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老师解读孟浩然《春晓》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词句注释
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白话译文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孟浩然的名作——《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非常简单,而且浑然天成。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因为题目是《春晓》,所以大家都把关注点放在这个“晓”字上,其实也不错,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反倒是“不觉”,当然“不觉”和“晓”也有关系。因为题目叫《春晓》,所以我们一般把这个“晓”解释为拂晓、早晨的意思,但由这个明亮又引申出一个意思来,拂晓、早晨这是名词的意思;它的引申义是动词,就变成了明白、明了、知道、觉晓、察觉。所以“不觉”也可以说成是“不晓”,所以这样就变成了春晓不晓,有点绕口令哦。其实是说春晓的时候——在春天的早晨是不察觉到早晨已经到来了,这个“不觉”的状态也就是不晓的状态,反倒是春晓中最最关键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人最本真的自然状态,人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地觉醒,所以这是一种很懵懂、甚至很朦胧的状态,所以冲这第一句诗,它可以归入朦胧诗。但是问题紧接着来了,你要说懵懵懂懂朦胧状态中,那为什么又“处处闻啼鸟”呢?
有人以为要没醒过来怎么会“处处闻啼鸟”呢?其实这反倒印证了诗人还在将醒而未全醒、在那个本能的意识中,破晓而出的一点思觉的萌芽的状态中。所以这是一种最本真的状态,也是一种非常朦胧的状态,也是一种非常天然的状态。其实人也是自然之一,春天的早晨,万物刚刚苏醒,透露着一点点生机盎然的气息,但还未全然表露出来,人也是这样,自然也是这样。所以妙就妙在这种朦胧的状态中。但是紧接着,人醒了之后,在一段朦胧的状态中思维开始变得活跃,这时候诗人可能还未起床——事实上他也不可能,因为他还在感受“处处闻啼鸟”的这种春晓的状态中,所以紧接着他的思绪开始变得活跃,这时候他作为一个人的意识、主体意识开始完全觉醒了。
如果前几句还在觉与不觉之间、晓与不晓之间的话,到这个时候诗人他就完全进入了主动思维的状态。他意识到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夜来风雨声”,昨天晚上是有风雨的。当然可能有风雨的时候他还没睡着,也可能他睡着的时候被风雨惊醒,也可能他没有完全清醒。但是凭着本能的直觉感受到山中的风雨,但是诗人的情绪因为这一点的感知,突然指向一个他所关心的、他所在乎的、他所留意的一个对象,那就是“花落知多少”。
你看,前面的“不觉”其实也是一种知、知晓,而这个地方的“知多少”就是主动地要了解了。诗人的情绪完全调动了起来,他开始产生了疑问,他开始要追寻、追寻一个结果。当人试着去追寻一个结果、探知一个问题的时候,他的思维是最活跃,也是最生动,也是充满了生机盎然的。他的大脑中就像外面山中的世界一样,同样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春趣、充满了活力。所以这样的一首诗从本能的苏醒到问题的提出,到强烈的主动思维,到一片生机盎然的思想状态,这就和外面的自然完全地吻合了起来。
因为是春晓嘛,天刚刚破晓,而昨夜又有一夜风雨。风雨过后,虽然有花落,但还有新的种子、新的花朵绽开,大自然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所以山中的人与这片山、与这个季节、与这个天地就完全融会、贯通在一起。这样一来,这样的春晓,不只是自然的春晓,也是生命的春晓,是一切的春晓。所以从小小的一个心理活动到宏大的自然背景,甚至到生命、到存在,我们看到生命本身的意义与活力,看到一片的生机盎然。所以一般人只看到“花落知多少”的叹息,其实我倒从这一句里头解出一片活泼泼的生机来。
春日的朝阳下,鸟儿的鸣叫中,诗人随着世间万物一同苏醒,仿佛下意识地去聆听那同在拂晓中醒来的小鸟的歌声,但随之而来,诗人从被动到主动,从细微的心理活动转向强烈的主观思考。在这一片生机盎然的画面里,在那一夜风雨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所展现出来的宏大的充满春意的世界。那么孟浩然为何有这样的观感呢?请继续收看《中华经典资源库》之《春晓》。
那么,孟浩然为什么能通过这样的一首小诗把人的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以及自然情趣完全融会贯通在一起呢?《春晓》这首诗啊,其实是孟浩然当年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鹿门山就在湖北襄阳附近。据清代同治年间的《襄阳县志》记载,鹿门山最初的出名和汉光武帝刘秀有关。说有一次,汉光武帝刘秀和习郁(习郁,字文通。襄阳人,融子。初为侍中。他随汉光武帝刘秀驾幸黎丘(今襄阳宜城辖地),两人共同梦见苏岭山神,刘秀因他有功,封为襄阳侯。习郁就在苏岭山建立神祠,刻二石鹿于祠前神道两侧,百姓称之为鹿门庙,苏岭山从此改称鹿门山。他在襄阳岘山南,依照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旁有堤,种有竹、楸、芙蓉、菱、芡覆于水面,人称习家池。晋征南将军山简驻襄阳,常游憩于此,酒醉而归。说“此我高阳池也”。池背负岘山,面临汉水,苍松翠柏,风景优美,自古以来游人接踵而至。著名诗人李白、孟浩然、皮日休、贾岛等,均有诗描写习家池景色。)两个人正好在这附近游玩。结果当天晚上刘秀就做了一个梦,梦到鹿门山的山神来见他,而鹿门山的山神是两只梅花鹿,两只梅花鹿来见汉光武帝刘秀。刘秀第二天醒过来之后,山神来见他,他就很激动啊!他跟习郁说,我离开之后你要立个祠堂在山上,然后来祭祀、供奉山神。因为刘秀交代了一下,习郁在皇帝走后就立祠于山,在夹道口刻了两个石鹿。因为刻了两只石鹿在夹道口,老百姓就把立祠祭祀的庙叫作鹿门庙,然后整座山就被叫成了鹿门山。
本来这个山也并无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就是因为皇帝刘秀做了个梦,但是到了三国时期,当时有位大名士叫庞德公,非常有名,刘表数次邀请他出山。这就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一样,诸葛亮最后被刘备感动了,但是庞德公就没被刘表感动,大概刘表不懂如何三顾茅庐。所以庞德公后来就携妻栖隐鹿门之中,就在鹿门山里隐居了,而且一直没有出来。那么他又是大名士,他又不为权势所动,所以当时大家就称颂庞德公的品格,就在山上建了一所庞公祠。因为庞公的这种隐逸思想,后来孟浩然效法前贤,就跑到鹿门山上归隐了,所以后来又有皮日休也学孟浩然、学庞德公,也在这隐居。
所以唐代以后就有一种说法,叫“鹿门高士傲帝王”,鹿门山里隐居的是真正的隐者,这些人哪怕是帝王也请不动。但是孟浩然本来的,浩然天然就是个隐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看他到后来即使有机会出来做官,你比如说,当时襄州的刺史就邀请孟浩然出来做官,还跟他约好了日子,要向朝廷推荐他,请他吃饭,然后向朝廷推荐他。结果孟浩然因为和朋友聚会,错过了和韩朝宗约会的日期,结果弄得韩朝宗老大不高兴,而这个入仕途的机会也就断送了。除非他是自己特别不在乎,除非他是根本无意于仕机,否则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会错过了约期呢?后来张九龄又到襄州来任官,张九龄是大名士,和孟浩然惺惺相惜,后来一力邀请,把孟浩然邀请出来,入张九龄的幕府。但是也只做了几天,孟浩然后来又以其他的原因推辞、辞官不做,所以这是一个真正的隐者。所以从古至今,就隐逸思想而言,当时的人、后代的人对他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李白是孟浩然的好朋友,就写了一首《赠孟浩然》,特别有名,可谓是孟浩然的盖棺定论。这首诗里就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尤其是最后两句,高山仰止啊,“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所以不论是同时代的诗人,还是后来的诗人,对孟浩然,尤其他的诗格与人格、诗品与人品那是敬佩有加,连李白都佩服到如此地步。为什么呢?李白的诗写得肯定不比孟浩然的差,但是问题是李白虽然不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跑到终南山隐居,他为什么隐居呢?他的隐居是个噱头,隐居也就罢了,还开个新闻发布会,告诉天下我要隐居了,引起皇帝的注意,请他来出山,所以这叫“终南捷径”。而孟浩然隐居就是真的隐居,只有真的隐于山中才能写出这种真正的人生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的《春晓》之作。
所以闻一多先生评价孟浩然,说他“浩然原是为隐居而隐居,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的。这是和陶渊明一样,真正的、彻底的、清澈的隐者。”所以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则礼赞他说“清诗句句尽堪传”(“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就说他写的每一句诗都是可以永恒不朽的,为什么呢?发自本真、发自天然,本色当行的诗作。
“红尘滚滚不相望,清界潺潺尤可寻”,正是这样一位真正的隐者,才能够写出如此具有哲理的诗句。此时孟浩然用自己的行动,充分诠释了何为真正隐者。他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为了对古人神圣的默契而隐居,面对这样纯粹的精神世界,“诗仙”李白也望尘莫及。那么还有哪些诗人曾具有和孟浩然相似的心态呢?请继续收看《中华经典资源库》之《春晓》。
所以我们再回头来看这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快接近中年的人在山中隐居的时候写的,还那么天然、还那么浑然天成。我们来对比一下另一个少女,刚刚春日醒后写的一首词,就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也是这个状态下,你看李清照怎么写?“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写这首词的时候,大概才十几岁小姑娘的时候,天才。她刚醒来也是在醉中,还未消残酒的余醉之中。孟浩然刚醒来的时候是意识未完全觉醒的、不觉的本能状态中;而李清照刚醒的时候是醉意未全消的这种朦胧状态中。但是虽然都未完全清醒,孟浩然就随着思绪自然地发出向前,而李清照心里却有一块心病。为什么有一块心病呢?大概她昨天晚上之所以对着“雨疏风骤”不停地饮酒,就是在可怜、甚至在惋惜雨中的海棠花。所以她还未完全清醒的时候,心里头一道残念就唤醒了她,立刻就“试问卷帘人”,可能是小丫鬟、侍女、小丫头。
你看她刚醒来,因为心中还留着昨夜的残念,所以立刻就要问,“试问卷帘人”。问什么?不用说,因为看回答就知道了,小丫头说“却道海棠依旧”。一个“却”字非常好,点出和李清照心中所想完全不同,也由此引出最精彩的最后一句。小丫头说,海棠花没什么事儿,跟往常一样。李清照这时候刚刚醒啊,摇摇头,怎么可能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什么?昨夜一夜雨疏风骤,流水落花春去也,是不是?在那个“雨疏”雨点敲落还好,“风骤”,这个风是比较大的,当然“雨疏风骤”还有风雨时大时小的这种变化在里头。这时候海棠花的叶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经过雨水的滋润它一定早晨变得越加地饱满,这叫“绿肥”。而海棠的花瓣却经不起风吹雨打,在一夜的雨疏风骤中一定花瓣飘零,所以她说这时候叫“红瘦”,“红瘦”是“流水落花春去也”。
所以你看李清照刚醒,也是一片活泼泼的生机,但是和孟浩然不一样。不一样在哪?一个是年近中年的隐者,一个是春光灿烂的少女;一个的思维那么朦胧而隐约,再转而清晰,另一个的思维上来就是非常清楚的,就是直接奔着一个问题去的。当然两者都是非常天然,都是那么具有自然的生命的生机的。但是李清照在少女时期有这样的心态,有这样的春晓初醒时生机盎然的提问是非常自然的,而孟浩然到时近中年的时候还能够在山中隐居,产生如此天然活泼的《春晓》,那就非常难得了。所以,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为什么“清诗句句”呢?是因为不论世事沧桑、现实变化,他都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所以,孟浩然在当时虽然没有仕途上有什么惊人的表现,可是他的诗作在当时即负盛名。死后不到十年,他的诗集就两经编订,并送至秘府保存。
所以《春晓》的语言,我们回头再来看一下。它的意境浑然天成,它的语言平易浅近,一点点都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彻,让人读之如饮甘醇,不觉而自醉。
雅坤老师朗诵《春晓》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562cscbtv&width=500&height=375&auto=0郦波老师解读《春晓》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562cqiv52&width=500&height=375&aut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