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情公寓:纪录终结者

李不言 枪稿 2019-04-07


今天是见证奇迹的一天,是中国电影再次创造历史的一天。


光荣属于那部原本叫《新次元冒险家》,现在叫《爱情公寓》,其实应该叫《伪·盗墓笔记》的电影——当然,最后这两个字是存疑的。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它,这部豆瓣评分目前2.5的造物,一天就卖了超3亿票房。


它卖得越多,就越像是打在我们脸上的耳光,一记更比一记猛。


当然,它在“劣币驱逐良币”方面的丰功伟绩远不止于此。


今天,首先来看看这个“IP”在电视领域的成就。


(此后,我们还有其他推文,敬请留意)



《爱情公寓》终结了中国情景喜剧


文|李不言


作者简介:文字走狗,电影门徒,理性党羽。



1


回想一下,我们有多久没看到一出像样的情景喜剧了?

 

连《爱情公寓4》都播出整整四年了。

 

不过,尽管如此,我对它依然记忆犹新。毕竟,谁见过为了多凑两集,用串词加前情回顾加幕后花絮再加NG镜头强行攒90分钟的神来之笔?是啊,据说一集500万呢,有钱不赚王八蛋。

 

但,我们曾经的情景喜剧不是这样的。


2


中国情景喜剧可大致分为两大派系。

 

其一是英达系。

 

26年前,赵宝刚联合王朔、马未都、冯小刚创作出了《编辑部的故事》,这是内地第二部室内剧(其实也可算半部情景喜剧);第二年,英达联合梁左创作了内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其中王朔还参与了《我爱我家》的部分创作。

 

《我爱我家》是英达系情景喜剧的巅峰


随后,英达系相继推出了《临时家庭》《新72家房客》《候车大厅》《中国餐馆》等作品。在2000年合作完《闲人马大姐》之后,梁左因病去世。英达系实力遭受重创,之后他在2001年与新人宁财神、俞白眉等人合作了《网虫日记》,衰势已显。次年的《东北一家人》赢回了一批观众,但已不复当年盛景。

 

作为亲身经历过文革的那一代人,他在新千年里遭遇他们那一代人难以避免的错愕和慌乱。2007年,英达和他的同僚们完成了他们的谢幕演出:《地下交通站》。之后再无配得上他名号的作品。

 

《地下交通站》宣告了英达这一辈情景喜剧的完结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给英达做执行导演的林丛在离开英达的庇荫后独立执导了《家有儿女》系列。

 

其二是尚敬系。

 

2000年,他客串出演了《闲人马大姐》;次年,他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戏《向阳理发店》。之后他一边开启了自己的军旅题材系列作品,一边开启了与宁财神、俞白眉、何员外等人的搭档之旅。前者有《炊事班的故事》(2002年)系列,后者有《都市男女》(2002年)、《健康快车》(2004年)、《武林外传》(2006年)等。

 

《武林外传》将中国的情景喜剧带向另一个高潮


在2007年推出《炊事班的故事3》之后,尚敬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都日渐下滑;而长期与其合作的洪剑涛和宁财神在拆伙后,也推出了各自主导的作品,然而皆不成气候。


3


时间来到了2009年,有两件事值得一说:一,《爱情公寓》播出了;二,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微博——新浪微博上线了。

 

《爱情公寓》播出时,收视低迷;但互联网的急遽发展提供了粉丝抱团取暖的平台,并让资本和片方听到了他们回荡在服务器终端的巨响。

 

一目了然的是:《爱情公寓》是个不该出生的混血私生子,它既是个怪胎,还不具备合法身份。


《爱情公寓》抄袭实锤


它抄袭的东西太多,最主要的有《老爸老妈浪漫史》《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等,它的人设主要来自于前两部,它所描述的根本就不是中国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它描述的是美国70后、80后那一代占据社会主流的中产阶级年轻人的状态,而在中国,至今并不存在这样一类人。

 

这种生活本身是让人向往的,不需要拼命工作,不需要啃老,就能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过上每天泡吧开趴的生活。

 

说到底,这部剧是完全屏蔽现实的,就像同样拍摄于上海的《小时代》一样,它只是每个观众所做的一场无痕春梦。

 

这种每天泡吧聊天的生活就是一出活生生的浮世春梦


抄袭是可耻的,但做春梦没什么不好,春梦给我们快乐和快感,只有毫无情趣的人才不需要。

 

不过,当我们的生活只剩春梦的时候,我们要如何与梦醒后的虚无相处?


4


最令我奇怪的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文艺作品已经完全变成了娱乐商品,弃暗投明得如此彻底。

 

可明明在2006年,在《武林外传》热播时,这个世界还不是这样的。

 

《我爱我家》中傅明的反差,其实是对国家的质疑


《我爱我家》运用傅明的老干部形象与行为的反差,表达了对这个国家的过去的强烈怀疑和不信任;《武林外传》重构了港台武林文化搭建的血雨江湖,然后告诉我们,其实它要讲的只是我们每个人的“求而不得”。

 

但镜头与故事保持了恰到好处的距离,使得我们既能够从头到尾地获取笑声,又会在某个瞬间猝不及防地被打动。

 

剧中生活化的笑料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巨幅的国民图腾,甚至是一个隐隐约约的中国,就像国画里那深山中只露出一角屋檐的庙宇——只有一角,也只需要一角。

 

最开始,情景喜剧的笑声是真实的,现场录音,后来我们只是像往馊菜里洒味精一样把笑声贴到声轨上。重要的不是现场录音,重要的是我们不再相信真诚了,我们只需要更高效率、更高回报。

 

曾经,我们从不塑造脱离生活的角色;现在,我们只照搬来自重洋外的人设

 

台词、剧情和人物我们都可以随便拿来


曾经,我们的笑源于对崇高的质疑,对完美的嘲讽,对于生活艰辛的自嘲;现在,我们的笑源于对弱者的凝视——胖子被门卡住了,我们笑了,盲人撞树了,我们笑了,瘸子掉沟里了,我们笑了。

 

“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幽默,这种幽默是我们曾经的创作者所做的事,而我们现在的创作者只能做这句话所描述的事情。

 

曾经,我们的情景喜剧尝试过众多让人惊喜的场景,比如火车站、卫生室、餐馆、交通站、驾校等;后来,我们越来越被局限在客厅的范围之中,我们越来越缺少对于非生活场景的体验和表达,更叫人绝望的是我们连对家庭的表达也愈发无力和虚假。

 

喜剧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层次,低层次的是搞笑,搞笑是一种机械式的生理刺激,一个笑话、一次卖丑,都能起到这样的效果,这相对容易;高层次的是幽默,而幽默是困难的,它需要智慧和心态的双重进击


搞笑要做的是去轻飘飘地挠观众的痒点,幽默要做的是与现实接壤然后去挠现实的痒点,但我们如今能接的只有“二十四字真言”。


5


情景喜剧,本是这样一种魔法:它让一家人都舒服地窝在沙发里,消弭一家人不同年龄的不同观看需求带来的分歧,隔空播撒快乐的种子。


然而我们已经连电视都不需要了。


或者说当一家人坐在一起的时候,80年之前的长辈看着电视,80年之后的晚辈刷着手机,这听上去有一种我们作为一家人,连在一起彼此对视一笑的机会都没有了的遗憾和忧伤。

 

事实上这种矫情是多余的,因为我们早就没有情景喜剧了。

 

《家有儿女》一定程度上是对《成长的烦恼》的中国化


从《家有儿女》对《成长的烦恼》的模仿,我们就不难看出:当我们步入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后,当我们曾经独特的时代印记逐渐被信息的洪流冲刷干净后,创作者们也愈发陷入了创作的瓶颈。

 

新时代的发展困惑了所有人,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我们甚至不知道要怎么活了,情景喜剧的创作者们也不知道要创作什么样的作品了。

 

因为在这个国家里,即使是情景喜剧的创作,也埋藏着巨大的风险。尚敬2001年的《向阳理发店》被禁,英达2007年的《地下交通站》被停;《我爱我家》放在今天拍,必定胎死腹中。

 

《向阳理发店》在国内被禁


在一个国家越来越“富强”的同时,当局却愈发收紧罗网,这只能说明站在金字塔尖的人不自信;他心里怀揣着不安,他不相信脚下的庞大人群会安分守己、任劳任怨,或者说其实他也知道这个国家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失衡,所以“1984”加“美丽新世界”的双管齐下才是最好的办法。

 

所以,我们的影视作品里,看不到中国的鲜活肌体,也感受不到中国的喘息。

 

而《爱情公寓》的火爆则暴露了一个贯穿全社会的巨大病灶:抄袭对我们而言实在太划算了,尤其是在数年前互联网络不够发达的时候,那一批更早接触外面世界的人盗取了别人的圣火,爬上楼顶举着火把展示给我们所有人看,于是他就成了我们的普罗米修斯。

 

这场梦还是让人甘之如饴


没有人欢迎现实,现实对于上面的人而言是危险,对于下面的人而言是痛感。全民娱乐的时代里,我们最需要的是“春梦”,只要能给我们一个聚众狂欢的名义,没有人会在意它是否合理、合规、合法。

 

说到底,我们早已跨入了纸媒的末世,而电影、电视剧这些诞生百年的老家伙也不比纸媒好到哪里去;这是属于抖音、快手、微博的时代,历史的残党究竟还在这个时代有多少位置?


我无法确定。

 


6


本该呆在剧里的现实从戏中跳了出来,然后将中国的情景喜剧硬生生砸在地上。

 

这个盛世热衷的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帝王和征战的故事才是首选。

 

我们越来越着迷于光辉、伟大、雄奇的叙事,当我们可以选择体验上神们几万年的波澜壮阔时,没有人愿意再回看自己的一地鸡毛。

 

如今的创作者连同观众,一起失去了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能力;面对对金钱的饥饿,甚至多数人都没有承认这种欲望存在的勇气。

 

我们是越来越丧失羞耻感的民族,我们再也拍不出好看的、原创的情景喜剧了。

 

雪崩发生时,每一片雪花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然而,每一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

 

原创精神早已被扼杀殆尽,而我们都是帮凶。

 

在这个全民狂欢、娱乐至死的时代,

我们每个人都是帮凶


我们这个时代不再需要情景喜剧了吗?

 

与其说不需要,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我们不再需要原创的、真诚的、与生活与现实产生某种勾连的情景喜剧了。

 

每个故事都有结尾,可这个结尾不应该是《爱情公寓》,它不配。

 

安史之乱后,唐朝没落了,盛唐之诗也不复存在了,可那些诗人明明活得好好的。

 

不是他们不写了,是时代不再让他们写了。


THE END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相关回顾:

戏子误国!

最近的电影严重伤害了我的膀胱

李易峰向左,吴亦凡向右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