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爱情故事(三):《诗经》中的情人节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本文转自“央广新闻”公众号


《诗经》爱情故事(三):《诗经》中情人节




西方的情人节复活了中国人的浪漫细胞,过情人节,送玫瑰花,已经成为年轻恋人们表达情感的固定模式。其实,华夏先民在《诗经》时代就举办了自己的情人节——“上巳节”,也选举了表达爱意的花朵——“芍药”: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郑风·溱洧》

《周礼》中规定:“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对于到了年龄不结婚的人,掌管万民婚事的官员媒氏们就要多操心撮合了。《周礼·地官·媒氏》上就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这个佳期,就是农历三月的上巳节。这一天,除了已婚和家有丧事的,未婚男女都要参加政府组织的“鹊桥会”。

这是农历的三月间,溱河和洧河迎来了桃花汛,春水涣涣。人们按耐不住内心的兴奋,奔向河边,爱情和喜悦之情一起在心灵里疯长。岸上芳草青青,枝头鸟鸣啾啾,阳光金子一样铺洒下来,叫人春心荡漾。屋子里坐不住,三五邀约着,去河边参加欢会。河边,已然热闹如市集了,男男女女,往来如织,人人手拿兰草和芍药。他(她)们开朗大方地说着笑着,将初春的空气搅动得欢腾起来。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简简单单十四个字,就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欢乐祥和的游春图,传递给我们无数欣喜、兴奋和欢乐的气息!这是法令允许的仲春之会:“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也就是说,只要男女自己愿意在一起,一见钟情就私奔也合法!


《溱洧》就记录了这良辰美景中的一次艳遇:在如织的游人里,她看到了他,心一动。也不做何遮饰,这个日子,谁都可以恣情任性。她直直地上前问:“哎,去那边看看好么?”他有点惊喜,慌乱间竟傻傻地回:“已经去过了”。她一下就喜欢上了他那傻样子,仰着一张无邪的脸,调皮地说:“那就再去看看呗”。言外之意是:这次你会有收获哦。他松了口气,幸好她有缠人的可爱,才没有错过如此俏皮的美女。他们一路嬉戏笑闹,回到水边。

或许大家要揣摩这士与女的关系。他们可能认识,女孩子可能心里老早就喜欢这帅哥,今儿个正好找个借口接近;也可能并不认识,只是一见钟情而已。这都没关系,我们要看的是那个时代情人节的欢娱。诗的开篇是一个全视角的拍摄:哗哗流淌的河水边,是无数手拿兰花欢笑的青年男女。紧接着,镜头一转,圈定在一对青年男女的身上,展现了他们交往的过程。接下去又是一个全视角的放大镜头,是无数的“士与女”互赠芍药,定情嬉笑。

古人行事,讲求顺天应时。在古人看来,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我们人类是应该尊重的,并应该遵循这种自然规律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古人在春天里不狩猎、不打渔、不上山砍伐林木,以利万物生长、大地繁荣。是非常环保的生活方式啊!春天万物繁荣之际,青年男女最容易动情,所以政府在这个季节举办“鹊桥会”。春秋时代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相对来说是男女恋爱比较自由的时代,因此,《诗经》中的情歌往往特别大胆、活泼。《溱洧》一诗中这位活泼开朗的少女,是那个时代在“上巳节”这个特定的节日中才特有的女性形象。诗中描绘了男女青年在溱水与洧水河畔嬉笑戏闹,情到浓时赠送芍药以表情思。

《诗经》是四言诗的典范,但这首诗却突破了“四言”,句法非常活泼,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还有五个字的句子交叉混合,有叙事,有对话,语言生动,传情真挚,仿佛一首优美的散文诗,通过自然环境、社会风俗和人物的描述,并穿插对话,生动地展现了春秋时代上巳情人节男女自由欢聚的场面和氛围。


上巳与其他节日一样,都是用阴历月日表示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之一,就是用天干、地支来纪年、月、日、时的。上巳之巳,就是十二地支的巳日。按地支的次序,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作为节日特指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与现在母亲节定在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的味道一样。

汉代及其以前虽已经把上巳定为正式节日,但农历三月的上巳日每年都不固定,后来为了方便记忆,特别是魏晋以后,干脆将上巳节固定在了每年的三月初三日。虽然具体的日期已经不再局限于巳日,但上巳的节日名称却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上巳节的渊源和风俗,天然地带有一种浪漫爱情的特质,这就使得这一节日在传承的过程中,被历代文人的诗词、歌赋不停地歌唱着,又使其逐渐成为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一个节日。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那个上巳节与40余位文人雅集时写下的。从久远的《诗经》时代一直到唐朝,上巳节都是老百姓们欢渡的情人节。但这个欢快热闹的节日在宋朝以后就逐渐消亡了。

诗的两章结尾都说“赠之以勺药”,从《诗经》时代开始,芍药就因情人之间的赠予而被看作是多情的“解语花”。

让我们再回到《诗经》时代那个已经消失于时间丛林中的情人节——上巳节,听一听在芍药花瓣中间传出来的爱的声音: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人类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只有爱情还古老如初,只是表情的植物变了。其实,玫瑰有刺,容易扎到你的爱人。为什么不送芍药呢?那娇丽又芬芳的花更能表白你的心。


本期嘉宾:刘冬颖教授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古诗词吟唱的传播与推广,出版《诗经八堂课》等22部著作;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典诗词吟唱的新媒体传播”。

撰稿:冬颖

编辑:周彬

审稿:赵薇


往期链接:

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中的诗是怎样采集的?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的作者是谁?
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的“六义”是什么意思?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是近三千年的学子课本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是当时普通话“雅言”的教材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爱情故事(一):《关雎》是中国人的爱情宝典
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爱情故事(二):《女曰鸡鸣》说琴瑟好合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