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票房冠军《唐探2》的3个痛脚

2018-02-20 红鱼 枪稿


春节档鏖战,《唐人街探案2》夺魁的局面已经明朗。


推理斗智的高智商罪案故事,再加上最有贺岁气质的欢闹喜剧,让坊间对于《唐探2》的风评不俗。


然而,相比起惊艳的前作,《唐探2》作为一部故事片的完整感,却明显下滑。上集还是作品,而本集已然成了产品。


尤其是理应最浓墨重彩的推理探案部分,《唐探2》几乎将其变成了一场只剩机巧不见情感的智力游戏。与其说本片的成功来源于“动作悬疑”,不如说只有喜剧才是春节假期的硬通货。


对于国产电影,我们不该护短,更不该被票房捷报迷住了双眼。今天的撰稿枪手,是推理文学专家红鱼,他从喜剧、推理、剧作三个角度,指出了《唐探2》的症结所在。



越拍越二


文 |红鱼


作者简介:曾任《环球银幕》首席记者,《电影世界》主笔。也在一堆或大或小但都不怎么靠谱的电影公司干过,还写过一堆或长或短,但都臭不可闻的剧本。影评人里对犯罪文学研究最深者(没有“之一”)。


=本文涉及剧透,未观影请谨慎阅读=


一部原创作品一旦大卖,趁热打铁出的续集常常会显得粗粝鄙陋,赶工痕迹明显。正如一家两个娃,老大如果天资聪颖,老二有很大可能就是个缺心眼的二货(是的你猜对了,笔者在家行大)。


很不幸,《唐人街探案》系列也没能摆脱这个魔咒。

角色没变,成色却变了 


2015年岁尾的《唐探1》选取了在华语电影中极为罕见的喜剧/推理杂糅路线。双男主搭档,剧情跌宕,包袱之内有包袱,反转之外有反转,案情真相是扭曲又黑暗的亲情伦理。在票房上,该片斩获超八亿,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时隔两年,《唐探2》在今年春节档抢滩登陆,你看见这篇文章的时候,这部上映还不到六天的电影,已经拿下了前作的两倍票房。但造就佳绩的到底是过硬的质量?还是前作的延续效应?或者是档期的利好?


1.

刘昊然和王宝强这次大显身手的舞台,从曼谷挪到了纽约——但换个角度看,不过是从一条唐人街挪到了另一条唐人街。


这也是前作成功的一大要诀:将故事发生地设定在海外的唐人街,异域风情与文化上的亲近感兼顾,却能避免不少审查上的后顾之忧(比如两部都公然对抗警察、大闹警局)。

必须表扬的是,虽然浮夸,但这对甥舅组合算是立住了


而舅甥神探的人物身份设定,自然也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影院里,王宝强的塑料普通话只要一开口说出“我细你舅舅啊!”观众便立即自发接腔“表的”。足见这对活宝搭档,已经打下了属于自己的群众基础。福尔摩斯和华生、尼禄·沃尔夫与阿奇·古德温,柯白莎与赖唐诺,桑原和二宫……推理故事将主人公设置成一对搭档的好处,除了多卖一份人设,更无笑料欠缺之虞。


不过,虽然《唐探2》的喜剧属性得到了大幅加强,然而,加料的同时,笑点却显得同质化,无论是女装三人组,红内裤街头狂奔,还是哈雷大汉与唐仁的“钢铁基情”,或者元华师傅的老眼昏花色眯眯,都透出一种浓浓的不够绿色的二人转气息。


笑果或许有之,但真的只能一言以蔽之:低级趣味。


而且,这种同质化还体现在剧情设计上。肌肉飞车党两次出场,外加一次功夫道场的中外老少弟子出列,都是主角被逼到绝境时,“天降神兵”型的解扣办法,就电影剧作而言,这尤其不高明。如果说,用了一次,还算是可以原谅的小花招,可一连来三把,就真是编剧在出老千了。

每当主角们陷入困境时,总有天降神兵来解厄


2.

而让推理迷们尤为不满意的是,前作中本来还颇为说得过去的推理元素,这一集中却呈现出全盘倒退之态势。

除了妻夫木聪,背景里的这些龙套名侦探之于本片的意义实在稀薄


开篇有模有样的祭出“破案app”概念,又打着悬红破案的旗号,召集来一干神神鬼鬼的侦探,几乎让人以为是要上演一场《怪宴》或《第十三位名侦探》式的群英会,却没想到只是虚晃一枪,除了提供技术支持的女黑客和负责武力输出的特种兵,真正在案情推理上露了两把刷子的就只有半途离场的日本神探妻夫木聪,余下那些造型浮夸的各路牛鬼蛇神,则几乎全程打混。


《卧虎藏龙2》中的打女刘承羽这次饰演身为华裔警察的女一号,却看不出拥有什么能与其罪案侧写师身份相匹配的技能,存在感全靠造型和气质死撑。

美则美矣,可是这位警花作为女一号的意义就是安排她做献祭的羔羊吗?


作为罪行核心的那场煞有其事的“五行杀人”,不过是把《占星术杀人魔法》套上了一个《双瞳》的壳子(不过倒是让人理解了宣传时大力提及的“请了岛田庄司做顾问”的意义何在),新意欠奉不说,最终局还处理得浮皮潦草,医生凶手的动机牵强得让人无话可说。


而且,上一集里推理还算有理有据的刘昊然,到了这一集,就变得装神弄鬼过了头,张口就是“洛卡德交换原理”(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句话:走过之处,必留痕迹)、“麦当劳三要素”(实际上一般译成麦克唐纳三要素,且这一学说一向被学术界认为有危言耸听之嫌)、曼哈顿计量法(没有任何一种学说或研究表明这种计算方式可用来推算连环杀手的犯罪空间决策)……一类的洋词儿,然后念咒般一挥手,便时空坍缩,高楼移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神奇博士》里的蒂尔达·斯汤顿走错了片场……核心问题是,真推理不够硬,只能靠这些花边来当障眼法了。


不过,《唐探2》最要命的弱点是,作为最终的幕后Boss,肖央与上一部中表面人畜无害、实则算无遗策的张子枫相比,简直是完全为了推理而推理、为了翻转而翻转的功能性角色。整部《唐探2》也彻底陷入了技术性的尴尬,迈克尔·皮特(医生)和肖央的犯案动机,全都是嘴上说说而已,没有任何能够触及人心的痛点。


而《唐探1》真正成功的元素,不在于闹剧,也不在于神乎其技的推理,关键还是重重罪案背后那令人无法不动容的复杂人性。可惜,这些核心竞争力在本集里荡然无存——曾江花了大价钱请来黑白两道为孙子追凶,可是呢,“下面就没有了”。

《唐探1》的好,好在犯罪故事是具有感染力的,而《唐探2》则荡然无存


这种重情节而轻人物,只顾三翻四抖,不要七情六欲的打法,根本没法赋予如同上一集结尾处女孩邪魅一笑所带来的情感上的巨大冲击力。而好电影的魅力,当然就在于能不能触动人心。


3.

此外,让推理爱好者们细思极恐的,还不是戏里的故事,而在戏外的盘思——从上一集中规中矩的本格推理,到这一部浮皮潦草的案情设计,究竟是不能,不敢,还是不愿,不为?


断案故事对受众本就有着一定层次上的要求——非但中国,放诸四海,皆同此理。贺岁片市场上,一部笑闹喜剧和一部侦探电影,谁更可能在商业意义上攫取成功,恐怕也算不上是什么难题。至少从这一集与上一集的风格走向变动而观,曾被不少人看做是华语侦探片新希望的《唐人街探案》,大概在未来不远时间内,就有改弦更张变身中国版《粉红豹》或《白头神探》的风险。

春节狂欢的市场诉求,严重干扰了《唐探》本来企图构建的黑暗犯罪气质,这让《唐探2》大卖,可是伤害了作品本身


这当然是传统侦探小说/电影迷们不愿意看到的,但就当下的市场而观,却又是一个几乎无可指摘的选择。毕竟,在我们现在的电影工业环境中,所谓成功的真相,也只有一个。


票房,票房,还是票房。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