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傑【246】國學大師

香港名嘴 2022-10-12

閱讀往期:陶傑【245】所謂老朋友


中國學者季羨林逝世,身後封謚「國學大師」,但「季老」婉辭。


季羨林年輕時考進清華,讀西洋語文系,主修德文,轉研印度和梵文,更在德國分讀西域的火吐羅文字。後來兼讀李商隱詩,中國文學只是配菜,就像一個年輕人投身廚藝,明明學的是西餐,由羅宋湯入門,學燒西冷牛排、鵝肝鴨胸,然後轉玩印度咖喱,各類香料,無一不精,在咖喱之中,他鉆研日深,趣味開拓到南亞的斯裏蘭卡菜──斯裏蘭卡菜,有一味叫做「基利巴飯」,以椰奶、紅洋蔥和香蕉共烹一爐,味道有點僻入偏鋒──這位名廚閑來也弄點咕嚕肉和揚州炒飯把玩自娛,但不可以尊稱為粵菜先鋒,或者鮑魚大師。


「季老」很可憐,不但生前所學沒有幾個「共鳴」,連自己搞些什麽,大方向也沒什麽人能「分享」,燒出來的羅宋湯,消費者當做豬肺湯來滋補,跟喝法國紅酒拌和可口可樂,而又當做五加皮來品嘗一樣有創意。



「國學」博大精深,不是那麽容易上手。聽聽除了四書五經、唐詩宋詞這些典籍的名字:白虎通義、鹽鐵論、唐律疏義、春秋繁露,還有許多希奇古怪的題目,像「無能子」、「論肉刑表」、「呻吟語」,做國學大師,除了通衢大道的學問,還有橫街窄巷的小知識,十輩子的光陰都不夠使用。


「國學大師」的頭銜,不幸令人覺得很 Out。一個男人念 MBA,華爾街、拉弗紅酒和路易十三、畢菲特、索羅斯、國際貨幣基金協會 ── 一連串消費指數奇高的名詞聚攏過來,他會有許多北京上海的模特兒女伴。一個男人鉆研「國學」,就不同了:孔孟、老莊、董仲舒、柳宗元,都是令當代女性望之生畏而卻步的名字。


國學兩字,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一個佝僂的背脊、一副老花眼鏡、一根拐杖、還有一片晚清殘留的月色。季羨林拼命推卻這頂發毛的舊冠,周圍的人卻拼命要他戴上,他們還以為「大師」很謙虛,表面婉辭不就,其實還有待大家堅持。做一個中國的通人,一生很累,就在這等骨節眼上:心意不斷有周圍的人在揣測,你越推辭,他越以為你要擺出一副謙厚的學者架子。他永遠以小人之心來猜度你,就像敬酒奉菜,你說「我飽了」,他認定你是客氣,非要你填塞下去。季羨林不可以一翻桌子,對周圍擦錯鞋的人爆一句粗口:「我不是國學大師, I mean it,×你媽。」就這樣悶死了,其中玄機才是最大的「國學」。


閱讀往期:陶傑【245】所謂老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