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双叒叕来一部神片,印度电影怎么就这么火?

2018-04-04 赛人 枪稿


《摔跤吧!爸爸》是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上的一次奇迹。


随后,又来了叫好又叫座的《神秘巨星》和《小萝莉》。而2018年,还将有5部印度电影来华,今天上映的《起跑线》无疑也会继续成功。


显然,印度电影已经悄悄变成了中国影市“进口片”的第二极,做到了法国、英国、德国、日本这些老牌电影强国都没有做到的事。


不过在“会喘气的电影史”赛人老师看来,其实也毫不意外,三十年前,印巴电影就在我们这里红极一时。


当年成功的那些因素,在今天依然奏效。




印度之光 


文|赛人


作者简介:五岁开始泡影院。中国5000年历史上,比他看片更多的人,不超过十个。而且,每一部看过的电影,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宛如昨日。



现在的迷影青年,目光基本聚焦在北美,也就是美国电影。


美国电影在1978年以前,因两国关系的敌对,只有特权阶层或相关研究单位(不限于文化机关)方可一睹。1978年元月一日中美建交,美国电影才得以进入中国的公众视野。


1978年长春电影译制片厂译制的美国电影《摩登时代》在中国公映


当年上映的美国片,一是不够同步,好莱坞八大公司的电影进不来;二是题材和内容上有所限制,都较难与国内观众会晤。也就是说,足够引发观影热情的美国电影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影院还是相当稀缺的。稍有观赏性的,也予人以B级制作之嫌。


真正受欢迎的,还是日本电影和印度电影。


普世的套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秉着开放搞活的纲领,经济还没怎么有太大动静,文化上已门户大开,最受惠及的是电影。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县城,都能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光影次第,大国不说了,连斯里兰卡、委内瑞拉、南非等国家的电影也能领教到。


单说印度电影,无论在视听冲击还是叙事移情上,都过于简洁明快,爱憎分明。但这恰恰满足了最基础的人群对自身和他者的想像。


印度电影的套路也是固定的


更重要的一点,印度电影有着鲜明的教化功能。绝大多数人去观影,是要领略到以弱胜强的快感,感受到付出必有回报的淋漓,触及到因谨守规则而被善待的宽慰,再然后是梦想与现实共拥时的欢欣鼓舞。


说到底,受教育是最大的娱乐,你看所有的卖座电影,基本都是通篇的大道理。而这在大量的印度电影里,应有尽有,且丝毫不摆架子,与其说是保守,不如说是恒定的价值观在抚慰升斗小民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能与不堪。


若仔细观摩印度电影,你会发现它所讲述的故事,跟火车站文学并无二致,是在曲折离奇中,迎来令人振奋的圆满。一开始自然是好人受屈,坏蛋睡得最香;有情人难成眷属,亲人相见不相识。但在一系列峰回路转之后,一切又恢复到最和谐的秩序中来。那些被有识之士所诟病的俗套,实际是有效且可靠的。


《燃情迈阿密》的声色之宴


对于国门初开的国人而言,再浓郁的异域风情,终要过渡到自己的心情中来。这样看来,中印两国文化母题的相近,是印度电影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最重要的内因之一。它的讲述方式也迎合了最普遍的受众对于叙事的接受程度。可以转弯,但不要九曲回肠。可以曲折,但不必翻山越岭;印度电影,是纯粹东方式的口感,是入口即化,即食即得。


肉欲的启蒙


还有一点,即印度电影的重中之重,既无歌不欢,无舞不乐的场面。国内现在的发行商,常担心印度电影的歌舞场面过多过频,会削弱国人的观影感受。而在印度电影在中国最遍地开花的那一时期,国人因娱乐方式高度贫乏且受限(私人组织个舞会,一不留神,会有牢狱之灾),看一场美仑美奂、洋溢着肢体摆荡的歌之舞之,绝对是莫大的享受。而印度女性丰腴且有所坦露的身形,也算是让眼睛吃上了冰淇淋。


《奴里》


应该说,那个年代的印度电影,也是重要的性启示之一。当年看《奴里》时,当女主被性侵,那双不断反抗的手,渐渐松软下来时,真乃破天荒的震撼。更多的是为她们肥美的肚皮、如上了发条般的腰臀而引发种种遐想。


《流浪者》中的主题歌《拉兹之歌》


要说的是,当年一部盛况空前的印度电影下档之后,人们还会用收音机、电视机再度领略,在相声和小品里,还能找到它们的影子。像《迪斯科舞星》中的插曲,是响遍大街小巷。而印度最重要的导演之一拉兹·卡普尔自导自演的《流浪者》中的主题歌《拉兹之歌》,我怀疑是个中国人就会随口哼唱起来。


这三座高峰


《流浪者》是文革后全面上映的第一部印度电影,很快引爆了观影狂潮。在观影人次上,是新千年迄今为止,所有印度电影加起来都远远不及的一部。人们在讨论这部电影时,不是问你看过没有,而是问你看过几遍。


文革后全面上映的第一部印度电影——《流浪者》


严格来说,《流浪者》是部复映电影,1955年就在新中国得到公映。1978年再度与国人相逢时,就爆发出超乎寻常的能量。那句“强盗的儿子就一定是贼”的经典台词,其铿锵有力的质疑,与当时国人饱受出身论之苦形成再鲜明不过的比照。太多人通过这部影片,借他人酒,浇心中块垒。


《流浪者》讲述了当时印度社会上盛行的“血统论”下的一场惊世悲剧


除《流浪者》外,早在建国初期,印度电影就已经来到中国。在新中国公映的第一部印度电影,是印度大导演比麦尔·洛伊的《两亩地》,他是一位备受国际瞩目的电影人,其作品多次入围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当然也包括这部拿下戛纳电影节国际奖的《两亩地》。


它以浑朴而深切的笔触,直面印度最广泛人群所面临的,既习以为常又连绵不绝的苦难。它所描绘的阶级壁垒,也暗合了国内的政治纲领,它滴血渗泪的控诉也切中了当时国内的时代需求。抛却政治因素,这仍是部做工精良、力透纸背的杰作。


《两亩地》所描绘的现实难题也是对当时国内生态的反映


印度国宝级的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这个连塔可夫斯基和黑泽明都敬服的电影艺术家,他的代表作之一《大地之歌》也于1958年在国内公映过。全片以散点叙事的风格,群像式的描摹,在若有所思的缓慢镜语中,道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苍凉来。难以想像,当时的大多数国人看到这既先锋又素朴的经典之作时会作何感想。


《流浪者》、《两亩地》和《大地之歌》是目前公映的印度电影当中,艺术水准最高的三部。其后在国内上映的印度电影,都只能望其项背、自叹弗如。


《大地之歌》被印度电影界称为“第一部印度电影”、“印度第一部成熟的电影”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在国内院线流连的印度电影,眼泪少了一些,笑容多了一点。提问的时候少,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不再像《两亩地》和《大地之歌》视人生的无解为最顶级的戏剧冲突,但也正如此,那些需要答案、需要指明方向的中国观众能在载歌载舞中获得短暂的幸福。


几条汗子


新千年以后的标志性印度影人阿米尔·汗,他第一部与中国观众见面的影片是1991年上映的《冷暖人间》,这部酷肖罗密欧与朱丽叶文本的仇侣片,让我们只是见识到身材并不挺拔的他身上出色的歌舞才能。


阿米尔·汗在《冷暖人间》


他真正让国人眼前一亮的是《三傻大闹宝莱坞》,让国人见识到他顽皮面孔下,一种极其自觉的对体制的对抗。再到《摔跤吧,爸爸》所掀起的票房风暴,让印度电影人狠狠地尝到了一把甜头,更直接促成他出演的另一部影片《神秘巨星》,一跃成为国内首部印度分账大片。阿米尔·汗也顺势成为国人最熟悉的印度面孔。从1991到2018,他出演的九部影片均在国内上映过。


2009至今,重要的印度引进片票房一览


不知道,他在印度本土的声名是否抵得上另一位阿米达普·巴强。在影史学家眼中,出演过180多部影片的巴强是收获观众最多的演员(没有之一),他主演的影片《命运》也在国内上映过,最近看到他的身影,是与成龙合作的《功夫瑜珈》。


阿米达普·巴强主演的《命运》在中国观众寥寥


一个很有趣的事实是,印度电影在上世纪末如此红火,但在国人这儿,没有像高仓健、阿兰·德龙、山口百惠、奥黛丽·赫本那样持久深入人心的明星,还没有一张银幕上的印度脸能成为国人床头或枕边的肖像。


其原因可能是印度电影热闹归热闹,但大多无法持续可延伸的能量,做到真正的跨越族隔,成为整个人类欲望投射的对象,他们的故事在电影结束后很难再继续生长,与我们的生命体验如影随形。


在此,祝愿阿米尔·汗能打破这个先例。


领先我们的那一小步


阿米尔·汗的电影,也可以说近几年的印度电影,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那便是社会议题的嵌入,如女性地位、教育体制等。细思量,所言所感也只是浮光掠影,感怀大于反思,这同样也可将之视为一种商业策略。你得在影片里投入大众感兴趣的话题,才能让影片有发酵的可能。


《摔跤吧爸爸》是阿米尔汗反应社会现实的电影之一


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摔跤吧!爸爸》再到《起跑线》,都指向了教育。《起跑线》应是最好的,剧作简单却圆润,并有效地借富人过穷日子,来涂抹黑色幽默的元素。尤其是在片尾,主人公慷慨陈词后,并未赢来雷鸣般的掌声,只有妻子在鼓掌。这种只属于“一个人的掌声”,不仅让全片从对教育体制的质疑过渡到阶级固化的抵制,并让整部影片的“功亏一篑”有了不需张扬的温暖人心的力量。


我个人当然愿意《起跑线》成为印度电影在中国的全新“起跑线”。


今天在中国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


印度电影之于国内创作者的最大启示是,最基础的电影,应当是健康的、明白的,不强人所难,也不违逆自己的初衷。倒一碗水时,自己得有一桶水。相信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总有些人心人情一直停留在广泛人群的意识深处。找到它并不难,难的是对它要有切实的尊重。


更重要的是,不要急于篡改电影的本来面貌。


THE END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