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次又一次“卷土重来”,我们真的打不倒这只“大怪物”了吗?

陪你抗疫的 Gapper国际义工旅行 2022-08-27


🇨🇳


Hi,你好吗?

现在这个时候,笑着说“我很好”好像已经变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

疫情的反复给已经慢慢回到生活正轨的我们来了一次重击,上一次疫情形势这么严峻,还是在2020年2月的武汉。


此轮最早通报疫情的,是处在吉林疫情风暴中心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紧接着,这轮疫情波及到了20多个省份,多地出现校园聚集性疫情。


光是3月14日这一天,吉林省就新增了3076例本土确诊病例。很难想象,抗疫的第三年,我们仍然没有打倒这只“大怪物”。

甚至,我们可能要做好与它共存的准备了。


  No.1  
我们的青春里全是疫情了

这两天有一个热搜「没有疫情的大学生活什么样」触动了不少人,尤其是“疫情还没结束,我的大学生活快结束了”引发了不少人的共情。


微博博主 @其实是香蕉 的这一段话道尽了18届以后大学生的心酸:

遗憾的是这个疫情恰巧发生在大学生活期间。
但凡在其他的人生阶段maybe都不会这么难过。
它把成年人,极有可能是这一生中,唯一能自由支配时间的日子吞噬了。
再也不会有这样大段完整的时光任由挥霍。
无论之后疫情是否完全平息,这几年大学生错过的一点一滴,错过就是错过了,无法弥补。
没有经历这一切的大学生是幸运的。

痛苦因为直白,所以更能共情。


如果没有疫情,我们可以随时去见想见的人。哪怕是异地恋的情侣们,也能在约定的时间见到彼此。

没有疫情,我们能迎着惬意的晚风在校园里漫步,把学校周边的美食都吃个遍。

没有疫情,我们时刻拥有着说走就走的权利,行程码、48小时核酸、封校都不会成为我们的阻碍。


下面的这一组在网上流传甚广的图,更是让人感概不已。

因为疫情,原本热闹的团聚,现在变成为了“大家”的安全,只能牺牲小我,独守岗位。


因为疫情,以前热闹繁华的街道,现在变成了空落落的城市,而这样的改变甚至就在一夜之间。


以前花攒下来好久的钱,只为看一场偶像的演唱会,期待了很久,与另一半、好友相约。如今却只能等来一个又一个的“因为疫情原因取消”,幸运的话,也只能在线上观看。


从前人来人往的车站大厅,如今也只有抗疫人员来来回回地消毒清洁。


疫情还夺走了我们与相爱的人拥抱的自由,隔着窗户亲吻,就已经是最大的奢侈。更不要提我们被疫情夺走了生命的亲人、爱人们了。


曾经哪怕是不曾相识的陌生人们,我们也会在演唱会结束后,在地铁上热情放纵地歌唱,现在的地铁上,每个人都带着口罩,不带口罩甚至会被“驱逐”。


曾经的小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公园草地上玩耍,如今却只能裹着又大又厚重的隔离服,独自一人前往隔离。


曾经我们能在电影里,一个又一个人挨着坐,为自己喜欢的电影应援,如今,电影院的生意也逐渐萧条,每个座位上都写着“请保持距离,此位留空”


都说学校里的晚霞最美,可我们再也不能看见了,替代美丽的晚霞的,是居家隔离的网课生活


承载着童话梦想的迪士尼也不再梦幻,哪怕在迪士尼的烟花下,我们也躲不开要做核酸检测的命运


连孩子们的儿时游戏都变成了“搭火车”式的排队核酸。


疫情,到底让我们失去了什么?

  No.2  
疫情很残忍,但这些很暖

虽然各大高校的聚集性疫情频发,但学校对大家的偏爱,也安抚了不少的人心。

比如重庆大学在疫情防控的第一时间就召集好了志愿者,在得知情况后,学生们更是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半个小时就招募到了140多名学生志愿者,报名的信息刷爆了工作群。


吉林大学的防疫工作人员更是一早起来就开始为学生们准备早饭,并许诺“一定会为孩子们及时供上饭”


在寝室隔离的学生们也开始苦中作乐了起来,上海疫情爆发的第三天,B站UP主 @皮卡丘的莫拉 就来到了上海松江大学城。

原本是准备来母校看看的他,因为疫情被拒之门外。


这个时候他突发奇想,想用无人机拍下学校里的一些自己生活过的角落。

就在他准备回程的时候,突然在一个路口听到了一阵热闹的声音。他转完一看,发现4期学生公寓里,有一栋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相对。

好多同学们都在阳台上互相给彼此唱歌,还有人喊了一声“中国加油”。同学们的歌曲一首接一首,从《晴天》《告白气球》到《老男孩》《沙丘》....


无人机紧接着飞到了其他的地方,发现了它的女孩子们上一秒还在不好意思地半掩着嘴,下一秒就把屋子里的室友喊出来看热闹


还有的女孩子们激动地朝无人机挥手,眼看着无人机要飞走了,还对着镜头摆了一个爱心


一位男同学举起了自己手中的单反相机,忍不住给无人机来几张特写。


想尽快让同学们看到无人机拍的素材的莫拉,着急地朝楼上大喊,问大家能不能面对面拉个群。

面对面建群需要输入四个数字,楼上有个男生就马上回应他“6666”。

后来同学们还在群上,给莫非发了其他的视频作素材。

同学们后来发的素材

疫情改变了很多的大学生活,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与肆意潇洒的权利,但还是有这些苦中作乐的可爱瞬间,让我们不仅感概,疫情,原来也没有那么糟糕。

哪怕身上担着抗疫的艰巨任务,也不忘浪漫鲜花的防疫工作者。


贴心给小动物做核酸检测的核酸检测人员。


一堆工作人员聚在一起,工作再忙也不忘“隆重”地庆祝生日


闲暇之余的工作人员们还不忘跟着做快乐的“拉拉操”,真是劳逸结合!


出来营业的狗狗,虽然身上“无可奈何”地挂着“请有序排队,我是志愿犬”的小牌子,但也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


这些可爱的人儿,都是鼓舞我们度过疫情的坚挺力量呀~

  No.3  
疫情当下,我们能做什么?

vlog博主 @185是我呀 关于疫情的讨论发人深省,她说:

今在朋友圈看见一话,出生就被关在笼子里的鸟,会认为飞行是一种病。

其实感觉关于这场再次席卷而来的疫情的讨论,大部分人的“愤怒”不来源于“自私”的不愿意、或无法理解自己需要为集体出一份力,舍弃一部分“自由”,而是愤怒自己的合理欲望被打上了羞耻的标签,被否认存在。

我愿意让度我的自由,但这是让度,而不是不该有。



青春总共才几年疫情就占了三年,疫情剥夺了我们很多基本的“自由”,我们都很期待能够不顾疫情的风险自如地做出选择的那一天。

因此我们不停地呼吁“疫情滚出地球”,但在疫情来临当时,却又总是束手无策。

既然无可奈何,那就先做好当下,用最饱满的姿态,迎接一个又一个未知的明天吧!


毕竟我们所有人,都陪伴着彼此,一起打倒这个“强壮”的怪物。

在疫情爆发的当下,消极抱怨对缓解疫情并没有实际效益,即使生活如此颠簸和曲折,我们也要在这样的际遇下保持自己的节奏。

再者,从另一个层面看,疫情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还让我们看到了更多面的世界。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向前冲鸭!

疫情是个难题,也是个机遇。Gapper最近也开发出了疫情期间可以在线上完成的项目,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丰富自己的履历和为世界做一点贡献⬇️


 对外汉语跨国教学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带领远方的孩子开启汉语的大门是种怎样的体验?有这么一群人,选择成为国际志愿者活跃在线上课堂,点拨学习汉语的乐趣,使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让世界所知。虽然疫情之下无法真正相见,但跨越时空的课堂,可以将知识与爱,传递给求知若渴的学生们。


GAPPER联合「外研社国才创培中心」,正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实践项目了解当地真正需求,通过公益创新模式,将课堂延续至云端进行,弥补东南亚贫困地区教学资源的不足。



 宝龙艺术中心艺术策展线上实践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一场艺术展从构思到实现,要经历哪些步骤?穿梭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能够无限近距离的欣赏巨作的艺术策展人,如何将艺术作品完美地呈现?艺术导览员又是怎样带领观众读懂艺术展的奥秘,以及把自己对展览的热爱一点一点传达给他人?

我们所看的每一场展览,诞生的背后都有着不简单的心思与设计。这次,Gapper携手上海宝龙艺术中心,用一次为期7天的实践项目,带你真正走进艺术策展的世界。


 AXA法国安盛集团官方线上实习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为了助力大家补充实习经历、提高求职竞争力,GAPPER这次争取到了「AXA安盛线上实习」的稀有名额。


无论你是还没有满意实习的应届生,还是想提前进行知识储备、积攒敲门砖的在校生,都能获得无限大的背景提升!



 老龄化社会专题云调研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可以用科技、用智慧去反哺老人。一代人终将老去,现在是他们,将来是我们。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做点什么吧。Gapper携手「乡村笔记」,发起新一期云调研的招募,邀请你一起参与老龄化社会青年行动。


本次老龄化社会专题云调研利用互联网技术突破地域限制,连接志愿者与远方的人们与社群,通过对话领域专家、线上调研传播、在地直播采访的方式,走入固有想象之外的世界开展青年行动。


⛽️
本文编辑 / kat
本文素材 /网络(侵删)
封面 / 小红书博主@Benent

1.咨询邮箱:info@gappernet.org(2个工作日内回复)


2.微信客服Gapper小天使:Gapper321(添加时请备注意向项目)


3.咨询电话:400 606 5502(咨询时间为周一至周五 9:00am - 12:00 am / 2:30pm - 6:00 pm)





↓后台回复关键词解锁更多国内项目↓新疆、甘肃、可可西里、内蒙古、海南西岛、贵州厦格、云南镇雄、云南维西、云南保山、云南西双版纳、福建龙潭里、厦门、上海、浙江......

不负热爱赋能前行2022, 遇见更好的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Gapper其他项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