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核舟记》魏学洢

文字整理:黄秀凤 古诗词文欣赏 2021-07-31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核舟记

作者:魏学洢(明)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我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繇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我们知道,“记”它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当然也可以记事,也可以记山川名胜,风光景物,也可以记器物、园林建筑,所以它又被称作是杂记。那么写法上呢,大多是以记述为主,同时根据所记述的对象,伴随有议论或者是抒情的成分。


像这篇《核舟记》可以说是古代记体文,其实也就是古代说明文中的一个精品了。它的篇幅虽短,所用不过四百三十三个字,却合理的安排说明顺序,出神入化的写出了核舟奇巧的特点,同时还强调了展示出雕刻家对朋友的关心和体念之情。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一方面是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构思,另一方面呢,则离不开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了。所以同学们在生活中也应该用心观察,也可以尝试着用笔去描绘出眼中多彩的世界。




中国的,尤其是古代的雕塑工艺,发展到明代的时候已经是非常的精湛了,像微雕工艺更是如此。“微雕”就是在极小的物体上刻出文字或者是图像。雕刻的时候,雕刻者往往不是凭肉眼而是凭感觉在运刀,可以说到最后靠经验去完成神乎其技的表现。


既然这是一篇说明精当的、介绍微雕技艺的说明文,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一看作者是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因为在说明文中我们讲过其实是有着不同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比如说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有逻辑顺序,逻辑顺序里头分为很多很多种。那么这篇《核舟记》对整个核雕所采取的解说顺序、说明顺序,其实就是逻辑顺序中的总—分—总的逻辑方式。按作者先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的介绍了雕刻者王叔远的雕刻艺术之精妙,随后再引入了王叔远赠送自己的一枚核雕,进而详细的加以分部介绍。结尾的时候再回复到对精妙的核雕艺术的无限赞叹上。


就全文的篇幅而言,对核雕的本身介绍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在具体介绍的时候,则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加以介绍的。你看文章,先从整个外部形态写起,说:“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这既是抓住了一个引导作者关注的切入点,更是有力的说明了核雕之小。随后再从中间到两头,写记述(?)描写的场景和人物。在不长的篇幅里,你看作者却着重笔墨写雕刻者不仅在小巧玲珑的核舟上,无比巧妙的刻字、刻章。你看说:“为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更介绍了所雕刻的各种器具以及与苏轼泛舟赤壁有关的对联,还有核舟上五个人物。写场景、写人物当然是为了增强作品的活力,但更重要的是雕刻者其实不仅仅是借此叙事,而是更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宋神宗的元丰二年,也就是公元1079年,苏轼被诬以诗诽谤朝廷而最终被捕入狱,这就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那么出狱之后,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实际上就是流放。这之后的苏轼以读书和游览自娱,渐渐表达出旷达的胸襟,最终在黄州完成了从苏轼到苏东坡的伟大蜕变。


那么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的1082年,苏东坡曾两次游黄州城外的赤壁矶,并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那么本文中的雕刻者王叔远,就是特意选用这段历史掌故作为自己雕刻的题材。其中像提到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宋·苏轼《后赤壁赋》),也正是苏轼在这两次游览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句。



说到对联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了,这幅楹联中所用到的“山、月、水、石、风、波”都是中国诗词中常见的审美意象。这几个意象不仅细腻的营造出幽美、静谧、闲适的意境,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淡泊明志、融情山水的思想情趣。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常常深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矛盾之中,但追求宁静致远、旷达的人生境界却是永远都不会改变。这种情绪在很多文人墨客的笔下都曾经出现过,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比如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比如杜甫的“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比如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等等吧!


其实苏轼在《赤壁赋》文中只是记述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其实并没有具体说明这个“客”是何人?但雕刻者叔远却选择了黄鲁直,也就是黄庭坚和佛印和尚,把人物给具体化了。这合理的想像大家之所以觉得恰如其分,乃是因为这两个朋友可以说是苏轼一生中的至交。如此这件核舟作品,对他们三人精神状态的描写也就成为这件工艺品最有光彩的部分。而在对船头三位游览者——苏轼、黄庭坚、佛印三个人物进行具体描述时,作者并不仅仅在于说清楚三人的位置,这其中人物的面貌、姿态,那更是力透纸背,作者着意展示的是三个人的精神世界。苏轼“峨冠而髯者”的面貌显露出他的学者气质和诗人风度以及旷达乐观、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抚鲁直背”、“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两膝相比者”则显示出苏、黄二人亲密友好的关系和细品妙谈、互相切磋的神情。而佛印呢,“袒胸露乳,矫首昂视”那种不拘世俗礼法、悠闲自在、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则是呼之欲出啊!

 

更重要的是,虽然是逐一的描写,但作者并没有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单的罗列,而是借助于井然有序的层次,根据人物关系与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细致的描绘。这个特点非常重要,同学们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其实是可以好好借鉴的。


在这里,作者之所以能以其娴熟的文字表现力,来细腻的展示这件工艺品所刻画的人物和场面,其实是大有深意的。这是有作者特殊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作者魏学洢生活在魏忠贤阉党的专权时代,他的父亲魏大中因为上疏朝廷指责阉党罪行被污下狱而致死。魏学洢为父鸣冤号泣,悲愤欲绝,他的好友,也就是著名的雕刻家王叔远对他的不幸遭遇十分同情。担心他从此一蹶不振,便极力为他排遣忧郁。王叔远发挥自己奇巧无比的雕刻技艺,用一枚小小的核舟来表现历史人物,苏轼苏东坡及其友人的促进,进而以小喻大,将核舟赠给魏学洢,希望他能够见微知著。从苏轼,从东坡先生坎坷而不屈的人生经历中,悟到人生的真谛,从极度忧愤和消极沉沦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和文学才华。那么作者呢,其实没有辜负朋友,他从中领悟到了友人的良苦用心、匠心独运。更是通过完美的叙述,将这件珍奇的艺术珍品用文学艺术的表现方式,不仅呈现出来,而且使它流芳后世。


就《核舟记》而观之,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说明的顺序与层次把握之外,语言的准确性也是写好说明文的重要条件。《核舟记》作为古人所写的一篇说明文,可以说是写得精炼简洁、准确传神。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的,都做到了准确无误。比如记船头船尾五个人的位置,以及他们手足的姿势,就写的非常清楚,非常有条理。其中在写苏轼和两个朋友的位置时说,“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这里不仅仅是简单的描写说明,而成功的体现出了中国的古代文化和礼仪。苏轼居中而坐,既表现出他的主导地位,也是对“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的直接表达。而“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则是因为当时——北宋的时候佛教盛行,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都非常的尊佛。而当时的座次是尊右卑左的,比如说“左迁就是贬官”了,而受尊敬的佛印,当然就位于更显尊贵的右侧右位了。除了座次之外,作者魏学洢在用词造句方面也很传神,比如“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再如“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还有“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另外作者还十分注意细节的描述,比如文中说:“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鲁直左手执卷末”,这样的阅读方式呢,让我们领略到了欣赏中国卷轴书画的方式和方法。


又如同学们还可以注意这一段描写,你看,他说:“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这段话中通过清晰明亮的解说,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款与印章艺术的特色。小小的核舟上,不仅写有“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的题款,同时还刻了一个篆文图章,写有“初平山人”。在描写时,作者还形象的说题款的字就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却清清楚楚,颜色是黑的,而那枚篆章的颜色则是红的。大家看,作者就是如此精细、简单几个字就再进一步地把雕刻者巧夺天工的技艺一览无余的给呈现了出来。同学们以后在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时,可以好好的揣摩,仔细的体会并加以借鉴。


好了,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同学们下次再见!语文启蒙,我们不见不散!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