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妈10年才明白,养娃不是驯兽,是种树

凌想 爸妈精读 2020-08-25

了解精读妈本人最新动态

加精读妈微信:fushubl(进育儿知识营)


精读妈说真正的教育,就是看到孩子内在的情感需求,给到他足够的心理营养,让他自由地发挥天性,剩下的,就是静待花开。

 

作者:凌想,来源:凌想亲子心理(ID:lingxiang127),经授权发布



自从与我们分房睡后,橙子一直有个“毛病”:晚上睡觉总想有人陪在身边,等他睡着了才能离开。


如果他自己睡,有时会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越睡不着就越着急:“都快11点了,我还是睡不着,明天早上我该迟到了。“小孩又着急又委屈,都快急哭了。


对于陪睡这件事,我觉得,既然孩子有这个需求,那就满足他,陪他睡好了,也不是什么大事,长大一些自己就好了。


然而橙子爸爸很反对:

都这么大了,还要人陪着睡,难道还要陪到八十岁吗?你就是太惯着他。

这个坏习惯就得给他扳过来,睡不着就自己躺着,躺到睡着为止。扳几天,让他养成习惯就好了。


为此我们争执了好多次。陪睡问题就这么断断续续持续了好几年。


有一次,我和橙子爸爸推心置腹地聊:

你说,橙子这么大了,他能不明白你给他讲的道理吗?

他能不知道应该自己睡觉吗?

你为此生气吼他,他为什么宁愿冒着被你吼的风险,也要一次又一次地要求陪睡?


是他不懂道理吗?是他想被吼吗?肯定都不是。


一定是有什么更强大的动力,让他这样做。所以,我们只扳他的表面行为,治标不治本。


橙子爸爸没说话,不知道听进去了多少。


这次谈话后,我明确表示:只要橙子需要,我会陪他睡,直到他不需要我陪为止。


橙子爸爸没再表示反对。


自从陪睡“合法化”后,每晚睡前,橙子都会喊我:”妈妈,我收拾好了,快来陪我睡觉!“


我会给他整整枕头被褥,亲亲他的脸颊,摸摸他的小头发,简单的睡前仪式完成后,我就坐在床边看书刷手机。


等他睡熟了,我再悄悄地离开。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橙子每周六开始参加一个亲子活动,主题是生命教育。


整整一天,老师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放飞自我,放开了各种玩。


玩了两三次后,我明显感觉橙子的状态打开了很多,更开心、更自信了,也更能表达自己了。


一次周六回来,晚上橙子躺在床上,我说:我可以坐在客厅陪你吗?客厅紧挨着他的房间。橙子答应了。


过了一会儿,橙子说:“妈妈,你去洗澡吧,洗完澡再来陪我。”


我就去洗澡了。洗完一看,橙子早已熟睡了。


这以后,橙子有时会主动要求我坐在客厅里陪他,不用坐在床边了。


这就是进步。


我由此发现,当孩子内在积攒了足够的安全感、内心的力量强大了,他自然会生发出独立自主的渴望——就像种子要破土发芽一样,这是生命的本能、天性。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土壤、阳光、温度、水分,还有耐心。


环境适宜了,养料足够了,生命自然会发芽、成长。


而很多父母经常做的,是揠苗助长。



陪睡问题看似一件小事,但从中反映出我和橙子爸爸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


或者说,对教育本质的不同理解。


什么是教育?


是通过训练、矫正孩子的行为,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还是激发他内在的动力,使之自然做出好的行为?


是训练,还是引导?


是灌输,还是激发?


当我看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时,我发现,早在100多年前,这位著名的教育家就洞彻了教育的本质。


杜威在书的开头就讲到了“训练”和“教育”的区别。


训练,是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让人的行为发生变化。就像训练老鼠走迷宫、狗熊作揖一样。


训练只关注行为,而不去管行为背后的心理和情感。


孩子的活动“只是被利用来获得有用的习惯。他像动物一样受训练,而不像一个人那样受教育”。


而教育,是通过引导,让孩子认同做事的共同目标,从而产生内在的驱动力,主动自觉地去做事。


 


有很多父母,把教育当成了行为训练。


孩子哭闹不休,父母说教、批评、打骂,想出各种办法,为了让孩子不哭。


孩子学习不用心,那就在一旁陪读,监督他把作业按时完成。


孩子调皮捣蛋,那就揍他一顿、关个禁闭,让他变老实一点。


孩子爱玩手机,那就严防死守,没收手机、拔掉网线,像盯贼一样盯着。


孩子做得好,父母就喜笑颜开,想着奖励孩子;


孩子做得不好,父母就愁眉不展,想尽办法矫正行为。


发现了吗?


我们在意的、焦虑不安的,都是孩子的行为。


只要孩子的”问题行为“消失了,父母的教育就算成功了。


可是,这样的教育,我们是把孩子当成了马戏团里的动物。


而我们自己,则成了驯兽员。


就像训练狗熊作揖。狗熊按照指令去做,就奖给它一块糖吃。


狗熊不听话,不肯做,那就一顿鞭子伺候。


做得对,奖励;做得不好,惩罚。


出于恐惧和诱惑,慢慢地,狗熊变得听话了,驯兽员一挥手,狗熊就知道该做什么。这时,就算大功告成,可以表演给观众看了。



把育儿比作驯兽,听起来有些残酷,实际上,很多妈妈对几个月大的小宝宝已经开始这么训练了。


可能每个新手妈妈都听说过哭声免疫法。


为了让初生的婴儿可以睡整觉,人们想出了所谓的哭声免疫法。


妈妈掐着表:

第一晚,婴儿哭了一分钟,妈妈上前抚慰。


第二晚,婴儿哭了两分钟,妈妈才去抚慰。


第三晚,婴儿哭了三分钟,妈妈才出现。


就这样,一点点延迟抚慰,婴儿慢慢地就不哭了,变得很乖,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睡整宿觉了。


哭声免疫法曾经在美国风靡一时,直到现在,国内还有很多拥趸者,温情脉脉地讨论着怎么训练孩子不哭不闹睡大觉。


事实早已证明,这样的训练忽视了婴儿的心理需求,经过哭声免疫法训练的孩子们,长大后很多都出现了精神问题。


因为婴儿哭闹背后,表达的是情感需要,刚刚出生的婴儿,他认为他和世界是一体的,他一哭,妈妈就来抱他哄他,他就会感到安心。


当他哭上半天(婴儿感觉中的“半天”,可能就是妈妈眼中的三分钟),也没人理会,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恐怖的、冷漠的、不值得信任的。


他被这个世界抛弃了,就意味着崩溃和死亡。


慢慢地,他就会对这个世界失去信任,失去安全感,为了保护自己不崩溃,他关闭了自己的感受。反正哭也没用,那就不哭了。


那些在一旁掐着表的妈妈们,正沾沾自喜自己的训练大功告成。


她们不知道,婴儿的内心正承受着怎样的恐惧和孤独;而训练的后果,会在几年后显现出来。



那么,把训练当作教育,会有什么后果呢?


1. 把训练当作教育,最终导致的是压抑。


就像橙子的陪睡问题。


表面的问题,是孩子不敢一个人睡觉。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他缺乏足够的安全感,缺少足够的情感支持。


如果我们只矫正他的陪睡行为,强制他必须独自睡觉,他可能最终也能做到,看起来变得勇敢了。


但,看不见的代价就是,他把内心的需求深深压抑下去,假装出大人喜欢的坚强独立。


很显然,这样的独立坚强是纸老虎。


 


2. 把训练当作教育,还会导致或正面、或消极、或隐蔽的反抗。


我家养过一只虎皮猫,小猫很可爱,但有一个坏毛病,总是爱上床,沾得到处都是毛。


为此我教训过它好几次,一边拍它一边告诫:不许再上床。


效果是有的。它不再光明正大地上床了,而是趁人不在溜上去,一听到脚步声,嗖地就蹿下来,让你没法当场抓获。


对小猫小狗,我们采用的就是“训练”的方法,训练它们懂规矩,按照我们的意志行事。


但是,你看,即便是一只猫咪,它在这种“铁腕”政策下,也学会了钻空子,阳奉阴违。


挨了打后,想上床的动机其实还存在,只是因为恐惧而生生压抑下去了,表面上看,管教很有效。


但一有机会,只要它估摸着不会被发现,内在的冲动就又驱使它蹿上床。


这样的训练,改变的只是行为,改变不了内心的动机。


猫犹如此,高智商的娃更是这样——钻空子、说谎话、偷着藏着悄悄干,还有磨磨蹭蹭的消极抵抗……


像打地鼠一样,压下去这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又冒出来,让你焦头烂额,防不胜防。


3. 把训练当成教育,孩子的驱动力是恐惧。


因为害怕被惩罚,害怕被父母抛弃,害怕不被认可,出于怕和恐惧,才不断努力。


进取的背后是深深的无名的恐惧。


这样的人,即便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内心也不会真正快乐。


他永远觉得做得不够多,自己不够好,不敢停止努力,直到把自己逼崩溃……


所以,把训练当作教育的父母,必须面对二选一的抉择:你想让孩子成功,还是幸福?



我们为什么会把训练当教育?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这样被训练出来的。


我们考高分,就是好学生,


我们赚到钱,就是成功人士,


人们习惯了用外在的社会评价标准来对标自己——只要行为对了,一切就都对了。


我们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我们也会这样去教导孩子。


究其根本,我们没有尊重自己这个个体,没有尊重孩子这个个体。而是把自己、把孩子当成了生产线上的产品,按照理想中的模子使劲往里套。


不管孩子是苹果树、梨树还是桃树,统统要求他结出苹果。结不出来,就是失败的人生。



我以为,真正的教育,是看到孩子本身。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


首先,你要放下成见和评判,“看到”孩子的本来样子,尊重他的生命节律。


他可能是迎春花,春天一来就开花。也可能是菊花,直到秋天才会绽放。


比如,孩子可能就是天生敏感谨慎,就是内向,就是活泼好动,就是不爱阅读,就是动手能力更强……


这些,你能接受吗?


你能接受他和主流标准不一样吗?和你理想中的小孩不一样吗?


其次,要透过行为,“看到”孩子内在的情感、动机。


你不会去训练一粒种子如何发芽、开花。


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土壤和水分,它内在的生命力就会驱动它破土发芽,舒展枝条,长成它可以成为的样子。


孩子就像一粒种子。


真正的教育,就是看到他内在的情感需求,给到他足够的心理营养,让他自由地发挥天性。剩下的,就是静待花开。


所以,当你在为孩子的问题焦虑不已,不妨想一想,你是在驯兽,还是在种树?



为什么孩子吃苦要趁早?

男女之间没有纯爱情,除非生个娃

暖炸!3 岁妹妹接15岁哥哥放学,网友:又想骗我生二胎了

作者简介:凌想,橙子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出版人;帮助千万父母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公众号:凌想亲子心理(ID:lingxiang127);爸妈精读经授权发布

注: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头条号@爸妈精读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加精读妈

在运营一个育儿知识社群,

解决育儿问题的宝爸宝妈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亲子测试”,最好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

点击“在看”,支持精读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