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厉新建:中国旅游亟需建设国际学术阵地

2017-08-27 旅思马记

牧青按语

厉院长的诸多观点值得重视,在此郑重推荐:

旅游的实践性很强,如果师资本身没有实践的接触,肯定也培养不出更好的学生。

作为学生,需要更多地走出课堂,立足于产业实践,去关注产业的一些需要,思考产业的问题,跳出就业思维,拥有人文情怀。

旅游企业不是一个实用型组织,而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文 / 汪颖

正文

       旅游业是智慧驱动型产业。旅游专家、学者勇立潮头竞风流,是新锐思想的创造者,创新前沿的探路人,以研究建构理论体系,推动旅游业改革创新发展。

旅游国际舞台期待唱响中国声音

        汪颖:《“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积极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院校和科研机构,鼓励院校与企业共建旅游创新创业学院或企业内部办学。作为旅游管理学院的院长,您如何看待这一目标要求?

厉新建:“十三五”规划里提到旅游院校和科研机构要有世界影响力,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很好的目标。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包括二外旅游管理学院的一些探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世界影响的问题以及国际影响与中国影响之间的关系。中国旅游正在以其迅速的增长和庞大的规模影响着世界旅游大格局,中国旅游正在不断放大着其对世界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旅游教育体系可以说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了。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旅游教育体系能够像咱们国家这样完整,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每年培养的旅游专业学生数量能够像中国培养的这么多。

近期国家旅游局也在专门做“万名旅游英才计划”2015年度项目的验收总结工作,此前还专门设立了“旅游业青年专家培育项目”。从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角度来说,它能够花这么多的精力、经费去做旅游英才的培养,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应该是没有的。

那是不是说咱们已经是老大了,已经不需要再往前走了?其实不然。世界影响力不仅在于旅游院校、科研院所数量的多少,更主要还在于一些旅游相关概念的创造,或是概念性的创新,以及这些概念、理念在国际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从学术提升上来说,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利用良好的产业基础,用与国际接轨的方式在做规范研究,但在研究的成果方面,国际影响力可能还弱一点,很有很大的学术提升空间。

其次,从实践现象观察、研究问题选择、产业本质把握,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之前我经常喜欢借用一句话:扛着西方的枪,走在西方的大道上,打着西方不需要的鸟。意思就是说,我们用的是西方的研究路子,但是研究的成果却可能并不是西方学术界感兴趣的东西,并不是他们希望中国学者研究的东西。西方想深入了解中国的旅游实践,以及实践背后的学术价值,但我们研究的却往往并不是这些方面的东西。我们要意识到,中国的旅游产业实践很丰富、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很多元、学术提炼的空间潜力也很大,我们的学术研究不能唯西方所好而展开,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研究工具、理论框架。

我认为,想要形成更大的世界影响力,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但有几个方面比较重要:

第一,国际学术发表。学术成果要更多地在国际上发表,一方面要找高水平的刊物去发表,另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我们研究的成果被更多的国际专业人士所了解;

第二,国际学术影响。让中国学者更好地走向国际舞台。这里需要国家有适当的支持;

第三,国际标准引领。我们要利用雄厚的实践基础,去引领国际做一些标准。这些标准不仅是指导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能够指导跟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有关的地区和国家,包括“一带一路”,完全可以把标准国际化;

第四,国际学术群体。虽然我国一些院校的老师在国际上有一些学术论文的发表,但是作为中国旅游学者,或者旅游学术群体的形象还没有形成;

第五,国际学术阵地。这是我们欠缺的,国内的很多学者将其学术成果发表到国际上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这些阵地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需要建设自己的国际学术阵地,培养我们自己的国际学术平台。也就是说,中国的旅游院校、科研院所要发挥国际性的影响力,不仅要有学术内容,还需要有学术平台;

第六,国际学术传承。我们学者的成果应该在国际上产生反响,如果成果在国际上发表了,但没有引起国际上同行的关注、讨论,那就意义不大。

汪颖:在您看来,国际学术界对中国旅游产业关注哪些方面?

厉新建: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中国经过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培育出如此庞大的旅游市场和旅游产业的?在培育的过程当中,西方一般强调的是市场自发地运行和发展,而中国在这个发展的过程当中,政府其实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那这里面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什么?在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制度的释放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推动?制度的变革又有什么样的限制或者制约?以及中国有着巨量的消费人群,这样一个东方大国的巨量旅游需求尤其是庞大的出境消费,这些人的消费行为特征、消费偏好跟西方国家相比较,有什么样的差别?中国旅游消费人群自身的特征是什么?这些其实都是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事实上,有一些东西我们已经在做研究,但我个人觉得,深度上还不够。

当然还包括在产业实践当中很多出现的新业态,包括模仿、学习国外企业后进行本地化发展的模式。但有意思的是,当国外这些模式的创新者进入中国,与中国本土的创新模式者竞争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创新者往往会败给模仿者,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这个旅游市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着如此大的变化,又有哪些旅游产业实践是值得特别关注的?这些其实都蛮有意思的,值得去关注和研究。


概念混乱 旅游基础理论亟需构建

汪颖:中国旅游已经发展30多年了,但是整个旅游的基础理论还没有完全构建出来。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厉新建:三十多年,说短也不短,说长其实也不长。怎么样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在快速暴露各种各样问题的过程当中,去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框架,客观上来说是有难度的,因为本身变化的速度很快,这是一方面。其实,旅游理论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不完全是中国旅游学者的问题。在国际上旅游发展的历史要更长,但国际上是否已经形成了能够为我们所借鉴的较为完整的旅游学术理论体系了?我看也还很难说,我们只能说国际上已经有了一些先行的探索,包括模式、概念和局部理论,离旅游理论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一方面,与我们还没有形成学术共同体有关系,当没有学科内公认的集大成的专著成果出现,没有一个公认的可以共同讨论话题的平台,是很难产生完整的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比如讲旅游的时候,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每个人的旅游概念可能都不一样。

研究了三十多年,对“旅游是什么”都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说法。这跟其他一些学科相比,确实有差别。而且包括旅游研究的内核是什么、核心观点是什么、基本理念是什么……既没有概念又没有范畴,也又没有公认的观点,怎么去形成观点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怎么去提炼旅游发展的规律?怎么形成理论体系构架?真的很难。

其实旅游学术圈以及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也都很着急,在这些方面大家都在做一些尝试和推动,国家旅游局也在做《当代旅游学》编撰这类的工作。我想这些工作本身都在不断地为学术共同体打造,为这个平台的构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学术共同体形成之后,对于学术理论体系的建构应该会有所帮助。

汪颖:您是怎么定义“国际高端旅游人才”这个概念,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厉新建:谈到国际高端旅游人才,我们北二外这方面的人才还不少。比如活跃在国际重要旅游场合的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是原北二外院长,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区主任徐京、前亚太旅游协会(PATA)大中华区主任常红、现任亚太旅游协会大中华区主任吴波……他们都是北二外毕业的,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中国区主席段强则是北二外的荣誉教授。

要很清晰地去界定国际高端旅游人才可能有难度,但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谈。

第一,高端人才要在相关的国际组织,或大的国际旅游集团中有相应的职位和发言权

第二,具备创新的意识,突破常规的能力。旅游是不断融合的过程,整个环境变化很快,要有能力不断地适应变化的环境;

第三,具备国际交往的能力。国际高段旅游人才要能够在开放的环境当中去发展,一定要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的基本规则、礼仪和思维。

实际上,在国际旅游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去做了一些探索。我们学院除了常规的学生国际访学、参加境外学术会议外,也采取“1+3”的外培项目试点沉浸式国际学习,而且非常鼓励学生去到国际组织当中去学习,或者到国外的一些企业当中去实习。比如说我们派学生到欧洲的邮轮、美国的迪士尼等地去实习,就希望学生能够跟国际企业有更近距离的接触,能够触摸到它们发展过程中的鲜活经验。   

另外,学生在创新能力积累的过程当中需要有相应的平台。所以我们除了构建了全国旅游院校中最完善的企业奖学金体系外,也会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让学生们在组织这些大型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锻炼。我们创办了全国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全国旅游创新创意创业大赛、“中国旅游发展•北京对话”以及中国青年旅游论坛等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让学生、年轻老师参与进去,提升他们创新的意识。这些都是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摸索的。

总体来看,国际高端旅游人才需要的素质主要表现在研究能力、国际思维、国际规则、多元文化、产业关系、政府运转等方面。只有具有国际性思维和研究能力,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熟悉国际运行规则,能够熟练地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且具有一定的产业联系和了解政府运转特点的旅游人才才称得上是国际高端旅游人才。


融合产业现状 需培养综合高素质人才

汪颖:您提到中国在关于旅游人才培养,其实体量很大,但同时也存在着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紧缺,以及结构性矛盾的一些问题。您认为,我们在培养高复合型旅游人才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当前的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能否为下一步的人才培养提些建议?

厉新建:首先,现在的旅游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原有的旅游专业人才在不断成长、成熟,也有很多其他领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不断进入旅游行业,包括计算机技术、金融和资本运作等不同领域的人才。

其次,就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上而言,优势在体量,差距在质量,关键在养成,落实在热爱。从体量上来说我们确实有很大的优势,但在质量上,跟国外相比较还有差距。为什么会造成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呢?我认为,这既不简单是企业的问题、院校的问题,也不简单是行政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的问题,而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接下来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时候,同样需要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专业教育和培养,能够加快旅游职业习惯和思维的养成,能够真正喜欢旅游行业、热爱旅游行业。

就院校方面,首先作为老师,怎么样进一步提升自己、怎么去跟踪产业实践、怎么建立行业之间的紧密关系、知识怎么与时俱进,包括怎么用跨学科的视野去研究旅游这样一个融合性、综合性非常强的行业,它的产业发展和市场发展是怎么样的……应该说,对于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来说,旅游的实践性很强,如果师资本身没有实践的接触,肯定也培养不出更好的学生。

其次,作为学生,需要更多地走出课堂,立足于产业实践,去关注产业的一些需要,思考产业的问题,跳出就业思维,拥有人文情怀。我在上课的时候会跟学生讲,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就业上,就能力的提升来说,除了就业,未来还需要有创业的思想。旅游行业是非常适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领域。当然,这样就需要学生拓宽视野,在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对自己就会有更高的要求,包括动笔能力、逻辑能力、选择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等等方面。

第三,旅游产业也需要关心专业教育的发展问题,需要对旅游人才教育给予更多的关照。为什么这么讲呢?有时候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些旅游企业在用人的时候会觉得旅游院校培养的学生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和需要,从招聘上来说,企业没有对旅游行业的培养有更多的倾斜。如果说一个产业的发展没有自己这个产业的专业教育科班人才的不断补充,那么这个产业的发展肯定是有问题的,这些问题也会延伸和影响到专业教育自身更新上,从而进一步加大旅游院校专业教育质量和旅游产业专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

旅游企业不是一个实用型组织,而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不是旅游院校培养的学生一毕业到企业后,所有的东西都会,也不是一毕业就能满足企业所有的要求。而是要通过旅游企业的职业成长规划,在实践过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然后成长起来。这对专业教育来说非常重要,对学生的信心来说也很重要。

现实情况是,旅游专业毕业生到旅游企业的少了,因为他们觉得毕业之后,好像这个行业不需要我,那就干脆再去学点别的,毕业之后,就找别的工作去了。这不是我们教育资源的流失吗?我们不能强求旅游专业的毕业生一定要在这个行业就业,但每年国家在这方面其实投入了很多钱,如果大多数培养的人都不在这个行业就业,而行业又有这么大的人才需求的时候,这不就属于资源不匹配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吗?

现在旅游发展的环境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本身就有产业融合的问题。以前对这些融合的要素我们可能关注的不是很多,或者在产业发展过程当中用的也不是很多,因此我们在培养的人才的时候肯定是有欠缺的。现在当别的行业的专业人才进入到旅游领域当中来的时候,他也将获得很快的成长。其实这是跟整个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有关系。  

另外,有些人说,我们这个行业当中专业人才太缺乏了,是不是这么回事?我认为要客观地去看待,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情没有错,但专业的人才并不一定非要通过专业教育才能培养出来。现在OTA领域这么活跃,这里面很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但这些专业人才是不是一定是旅游专业的?那肯定不是。

反过来,别的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到我们旅游领域来,那不恰恰也说明这个领域是有更强吸引力的,所以我们旅游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要对旅游业的发展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对旅游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和就业有足够的信心。只要我们能形成政产学研共同努力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就一定能够在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共生、共享、共发展!

厉新建,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

来源:小荣说(xiaorongshuo),本文已获得授权。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往期文章(点击题目即可阅读)

牧青视点系列

实战案例系列

马牧青简介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总策划师;

北京青蓝文旅规划设计院院长;

文化学人,旅游学者,乡村旅居倡导者,市场“倒行逆施”法和旅游规划“四点论”首倡者;

旅游规划理念:立足资源,对接市场,演绎文化,爆制创意

邮箱:muqingchina@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