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旅游本身是一项文化活动

2016-09-23 马牧青 旅思马记


   当“旅游+”变成“+旅游”,从国家层面推行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汽车露营地,到民间层面自发形成的民宿、农家乐,各种旅游业态无不需要嵌入文化内涵或元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这句话已经被我们说得太滥了,尽管重复了多年,嘴上磨出了茧子,但有些人仍不认这个辙;即使个别搞旅游规划的专业人员也还有异议;至于个别搞旅游开发的投资者,因为功利主义和短期效应作怪,可能就更难认同了。

对于旅游者,文化层面的精神需求是旅游的根本动因,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

中国古代热衷于旅行的不乏其人,孔子便是。他周游列国,放意林泉,流连山水,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旅游审美观。这是一种“乐山乐水”的自然之游,但其中蕴含着一种文化层面上的精神情愫。对于他周游列国,那场历经十几年的“听乐观礼”之旅,则堪比一场文化旅游盛典了。

可以说,旅游活动与文化从未分离,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旅游的基本属性,是维系旅游并使之走向大众化、市场化、休闲化的精神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无时无刻不在触摸文化脉搏,感知文化神韵,汲取文化营养。

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密不可分,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当下所推崇的“旅游+”或“+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市场,乃至一个庞大的产业。这一点,从国家层面全力推行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汽车露营地,到民间层面自发形成的民宿、农家乐,都可以看出,上述业态无一不需要嵌入文化内涵或元素。

这样看来,旅游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更是一项文化活动。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空的延展性、景观的趣味性、产品的体验性、业态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的客观性,促使景区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独特文化,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往期文章:

有文化主题,旅游产品才有依托

特色小镇是产业载体,也是文旅生活空间

天人合一生态观是旅游规划的重要方法论

生态和文化是休闲旅游的两翼

青山行不尽  绿水去何长

道文化与旅游系列谈之五:  道文化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马牧青:老景区已经遇上新问题

风水与旅游系列谈之四: 风水学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当乡村旅游遇上美丽乡村:土、野、俗、古、洋“五味杂陈”

牧青规略系列,请参阅:

 牧青规略 | 90. 乡村旅游的未来定位应该是乡村旅居

牧青规略 | 87.5A级景区提升是专项规划,更是综合性规划

牧青规略 | 79. 旅游形象定位的考量因素和流弊

牧青规略 | 77. 旅游策划之“倒行逆施”法与旅游规划的“四点论”

点击以下关键词,探秘不一样的风景:

溶洞 | 古镇 | 星空 | 柴达木 | 神农架 | 中国艳照

国家公园 | 被遗忘的古城 | 神秘的岩画


声明:“牧青规略”均为马牧青原创;“牧青旅记”文字、图片或为原创,或为当地旅游局和景区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来稿推介景区,感谢推广本公众号(lvsimaji)。交流相长,合作共赢。


旅思马记


马牧青:现居北京,文化学者,乡村旅居倡导者,北京归创国际旅游规划设计公司院长、总策划师,中国旅游资源整合联盟特聘旅游规划专家,中国旅游报、中国网特约撰稿人,凤凰旅游、第一旅游网、旅游圈专栏作者,知名旅游沙龙讲师, 搜狐知名自媒体人。

规划理念:立足资源,演绎文化,对接市场,爆制创意。

专擅:旅游市场定位、文化提升、产品设计与业态布局。

电话/微信:13671160887  

邮箱:muqingchina@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