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仁国被双开:茅台贪腐往事

登山望岳 2021-04-24


凭海观潮A,长按关注  

在茅台的故事里,贪腐始终贯穿其中。


来源:知否财经(ID:mbabiz)



离开茅台387天后,袁仁国被双开。


“茅台酒对我来说,意味着事业和生命,我要把我的生命和血液融入茅台酒之中。”“我爱茅台,我无法离开茅台。”袁仁国被视为是“万亿茅台”的核心缔造者,他曾说。


5月5日,贵州政协发布会议决定,免去袁仁国政协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常务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委员职务。


那时,距其在去年5月卸任董事长正好一年。


两次去职耐人寻味,引发外界诸多猜测和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袁仁国一手缔造的茅台营销体系,在其去职后遭到“清洗”。


如今的茅台,于扶不起的A股而言,恰如神一般的存在。


今年以来,贵州茅台股价一路走高,4月24日还曾登上990元历史最高位。


然而贵州茅台不是天生自带光环,20年前却是另一番情景。


公开资料显示,贵州茅台2001年8月上市时,市值为92.53亿元,而彼时的五粮液总市值已达193.64亿元,为茅台市值的209%。是年,茅台的营收为16.18亿元,而五粮液的营收已达47.42亿元,接近前者三倍。孰重孰轻,泾渭分明。


事实上,在大部分的时间内,“大国之酿”平凡而普通。


故事的反转发生在2008年。


为何通过短短7年,贵州茅台就能全面超越五粮液,坐上白酒龙头老大宝座?是赤水河流淌的水升值了吗?


对于股王茅台而言,掌舵者袁仁国可谓功成名就,却又在即将冲上万亿巅峰之际,选择了“急流勇退”。


火一般的开局,迷一般的结局。


袁仁国前传:起家


所谓哀兵必胜。


“在当下,我们要唱好三首歌,第一首《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一切要靠我们自己,第二首是《国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们茅台公司眼下就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团结、拼搏才有活路,第三首歌是《敢问路在何方》,纵然脚下有千难万险,我们也要探索出一条自救发展的新路来。”


1998年7月,袁仁国第一次以总经理身份公开亮相。


这是茅台有史以来最艰难的时期,酒厂门可罗雀。时值金融风暴席卷亚洲,国内白酒行业受到冲击,又有一些厂家受暴利驱使造假不止,年初的山西朔州毒酒案让白酒行业深受其害,人们无不谈酒色变。茅台制定的2000吨销售目标,在袁仁国被推上领导岗位时,只销售了700吨。


把袁仁国推上领导岗位的是一代国酒大师、原茅台酒厂厂长季克良,他认为这个年轻人“敢想敢干,有闯劲儿”,希望他能在茅台危机时力挽狂澜。


袁仁国不负众望,接下来5个月,他精选了17名营销人员组成了一支敢死队,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白酒统一由省糖酒公司销售的惯例,完成了剩余1300吨的销售任务。


1998年底,茅台销售、利税都创出新高,同年,股份制改造完成后,季克良将股份公司董事长的重担也交给了他。自那时起,袁仁国已经成为众人心中顺理成章的接班人。


袁仁国1956年出生于仁怀市,1975年以知青身份进入茅台酒厂,从最基层的制酒工开始干起。袁仁国是老书记邹开良故旧的儿子。1978年高考时,因未达到录取分数线,袁仁国必须继续留在厂里工作。为了酒厂发展,邹开良把他和一批同事送到了贵州工学院学习。


让邹开良刮目相看的有一事。1989年顶着“国酒”光环的茅台酒厂因为作坊式生产没有通过“国家一级企业”参评。年轻气盛的袁仁国向邹开良主动请缨,去北京“讨公道”。他找到国务院工业办一位司长陈情,“日本、欧洲的技术多先进,茅台却谁也仿不了。这说明,茅台的标准比国际标准更高,世界上只有一家茅台。”这番说辞成功为茅台挽回了荣誉。


贵州茅台由1951年茅台镇上的三家私人酒坊合并而来,因开国元勋钟爱而被贴上“国酒”、“政治酒”的标签。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原子弹实验成功、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等新中国重大历史事件都有它的见证。


因产量有限,上世纪茅台酒基本处于计划配给状态,虽有“国酒”之名,在经营和效益方面,茅台一度乏善可陈。据《财新》报道,与主要竞争对手五粮液相比,茅台酒销售渠道单一,产品种类单一,定价策略单一,在产量、销售额、增长速度、产品售价和市场占有率上均落于下风。茅台一直陷在不断平衡计划时代遗留的惯性需求以及全新市场化需求的过程中。


因为与权力以及计划经济的颇多渊源,茅台一度成为公款吃喝的代名词。袁仁国曾说,“没有哪个商品像茅台这样,跟政治如此紧密。茅台在国家政治和外交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和作用。”中化集团总经理蔡希有、解放军原总后勤部副部长谷俊山、湖南岳阳副市长陈四海等腐败官员落马都被曝出涉及茅台酒有关的故事。


1998年袁仁国担任总经理时,茅台市场占有率0.01%,产量5000吨,在全国名酒中仅仅位列第11位。此时的茅台也只有一个主打品牌,即为53°飞天茅台。


42岁的袁仁国从上任第一天起就立志将茅台做大做强。


茅台腾飞:化身“奢侈品”


2001年8月,茅台酒股份公司成功上市。袁仁国此时担任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兼任股份公司董事长。拿到钱后的袁仁国没有大量并购扩张,而是启动了一系列技改、扩建、包装、贮存工程,两年后,茅台产量突破一万吨。2005年,随着股价持续攀升,茅台成为沪深两市白酒行业的第一牛股,净利润超过全国白酒之冠五粮液。


袁仁国完成了茅台历史上这次跨时代意义的超越。


作为贵州省属企业,茅台高管由省委组织部任命。由于茅台的特殊工艺以及地理位置,公司员工主要以当地人为主,一家三代或四代在此工作者屡见不鲜,茅台高管也主要由怀仁本地人或从基层干部中产生,公司高管也是“有能耐者”的必争之地。2004年8月,贵州省委任命袁仁国为茅台集团党委书记,在茅台权力系统中,这一职位意味着茅台真正意义上的接班人。


袁仁国一方面扩大企业规模,一方面保持发展速度,一方面保持传统,一方面寻找最大化品牌声望的方法。2010年茅台迎来两个新的变化:茅台营业收入突破百亿;一瓶53°飞天茅台售价超过千元。茅台自此进入奢侈品行列。


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11年10月,袁仁国接任季克良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2013年,“八项规定”让白酒行业再次陷入低迷。茅台市值蒸发35%,53°飞天茅台的零售价从2000元降到800元。看到下游经销商降价销售,袁仁国大动肝火,死扛着也要“保价”,试图维持住茅台的高端形象。他的死命令是,经销商必须力挺茅台价格,谁低就取缔谁。


与维持市场估值同时进行的还有其他方面的战略调整,比如培育大众消费和商务消费,抢占二三线白酒市场,如何与普通消费者实现无缝对接是那时袁仁国经常思考的问题。



早在2009年,袁仁国等人联袂发起北京国酒茅台文化研究会,简称“茅台会”。消息称,江南会、岭南会、浦江会、日本会、台湾会等都是在“茅台会”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茅台会”首届理事会副理事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一直以来,茅台的朋友圈里都有马云的身影。2016年,袁仁国找到马云签订了大数据《战略合作备忘录》,马云在签约仪式上现舀现喝,连呼“好酒”。 


在袁仁国看来,白酒拥抱电商是绕不过去的坎儿。早在2000年茅台股份上市时,袁仁国就搭建了一个叫做“茅台电商”的网络,2010年在其官网推出茅台商城。2016年,在天猫上线“茅台云商”,试水电子商务。2017年双十一之前,刘强东造访茅台,从袁仁国手中接过定制酒,一周后,袁仁国回访京东,双方达成深度合作。由于电商价格透明,可以更好地让利于民,茅台主力消费人群逐渐从“三公”消费转向普通消费者。


▲贵州茅台酒。


伴随茅台撕下政治标签、回归白酒本质,接下来四年,茅台市值一飞冲天。2017年4月,茅台以5000多亿市值超越全球烈酒冠军帝亚吉欧成为“世界酒王”。2018年1月,茅台以超万亿市值超越LVMH,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奢侈品集团。


时间悄然过去20年。


袁仁国治下:茅台一飞冲天


不可否认的是,贵州茅台的崛起与袁仁国的掌舵密不可分。


正是在袁仁国治下,贵州茅台渡过萧条期迎来目前的高红利时代,并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


从2000年的营业收入不及五粮液的三分之一,到2017年全球最高市值白酒公司,袁仁国也是成就贵州茅台两市第一高价股的助力者。


2000年12月起,贵州茅台进入袁仁国时代。


时年,贵州茅台主营业务收入仅为11.14亿元,净利润为2.51亿元,距离当年度五粮液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39.54亿元、7.68亿元的数字,还有不少差距。


随后一年,贵州茅台正式登陆资本市场,至2008年,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


期间,在袁仁国的掌舵下,贵州茅台聚焦茅台酒和系列酒的基础上,公司收入大幅增加。2005年贵州茅台净利润为11.19亿元,超越五粮液。


2008年,贵州茅台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2.42亿元、37.99亿元,超过同期五粮液的79.33亿元、18.11亿元,正式奠定了其国内白酒龙头的地位。


2013年-2014年,贵州茅台营业收入同比增幅为16.88%、2.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3.74%、1.41%,业绩增速远超五粮液和泸州老窖。


随着业绩持续提升,自2016年以来,公司股价连创新高,接连突破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大关,目前毫无争议的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2017年4月份,贵州茅台每股价格接近400元之际,其市值就已超过全球第一酒厂帝亚吉欧,问鼎全球白酒生产企业的第一把交椅。


2018年第一季度,贵州茅台营业收入为174.66亿元,同比增长31.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07亿元,同比增长38.93%。


2018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522.42亿元,同比增长23.0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47.34亿元,同比增长23.77%,扣非后净利润249.29亿元,同比增24.11%。


而在第三季度,该公司营收为197.18亿元,同比增长3.81%,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9.69亿元,同比仅增长2.71%,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也与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40.82%的增幅形成巨大反差,公司业绩增速进入换挡期。


“袁仁国时代”落幕


2018年4月底,袁仁国带着茅台访问全球最大的酒业集团帝亚吉欧的伦敦总部,希望借助其渠道优势,尽快打开茅台酒在欧洲乃至全球的市场。


袁仁国希望茅台集团在2020年成为“千亿”集团。


此前一年的4月,他掌舵的茅台集团市值718亿元,超越帝亚吉欧成为全球市值第一酒类制造商。


这是62岁的袁仁国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袁仁国与帝亚吉欧CEO。


在这次露面之前,袁仁国已是对茅台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第四代当家人。43年里,他从茅台酒厂的一线制酒工成为茅台集团的“一把手”,其间担任贵州茅台上市公司董事长达18年,任茅台集团董事长8年。


分水岭出现在2018年5月6日深夜,茅台集团紧急召开干部大会。袁仁国原本已经订好去澳大利亚考察的机票,也被要求参加,会议一直持续到23点多结束。


这次临时的深夜会议打破了原有的格局,人事变动消息传出,袁仁国同志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及董事会相关职务,贵州茅台集团的最高权力指挥棒由原本的“二把手”李保芳接替。


至此,袁仁国已在茅台工作43年,出任上市公司董事长18年,担任集团董事长8年。期间,袁仁国带领茅台集团从贵州山区一家小作坊企业,发展成为贵州省支柱企业、全国股价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


2018年4月,博鳌论坛聚光灯下的袁仁国曾放下豪言:“茅台离伟大企业的距离越来越近。”当天,同样出席论坛的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发表评论:“说自己伟大的公司往往活不长。一个月后的深夜,茅台董事长身份突然卸去,预示着的“袁仁国时代”的远去。


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在茅台工作40多年的袁仁国,忽然退休了。


后来袁仁国对媒体解释,是因为自己“年龄到了”。


多名原高层受贿被查


2018年4月,《华夏时报》、《网易财经》、《京华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茅台涉嫌财务造假,如果消息坐实,袁仁国等高管都将面临严厉处罚至于袁仁国“晚节不保”还是“功成身退”,相信时间终会给出它的裁判。


12月7日,当地权威消息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袁仁国目前还没有被采取强制措施,对其涉及的问题仍在查,他的“问题多了去了”。


不过对于上述问题,茅台集团和贵州茅台对《财经》记者表示,具体情况不清楚。


▲袁仁国。


疯涨的价格,让参与茅台酒经营人士获利颇丰。从今年8月份开始,贵州省开展干部违规参与茅台酒经营问题自查,涉及多部门和地区,已经多名干部因收受茅台酒、转卖茅台酒批条获利被查。而在此前,茅台曾有三名与袁仁国搭班管理层的原高层因受贿罪被处罚。


自2018年以来,断货成为茅台酒的常态。飞天茅台市场价曾一度高达2000元一瓶,参与茅台酒经营人员活力颇丰,而且茅台酒也进入部分官员受贿的礼品名单。



今年4月份,贵州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王晓光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调查。经查,王晓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并获取巨额利益,向管理服务对象借用巨额钱款谋利。


相关报道称,袁仁国被查或与此前落马的贵州原副省长王晓光有关,王晓光涉及茅台酒经营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王晓光的问题包括: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并获取巨额利益,向管理服务对象借用巨额钱款谋利;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并同意收受干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涉嫌受贿犯罪等。


公开资料显示,王晓光从2006年起任职茅台镇所属的贵州省遵义市副市长,2017年升入省政府。报道还称,王晓光与袁仁国、茅台公司关系不错。


王晓光在近日被提起公诉。最高检11月23日消息,重庆检察机关依法对中共贵州省委原常委、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王晓光涉嫌受贿、贪污、内幕交易案提起公诉。该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重庆市公安局调查、侦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


值得注意的是,检察机关起诉指控中提及,王晓光作为证券内幕信息知情人和非法获取证券内幕信息的人员,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买入相关股票,情节特别严重。


2017年4月,茅台成为全球市值第一酒类制造商;2018年1月茅台市值突破万亿元。虽然指控并未提及具体股票名称,但考虑到王晓光任职经历等因素,如果参与交易茅台股票,尤其是在掌握内幕信息的情况下,无疑可以获得丰厚收益。


想必能够参与到这场史无前例的万亿资本盛宴中来的,绝不止一个王晓光,至于有多少先知神明,不得而知。


其他指控包括:被告人王晓光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利用本人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检察机关认为王晓光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贪污罪、内幕交易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王晓光也涉及茅台酒经营问题。”上述权威知情人士称。


今年以来,贵州省多名领导干部被调查,其中涉及违规收受茅台酒等是原因之一。


而在此前,茅台多名前高层因受贿而落马。


2016年3月,贵州省纪委对中国贵州茅台集团原党委委员、贵州茅台原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谭定华严重违纪案进行调查。


曾任贵州省仁怀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的原贵州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房国兴,2001年至2014年受贿所得赃款人民币1008.9186万元和赃物大众牌途锐轿车一辆,其于2016年12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


贵州茅台原总经理乔洪利用职务便利,于2000年底至2007年3月期间,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共计1323万余元,另有折合人民币820万元的巨额财产不能说明来源合法。最终,乔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贵州茅台2005年年报显示,当年乔洪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谭定华为公司董事、财务总监,两人年薪分别为78.49万元、68.72万元。


11月28日,此前任职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副局长的李静仁,以99.4125%的投票当选贵州茅台董事,今年10月份其新的履历为茅台集团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总会计师。


10月,曾任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的王焱当选贵州茅台董事,其在今年9月份空降茅台集团担任党委委员、副书记、董事。


相对于上述两名新高管,在今年5月份成为茅台集团、贵州茅台新任董事长的李保芳在茅台担任高层的时间相对较久。其2015年8月份担任茅台集团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代行贵州茅台总经理职责。在此之前,李保芳的职位为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省委国防工业工作委员会书记。


新高管到任的背后,是更多的原高管的离开。自2018年5月份自今,茅台已有多名高管离职。


11月份,王崇琳不再担任贵州茅台副总经理、茅台酒销售公司董事长,调往贵州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王晓维被任命为茅台酒销售公司委员会委员、书记,被推荐为茅台酒销售公司董事、董事长。


今年10月份,杨建军志不再担任茅台集团总会计师职务。


此前一个月,赵书跃因到龄退休,不再担任贵州茅台董事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等职务。同时,其也不再任职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书记。


7月份,李贵胜因病不能履职,不再担任贵州茅台副总经理职务。


除了高层变动外,茅台集团旗下各部门也出现大规模人士变动。


9月份,茅台集团调整及提拔任用的职工250多人,此次人事调整是近年来茅台集团规模最大的一次,其中72人交流调整,180人提拔任用,涉及范围含机关、后勤辅助、生产车间、子公司各个系统。


随着新高管的陆续到来,茅台集团2019年能否实现千亿规模的营收目标也被市场所关注。


一位私募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虽然高层变动较大,但茅台的经营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较为完善,实现千亿目标的概率较大。


后话:腐败源于滥用权力


近几年,白酒行业风波不断。


一方面,随着高层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白酒行业将何去何从曾被外界广泛讨论,而另一方面,白酒企业的高层也不断有人落马。


2018年9月12日,剑南春集团董事长乔天明一案在四川乐山市中院公开审理,检察机关指控,乔天明涉嫌侵吞国有资产、行贿等多项罪名。


据悉,乔天明行贿的对象,是四川的一名“老虎”。不过,乔天明并不是白酒行业唯一一位落马的高层,今年五粮液集团高层也有人落马。


7月13日,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五粮液第五届董事会董事张辉落马。


8月24日,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余铭书被查。


茅台副总经理谭定华还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当了典型。


“自己对家属管得不严,有时明知存在问题,但又不敢去大胆管理,放弃了对家人的管理也是可悲的。”据上述媒体披露,谭定华曾这样忏悔。


据了解,谭定华所有的违纪细节,都有一个明显的情形,“老公办事,妻子收钱”。茅台酒经销商找妻子陈某,陈某出面揽活、收钱,谭定华负责“照单办事”。


2016年,中纪委发布的纪录片《永远在路上》中,茅台成为当之无愧的“男主角”。


有人用矿泉水瓶装茅台,有人一顿饭喝8瓶茅台……片中还记录了一个现象:八项规定出台之前,一些茅台的经销商优先保证单位团购,剩下的才是市场零售,普通大众买酒时,时常出现断货。


2013年以前,卖大量的茅台是需要找关系批条的。在那个时代里,先倒在批条路上的是茅台总经理乔洪。


在茅台的故事里,贪腐始终贯穿其中。贵州茅台的这条渠道变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一个当权者有了权力,第一要紧的什么?《走向共和》里,是这么说的:不是运用权力,不是滥用权力,而是要遏制自己的权力欲。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请点击↓

感谢每位打赏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