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赞美他天赋异禀,又总是回避他的痛楚与绝望 | 时间之葬

2017-12-08 时间之葬 枪稿


《至爱梵高》今日全国上映,这是世界首部全手绘油画电影。共125位画家创作了65000张油画,并以每秒12幅的速度叠加制作成了这部奇异的影片。


通过一封无法投递的信件,影片串联起了梵高最后的生命时光中身边人之记忆,还原了这位天才的生活面貌。


我们今天的枪手,是梵高迷时间之葬,观影过程中,他收获了十足的惊喜,也体验到了一份遗憾。





用梵高的手法描绘梵高


文|时间之葬


作者简介:副业是写影评,主业是厨子,能做全北京最正的南昌炒粉。




如果要在人类历史上挑选一个人作为“天才”的代言者,恐怕在无数个候选人当中最适合的那一位,就是文森特·威廉·梵高。


这位37岁就早早陨落的画家,身上的每一个特质,都高度吻合了人们对于“天才”这个词的想象——敏感的天性、卓绝的才华、与高更和弟弟提奥那传奇的经历、陷入疯狂后的自戕、谜一般的死亡——虽然其中不免有许多一厢情愿的成分。


而在这种种当中,令其最受后世敬仰的一点便是,这位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先驱,生前只卖出过一副作品,终其一生只能在穷困潦倒中度过。那领先于其所处的时代,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只能等待后世追认的悲剧宿命,为他天才的名号添上了最耀眼的一缕光环。

梵高回眸,拉尔夫·费因斯+迈克尔·法斯宾德既视感。


正因为有了梵高,那么多未能得到认可的艺术家,总能或主动或被动地戴上那顶“超前”的冠冕。


所以,《至爱梵高》这样一部并不算热门的动画,受到文艺青年趋之若鹜的追捧,是情理之中。



与梵高有关的电影迄今为止拍了几十部,其中不乏莫里斯·皮亚拉、文森特·明柰利和罗伯特·奥尔特曼这样的大师手笔。但《至爱梵高》还是最独特最耀眼的那一部。

莫里斯·皮亚拉版《梵高》剧照。梵高正作画。


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在观看一部关于梵高的电影时,就像是在观看梵高的画作本身。


如果不是具备某种近乎疯狂的热情,实在很难想象有人会真的像《至爱梵高》的主创这样,通篇用梵高的画风,纯手绘制作一部梵高的动画。其间所需要耗费的巨大人力与漫长时间,便足以叫人望而却步。而比之更困难的则是,每一位画师都需要对梵高的画作拥有足够深刻的体悟,需要把梵高的上百幅作品中采用的手法、元素及人物,全部打碎了然后重新揉捏在一起。换言之,制作《至爱梵高》中的每一帧画面,都可被视为向梵高致敬的艺术再创作。

动态版梵高画作《马车与远处的火车》。


于是我们看到的《至爱梵高》,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油画电影”,梵高迷们自然会对片中出现的梵高笔下的那一个个人物与场景津津乐道,也会为那些静止于画布间的抽象画面如此不可思议地流动起来叹服不已。更加神奇的,是导演用那种高度写意的梵高式笔触完成了场景间的“剪辑”,往往在一次不经意间的色块涂抹时,我们已然从《克里奇大道》转入《风车小镇》,又或是从《寇迪威尔的茅屋》跳跃至《普罗旺斯的干草堆》。

《至爱梵高》剧照,梵高名画《风车小镇》动起来了。


这也让《至爱梵高》哪怕仅从绘画的层面考量,已足堪称为令人震撼的艺术结晶。



相较于《至爱梵高》前所未有的创作方式,剧情则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故事聚焦于梵高自杀前的最后一周,这段经历作为太多人早已耳熟能详的轶事早已生发不出太多新意,《至爱梵高》一个十分大胆的选择是——破天荒地提出梵高之死有他杀的嫌疑。


梵高的自杀按说早已成为公论,要想支撑这一破天荒的论调,须得拿出足够有力的论据。只能说,在这一点上,身兼编导的多洛塔·科别拉野心勃勃,却又浅尝辄止。


《至爱梵高》很明显想要借主人公阿尔芒的四处走访,去试图解开梵高的死亡之谜。在大部分时间里,影片也成功地用多位被走访者的各执一词,塑造了梵高的“千人千面”。

阿尔芒对梵高的死产生了疑惑,影片因此围绕着调查其死因而展开。


在阿尔芒与终极被访者加歇医生展开对话前,我们甚至能隐约感到一丝另一部描画天才的杰作《莫扎特传》的气息。加歇之于梵高,看上去很像是萨里埃利之于莫扎特——一个当世最能欣赏其天才的知己,难以容忍外界对其创作进行一丝一毫的打扰;同时也是一个因妒生恨的凶手,只恨那上帝赐福的才华,未能生于自己的双手。


但是,当加歇盖棺定论般把最终结果揭晓时,我们只会发现这些兀然升起的期望,全都落了个空。之前刻意打造的梵高那“千人千面”的形象,最终也只不过是梵高那极度孤独又极度善良的内心投射。

加歇医生。


在耍了一轮漂亮的花枪之后,一切都回归大家熟悉的老生常谈。就连最具噱头的他杀嫌疑论,也只是归因于疯狂便不了了之。先前抛出的那番手枪射击角度的推论,很快就被置于脑后。


而这一切,大概是因为多洛塔·科别拉到底只想当好一个虔诚的信徒。面对自己毕生的偶像,只能把他最后的种种际遇,归因于其过于脆弱又善良的敏感内心,却无法真正深入地探求那个天才心底的黑暗。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选择相信一个天才善良地为了他人了结自己的生命,总是比选择相信一个天才被一群庸人可鄙地诛害,容易接受得多。


我们也总是会更一厢情愿(我再次用到了这个词)地认为,梵高总是能够通过不断地绘画去排解心中的苦闷与孤寂,天才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去与黑暗对抗。而不愿接受,天才自己的心,真的会被黑暗吞噬。


这也许是对天才的另一种误读,也即我们总想把天才身上的一切,全都漂白得金光闪闪,令其在殿堂之上,享受后人的仰望。我们只想赞美他们的才华,但对于那些与其才华不可分割的痛楚与绝望,总是下意识地回避。


像世上的大部分事情一样,我们只想要一个美好的结果。至于更加重要的那个过程,并不真的在意也并非真的理解。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