的围追堵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栩先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