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牧青旅记 | 瓮安魅影

2016-06-09 马牧青 旅思马记

        出贵阳龙洞堡机场,顿感清爽,完全没有了北京夏季的闷燥和焦灼。环顾四周,馒头形的山丘绵延不绝,青黛色的背景下白云缭绕,间或漫过简朴淡雅的寨子,远看似一幅水墨画,浓重而清晰。

令人惬意的是,这样的景致在接下来的几天旅程里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云谲波诡中的瓮安,迷影变幻,瑰丽奇崛,究竟掩映着多少动人的魅景?

走高速公路,一路向东至福泉,折北而行大约一小时的路程,即到瓮安。

说起瓮安,印象最深的当然是红军“强渡乌江”的壮举。乌江以天险著称,自古黔有战事,此地必争。强渡乌江是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一举扭转了被动局面,堪称军事上的重大转折。只不过,当地人习惯上称瓮安境内的乌江为江界河。


       
江界河位于乌江中游,距瓮安县城不到50公里,融峡谷山水风光、长征遗址和喀斯特溶洞于一体,两岸壁立千仞,绵延数十里。沿河有大小渡口20余处,最有名的江界河渡口自唐代开渡以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令人遗憾的是,几年前当地人在此建起了大坝,湮没了不少壮观的景致,但却平添了“高峡出平湖”的奇观。犹家坝的水烟波浩渺,澄碧空灵,四面群山云雾飘忽,别有一番意境。乘上快艇,可溯流尽览乌江百里画廊,也可在恢廓的水面上恣意纵横,感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意。


        震天动是江界河著名的景点,为乌江最险要处,水流湍急,激浪排空。上世纪90年代,此处建成了世界悬臂跨径最大的桁式拱桥,成为渝蜀两地经黔入海通道的捷径。

花龙口瀑布位于江天文笔对面,瀑上多树,依石布长,瀑布从百米高处飞溅而下,远望似一条玉龙在云中飞腾盘旋,颇有一飞冲天之势。

世界最红摩崖位于江界河北岸火金山上,“乌江天险”四字由当年带领红军突破乌江的杨成武将军题刻,单字高50米,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红色文化的世界之最。

我惊叹于江界河的壮美,不仅仅是山水,还有附着其上的红色文化积淀,但却有一个疑问萦绕心头:时下,人们推崇注意力经济,对形象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生存常态,在旅游形象营销大行其道的今天,当地为什么没有用“乌江”这一如雷贯耳的名号,而江界河分明是乌江最具代表性、最具魅力的河段。         中国革命用“强渡乌江”赐予了老区一块最响亮的招牌,瓮安是否应该尽早“抢注乌江”?



草塘古邑



  出江界河风景区沿省道向瓮安县城方向走,斜叉里有一座美丽的千年古镇,这就是草塘古邑。天色将晚,云脚低垂,细雨霏霏,氤氲飘渺,云雾中的古镇在夜晚灯光的映照下,宛如仙宫神阙,只是少了游人,多了些虚幻和神秘。  

      历史留给这座古镇太多的玄秘:安抚司署衙至今保存了明代长官司府衙与宅第的基本格局,这是贵州境内仅存的一处安抚司,署内陈列着土司古制、公堂实物、犹宋土酋、奢香夫人等文化遗存,无不浸润着黔地醇厚浓郁的民风民俗。


明嘉庆二年,朝廷工部在草塘采办大木五千余根,用于修建紫禁城仁寿宫,为此,民间有“紫禁城一半大木采至瓮安”之说,为何偏要采自遥远荒蛮的黔地?如何搬运?至今都是一个谜。

        长征途中的红军猴场会址就在古邑正面的山坡上,烽火退去,猴场会议早已彪炳史册,现代人更把此处视为转运之地,瓮安人因此打出了祈福旅游的招牌。


猴场会址西侧正对着的是位于小镇中心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木结构双面大戏楼,戏楼占地近5000平方米,用399棵两人合抱的大木,托起了带有27个飞檐翘角、镌刻着上千个古代戏曲人物和亭台楼阁的红木木雕横梁,烘托出一幅幅吉祥的市井风貌。   

据说,如果将楼内的花板一块块相连起来,就能一直铺到160公里之外的遵义,可见建筑规模之宏大。最为神奇的是,戏楼隔出了权贵与平民、晴天与雨天、冬日与夏日等不同人群和场景的分台演出,是为“双面戏楼”,又称”晴雨戏楼”。

岁月悠悠,大戏楼上演了傩戏、川剧、京戏、样板戏、批斗会、电影……其见证的不仅仅是中央帝国对边远地区平定与安抚,还见证了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台折子大戏。 

同样的全木质结构建筑还有比邻而建的内阁中书院和黔山进士楼。前者是清嘉庆年间内阁中书宋廷芳的府邸,楼阁高耸,门第堂皇,精湛的雕刻工艺是我国极其少见的雕刻博物画廊;后者是瓮安古代书院,见证了瓮安文脉渊薮和发展。三座建筑均依山傍水而建,采用庑殿、歇山、悬山、挑檐、架构、斗拱等模数结构的施工方法建造,木雕、砖雕、石刻工艺尽皆精湛,堪称一绝。


石巩仙桥



  出古邑南行十几公里就是风光秀丽的瓮安城,是夜,我们与小城共眠。

        云雾依旧没有褪去,清晨的瓮安城恰似一个蒙着轻纱的少女,轻盈曼妙,清丽脱俗。连绵多日的阴雨使瓮安城的空气里弥漫了青草的味道,地面上、墙壁上、屋顶上,甚至马路边的石牙子、电杆子都布满了厚厚的青苔,整个瓮安城湿漉漉的,都要拧出水来。


        小城处在一条南北纵贯的峡谷中,翁安河穿城而过,偶尔散布着孤立的小山头,山势突兀,植被丰盈,小河似弯曲的游龙,尽显灵动,因为水,也因为山,小城成了水墨化的风景;因为人,也因为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小城显得温润、平和与安宁。

        立于翁安河边,仰望西南山巅,似有中天明镜高悬,这就是瓮安一景——石巩仙桥。仙桥山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的望洞村,远看有亭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如蓬莱仙境。

         陪同的老李说,“桥”上正中建有两层六角尖顶亭阁,贵州巡抚郭子章曾题书“播南首景”大字刻于“桥身”,站在“桥”下仰望“桥”顶,如巨粱横亘天际,青崖黛壁,辉映云天。遗憾的是,由于行程紧张,只得匆匆一瞥,没有机会走近仙桥,结得仙缘。  

不过,关于仙桥山的一个传说却深深印在我的心里,这与瓮安一名的来历有关。一般的说法是,瓮安分别取瓮水长官司的“瓮”和草塘安抚司的“安”作县名。

但专家对《夜郎天书》的解读令人心旌神摇:远古时鳖巴人曾居住在瓮安一代,他们是古代蜀人鱼凫部落的重要支系,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大师,时乌江、鳖江、瓮安河泛滥成灾,民不聊生,尧舜于是令衮治水,无奈久治无果,衮被治罪而死。

其子禹秉承父志,执准绳和规矩,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治理洪水,其精神感动上苍,一夜禹于梦中忽见石壁天开,出现“夜郎天书”,云:遇瓮则安。

次日,禹惊奇地发现天际之上、仙桥山之巅霹雳震响,炸出“天瓮”奇观,刹那间,汹涌洪水尽被天瓮吸上苍天,转而为云,飘浮山间,于是有了古梁州青山绿水之秀。从此,瓮安一带“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传说中的天瓮即今天的石巩仙桥。


朱家的山


  老李讲的出神入化,我一时竟没有发现车子已驶出县城,盘桓在林曲山道上。  

  眼前是一个叫岚关的镇子,景如其名,薄薄的云雾就在眼前,卷舒自如,像是哪位丹青妙手不经意地一抹,便勾勒出一幅动态的图画;又像极了一位仙女拖曳着长长的裙摆在车前倏忽飘过,半掩娇羞窥逗着远来的客人。司机不得不适时放慢车速,意兴阑珊之余,我已经惬意于这种促狭般的游戏。

       山势越来越险,丛林愈发浓绿。云里雾中,山间吊脚楼随处可见,一切都是雾里看花的感觉:层层叠叠的茶园,婆娑簇拥的竹林,青翠欲滴的水杉,舒展大气的芭蕉树,红白相间的蔷薇,一茬接一茬赶趟儿似的忍冬花,以及花事已过的杜鹃,还有漫山遍野的火棘……

        路过岚关茶园,热情的主人馈赠了我们一包新炒制出的白茶,这是当地特有的,因为没有名,我权且叫它岚关白茶。老李说,朱家山的泉水是上好的软水,与岚关白茶是绝配,这给我这个喜欢品茶的人以无限的期许。

     不远处就是神往已久的朱家山原始森林。朱家山森林覆盖率为92.1%,负氧离子含量竟高达13万个/立方厘米,区内完好地保存着地球同纬度上独有的常绿阔叶林,有种子植物750多种,大型真菌200多种,野生动物400多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栖息地,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  

朱家山原名都凹山,当地有两种说法,都与明代有关。一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代建文帝朱允炆成为明成祖,而建文帝到贵州避难,曾在朱家山护国寺出家为僧,避祸消灾。另一种说法更为大家所认同,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烽烟四起,朱元璋需要大批兵器,而打造兵器又需要大量煤炭。

于是他派兵从长江溯流到沅江,一路至舞阳河的源头瓮安拉煤。瓮安素有“磷都煤海”之称,磷煤储量均在6亿吨以上,故此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闲暇之余想起为他打江山建功的都凹山,便赐名为朱家山。无论哪种说法,都凹山看来都是朱家的了。

山路陡然下沉,山势果然“凹”下去,我们进入一条极深的沟壑,迷迷离离的水帘从崖壁上往下溅着。各种不知名的树木拔地通天,树干上、峭壁上一律挂着厚厚的温润的苔藓,节气虽近夏至,但硕大的大树杜鹃仍旧开着花。有些树上寄生着奇异的小草,细看,从地面向上一人多高,一圈圈有规律的绑着。

同行的李师傅说,这叫救命草,是一种神奇的中草药,温润的气候给予其良好的生长环境,现在山中已经建立了基地,开始大面积人工培植,卖价很高。朱家山不仅四季气候分明,连一天之中也有不同的季节特征,是森林物候观察和疗养的最佳处所。

     物换景移,渐入佳境,我们进入一个相对开阔的空间,只见一片笔直的柳杉林,跟水杉比,叶子是深绿的,显得老成了许多,更有原始未开化的味道。


这已是景区的核心地带,前面路径变窄,只得换乘电瓶车,小溪流水声时断时续,紧贴着林中小径捉迷藏似的,像一个精灵,忽左忽右,忽而化为涓涓细流,欢快地私语;忽而遁入碎石下,作隐形状;忽而聚成清潭,像是歇歇脚,又像是静静地等候着我们。

   峡谷宽阔处有一滩水湾,在四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温润清澈,静如处女。水湾叫情人湖,湖面两亩有余,像一块硕大的祖母绿宝石色,又像极了情人的眼睛,一往情深的样子,惹人怜爱。


此处建有几栋别墅,高大的杉树直挺挺地立着,茂密而幽深,因为是初夏,地面上并没有落叶,却布满了苔藓,除了鸟儿婉转,并没有什么杂音,有“空山新雨后”、“鸟鸣涧更幽”的感觉。

可能久居深山不见外人的缘故,主人殷勤得很,脚不点地,带我们到观光凉台上,吆三喝五地吩咐着泡茶。  

  我一直惦记着茶园老板送的白茶,而这儿的水质正是朱家山中最好的。贵州多石灰岩地貌,一般水质硬度较大,国家标准规定硬度低于250毫克/升的水就算是好水,而这儿是舞阳河的源头,水流经的是板岩、砂岩,又被原生态的草木根系梳理,水源涵养能力高,硬度仅有8-13.5毫克/升,是软水中的极软水,有“中国第一软水”美誉。

  主人从附近的山泉里提来清泉水,服务员忙着清洗茶具,布置藤椅、藤桌。我们急切地期待着岚关云雾白茶与中国第一软水的激情相拥。


  岚关白茶的采集和炒制,跟龙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岚关白茶要翠绿鲜活略带金黄色,外形柔润匀整。开水一冲,茶叶开始翻腾起来,鲜活欲出,给人动感和美感,观之形似凤羽,叶片玉白,茎脉翠绿;闻之醇香绵长,气定悠闲且高远;啜之清甜浓郁鲜爽,回味甘甜,口齿留香,沁人心脾……不远处,几只白鹭在碧湖之上、绿树之巅、白云之间,一会旋飞,一会驻留,鸣啾婉转,呼朋唤伴。此地就是朱家山著名景观——鹤鸣曲廊。

        我闭着眼,深呼吸,心中无比惬意,身体无限通透,久居闹市的心此刻终于静下来,找到一个归宿,有清心涤虑之感,平日里一些的不快与怨怼,仿佛都随着这杯茶的清气远去了。

我不再前行,也不肯离去,就这样坐着,静静地感受着,这天、这地,这山、这水,这一切……尽管朱家山还有很多奇特的景致:六族同根、藤树恋、杜鹃王、千年石枣等之类的树景,高悬百尺、喷珠溅玉的滴水岩瀑布,被誉为“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的竹荪……我只愿沉湎于此。  

此刻,我的身体,不,是整个身心都飘忽起来,似真似幻。如果说整个瓮安就是一幅大写意的水墨画,那么朱家山就是那撩动人心的最浓重的一笔,在这里,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是显得那么不谐和多余。

让我羽化吧,让我完成一次水墨与灵魂的渗透,我享受这种水乳交融,沉醉于这种酣畅淋漓。从江界河到草塘古邑,从瓮安城到朱家山,这一切无不给人审美的意象和丰富的遐想。

  好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瓮安!


声明:“牧青规略”均为马牧青原创;“牧青旅记”文字、图片或为原创,或为当地旅游局和景区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来稿推介景区,感谢推广本公众号。交流相长,合作共赢。




旅思马记


马牧青:现居北京,旅游规划专家,文化学者,散文作家,中国旅游报特约撰稿人,凤凰旅游、第一旅游网、旅游圈专栏作者,知名旅游沙龙讲师, 搜狐知名自媒体人。

规划理念:立足资源,演绎文化,对接市场,爆制创意。

电话/微信:13671160887  

邮箱:muqingchina@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