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南文脉》诗词篇04 皮日休《惠山听松庵》

请点击关注➤ 古诗词文欣赏 2021-07-31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惠山听松庵

作者:皮日休


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

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


无锡惠山寺,已有1500多年历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无数文人贤达都曾来此留下印迹。晚唐诗人皮日休便是其中颇有雅致的一位。唐朝末年,战乱四起,皮日休在进士及第两年后,才得以出任苏州刺史幕中军事判官,匆匆赶往苏州赴任。在江南,他结识了与他并称“皮陆”的诗人陆龟蒙、毗陵隐士魏朴等人,他们时常结伴出游、吟诗唱和。在一个夏秋之交的傍晚,皮日休外出会友,途经无锡惠山,日色将暮,山寺寂静,晚风中,诗人睹物思情,写就了这首《惠山听松庵》。

 

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

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

 


诗中所写的莲花,相传为南朝年间所植,花开如水仙般嫩黄。莲香穿越时空而来,古刹在夕阳下闪着金光。晚风渐劲,风入松间,打落松子,松子簌簌而下,落在石床上,伴着那绵绵不绝的声响,令人低徊遐想,而清脆的声响更添山谷的幽寂。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将几种意象自然流畅地接续在一起,营造出一幅静中有动、平淡蕴藉的画面。又通过“莲”、“松”,寓意“出淤泥而不染”,在淡远清雅中,透出了一份隐约的孤独。此时的唐王朝已近迟暮,盛唐飞扬的诗风也消散殆尽,辗转于乱世的诗人们,心境和趣味都大不同于前辈,诗文也变得苍老、收敛和颓然了。

  在随后的千年中,诗人创作的“听松”内涵,一直被不断地丰富,明代的听松庵内有竹炉,烹“天下第二泉”水泡茶,堪称一绝;到了近代,二胡演奏家阿炳在听松石床慨然有感,创作出了二胡名曲《听松》。皮日休笔下的听松意境已然成为无锡独特的文化内涵,今天的人们来此寻古探幽,吟诗、品茶、听音乐,为这座城市平添了一份独特的人文魅力。

皮日休(约公元838年—公元883年)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其诗文兼有奇朴二态,《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江南文脉》诗词篇01 张继《枫桥夜泊》

《江南文脉》诗词篇02 杜牧《江南春》

《江南文脉》诗词篇03 张祜《题金陵渡》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