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汪荣书影记忆⑮||《承诺》:被压抑的终将归来

2017-10-20 汪 荣 海社科




周五敬请关注“汪荣书影记忆”

汪荣,博士,讲师,男,1987年生,湖南永州人。暨南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最早听说“亚美尼亚大屠杀”,是在关于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报道里。这位最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在2005年2月接受瑞士周刊《杂志》的采访时说:“3万库尔德人和100万亚美尼亚人在土耳其被杀害。”随后,他的言论在土耳其国内引起轩然大波。2011年,他因涉及“亚美尼亚大屠杀”的言论被判有罪,其本人也长期逗留海外。就此而言,在土耳其国内,亚美尼亚大屠杀无疑是一个十分禁忌的话题。



那么,亚美尼亚大屠杀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这涉及到复杂的种族、战争和身份认同问题。回到历史语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加入了以德国和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向协约国宣战。但是,战争进行并不顺利,奥斯曼帝国连续失利之余,还激化了国内本来就存在的政治与民族问题。奥斯曼帝国当局把战争失利的原因归咎于内部亚美尼亚等民族与外部势力的勾结。于是,1915年4月24日,当局在君士坦丁堡围捕了两百多名亚美尼亚人,他们多为社群领袖,随后这些人中的大多数被杀害。之后,便是当局大规模的驱赶和屠杀。根据数据,当时的种族屠杀与清洗,造成了100万至150万亚美尼亚人丧生,也造成了土耳其族与亚美尼亚族之间的族群撕裂与永远的伤疤。


亚美尼亚大屠杀


土耳其至今不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但是无论如何,真实历史的被压抑和被遮蔽只能是暂时性的,被压抑的终将归来


恰如弗洛伊德理论所揭示的,被禁止的欲望虽然会被暂时性地抑制在潜意识中,但是它们并不“安分守己”,而是试图挣脱束缚和禁锢,努力浮出水面显示自己,使自己回到精神世界中。

创伤的历史亦是如此,它如同幽灵纠缠在活着的人的身上,随时准备显露自己。而它的归来,将不仅给被害者以伦理的正名,还将给加害者以历史的判决。




电影《承诺》(The Promise,2016)就是这样一部反映“亚美尼亚大屠杀”的电影。它讲述了那个时代中的人的命运和生活的变迁,更重要的是用影像复活了那段历史。这是艺术对历史的回应和承担。



《承诺》是一个发生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末年的故事。主要人物之间构成了一个三角恋的关系:医学院学生迈克尔、女主角安娜和美国驻巴黎记者克里斯。这个三角恋的核心是亚美尼亚人迈克尔和他的恋人安娜,而克里斯的记者角色无疑是具有象征意味的,他承担了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身份,为那场大屠杀做一个第三者视角的见证。


电影的故事结构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在影调和氛围上都差异巨大。在前半段,乡下小子迈克尔用岳父给的订婚的钱来君士坦丁堡学医学,在学校里有了自己的土耳其族的贵族朋友,也偶遇了亲戚家里当家教老师的安娜。在此段,电影十分细腻地还原了历史场景,不管是大场面和室内的布置,都展现了彼时土耳其的华美风格,拍出了一个盛极一时的黄金时代的幻梦,电影画面的质感和精致程度都如同油画一般。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38932hnsh&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后半段,迈克尔的命运就急转直下了——只因为他是亚美尼亚人,当大屠杀到来,维护他的土耳其族友人被杀,他本人逃离了城市,回到自己的乡村和原来订婚的妻子结婚,然后目睹了自己的亲人被害的惨剧。电影对这段的处理带有浓厚的人道关怀和情绪感染力,并凸显了故事的核心内容。



从类型上看,该片是一个“战争+爱情”的电影,带有明显的史诗风格。在最近的世界电影中,这类的电影还有很多,如《珍珠港》、《冷山》等,讲述的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的故事。



这类电影把个体人物的感情线索放置在一个混乱时代和暴虐历史中进行叙述,呈现出个体的脆弱性和命运感。虽然这类电影的叙述模式颇为老派,但在讲述“大历史”的时候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叙事策略。毕竟,以英雄人物表现大历史并没有以小人物表现大历史一般更加具有生活的实感——因为,唯有普通人才是历史真正的承担者,他们身上体现了历史的无情,也以个体的情感宽恕和包容着命运的残酷。


毫无疑问,这也与该片导演特瑞·乔治(Terry George)的一贯叙事手法相通——他的名作《卢旺达饭店》(Hotel Rwanda ,2004)在题材和内容上,和这部《承诺》有相通的地方,都体现了导演用电影这种媒介去思考种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的人道关怀和淑世功能。换言之,我们可以把《承诺》放置在《卢旺达饭店》的延长线上进行比对。




最后,值得一提的还有另外一部电影,叫做《奥斯曼中尉》(The Ottoman Lieutenant,2017)。这部电影和《承诺》一样,都从某个角度和侧面表现了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历史。



但是,与《承诺》不同,《奥斯曼中尉》似乎更着重表现女主角的感情线索,使得历史成为上演乱世佳人的舞台,于是冲淡了亚美尼亚大屠杀议题本身的沉重感。相比之下,《承诺》的感情线更为内敛,整个电影也更有真实性和历史感。



编辑:鹦哥岭

【往期回顾】

汪荣书影记忆系列

①电影《秘果》:小鲜肉们的青春“情怀”

②世界旅行者的好奇之眸 ——读村上春树《你说,寮国到底有什么?》

③电影《“吃吃”的爱》:旋转吧,万花筒!

④《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李欧梵的古典与现代

⑤电影《闪光少女》:民乐PK西洋乐,还需要一点儿下跪营销?

⑥《白》: 性冷淡风格的美学源头

⑦温骏轩《谁在世界中心》:地图真的会说话吗?

⑧IP、小鲜肉与粉丝经济

⑨《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稍纵即逝的意象与诗情

⑩《古都》:我们如何与传统相处?

⑪周保松《小王子的领悟》:如何解决小王子的疑问?

⑫《战狼2》:56.62亿票房打造中国重工业电影神话!

⑬苏枕书《京都如晤》:见字如晤中,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⑭孟晖《古画里的中国》:唤醒沉默的图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