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碰瓷:中国电影建设新成就 |徐元

2017-09-25 徐元 枪稿

今天的枪手,又是徐元。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枪稿”今天发射得比以往晚了两小时。

 

是的,徐元就是在这两小时里写成了该文。写完后,这位“枪稿”的雇佣兵表示,希望提高一档稿费。




碰瓷,及其他流血事件

 

 

文|徐元


作者简介:电影媒体人、“枪稿”合同工。因为懒惰,绝少出席媒体看片会,因而时常被家里人指责“没出息”“不挣钱”。

 


身处电影传媒圈,猛然发现最近几天的空气里,满是血腥味。

 

先是《芳华》突如其来的“撤档”,显而易见,这不是一次营销苦肉计,而是身居高位的某只看不见的手,轻轻地动了动,然后很多人就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继而是两位导演表态要揍影评人,其一是《娘子军传奇》的导演孟奇,他用公开信“致那几个邪恶的大号们”,指控几位豆瓣用户(或曰“影评人”)恶意打差评,而且还勒索删帖费,所以,他决心在朝阳公园把他们打到“骨裂”。


其二是《缝纫机乐队》导演大鹏,通过微信朋友圈,他要求友邻们帮他找到影评人“二月鸟语”,决心“扇他大嘴巴子”——按大鹏的说法,该影评人没看片就发表了劣评,并且企图以此讨要封口费。


还有一位导演也愤怒了,不过,他的怒火不是指向专业影评人,而是针对聚拢了无数民间影评爱好者的豆瓣网——原因是,这位名为毕志飞的北大博士执导的奇片《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被众多豆瓣用户集体打低分,成了所谓史上最低分国产片。于是,他(及影片出品公司)以公函形式,要求豆瓣“公开、书面道歉”,并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云云。



在同侪的普及下,我学到了新语文——“电影碰瓷”。

 

说的就是这种片方指控豆瓣、影评人勒索片方的新玩法。显然,这是中国电影圈经年累月“影评vs.片方”大戏里的一支新插曲。从最积极的方面说,这是一种侧面证明,证明了电影口碑——无论来自大V还是大众——确实愈发地显现威力了,它成了左右影片命运的关键。

 

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些愚蠢下作的“碰瓷”,无论来自于创作者还是评论者,都再度映衬了中国电影为什么总是那么令人失望。我们官面上的那套说辞有多么周正伟岸,其背后的真相就有多么污秽猥琐——这当然不是电影行业独有的局面,而是广泛分布于我天朝大地的常态。

 

所以,看官们也不必太过惊诧,无非是由于娱乐圈被望远镜、放大镜乃至显微镜365×24伺候着,此间的道德水平及守法意识,其实仍然和国民平均值相差仿佛。王宝强、薛之谦私生活的奇诡程度,或许并不比我们的楼下邻居更甚,而电影人或影评人的整体智商及职业操守,基本也不会低过其他行业劳动者。

 


在最近三天这一连串的热闹中,真正的悲剧是《芳华》的404事件,以及《纯洁心灵》片方在公函里标榜影片如何优秀之时,自豪披露的去年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办的专家观摩研讨会上,该片如何大受与会学者专家的表彰一事。

 

这两件事,其实一体两面,不过在程度上,则一个极重,一个极轻。

 

可它们都在清楚无误地表明,我们这个所谓“市场化”的“电影产业”,根本名不副实。

 

如果这真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那么,任何合格的、通过了质检、取得了市场准入凭证的产品,都不应该由任何非市场化的理由阻止其上市销售。反过来说,一个健全规范的市场,残次品理应会被同业行会的技检、质检环节发现并予以警告或驱逐,而非反而得到其背书。

 

换句话说,当我们认真地认为电影是一门生意的时候,有些人告诉我们,它不是;而当我们认为电影是一门认真的生意的时候,还是这些人告诉我们,它不是。并且,我们拿他们毫无办法,无论律师函还是约架贴,我们不敢去寄也没人会收,甚至,在微信、QQ的牢骚怪话,都有可能变成呈堂证供。

 

比起碰瓷的,还是定交规、贴罚单的更惹不起。




奇文共赏之:



孟奇导演的“致那几个邪恶的大号们”。


大鹏扬言要揍二月鸟语。


电影《纯洁心灵》在微博上的“血泪控诉”。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