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牧青:无业态不休闲,无夜态不度假

2017-07-20 牧青 旅思马记

说到旅游,首先想到的是观光,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即使在休闲旅游大行其道的当下,即使是国外游客,也都是奔着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而来。

一、业态与休闲旅游

观光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是景观,这是无可置疑的。休闲旅游时代,集聚在旅游产品之上的业态,与旅游者的综合消费是共生共存共长的,这同样是毋庸置疑的。

综上所述,休闲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应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景观吸引力,二是业态吸引力,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当然,景观吸引力是最核心的、最基本的,无论观光,还是休闲度假,景观对于一个景区、一个旅游区,乃至一个全域旅游示范区,都是不可或缺的。

何为休闲旅游?这个概念不需要赘述。但为了阐述我下面的观点,未免还要多说一句。

休闲旅游,是指以旅游景区为依托,以休闲或度假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自然、文化景观和旅游业态为内容,因离开定居地到异地逗留一定时间,而进行的观光、游览、娱乐和休憩活动。除却观光,对于游览、娱乐和休憩活动,无一不涉及业态的问题。

对于业态,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除了“游”,6占其5;近年提出的“商养学闲情奇”,除了一个“奇”字沾点景观的边,其余5项基本也是指的业态。事实上,即使是“游”,也不能将业态化的产品排除在外。也就是说,业态对于休闲旅游已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旅游景区等级质量的划分与评定》包括三个细则,细则一《资源质量与市场影响力细则》中有明确要求,新增加的“综合消费功能”,从产品到产业,都存在一个旅游核心吸引力问题,这是产品影响力,也是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旅游区的主要业态大都在核心区之外,景观与业态共同构成包含景区在内的整个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

二、业态与全域旅游

时下如火如荼的全域旅游,定然是休闲旅游,其景区是全域旅游的内核,因其辐射周边,方能带动全域旅游形态,进而形成各类旅游业态。

此前,在“全域旅游”概念刚刚提出来,从上到下全社会大力推动阶段,有专家曾讲全域旅游之“全”,提出“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

对于“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我不太认可,这是对旅游产品狭隘化的理解,旅游吸引力不止景观,还有业态;况且对景观全域优化,如何优化?全搞成标准化景区吗?那是歧路!对于“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产业全域联动”,也许是说到了点子上,这就是业态问题。对于“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成果全民共享”,这是一种全域旅游理念,或者说是思路和方向。目前的很多所谓全域旅游规划,大都停留在一种战略层面、概念层面,这多少给人不落地、不实际、不可操作的感觉,不少规划做了等于白做。

三、业态与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也是如此。乡村旅游区别于景区旅游,其风景不具备唯一性、独特性和垄断性,更多的是区别于城市的一种自然风光、田园风光和村落建筑风貌。这一点很好理解,如果在乡村具备独特的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岂不早就被圈起来,打造成了旅游景区?

那么,城里人到乡村去干什么?肯定是休闲,这也是我们惯常说的休闲旅游的概念。事实上,对于国内大部分冠之于乡村旅游的旅游区,主要是吸引附近的城里人,这基本是一个地理和文化圈的人,文化相似,风俗相近,自然风貌除了有别于城市的田园风光和村落风貌,也大致相同,也就是说,这样的乡村旅游基本上是自家人在自娱自乐。至于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的乡村旅游,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来自全国乃至国外的旅游者?那是因为其有诸多的景区,已经不是单纯的乡村旅游层面。

这样说来,乡村旅游的准确定义应该是乡村休闲(参见《乡村旅游本质上是乡村休闲》。别以为我在较真,“摁”着一个不轻不重的名称在诡辩,这一点搞清楚,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也就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方向和途径问题。反之,如果我们连乡村旅游的区域市场和受众人群都没有搞清楚,搞什么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除了感受田园风光、乡村风貌,自然是去体验有别于城市的乡土风俗、风物、风情和风味,而上述“四风”无一不可以通过文化植入、延伸、活化、演绎,设计成为一种业态化的旅游产品。

四、夜态与度假旅游

休闲旅游消费能级高,消费层次丰富。如果在某地停留时间稍长,就可能形成度假旅游,那么,度假旅游所带动的消费就更高,相应的,旅游者所需要的业态就更趋多样化、高端化和个性化。因为是度假,就涉及过夜旅居,这就存在一个“夜态”旅游产品的问题。

由此可见,业态和夜态产品是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所不得不关注,不得不精心打造的。

无业态不休闲,无夜态不度假。如果说业态是空间上的,是产品内容上的功能布局,是休闲旅游的常态;那么夜态就是时间上的,夜态化产品是度假旅游的标配产品,其中包括酒店、民宿、野奢等在内的住宿是基础,餐饮、娱乐、灯光秀、演艺等是常见得夜态产品。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往期文章(点击题目即可阅读)

牧青视点系列

实战案例系列

声明:署名马牧青文章均为原创,图片或为原创,或为当地旅游局和景区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来稿推介景区,感谢推广本公众号(lvsimaji)。交流,合作,共进

马牧青简介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总策划师;

北京青蓝文旅规划设计院院长;

文化学人,旅游学者,乡村旅居倡导者,市场“倒行逆施”法和旅游规划“四点论”首倡者;

旅游规划理念:立足资源,对接市场,演绎文化,爆制创意

手机/微信:13671160887

邮箱:muqingchina@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