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歌唐朝》08: 送别之情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诗歌唐朝》由莫砺锋编写,历代的诗歌成就,最接近唐诗的是宋诗,就是元明清那段比较差一点,宋诗最接近唐诗,宋代的诗人对唐诗就有非常高的评价,我们看北宋三大诗人之一王安石,王安石说过一句话,说“世间好语言,以被老杜道尽”,老杜就是杜甫,就是世界上好的句子都被杜甫给写完了。他又说一句话,说“世间俗语言”,就是通俗的好的句子,“已被乐天道尽”。乐天就是白乐天,就是白居易,就是王安石认为,典雅的好的诗句,优美的句子,都被杜甫写光了,而通俗一点好的诗句,都被白居易写光了。王安石,他作为一个大诗人,他有这样一种感受,觉得唐朝的诗人太了不起,几乎把所有好句子都写掉了,唐代社会、全社会从上到下都有崇尚诗歌的风气。在这样一种风气下面,当然很多人,大家都来写诗,有才华的人,都把他们的才华用在诗歌写作上,所以我们说唐诗要不好也难,它一定会好。那么,唐诗究竟好在哪里呢?为什么唐诗能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最高峰呢?南京大学中文系莫砺锋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将为您精彩讲述《诗歌唐朝》系列节目。


送别,令人伤感。但是,古人非常会生活,即使是这样伤感的事情,也安排得很有诗意。唐诗中写到的送别,用现代时髦的话来讲,简直可以说是一种行为艺术。为什么说它是一种行为艺术呢?因为古人送别时,有一套固定的程序,这个程序包括三项重要内容:

一,送别之际要唱歌,唱离别之歌。李白说,正当今昔肠断处,骊歌愁绝不忍听。今晚我要跟一个朋友分手了,唱骊歌让人发愁,不忍心再听。骊是黑马的意思,为什么离别的歌叫骊歌呢?原来有一首四言古诗,这是一首逸诗,所谓逸诗,就是没有被收进《诗经》的古代诗歌。这首诗叫《骊驹》之歌,里面有这么两句:骊驹在路,仆夫整驾。马已经牵到路上,车夫已把车都驾好。

这是汉代两个人告别时,一个要走的客人唱的歌:车夫已经把车驾好,我马上就要走了。客人唱了《骊驹》之歌后,主人也要唱歌,唱一首叫《客毋庸归》,你不用这么急着回去,千方百计挽留他,情意绵绵,一唱一答,然后分手。

到了唐代,很快有了唐人自己的骊歌,就是王维写的那一首《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一个姓元的朋友,到安西去出使,安西,指唐时所设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县。

渭城朝雨浥(yi:湿)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谓城春天的早晨,下了一阵细雨,地面湿润,没有飞尘,雨后的客舍旁,柳枝显得青翠新鲜。这首诗写到了渭城,即原来的咸阳故城,所以,这首诗又叫《渭城曲》。诗中还写到阳关,阳关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塞,在玉门关的南边,南为阳,所以叫阳关。唐朝人到西域去,一定要经过阳关,这首诗又叫《阳关曲》。

自从王维写了这一首送别的好诗以后,唐人告别时,就唱这首歌。唱一遍觉得绵绵情意还没有充分表达,于是就再唱一遍,觉得还不够味,再重复唱一遍,以后这首歌曲就被称为《阳关三叠》。

二,唐人送别之际要饮酒。送别时为什么要喝酒呢?主人请要走的人喝酒,因为酒这东西有一种振奋作用,本来两个人告别心情就压抑,喝点酒可以高兴一点,消解一些离别之愁。我们看李白在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在一个酒店里写的诗。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风吹柳花就是杨柳飘絮,已是春末夏初之际。吴姬,一个江南姑娘。压酒,唐代的酒要把酒糟压掉才能喝,劝客人尝尝。南京的一帮年轻人来送我,欲行,是指将要走的人,不行,是指留下来的人,大家都举杯,喝干杯中酒。最后两句是,请你问问滔滔东流的长江,我们离别的情意,跟这长江水相比,谁为更长?

三,唐人送别之际,要折一支杨柳枝,送给上路的人。白居易有两句诗: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在长安的路边上,有各种各样的树,只有杨柳树,它是管别离,管送别的。再看一首王之涣的诗《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杨柳是春天长的树,在东风中成长,青青的垂着,夹着一条御河,河两岸全是杨柳树。近来杨柳不停地被人一枝一枝折走,因为别离的人太多,把杨柳枝全给折完了。古代,凡是在送别的地方,一般都要种很多的杨柳树,给送别的人攀折。据说这杨柳的“柳”字,与“留”是谐音,折一枝柳枝送给你,意思是你还是留下吧,干嘛走得那么急?送柳枝是挽留客人之举。

唱别离歌,饮酒,折杨柳枝送别,这是唐代人,不仅是诗人,而且是唐代的普通人,一般老百姓,在送别之际,一种惯有举动。这确实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美丽的行为艺术。

唐朝人这种送别的行为举动,植根于生活,是自然的,一点都不矫揉造作,因此,就是唐人的诗歌中,得到了非常好的表达。我们读唐诗,经常会读到这些,只要是送别,一般都离不开这三项行为艺术。

那这些行为艺术在什么地方演出呢?还真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地方。我们知道,古人在一个城市,要离开这个城市时,有很多条路,在这些路的两旁,建有一些亭子,隔五里路修建一座亭子,叫短亭。隔十里路又修建一座亭子,叫长亭。这长亭短亭,原本是行人休息的地方,让行人躲避风雨的地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因为这些亭子离城市不远,后来就主要被用做送别的场所。古人送别一般都依依不舍,送到十里长亭,然后在那里唱离别歌,喝离别酒,折柳枝赠送。

晚唐诗人许浑,有一次,他自东向西旅行,经过潼关,要进长安,路上遇见一个朋友叫魏扶,他是离开长安东行,两人在潼关城外相遇,两人就在十里长亭互相送别。许浑就说,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两人依依不舍,在长亭喝了一杯酒,互相送别。

当然,这种送别,有时也发生在一些美丽的建筑物里,如李白,曾经在武昌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孟浩然离开武昌坐船沿江东下,到扬州去。李白写了一首有名的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坐船已经消失在长江的尽头,但是,李白的目光,以及他的满腔情思,随着滔滔江水,一起流向天边。

从莫老师的讲解中可以看出,不管是一心向佛的王维,还是个性张扬的李白,他们都在诗歌里,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古人重团聚,怨别离,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心理。

送别让人惆怅,最终天各一方。传达情谊的最好方式,在那时候就是书信了。中国自古有鲤鱼传书,鸿雁传书,黄耳狗传信的典故。这三个典故是如何产生的呢?

 古代没有电话,没有电报,不能打手机,也不能发E-mail,古代惟一的通讯工具就是写信。那个时候,尽管交通不便,寄一封信也不容易,但是,古人还是十分重视书信。

关于唐诗中的书信,我想着重讲一讲关于典故。在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典故,古人熟悉典故,用得多,也用得好。到了五四时期,胡适之先生,主张文学革新,提出八不主义,其中有一条就是不用典故。时至今日,大家都习惯不用典故了。甚至在读唐诗宋词时,碰到很多典故读不懂,有时还有点反感。在古诗词中,好的典故是必须的。

跟书信有关的典故,主要有三个:第一个鲤鱼传书。我们知道,鲤鱼是一种回游的鱼,黄河的鲤鱼都要跳龙门,为什么要跳龙门?它一定要跳到上游去产卵,产了卵,小鲤鱼再游回到下游。古人就想象:能不能请鲤鱼来送信呢?

客从远方来,遗(kui同馈)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是汉代的一首民歌,客人自远方来,遗(这里念kui,同馈)就是赠送的意思,他送给我一对鲤鱼,叫家里一个年轻人来杀鲤鱼,鲤鱼肚子被破开后,发现鱼肚子里有一封书信。汉朝的书信写在白色的绢上,一尺长,中有尺素书。

人怎么会把书信藏在鱼肚子里呢?汉代人发信的习惯是这样的:他们先把信写在一条白色的涓上,写好后,用两块木板制做的函套把它夹住,把信夹在中间,然后用一根丝带系上,而这两块木板刻成的形状像鲤鱼。我们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到,这是汉代寄信的方式。民歌作者这么写,实际上说是有人从远方给我捎来一封珍贵的信,但他非要说有人给我送来两条鲤鱼,剖开一看,鱼肚子里有一封信,这是一种形象诗意的写法。这样,就产生了鲤鱼传书的典故。

第二个典故是鸿雁传书。大家知道,大雁是一种候鸟,秋天从北方飞向南方,春天又从南方飞回北方,古人就产生一个请它传书的想法。

这个故事跟苏武有关,苏武是西汉的一个民族英雄,奉汉武帝之命,到匈奴当使者。到匈奴后碰到一些事件,被匈奴扣押。匈奴叫他投降,苏武坚决不投降,然后匈奴就把他放逐到一个非常荒凉非常寒冷的北海去放羊。

北海就是今天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苏武牧羊,一十九年,始终不屈。汉王朝曾多次派人前往要人,匈奴撒谎说,苏武早就死了。19年以后,汉武帝都死了,换了新皇帝,又派了一个使者去匈奴。在那儿碰上了一个叫常惠的人,常惠当年与苏武一起出使,一起被扣押。因为他是一般工作人员,匈奴对他看管不严。常惠偷偷来见新来的汉朝使者说,苏武并没有死,还活着,在某个山沟里放羊。

 第二天,汉朝使者会见匈奴单于,要求把苏武交出来,还给我们。单于说,苏武早就死了。使者说,苏武没有死,我们大汉皇帝,在长安上林苑射猎,从天上一箭射下一个鸿雁,在鸿雁的脚上系着一封信。这封信是苏武写的,说他现在还活着,在某个山沟里放羊。匈奴单于一听,没办法,只好把苏武放了。

请大家不要责怪我们的祖先,汉朝人在外交上采取了欺诈的手段,是他们匈奴先撒的谎。从此,鸿雁传书就成了一个典故。

第三个典故是黄耳狗传信。这个典故产生的年代要稍晚一点,到了晋朝,有一个人叫陆机,东吴人,东吴被灭掉以后,三国统一,成了晋朝,陆机被召到洛阳。陆机的家乡在华亭,就是现在上海市郊的松江。陆机到了洛阳后,想念家人,想写一封家信,因远离家乡,一时找不到送信人。正好他有一条狗,这条狗长着两个黄耳朵,取名黄狗。陆机突发奇想,就问黄耳:你能不能帮我送封信到华亭?这条狗摇头摆尾,表示同意。陆机就把写好的信塞在一个竹管子里,把竹管子系在狗的脖子上。拍拍它说,摆托了。

说来也怪,这条黄耳狗居然把信从洛阳送到了上海。家人看到信后,非常高兴,写了一封回信,同样放在竹管子里,请黄耳狗带回。

这事可信吗?宋朝的学者说,不可信。洛阳到上海要经过淮河,长江,这条狗怎么过去?其实也未必,只要有渡轮,它就能过去。反正二十四史《晋书》中有记载,《晋书》这是唐朝人编的正史,所以唐朝人特别熟悉这个典故。

前面两个典故,在唐诗中经常可以看到,第三个典故,在唐诗中,我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我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个典故的呢?在宋诗里,宋代诗人用典故,追求一个“怪”字,一般的典故,唐朝人已经用过了,他们就要出新,所以,经常用一些比较冷僻的典故。

 在苏东坡的诗里,就出现过这个典故。苏东坡晚年,被流放到海南,他养了一条狗,长着一个黑嘴巴,东坡很喜欢这条狗,就给它取名叫乌嘴。专门为它写过一首诗,最后两句是:何当寄家书,黄耳定乃祖。

 东坡被流放到海南岛,只带了一个小儿子,他的其他几房的儿孙有的在惠州,有的在江苏宜兴,他很想念他们,想请乌嘴给他传递一封家书。乌嘴啊,你什么时候也能帮我寄一封家书回去?黄耳定乃祖,要知道,你的祖先黄耳狗,它就会传信。

纵观唐诗,我们发现,唐诗中只用鲤鱼和鸿雁这两个书信典故,黄耳狗的典故却从来没有用过,莫老师将从李商隐的诗歌入手,剖析唐诗中为什么没有引用黄耳狗典故的背后原因。

在李商隐的诗中,多次说到书信。有一次,他在洛阳写信,寄给长安的一个朋友,叫令狐綯。他写的信就是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我在洛阳看着嵩山的树,你在长安看着秦中的云,我们两地相望,幸亏两条鲤鱼千里迢迢送来书信一封。这里就用了鲤鱼传书的典故。

李商隐还有一首诗,叫《春雨》,也说到了书信。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玉铛就是一对玉镯的耳环,缄札就是封起来的书信。我想寄一封信给你,还有一对耳环,请谁送信呢?长空万里,层层薄云,像绸缎一般,铺在天上,一个鸿雁带着书信向远方飞去。这种寄书信的意象是非常优美的。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李商隐诗中的典故不用双鲤,也不用鸿雁,改用黄耳狗,那是一种什么象景呢?拿第二个例子来看,万里云罗一雁飞,如果改用黄耳狗传信,就不能用云了,因为狗不能在天上飞,万里云罗只能说成万里江山,一狗这样说不太文雅,改成一犬,万里云罗一雁飞就改成了万里江山一犬奔。那么,这两句诗,哪一句优美呢?当然是万里云罗一雁飞。

喜欢狗的朋友,不要骂我,不是我在贬低狗,是李商隐他不肯这么写,他不肯用狗的典故。唐朝那么多诗人写书信,都不用狗的典故,都喜欢用双鲤和鸿雁这两个典故,因为这两个典故有诗意,非常优美。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后人称他们是“小李杜”。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所以,李商隐的诗风与处于安史之乱时期的杜甫更为接近。李商隐和杜甫,他们通过书信寄托相思的诗歌,却角度各异,有不同的情感共鸣。

我们现在读唐诗,大凡标题里有一个“寄”字的作品,一般就是一封书信。唐朝人太喜欢写诗了,他们写信有时候就是写一首诗,这叫以诗代柬。以诗代柬的最好例子,就是李商隐的那一首《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人生之中,最让人销魂的是什么?就是离别。有的书里,《夜雨寄北》这个标题,说成《夜雨寄内》,内是指内人,妻子。当然这首诗从四句诗的意思来看,与寄内非常吻合。

但是,我们要很遗憾地告诉你,它不是。李商隐40岁那一年,妻子王氏病逝,李商隐终生没有续贤。妻子去世半年后,他才到四川去,应一个叫柳仲郢的长官邀请,去做他的幕僚。就在现在四川的三台县,那时叫梓州。

李商隐在梓州生活了五年,这首诗是他到梓州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写的。长安的朋友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他说我还没有归期。此刻窗外正是夜雨绵绵,连池子里的水都上涨了,何年何月我才能回长安,和大家相聚,一起剪蜡烛,一起听外面的夜雨,一起再来回首今天的巴山夜雨呢。

这是一个以诗代柬最感人的作品。那么在书信中,最宝贵的是什么?是家书,因为这里面的情感最真挚。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杜甫被俘到长安,兵荒马乱,战火连绵,跟家人没法保持通信联系,一封家书比一万两黄金还要贵重。杜甫给家里寄了一封信,过了十个月还没有收到家里的回音。杜甫非常着急,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这个时候,我反而害怕家里有消息来,万一来消息,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寸心亦何有,方寸之间心都乱了。

家书是最动人的,即使在今天和平岁月里,家书也是最可贵的。那么,家书写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两首唐诗。先看张籍的《秋思》,张籍那个时候在洛阳,他祖籍是苏州,当时叫吴郡,他自己的家在安徽和州,现在叫和县。秋天到了,张籍在洛阳想念家人,写了一封信回去。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我在洛阳城里见到秋风起,想写一封家书,情意有千重万重之多,写也写不完。信已写好,害怕有些地方可能还没有写清楚,没有把情意表达完,信都封好了,送信的人马上就要上路了,我又叫住他,再把信打开,又添加了几句。这就是家书里的思念,无穷无尽。

尽管是无穷无尽,但它一定是千言万语吗?一定有非常多的意思妈?实际上,无非就是一个报平安,无非就是问候一下对方。盛唐诗人岑参有一首诗,题目叫《逢入京使》,岑参奔赴西域,他骑着马离开长安西行,途中碰到对面过来一个人,这个人是离开安西回长安的一个使者,一个是西奔,一个是东行。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我的家乡在东边,回首一望,漫长的路看不到头。我想念家乡,我掉眼泪,龙钟就是眼泪,我用两个袖子擦也擦不干。在马上相遇,没有纸,没有笔,一时来不及写信。请你带一个口信,你到了长安,请告诉我的家人,我一路平安。

岑参的这封信,告诉我们,家书尽管有千万重意思,但核心内容是报平安。现在有的年轻朋友,不太喜欢写家书。你在外地读书,在外地工作,半年了,不给家里写信,父母在家惦记,盼你写信,你就是不写。有的时时候我问他,为什么不经常给父母写信?他们的回答往往是,没什么要写的。

请注意,家书不要求你写什么深刻的思想,不要求你汇报生活中的什么重大内容。家书写什么?无非就是说几句问候的话,报一声平安。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