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建家园》海子

点击关注► 古诗词文欣赏 2021-07-31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重建家园

作者:海子 朗诵:徐涛


在水上 放弃智慧
停止仰望长空
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
来浇灌家园

生存无须洞察
大地自己呈现
用幸福也用痛苦
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放弃沉思和智慧
如果不能带来麦粒
请对诚实的大地
保持缄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风吹炊烟
果园就在我身旁静静叫喊
“双手劳动
慰籍心灵”
 
1987



海子的《重建家园》一诗,写于一九八七年初;距离他写出另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约有两年时间。有评论者认为,与后者相比,《重建家园》更为明确地表达了诗人要放弃虚无飘渺的高迈理想,回到世俗生活,“显示了对自己既往追求的一种反思和否定” [i] 。初看之下,这种分析不无道理,因为它与海子其他许多充满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诗似乎确有不同,但这样的理解与原诗旨意是背道而驰的。其中的关节点,是评论者预设了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的对立,并将诗中的“家园”理解为物质家园,将“长空”当作“精神家园”的隐喻。将一事物分解成二元对立结构,既而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是现代人特有的思维习性,恰恰是海子在这首诗中要“反思和否定”的。脱离全诗语境,以个人“成见”解读诗歌,使评论者很难与文本形成对话,这在海子诗歌评论中并非特例。


我认为,这首诗不仅没有表明诗人要放弃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而且他将自己的这种追求,设定在对天地鸿蒙之初人类居住的家园及其生活方式的迷恋上。


蓝棣之曾主张最好的解诗方法是“一句一句地解,一行一行地解,一句一行都不可跳过,只有这方法可以把任何一种风格的诗解通” [ii] 。这与朱自清提倡的解诗法是一脉相承的,即解诗“得一层层挨着剥起去,一个不留心便逗不拢来,甚至于驴头不对马嘴” [iii] 。下面,本文将从诗题开始,采用细读的方式,结合全诗语境,重点讨论“水”与“智慧”、 “家园”与“果园”、“缄默”与“幽暗”等这些核心词语或意象的含义及其关系,以解释诗人究竟要放弃什么,心向往之的又是什么。
诗题“重建家园”是个很普通的短语,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并没有很特别的地方。现代诗歌一般主张诗歌语言是对日常用语的疏离,如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陌生化。海子似乎反其道而行之。当然,诗人用它作标题,不是随意的。要注意的是,对日常语言、科学语言、诗歌语言不宜作静态的理解,其间存在着转化;人类早期诗歌使用的就是日常语言,今天的许多日常用语也是由诗歌语言积淀而来的,只不过由于使用频繁,人们已不再把它们当作诗语。这里诗题有两重含义:
(1)重建,意味着原有家园的毁坏、丧失;没有家园的人自然不存在家园的丧失,也自然谈不上“重建”的问题。
(2)家园,本诗的核心词语 / 意象。如果把它从诗中抽绎出来,似乎既可以指物质家园,也可以指精神家园——如前所言,这是现代人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表征;并且,我们这样分辨时,已经在动用“智慧”,这与本诗要表达的旨意反向。按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的观点,人类的语言和文化一开始就是隐喻的,即偶然的、不确定的。当人们在交流中达到暂定的一致时,语言的本义开始形成,然后又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新的隐喻,如此循环往复。他把这种关系形象地比喻为珊瑚礁:旧的珊瑚不断死亡,而成为新的珊瑚生存的“家园”。[iv]  所以,家园一词不能简单地、按我们头脑中固有的思维习性比附成“物质家园”,它本身是个深刻的隐喻,和“大地”一样,属于人类使用的最基本的语词,是所有语词中的“词根”部分。可以说,它是鸿蒙初开时人类居住之地,既是人休养生息之地,也是人安妥心灵之地,不可离析。它是、并且一直是诗人心向往之的乐土。
第一节首句就隐含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牵发全诗意蕴的问题:为什么是在“水上”,为什么放弃的是“智慧”?“水”与“智慧”有关联吗?
孔子云:“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与“智”确实有关系。钱穆先生注疏:“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水。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 [v] 换一个角度说,水与智相连,是因为水能引起人对时光、对生命的思考和探询。孔子曾在水边感叹:“逝者如斯夫!”也许,没有什么比“斯”更能引起人对“逝”的感喟;逝,消逝,丧失,一去不复返。这与本诗中因家园丧失而“重建”是紧密呼应的。这句诗同时提示我们:家园的丧失是与水有关系的。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人类的家园逐水而居;但水也能带来灭顶之灾,如《旧约·创世纪》里所描述,上帝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便起了毁灭之心,使洪水泛滥;惟挪亚蒙恩,受命造方舟躲避了洪水,延续了万物生命。至于放弃智慧之后,是否要做“仁者”,诗中没有明说。不过,仁者仁厚之人,包容万物,乐与万物同在,这与诗的整体意旨是一致的。
次句“停止仰望长空”是最易引发歧义的句子,前已言。其实,此句接上句而来,表达的仍是“放弃智慧”;或者说,此句的重心不在“长空”,而在“仰望”长空这一动作,及其引发的结果。中国历史上,“仰望长空”者如屈原,在《天问》中向上天一连发出了一百七十二个问题,表达了他对自然、历史、社会的深思熟虑的见解、质疑;也就是说,人在仰望长空的时候,往往会引发深沉的理性思考,激起内心奔放热烈的情感。而在海子看来,理性思考即智慧,要“放弃”;奔放热烈的情感,则要使之平静。即使家园的毁灭是由上天引起的,人也不要追究、抱怨,而要平静地接受这一切。因为诗人接着写到,生存不仅意味着幸福,也意味着苦难和屈辱;生存即承担,既承担幸福,也承担苦难和屈辱,“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应该歌唱的”。
第二节首先引人注目的是“洞察”一词;使用“洞察”而不用“观察”,是因为前者需要动用更多的沉思和更大的智慧;而生存是何面貌,大地已完全呈现,并不是人通过思考,然后用语言可以表述出来的;表述往往是词不达意的,无效的。人只须面向生存本身,回到大地,感受大地,与之同生死,共患难。家是人在大地之上栖居之地;屋顶给人以安心的佑护。诗人在末句不直言“来重建家乡(园)”,而把本句的重心落在“屋顶”上,用意即在强调“承受”二字:屋顶是用来承受的,既承受和风细雨(幸福),也承受暴雨雷电(痛苦)。
诗人在第三节起始句直截点明诗意,再次强调,沉思和智慧对于生存本身并没有什么影响。生存类似于道,道若可道,则非常道,而道法自然。生存之道是不可言说的,沉思和智慧并不能解决生存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这里,诗人的“生存”观明显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带有宿命的色彩。按现在流行的话说,诗人倡导的生存之道是:不要去问,只管去做。

第四节出现的“麦粒”是海子诗歌中的核心意象,表达着他作为农民的儿子,对乡土中国的眷恋,对此已有诸多文章予以阐释。某种意义上,麦粒维持着中国社会和人民几千年的“生存”;中国长久以来的农业社会形态,也在根基上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姿态和思维方式,其中之一便是敬天畏地。大地是诚实的,因为它不欺瞒,使人喜也让人忧,使人生也让人亡——它按自己的道运转。生存之道不可言说;不可言说即是缄默,也即不要沉思不要探究。维特根斯坦说,人对不可知的事物应保持缄默;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说,语言有时是无力的,语言与现实 / 生存之间存在鸿沟。而当一个人这样做的时候,他就是以自己的诚实回报了大地的诚实。


本节中的“缄默”并不难理解,令人疑惑的是顺其而下的“幽暗”一词,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幽暗是天地鸿蒙之初的状态,也是人未开化、未发蒙的状态。《庄子》中有“浑沌”开七窍的故事:倏、忽二帝为感谢浑沌的善遇,为其日凿一窍,至第七日而致浑沌死。在庄子看来,人在浑沌时,不思不问,葆有本性,是最幸福的;一旦七窍皆开,则会死去。《旧约·创世纪》中伊甸园夏娃偷吃善恶果的故事,与此类同:当亚当、夏娃未偷吃善恶之树上的果实时,他们不知羞涩,未拥有智慧,正如“浑沌”未开七窍之时;而一当人有了智慧,能辨善恶,便被逐出了家园。因此,幽暗是浑沌的另一种表述。


炊烟从屋顶袅袅升起;返乡的游子远远地看到它就看到了家,躁动的心灵就会平静下来。诗的第四节伊始向我们展开了这样一幅动人、温情,越千年而不变的乡村景观,炊烟是家园、是人间烟火的最佳象征。但全诗能与“家园”相对应、相交换的意象,不是炊烟,而是紧随其后的“果园”——在《旧约·创世纪》里,最初人类(亚当)居住的地方即伊甸园,园内遍植果树,且有河水滋润。这里,诗人赋予果园(家园)以人的灵性;确切地说,大地本身和人一样是灵性之物,平等和睦。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听到果园的“静静叫喊”呢?是那些贴近大地,和大地同呼吸共命运的人。在大地上劳动的人有福了。
收尾两句类似警句,为人传诵。如果把它们从全诗中抽出来,可以理解为:我用双手劳动,我付出了,无论是否有收获,无论收获之大小,我都可以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这与现在青年人中流行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观念非常合拍,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鸣而被传诵。这种理解当然不错,但也未顾及全诗语境。回溯全诗,这两句是说,沉思和智慧并不能揭示生存的面貌;思之弥深,失之弥远。既如此,人靠什么去获得对生存的面貌、对大地的本性的理解呢?靠心,靠心的体悟;洞察是向外的知觉活动,体悟则是通过向内而最终在更高层次上感悟外在世界,乃至把握最高本体的精神活动。这一最高本体即是道——生存之道。因此,所谓“双手劳动 / 慰藉心灵”,是说人应当在劳作中,全身心地体悟大地所呈现的生存之道。

海子的诗歌,特别是短诗朴素异常,很少雕饰,大多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而这种朴素中蕴涵着与众不同的光辉。海子诗歌的朴素里有一种力量,一种直抵事物核心的力量。这既来自诗人对东西方元典文化的谙熟于心,也来自他对“大诗”写作的孜孜以求,如同《重建家园》所呈现的那样。的确,海子是一位有远大抱负和高迈理想的过渡型诗人。所谓过渡,一指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一指其诗歌写作正处于从“我之诗”到“人之诗”的转换时期:中国新诗自诞生到海子写作的时代,贯穿其中的一条脉络即是“小我”与“大我”之辨,或执著“小我”,或以“小我”见“大我”,或以“大我”取代、消弭“小我”。而海子在本诗中秉持的是“绝圣弃知”的观念,他要消解的正是物质与精神、“小我”与“大我”这样的属于现代性范畴的二元对立,返归人原始的、本真的浑沌一体的状态。


海子为自己设定的这样一种理想追求,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艺术家是“白日梦”患者,诗人的杰出之处,正在于总是不可救药地追寻那不可实现之物,以词语为烛火,在人类心灵的甬道里摸索。马克斯·韦伯曾说,如果我们不是反复追求不可能的东西,那么我们也无法实现看起来可能的东西。作为“农民之子”亦即“人之子”的海子的命运注定是悲剧性的,《重建家园》一诗也正是以“重建”这种矢志不渝的信念,而非结果,长久地悬置在我们的视野里。


注释:[i]  参见高波《解读海子》第139—142页相关部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ii]  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自序》,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iii]  朱自清:《新诗杂话序》,5页,上海:作家书屋,1947。[iv]  参见[美]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第一章相关内容,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v]  钱穆:《论语新解》,158页,北京:三联书店,2002。  (本文原刊诗生活网站作者评论专栏《诗无忌谭》:http://www.poemlife.com/revshow-36113-1795.htm)


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海子198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等。在诗人生命里,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论文和札记。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


徐涛,中国著名配音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徐涛于1984年开始配音工作,作为标准的男中音,他的声音华美浑厚,深沉又不失清朗,截止到目前,他已为数千部(集)电影、电视剧配音,经他声音望造的人物超过百位。


《亚洲铜》海子

《活在珍贵的人间》海子

《麦地》海子

《给母亲》(组诗)海子

《村庄》海子

《七月不远》海子

《两座村庄》海子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