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其事何长 其言何简 || 杜甫《石壕吏》赏析

霍松林 古诗词文欣赏 2021-07-31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石壕吏

作者:杜甫  


解读:霍松林  播音: 方明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  ◆  

在这次节目里,介绍杜甫的《石壕吏》,题目是《其事何长,其言何简》,霍松林写稿。

《石壕吏》是杜甫著名的叙事组诗——《三吏》中的一篇,他揭露了“安史之乱”期间唐王朝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全诗可分三段。

第一段是开头四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全诗的主题是通过“有吏夜捉人”的情节来展开的,因此一开头即截断众流(指识见超群,语中要旨。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上:“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其一为随波逐浪句,谓随物应机,不主故常;其二为截断众流句。谓超出言外,非情识所到;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其深浅以是为序。予尝戏谓学子言,老杜诗亦有此三种语。……以‘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为截断众流句。”),排除与此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一切,只用一句诗为事件发生、发展提供了典型环境。

“暮投石壕村”中的“暮”字、“投”字、特别是“村”字,都含义丰富,值得仔细玩味,不宜轻易放过。这里的“石壕村”,历来的注释者都说它就是河南陕县城东七十里的石壕镇,有的研究者还因此说,诗人投诉在一家招商小客店里。既然如此,那么诗人为什么不用“镇”字,却偏偏要用一个“村”字呢?如果说仅仅为了押韵,显然没有说服力,五言诗无论是古体或近体的首句一般不押韵。诗人用“村”字,应该是另有缘故。就通常情况说,分散、偏僻的农村是恶吏“捉人”的典型环境,而人员密集的市镇却与此不同,此其一。市镇财物集中,又连接大路,比分散、偏僻、贫困的农村更容易受到乱军的抢掠,此其二。看起来诗人是把离石壕镇不远的一个小村庄叫做石壕村的。

谁都知道,镇上有招商小客店供旅客投宿,而离开大路的小村庄,却不是投宿的处所。同时,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不佳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过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多少冤死鬼,都在道途边。”),“落日恐行人”(贾岛《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这一句从反面说明了这一点。更何况在兵连祸结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压根儿不敢走大路,绕开了石壕镇,或者赶到石壕镇的时候,镇子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写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景象,包围在这种时代气氛里的一个小村庄,已经被蒙蒙暮霭所吞噬,那么当黑沉沉的夜幕降落之后,将会发生什么呢?

清代浦起龙(浦起龙(公元1679一1762年),字二田,号孩禅,自署东山外史,晚号三山伧父,时称山伧先生,江苏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雍正八年(1730年)进士,曾官云南昆明五华书院山长和江苏苏州紫阳书院教授,撰有《读杜心解》、《古文眉诠》等。)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吏”、“人”并举,而用一个“捉”字联系起来,点出了矛盾双方和矛盾的性质,从而也预示了情节发展的方向及其悲剧性的结局。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意更丰富。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所以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一段时间,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此后的“听妇前致词”“如闻泣幽咽”也已在这里埋下了伏线。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因为在当时,由于有“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新婚别》)之类的迷信,抓兵一般是不抓妇女的,当然也有例外。

第二段是中间十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破门而入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悲痛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密切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出门看”的老妇遇上的如果不是凶暴的县吏,而是像杜甫那样“穷年忧黎元”的客人,就不会无端苦“啼”。很明显,“吏呼”是因,“妇啼”是果。在现实生活中,无风不起浪,但在高明的画家笔下,并不写风,只写波翻浪涌,而风自见。杜甫在这里正用了这种手法,他在用两句诗写出了矛盾的两个方面及其因果关系之后,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的情状也不难想见。

“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听”是诗人在“听”,“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面对如此凶暴的县吏,老妇不可能主动地同他们谈家常。老妇的每一句回答,自然都针对着县吏的逼问,因而逼问的内容,都从回答中暗示出来。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

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还显得很健谈,而县吏则还懂得让人把话说完的道理,在那里洗耳恭听,完全不是这回事。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眼下死了的,不用说,已永远完了,活着的过一天算一天。”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老妇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了,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了一句“惟有乳下孙”。

在老翁逾墙逃走之后,“室中”实际上有三个人,老妇先说“室中更无人”,意在藏过媳妇和孙子。如今孙子已被发现,则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藏过媳妇。所以在供认有个孙子时,特意用了个“惟”字,“惟有”者,只有也,更无也。用“惟有”二字,其生怕儿媳被发现的心理活动已跃然纸上。与此同时,她又强调孙子很小,所以用了“乳下”二字。满以为这样一说,媳妇和孙子就可以保全,万没想到既凶又奸的县吏又从这一回答中抓住了把柄,追问道:“乳下孙,吃谁的乳?还不把她交出来!”

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更明显的表现出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意思说,我老太婆就是体力差一些,让我跟你们走好了。既然河阳前线吃紧,我去烧烧早饭还是可以的。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第三段是最后四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承“有吏夜捉人”的“夜”字而来,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入夜之时,吏来“捉人”,直到“夜久”“语声”才“绝”。一个“久”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而诗人独与老翁告别之后,在“前途”上又会遇到什么呢?翻一下杜甫的诗集就知道,他紧接着遇到的是“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等一系列男男女女生离死别的人寰惨景。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这一段话也许是希望当时的统治者从这里吸取一些历史教训,但对于我们领会杜甫写《石壕吏》的意图,还是不无帮助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有许多特点值得注意,比如“藏问于答”。作者在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矛盾双方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凶暴却于老妇“致词”的内容和情节发展结局中暗示出来,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藏问于答”。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藏问于答、从答见问的例子并不罕见。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说“问童子”,没有说问了些什么,而问的内容却从童子的回答中暗示出来。童子回答说,他的老师采药去了,可见那省去的问话是:“你的老师干什么去了?”诗的三、四两句,还暗示出诗人又省去了一句问话:“上哪儿采药去了?”如果没有这一问,为什么会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回答呢?

《石壕吏》中间一段的写法正与此相类似。“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既然紧承“有吏夜捉人”而来,那么“吏呼”的内容自然离不开“捉人”,而“老妇”的“致词”,自然是对“吏呼”的回答。杜甫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只用“一何怒”描绘了“吏呼”的情状,而让“吏呼”的具体内容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如果把所有的暗写都变成明写,像前面的分析那样,一问一答交互进行,中间再穿插上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那么其结果必然是“其事甚长,其言甚繁”,读起来就没有余味了。

善于剪裁,言外见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而写投宿的那一句,文字又十分洗练

只说“暮投石壕村”,并没有说投宿在哪一家,更没有写投宿时的情景,而细读全诗,读到“独与老翁别”的时候,就知道他正是投宿在那个“老翁”家里的,而投宿之时,“老翁”是和 “老妇”一同接待他的。又如只写“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暗示读者。当“夜久语声绝”之后,老妇已被“捉”去,儿媳妇吞声饮泣,而老翁则于“天明”之前回到家里。至于这一家的生计如何,尽管没有作正面描写,然而,既然三男当兵,二男战死,家中失去了主要劳力,连年轻的儿媳妇都“出入无完裙”,则“存者且偷生”的苦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诗人寓褒贬于叙事,高度概括与具体描写相结合,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是精炼,正如明代陆时雍(陆时雍,字仲昭,桐乡人。其祖先为吴兴人,后迁徙到桐乡的皂林。陆时雍少年颖悟,性不耐俗,明崇祯六年中举、得贡生。辑有《古诗镜》三十六卷、《唐诗镜》五十四卷,又撰有《诗镜总论》一卷。)称赞这首诗所说: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吏呼”二语,便当数十言。文章家所云要令,以去形而得情,去情而得神故也。诗人仅用一百二十个字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体现了同情人民的思想倾向,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在我们的文艺界,颇有短篇小说嫌长的议论。当然,文艺作品的高下,主要决定于内容的是否健康、深厚、丰满,长而空不好,短而空也不好。对于篇幅虽长,但内容健康、深厚、丰满的作品,读者是欢迎的。然而内容同样健康、深厚、丰满,篇幅却相对的短一些,岂不更好吗?从这一意义上说,杜甫的这篇《石壕吏》,还是值得从事文艺创作的人认真借鉴的。

推荐关注: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