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鞋是耐克的”:最失败的教育,是让孩子在鄙视链中力争上游

精读妈 爸妈精读 2020-08-25


了解精读妈本人最新动态

加精读妈微信:fushujd(进育儿群)


精读妈说:最好的教育,不是努力让孩子在鄙视链中力争上游,而是让孩子拥有漠视鄙视链的强大内心。

 


作者:小确幸来一打(爸妈精读主笔)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楚翘朗读音频



 

小外甥刚上小学一年级,这天放学回来后就闷闷不乐。

 

原来是“英语希望之星”本省赛区在他们学校进行海选,英语老师鼓励他们班小同学们都去试一下。

 

都是刚上一年级不到两个月的孩子,平时学英语就是简单的日常对话,简单的句子,孩子们之间看不出太大的差别。

 

这一参加海选活动,孩子们的真实英语水平差距就显露出来了。

 

有个小姑娘,标准的发音,流利的自我介绍,还唱了一首英文童谣。

 

一个小男孩更了不得,声情并茂地讲了一个英文版《小红帽》的故事。

 

而多数孩子,都是简单的一两句自我介绍,表演一个在课堂上学过的儿歌。

 

海选结束了,小同学们开始聊天交流了。

 

唱童谣的小姑娘说:“我四岁就学英语了,我报的是一年一万多元的外教课。”

 

讲故事的小男孩说:“我爸爸妈妈在家都用英文和我对话,我不但报了一对一的外教课,还去过好几个英语国家旅行呢。”

 

那些小学前就没学过英语,只跟着英语老师学了几个简单句子的孩子,都不敢说话了。

 

小外甥就是其中之一。

 

小外甥问表姐:


妈妈,你为什么不给我报一对一的外教课,你为什么没有带我去英语国家旅行啊?同学们都开始鄙视我了。

 

我和表姐都很震惊,学个英语都有鄙视链了。

 

家长群里一聊,才知道孩子之间真的有鄙视链,而且这鄙视链无处不在。




 

钱钟书在《围城》里说:


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语系学生瞧不起中文系学生,中文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瞧不起社会学系,社会学系瞧不起教育系,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可见,教育鄙视链由来已久。

 

之前就有新闻报道过,有英文名字的孩子看不上没有英文名字的孩子,不和他们一起玩。

 

在电影《嗝嗝老师》中,在同一个学校上学,来自贫民区的孩子被别的孩子们看不起,排挤疏离。

 


在孩子们之间,鄙视链已经悄然产生,还无处不在。

 

就读学校有鄙视链,读学费昂贵的私立双语学校的看不上读重点公立学校的,读重点公立学校的看不上读普通学校的。

 

孩子学什么特长也有鄙视链,学马术、高尔夫、冰球、茶道的看不上学美术、小主播、编程、跆拳道的,学美术、小主播、编程、跆拳道的看不上什么也不学的。

 

孩子们上学放学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也有鄙视链,开豪车的看不上开普通轿车的,开普通车的看不上骑电动车的。

 

甚至于孩子们穿什么鞋都有鄙视链。

 

一个朋友说,有一天她去小学送女儿上学,校门口,一个小女孩对她女儿说:“哇,娅娅,你今天也穿耐克的鞋了啊,和我的是同款,颜色不一样呢。”

 

朋友从来没注意过这些穿校服的孩子们脚上穿的是什么鞋,那天一观察,才发现,孩子们的鞋大多是阿迪耐克等名牌,难怪女儿说什么也想要一双,说是她的鞋子被同学们笑话了。

 

前段时间有篇文章说,家长之间有家长鄙视链,连孩子都知道。

 

但是,家长们不知情的是,孩子之间的鄙视链,大部分都是通过每天观察爸爸妈妈知道的,他们的焦虑和攀比,孩子们其实都能感觉到。


 

 

香港电视纪录片《没有起跑线》曾让我印象极深:


一对中产父母为了让孩子入读“只收10名1月份出生学童”的学校,夫妻精准计算受孕时间,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让孩子“赢在子宫里”。



正如这对要让孩子“赢在子宫里”的父母一样,很多父母都有教育焦虑: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前一阵子9月1日开学季,孕妈们又开始扎推生孩子了,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能早一年上学,竟然有的不足月就剖腹产。

 


最焦虑的中产阶层的家长们,自己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达到了如今的社会阶层,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上失败了,再从现有的阶层掉落下去。

 

于是,拼尽全力要为孩子择校,选好的兴趣班补习班,努力让孩子成为“人上人”,成为自己教育成功的骄傲。

 

正是家长的这种无处安放的焦虑和攀比心态,无形中蔓延到孩子中间,影响到了孩子们,才形成了孩子之间的各种鄙视链。

 

虽然,鄙视链的存在是现实,但当“鄙视链”和“教育”如此明目张胆地勾连在一起,它就像一个笑话,彰示着教育最大的失败。

 

鄙视链上无赢家


无论你多么努力想让孩子处于鄙视链的上游,甚至顶端,都有别人依然站在更高的地方鄙视你。

 

安柏在文章《你在教育链上鄙视别人家孩子,它站在食物链顶端鄙视你》中却描述了这样一番景象:

 

他引用了牛津大学博士尤瓦尔·赫拉利的话: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是因为算法变得越来越聪明,也是因为人类逐渐走向专业化,所以用计算机取代人来越来越容易。


人工智能目前无法做到与人类匹敌。


但是对大多数现代工作来说,99%的人类特性及能力都是多余的。


人工智能要把人类挤出就业市场,只要在特定行业需要的特定能力上超越人类,就已足够。

 

即使你现在拼尽一切让孩子处于鄙视链顶端,几十年后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孩子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成绩也可能毫无用途。

 

父母将焦虑和攀比传递给孩子,让自己的孩子身处鄙视链中,本身就是父母教育的失败。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真正有出息的呢?


内心强大,漠视鄙视链的孩子

 

作家咪蒙曾经写过她的儿子。

 

她们刚去上海时,没有房子,在创业期,开的车也没有别人家的好。

 

一次她去接儿子,看到自己的小破车淹波在别人的豪车中,于是问儿子:“妈妈的车没有别人的好,你介意吗?”

 

儿子说:“这有什么介意的,再好的车在市区只能开60码以下,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有豪车的人说不定操心孩子成绩不好呢?”

 

很佩服小小的孩子能有这样好的心态。

 

最好的教育,不是努力让孩子在鄙视链中力争上游,而是让孩子拥有漠视鄙视链的强大内心。

 

父母是否有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能否有强大的内心很重要。

 

正确的价值观一定是尊重他人,不会以金钱画圈子,不会站在物质的台阶上俯视他人。

 

当一个人的优越感建立在金钱和物质上的时候,恐怕也是最脆弱和最可怕的。

 

父母自己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不与别人比吃穿住行,生活上不攀比,学习上却要有上进心,鼓励孩子在学习上你追我赶。

 

父母们正确的价值观,才是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们的,最好的礼物和馈赠。

 

言传大于身教,父母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还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言行。

 

当发现孩子有攀比的心理时,首先审视自己,在言行上有什么不当。

 

父母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攀比,才能拥有强大的心理,有内在的自我。

 

萨提亚心理学认为,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之间悄然而生的鄙视链,是大人的焦虑、攀比造成的

 

父母们无处安放的焦虑,变成了“我想给你最好的,我能给你最好的。”

 

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孩子,不会将自己置身于鄙视链中,会跳出来漠视鄙视链,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自己擅长的赛道内专注奔跑


不要再把自己的焦虑传达给孩子了,毕竟,你也经历过被鄙视的感觉。


生儿子好还是生女儿好,我采访了100名妈妈

谢娜自爆被潜规则:在世界变好之前,女孩你要学会保护自己

浙大博士跳江自杀:孩子若不懂得如何与世界相处,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

作者简介:小确幸来一打,富书签约作者,期刊写手,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亲子咨询师,媒体人,用文字分享人生小确幸,感悟生命大欢喜,简书@小确幸来一打,微博@小确幸来一打。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bmnfrc),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头条号@爸妈精读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精读妈↓↓↓

👇点击阅读原文,最好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