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古诗词100首》73 王昌龄《出塞 》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出         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但使:只要。2.“龙城飞将”:指汉武帝时期北伐匈奴的将领。龙城可能指奇袭龙城的西汉名将卫青,后来更多的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汉书•卫青 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人。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飞将军可能指李广。这里概括称汉武帝时期北伐匈奴的名将。3.不教:不叫,不让。教,让。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5.度:越过。6.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7.还:回来。


【白话译文】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如果有卫青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

【韵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远征万里的大军仍然没有回还。

只要有卫青将军守卫在龙城(边塞),

不让胡人战马敢踏过阴山半步。


创作背景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长安是东方文明的千年古都,世界的中心,唐天子是天可汗,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 在这时如果不是追忆秦汉时的艰难,写唐的胡马南下,简直是杞人忧天。所以,很大程度上,没有人认识到盛世中的危险因素。同时,中国传统文人乃至兵家对战争都不是向往或鼓励的。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万里所指,是从边塞到远方的战争之地的距离,并不是边塞到军人故乡的距离。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千古边塞变迁,没有永久的和平,思念传说中的名将威名的边塞诗。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同时这句诗也是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它的妙处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以“秦”、“汉”两代来浓缩整个历史时段,凝练概括出“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里的历史感,包含着正义性,是对边塞将士的功绩的赞美,表明自古至今明月始终映照关城,可以想象诗人眼中的关城是雄伟、庄严、强悍、永恒的。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从而引出了下面的胡马。胡马是边塞存在的原因,而边塞的雄壮,一是有强盛的朝廷,二是有为国守边的将士。


 “万里长征人未还”,袭自隋代卢思道《从军行》中的“塞外征人殊未还”。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这里明显表明诗人是在场景之中的,他在边塞,未还之人距他万里。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人未还”,固然可能未来之时人得还,但也有可能是人再不得还。如果理解为人不还故乡,则在诗句中丢了万里之外的战场,加了离故乡万里的边关,至少从战争形势而言,出塞万里远征和边关去家万里,前者是一个强国走向世界,另一个恐怕是一个大而弱的帝国在走向末路。明显无论从气质还是从必要元素而言,这里的万里长征都是从边塞远出万里的征战。诗题为出塞,全诗之中,也唯有这一句,是站在边城的诗人想象万里远征的将士,头一句是边关,后两句飞将在龙城的威慑力令胡马不南下,战场仍然是在边关。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句式和意思上都本自初唐崔浞《大漠行》中的“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不过在使用的语汇上有所改变。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卫青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承袭了之前的雄壮,其实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如果龙城没有飞将守卫,说不得胡马就要越过阴山南下中原。盛唐之时,怎么可能?其实没几年就可能了。十个读此诗之人,至少一半以上,没有读成“若使龙城失飞将,阴山胡马动地来”。但就字面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存在的。而且从诗人的语境观,这失飞将恐怕主要原因是朝廷用人不当。


让我们再回到通常这首诗给人的感受:“万里长征人未还”,不论是守边,是远征,或是别的战事,有战争,就不免牺牲,人去了,就带走了留下的人的思念,这思念的苦是无奈的。无论是否可以避免,但自秦汉以来的世世代代总是有未还的军人,某个家族的子弟,某个孩子的父亲,某人女子的良人;悲剧的根源是北方胡人,弓马强横,抢掠伤害。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即使是想象着万里之外的战场,秦汉以来的边塞仍然是最重要的,依托着龙城边塞的是神化了的民族象征。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写足了这边塞的强悍和久远,也足以统摄全篇。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表现的内容是厚重和复杂的。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而是从历史的角度找到坚实的立足点,衬托出当时好大喜功的不合理、不能持久。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既有对远征士卒的浓厚同情,对朝廷好大喜功和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家国的荣誉和战争的正义性,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一说山西太原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之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缜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宋荦说:“诗至唐人,七言绝句尽善尽美……太白、龙标,绝伦逸群。龙标更有‘诗天子’之号。” 
【书法欣赏】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