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古诗词100集》26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江畔独自寻花(黄四娘)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春暖花开时节,心情比较舒畅的诗人一壶浊酒,漫步江畔,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地点。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浓郁,有民歌风。令人宛如身临其境。诗人走在邻居黄四娘家的小路上,但见繁花似锦,将小路遮盖,争奇斗艳,装点着明丽春光。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是“满”的具象化。“压”和“低”二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光满树,密密层层,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用今天的话说,杜甫很有视觉感。花儿如果能压弯枝头,除了数量多,也要开得繁盛。诗人只用了七个字,就让我们宛如亲眼见到了诗人此刻正面对满树繁花而沉醉春色的欣欣然。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将蝴蝶拟人化,借蝴蝶以状花之万千娇媚。但见满树花枝,彩蝶翩跹,花间醉舞,流连忘返。这一句固然写蝶,其实是写春花的鲜艳芬芳。然而更是写人,彩蝶固然为花儿流连,诗人何尝不是被花与蝶构成的万紫千红所迷醉而流连忘返呢!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为花之娇媚和碟之翩跹而流连忘返时突然传来鸟鸣声声,仔细看去,原来是黄莺鸟儿也在为无限风光吟唱,柔美而又圆润。“恰恰啼”正说明诗人内心欢愉,想当然的以为黄莺是在特意为自己歌唱,这和上句说彩蝶流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读起来使我们仿佛也走在千年之前浣花溪畔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在花香、蝶舞、鸟鸣中亲近无涯春色。

 

《江畔独步寻花》让我们见识了杜子美 沉郁顿挫之外的另一种风貌,清新闲淡,色彩秾丽。“千朵万朵”的重复,有一种口语美。三四句的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有一种音乐美。既使语意更强、更生动,又惟妙惟肖地显现出诗人的心理。

 

漂泊西南的十一年,是杜诗的第二高峰,尤其律诗创作已臻炉火纯青境界。杜甫把这种形势运用得熟练自如,十全十美,的确堪为后世垂范。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别号少陵。今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诗作铺陈始终、排比声韵,沉郁顿挫,深刻悲壮。被称为“诗史”,对后世影响深远。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