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与外语教学》2020年第6期目录及文章摘要
“一带一路”国家立法文本的翻译——国家需求、文本选择与等效原则
屈文生
关键词:一带一路;立法文本翻译;等效律
美国国会涉华法案汉译研究:文本梳理、翻译原则及文化霸权批判
张法连
摘 要:美国国会在对华政策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美国国会涉华法案基本反映了美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全面态度。本研究对美涉华法案归类分析,提出了准确严谨性和等效性的基本翻译原则,并指出对美涉华法案汉译应走出文本,走进文化,进而对萦绕涉华法案文本的美国文化霸权进行揭示、解读和批驳,凸显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加快培养法律外交(语)复合型高端人才,对于推动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关键词:美国国会涉华法案; 法律翻译;国际话语权;文化霸权
中国法的对外翻译——以欧盟法的翻译策略、实践及经验为镜鉴
万立
摘 要:法律外译是中国法在全球法律多元格局下构建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一带一路”倡议的展开,要求中国法以更开放的姿态,对外传递中国法话语。中国法的外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同普通法、大陆法、伊斯兰法中主要法律话语的交流。中国法应以独立而合作的姿态表达新话语,为全球法治建设贡献中国智慧。通过分析对比,本文发现,欧盟机构多年来寻求构建独立的欧盟法话语,法律翻译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兼采同化和外化翻译策略,为欧盟法的独立构建和认同提供坚实支撑。中国法的外译可借鉴这一经验,以基于语境为导向的翻译策略,表达中国特色法律话语。
关键词:中国法;对外翻译;欧盟法;话语表达
跨语际司法中的翻译问题研究
詹继续
摘 要:随着涉外民商事纠纷日益增多,跨语际司法中的翻译问题不断凸显,主要包括典型术语翻译、语言权利和外国法查明等问题,但我国立法和司法都未予以全面关注,并给出妥当的解决办法。为此,本文基于不同法院对典型法律术语的认定,揭示法律术语翻译的难点,并为解决术语不对等提供思路。其次,本文基于美国关于保障诉讼参加人语言权利的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最后,外国法查明中的法律翻译目前仍不系统,可以规范翻译主体和程序,并可借助国际司法协助进行。
关键词:跨语际司法;法律翻译;语言权利;外国法查明
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探究——以教育语篇为例
于晖 王丽萍
摘 要:生态话语分析反映我们的意指方式如何左右我们对环境的影响。近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指导下的生态话语分析以及物性分析为主,但相关分析对小句的生态语义取向分类有待细化,已有的生态话语分析也较少关注教育语篇。针对此,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系统为理论基础,结合及物模式与作格模式,细化过程类型与参与者角色,并在生态哲学观的指导下,探讨不同过程的语义生态取向,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以大学英语教材为例展示该模式的应用,揭示教育语篇中蕴含的生态观,并为教学实践中的生态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话语分析;教育语篇;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分析
语用身份框架下的论辩话语研究
韩戈玲 廖国海
摘 要:语用论辩话语研究大多强调论辩话语的重构和评价,却忽视论辩双方动态建构的身份(即语用身份)对论辩过程和论辩策略的影响。本文将语用身份的概念融入语用论辩学理论,建构基于语用身份的论辩话语分析路径,考察刘欣在与Trish Regan跨洋电视论辩中的身份建构情况,阐述语用身份建构对论辩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刘欣动态建构了两种语用身份:论辩正方的默认身份和多重变异身份。在论辩过程中,动态语用身份建构对实施恰当的言语行为、驳斥反方立场、维护正方立场、消除意见分歧起到积极的作用。语用身份的融入增强了论辩话步的合理性、策略操控的实效性和立场可接受度。
关键词:语用身份建构;语用论辩学;论辩话语;策略操控
中美企业致股东信语域特征的多维分析
胡春雨 谭金琳
摘 要:致股东信是企业与股东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本研究运用多维分析法,对中美企业致股东信的语域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尽管中美企业致股东信存在相似性且都属于信息性强的正式说明性语域,但在5个话语功能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与美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叙述性、指称明晰性及信息抽象性较强,而交互性和即席信息组织精细度较弱。2)中美企业致股东信的功能维度特征差异表现在45类语言特征共现频率上。3)致股东信自身的交际意图、中美两国社会文化权利距离的高低、中美企业文化差异、中美致股东信作者英语水平不一,是导致中美企业致股东信语域特征异同的原因。本研究对中国企业英文致股东信的撰写或翻译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语料库;致股东信;语域特征;多维分析
认知语用视角下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中省略研究
王萌 林正军
摘 要:省略作为语言经济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产出—理解”以认知语用的结合为基础。说话人语用目的的实现与概念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形式相关,这种选择与编排形式受人脑的认知驱动。本文以英语本族语者的口语为参照,考察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中省略的分布情况并从认知语用视角阐释其理据。研究发现,受试产出省略的频次与小句省略的使用比例整体偏低;并列短语省略的使用频率最高,先行语复现率高于本族语者。结合访谈,笔者发现经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是影响说话人产出省略表达式的认知动因,其产出符合省力和经济性原则。但当受到二语资源限制或实现某种语用目的时,受试会将先行语复现以辅助说话人对信息组织调整,使听话人理解产出的话语。
关键词:省略;口语;认知语用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的理论支撑
常俊跃 刘兆浩
摘 要:大量实践证明,内容语言融合教育对学生学习学科内容及外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一教育理念的理论支撑仍需厘清。鉴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背后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学习理论基础、二语习得理论基础、认知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基础及社会文化理论基础。希望本文有助于外语教师深入理解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并用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关键词: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内容;语言;理论支撑
对比续写任务条件对议论文写作的影响研究
余清萍 王璐瑶
摘 要:续写已被证明能较好促学,但目前研究多集中于读后续写,对其他续作研究较少。本文对比命题写作和两种对比续写任务条件(单纯对比续写、边读边填写句子以加强互动后再对比续写)下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表现,考察对比续写的促学效果,以及加强互动是否更好促学。结果表明:两种对比续写条件均能有效提高写作复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促进词汇及难句的协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单纯对比续写比,边读边填写句子后再对比续写能促使学生分配更多的注意资源在思辨上,这更能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但同时减弱了与原文语言形式的协同效应。此外,由于前文属于内隐输入,对于某些语言形式,加强互动也不能促使学生注意,协同质量较低。该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互动-注意-协同三者的关系,对改进对比续写任务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议论文对比续写;互动;注意;协同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两种同伴反馈模式对英语口语输出影响研究
曾罡 王艺涵 谭晓慧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究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单向同伴反馈和对话式同伴反馈对二语口语输出的不同影响及学生对移动环境下基于口语输出反馈的态度。32名英语专业学生两人一组利用微信完成两个口语输出任务和两种模式的同伴反馈任务。结果显示: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两种同伴反馈模式对学习者口语输出在准确度和流利度上都有促进作用;相比单向同伴反馈,对话式反馈更能促进口语输出的准确度;两种反馈模式对复杂度和流利度的影响未见显著性差异。问卷及回溯性访谈结果表明:学生对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的反馈任务持积极态度;相比单项同伴反馈,学生更倾向于对话式同伴反馈。该研究发现有助于加深对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同伴反馈的理解,为二语口语输出能力的培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同伴反馈;对话式反馈;口语输出;移动辅助语言学习
专家作为评价者的引用行为研究
张立茵 陈新仁
摘 要:引用不仅提示互文、提供言据,而且积极参与作者身份建构,然而鲜有研究细致探讨引用行为对于特定学术身份建构的影响。考虑到学术写作中文献评价的普遍性以及专家学者学术引用的权威性,本文探讨专家如何将引用作为话语资源,参与评价者身份建构。研究基于现有学术批评话语以及引用参与语用身份建构的分析,提出引用参与建构评价者身份的分析框架,并对专家通过引用建构评价者身份的五个维度、使用的话语资源以及两者关系展开分析。研究结果突显了作者在引用行为中的主体性,为写作新手提高身份建构意识,增强人际互动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学术写作;引用行为;语用身份;评价者身份;专家学者
当代国际译学研究课题与走向的知识图谱分析
胡显耀 李茂君
摘 要:为了弥补传统文献综述式研究的不足,充分利用现代数据分析技术梳理和挖掘翻译学科的知识结构,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和数据图形化的工具和方法对2000-2019年在SCI、SSCI和A&HCI收录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的9,666篇翻译学论文的引文数据进行了分析,考察当代国际译学的知识图谱,分析其主要研究领域、热点课题和核心文献,并着重梳理和评价国际译学研究课题的演变和走向,为我国译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国际译学;知识图谱;研究课题;走向
欢迎关注
《外语与外语教学》
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