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故人心》第二部 12 子来清风兴
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12 子来清风兴
长按二维码收看视频
答原父
欧阳修
炎歊郁然蒸,午景炽方焰。
子来清风兴,萧萧吹几簟。
又如沃琼浆,遽饮不知厌。
嗟予学苦晚,白首困铅椠。
危疑奚所质,孔孟久已窆。
群儒窒自私,惟子通且赡。
幸时丐赢余,屡得饱饥歉。
严严春秋经,大法谁敢觇。
三才失纲纪,五代极昏垫。
盗窃恣胠箧,英雄争奋◇。
兴亡两仓卒,事迹多遗欠。
才能纪成败,岂暇诛奸僭。
闻见患孤寡,是非谁证验。
尝欣同好恶,遂乞指瑕玷。
反蒙华衮褎,如誉嫫母艳。
救非当在早,已暴何由敛。
苟能哀癈痼,其可惜针砭。
风舲或许邀,湖绿方灩灩。
朝中措·平山堂
欧阳修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春天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我们开足马力迎接一年工作的时候。所以我们今天要分享的是与启程赴任有关的一首词——欧阳修的《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这首词是欧阳修在宋仁宗嘉佑元年,也就是公元1056年写的一首送别词,在这一年的闰三月,刘敞(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也就是词当中所说的刘原甫出知扬州。欧阳修的在汴京自己的府第当中,设家宴专门为刘敞践行。欧阳修我们都很熟悉了,一代大儒、文坛宗主、唐宋八大家之一。而刘敞这个人呢,我估计大多数人都不怎么认识,那么刘敞是谁呢?刘敞既是欧阳修的同事,也是他的朋友。既然欧阳修能够以家宴的形式款待朋友,并且还专门为他写一首词送行,可见欧阳修和刘敞的关系绝对不是一般的泛泛之交,而是属于那种可以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我们现在送别好朋友,或者是同学毕业,也都会写一些祝福的词或者是句子,一般会用到哪些祝福语呢?可能我们会想到一帆风顺啊、前程似锦啊、展翅高飞呀,等等等等。那么大文豪欧阳修又是怎么送别的呢?他的这一首《朝中措》词就显示出了四大特别的内容:第一是别出心裁地夸奖。一般来说夸奖别人,尤其是夸奖同事,很容易就落到了阿谀奉承的俗套里去,让别人觉得很虚伪,可是欧阳修的夸奖却是与众不同,甚至还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欧阳修这么不遗余力的夸奖刘敞,我们很可能都记不住历史上还有刘敞这样一个人。第二,欧阳修和扬州早有渊源,现在刘敞要去扬州赴任了,这又变成了这两个人之间冥冥之中的特殊缘分。第三,这首词流露出来的情绪和我们一般的印象当中那个豪迈洒脱的欧阳修很不一样,反倒是显得有些无奈、有些消极,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欧阳修在这首词当中是怎么夸刘敞的?在欧阳修看来,刘敞有三好:学问好、才情好、身体好。这三好分别包含在三句词当中,“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刘敞这一次是去做扬州知州,是扬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扬州市长,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职位了。而且,刘敞可不是一个平庸的官僚,他还是一个大学问家,刘敞的学问好到什么程度呢?前人评价他的学问、文章啊,和欧阳修是势不相下,也就是和欧阳修相比不相上下,这是刘敞的第一好——学问好。可是别人评价还不算数,关键是欧阳修自己他对刘敞的学问服不服气呢?当然是服气的,所以他才给刘敞送了这个别号——“文章太守”。
刘敞的名气当然是远远比不上欧阳修,但是啊刘敞的学问大到连欧阳修都自愧不如啊,天文、地理、医学、数学、经史子集,好像就没有刘敞不懂的学问。有时候欧阳修写文章碰到了解决不了的难题,他还要专门去向刘敞讨教,态度特别的谦虚,而刘敞呢,总是能够及时的给出正确的答案。欧阳修撰写著作,在正式出版之前呢,也会去向刘敞虚心求教,请他批评指正,所以欧阳修心悦诚服的说过这么一句话,原甫的博学是我远远比不上的。更有意思的是啊,“朝中措”这个词牌就是欧阳修首创的。措呢,很可能就是措大的意思,在古代呀,指贫寒失意的读书人。因为欧阳修是个孤儿,小时候呢,家境很困难,所以“朝中措”很可能就是欧阳修一种很谦虚的自称,他把刘敞抬得那么高,可自己呢又这么谦虚,两相对比呀,我们可以发现欧阳修对刘敞确实是青睐有加的。
刘敞比欧阳修还要小12岁,在文坛上,只能算是欧阳修的晚辈,可是刘敞对欧阳修就是如何评价的呢?他说好个欧九,文章写得漂亮极了,可惜就是读书不怎么多呀!敢说欧阳修读书不多的人,从古至今呀,反正我知道的就只有刘敞这一个人。作为一个晚辈后学,居然敢说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书不多,而欧阳修竟然还心服口服,你是不是也觉得匪夷所思啊?其实不光是你我觉得匪夷所思,连欧阳修的学生苏轼都听不下去了,他很惭愧地说,如果连欧公都算读书不多的话,那我们这些人又算什么呢?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两点,一是欧阳修真的是特别佩服刘敞的博学,第二是欧阳修和刘敞的私交确实很好,彼此之间非常信任,来往的也很密切。所以刘敞要离开京城了,要去扬州做官了,欧阳修特意为他设家宴饯行,他能够享受到这样一种特殊待遇,也就不足为奇了。
刘敞的第二好是才情好,“挥毫万字”。刘敞不仅学问好,而且还是一个才华横溢、性情豪迈的人,不管多长的文章,总是能够下笔如神,一挥而就,这一点也是欧阳修自愧不如的地方。因为欧阳修自己呢,写文章是属于那种反反复复推敲斟酌,出手特别慢的一个人,所以他才很佩服刘敞才思那么敏捷。有一次刘敞下班之后,又临时接到一个任务,要写九篇追封皇子公主的制文,而刘敞呢,“一挥九制成”(出处:宋·欧阳修《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尝直紫微阁,一日追封皇子公主九人,公方将下直,为之立马却坐,一挥九制数千言,文辞典雅,各得具体。”)。每一篇都写得文采飞扬,而且还绝不雷同,把欧阳修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呀!他感慨,都说唐朝的大才子王勃一天可以写五篇王策,可是王勃要是跟咱们的天才刘原甫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啊!
刘敞的第三好是身体好,“一饮千钟”。这一句呢是夸刘敞的酒量好,性格豪爽。按说,和学问好、才情好比起来,酒量好似乎算不上是什么优点,反倒还有些上不了台面,那么欧阳修为什么要专门夸一下刘敞的酒量大呢?这一点还是要和欧阳修自己来进行一下比较。写这首词的时候,欧阳修50岁,当然按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五十岁还正当壮年,可是欧阳修的身体状况一直是属于那种文弱书生。
早在他24岁的时候,他去参加科举考试,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位“目眊瘦弱少年”,而且还是一个高度近视。到了50岁的时候呢,欧阳修更是落下了一身的毛病——糖尿病啊、眩晕病啊,还很有可能患有帕金森病,因为他老是手颤。而就在50岁这一年,他还写过一封信给王安石,说他已经病得不成人形了,很担心自己会一事无成,就这样碌碌无为的死去。所以欧阳修在这一年毅然下决心要辞去翰林学士的职务,希望能够用余生完成《唐书》的修撰工作。就在朝廷批准他的辞职之后的第四天,刘敞出知扬州,欧阳修设家宴为好友饯行,写下了这首《朝中措》。
了解了欧阳修当时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的状态,我们就能够理解他为什么会那么羡慕刘敞能够“一饮千钟”了,因为酒量大,意味着身体好啊!刘敞还只有38岁,正是一生当中最好的年华,所以虽然欧阳修不住口地夸奖刘敞学问好啊、才情好啊,但是我想啊,真正让欧阳修最羡慕,而他自己又最最不可能拥有的就是刘敞的年轻,身体好啊!正因为欧阳修最最羡慕的,而他自己又最最不可能拥有的是年轻、身体好,所以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在这首词的最后两句,他会谆谆告诫刘敞“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了。
按我们一般的逻辑推测,年轻人要去当官了,为官一任,作为领导、朋友送行,应该说些什么呢?通常的想法应该是给年轻人加油鼓劲儿啊,什么前程似锦啊,要勤政爱民啊,要清正廉洁啊,等等等等。这也正是欧阳修自己的为官准则啊,可是在这首词当中呢,欧阳修省略了这些加油鼓劲儿的话,因为他在写这首词的时候,他并不是以一个文坛上的长辈、官场上的领导的身份来和刘敞说话的,他只是以一个衰弱的老年人的身份、以一个私密的好朋友的身份来羡慕着刘敞的年轻。并且告诫年轻人一定要爱惜身体、珍惜青春,可别等到像我一样,老了才知道后悔呀!老人嘛,都会跟晚辈强调,你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呀,千万不要熬夜啊,健康才是最大的资本啊,没有健康就没有事业啊,等等等等。
所以呀,换成老人的角度去理解这首词,我们就能够明白为什么欧阳修不是告诫刘敞要刻苦工作,而是要他珍惜青春,享受生命。工作当然很重要,但身体健康才是追求一切的基础啊!衰老和疾病的交相逼迫,让欧阳修对于人生的态度和古人一样,有了那种“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的感慨!看上去好像是消极颓废,实际上他是触及到了非常具有悲剧色彩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理解了欧阳修作为一个衰弱的老年人的心态,那你是不是更能够体会“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这两句词的深意呢?出于一个老人的无奈,更是出于对年轻人的关心,都包含在这两句词里了。表面上欧阳修是劝刘敞要及时行乐,实际上是要刘敞珍惜生命。
其实啊,不光是在这一首《朝中措》里欧阳修表达过对刘敞的羡慕和关心,他还写过很多首和刘敞唱和的诗,都表达过类似的意思。比如说,“羡君年少才无敌,顾我虽衰饮尚豪。”(《奉和刘舍人初雪》,“夜雪填空晓更飘,龙墀风冷佩声高。琼花落处萦仙仗,玉殿光中认赭袍。下直笑谈多乐事,平时樽酒属吾曹。羡君年少才无敌,顾我虽衰饮尚豪。”),“爱君尚少力方豪,嗟我久衰欢渐鲜。”(《奉送原甫侍读出守永兴》,“酌君以荆州鱼枕之蕉,赠君以宣城鼠须之管。酒如长虹饮沧海,笔若骏马驰平◇。爱君尚少力方豪,嗟我久衰欢渐鲜。文章惊世知名早,意气论交相得晚。鱼枕蕉,一举十分当覆盏。鼠须管,为物虽微情不浅。新诗醉墨时一挥,别後寄我无辞远。”)等等。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首词当中,欧阳修对刘敞的关心还有另外一层深意,是什么呢?他们俩还有一种特殊的缘分,那就是扬州。现在刘敞是要去扬州赴任,而八年前欧阳修也做过扬州的太守。
“平山栏槛倚晴空”,这个平山堂就是当年欧阳修在做扬州太守的时候主持修建的,所以欧阳修呢,这是借送别宋别在回忆他心目当中的扬州啊。平山堂是建在扬州地势最高的地方,晴空万里的时候,如果登上平山堂几乎可以俯瞰扬州全景,还能够远眺长江两岸的山川美景。平山堂啊,平时就是欧阳修和朋友们雅集唱和的地方,即使后来他离开了扬州,因为欧阳修的影响,平山堂也还是扬州的一张最亮的文化名片。无论是谁来到扬州,平山堂一定是要去瞻仰的文化圣地。到1056年,刘敞再去扬州的时候,离欧阳修知扬州已经过去八年了,所以欧阳修才会感慨时光飞逝如电啊!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他当年在平山堂前亲手种下的柳树,经历了八年的春夏秋冬啊!这两句词既是欧阳修对扬州的怀念,更是他对逝去岁月的怀念,而刘敞当然是完全明白欧阳修这样一种心态的。所以后来刘敞到了扬州之后,专程去游览平山堂,还写了诗寄给欧阳修——《游平山堂寄欧阳永叔内翰》。他在诗里面说啊,“芜城此地远人寰,尽借江南万叠山。水气横浮飞鸟外,岚光平堕酒杯间。”(“芜城此地远人寰,尽借江南万叠山。水气横浮飞鸟外,岚光平堕酒杯间。主人寄赏来何暮,游子销忧醉不还。无限秋风桂枝老,淮王仙去可能攀。”)这首诗描写站在平山堂上看到的江南美景,完全呼应了欧阳修词当中的“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这样看来,刘敞还真不愧是欧阳修的知己呀!
有趣的是,“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这两句词还引起过文坛的一桩小小的公案。因为他是欧阳修写的词嘛,所以传播的当然很快。当时就有人说。欧阳修恐怕是近视吧?否则平山堂的地势那么高,山色应该是在一览无遗当中啊,怎么还可能会朦朦胧胧看不清呢?要说是“山色有无中”呢?当然了,近视本身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而且欧阳修的确是高度近视。可是啊,这个说法提出来之后,很多粉丝啊就为他鸣不平了,比如说欧阳修的学生苏轼就站起来为老师辩解。他说,所谓的“山色有无中”,那一定是在烟雨蒙蒙的天气,因为烟雨凄迷当中去看远处的山峰,那就是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啊,那是多么诗意的美景啊!听上去有道理,但是诸位别忘了,欧阳修第一句写的就是“平山栏槛倚晴空”啊。明明是晴空,苏轼非要把它说成是烟雨天,只是想证明他敬爱的欧阳老师没有近视吗?所以呀,苏轼这样说显然是爱师心切,所以才会口不择言了。其实呢,“山色有无中”是引用了王维《汉江临眺》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不过,这一句呢,放到这首词当中没有一点违和之感,因为站在平山堂上眺望远处的山色,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甚至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色都是不一样的。“山色有无中”形容的是景色的变化多样,和欧阳修是不是近视啊一点关系都没有。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当我再一次读起欧阳修的《朝中措》,我想起了《唐诗三百首》当中的最后一首——《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珍惜青春,爱护生命,这就是《朝中措》和《金缕衣》要表达的共同主题吧? 下一期,我们会一起品读唐代词人刘禹锡的《竹枝》。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但实际上它应该是一首词,为什么呢?我们下期再会。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您看此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