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战时间:10月20日 作战地点:中印边境

西线兵锋 2021-03-13

最近,印度媒体和一些防务评论专家,甚至身兼国防部长的印度财政部长阿伦·贾伊特利不间断强调:现在是2020年,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


1962年对于印度,特别是印度军队而言,半个多世纪以来,都是一个令人难以释怀的年份。


这一点并非不可理解——印度从来没有忘记过那场让这个自视甚高的国家,及其开国总理尼赫鲁颜面扫地的战争。


拨开历史迷雾,印度人心中念念不忘的1962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印这两个古老大国之间的边界,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划定过。两国长期以难以逾越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为大致的分界,形成了传统的习惯界线。


18世纪下叶,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统治印度时,曾两次派兵侵占西藏并留下驻军,1914年在中印边界东段又秘密划定过一条“麦克马洪线”。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主张有权继承原来的英属印度领土。同时认为经由英印当局和西藏当局认可的麦克马洪线已成为法定边界,无论中国承认与否。


印度政府内较激进的观点认为,麦克马洪线的原意是中印边界位于喜玛拉雅山山脉最高脊。


这是中印边境争端的源头。

中印边境发生争端的土地分别有:

东段:东段争议面积最大,约9万平方公里,均在印度控制之下;


中段:喜马拉雅山分水岭两边和山口的两万平方公里,大都在印度手里;


西段:被称为阿克赛钦位于高原的3万平方公里,包括查漠的拉达克(jammu ladakh), 以及中国西藏和新疆交界的克什米尔邦,大部分一直由中国管辖。


其中,中印边界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历来是从新疆入藏的重要通道,由中国管辖,有3万平方公里。


最近爆发冲突的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就属于这一地区。

1951年-1953年,印军向北扩张,取得麦克马洪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在个别地方甚至越过了“麦线”。


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占得部分印中两国争议领土。


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无暇西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一直把印度视为和平中立的力量来争取,对边界争端主张以互谅互让来解决。


印度总理尼赫鲁只在1954年来华访问过一次,中国总理周恩来在1954年至1960年间四次访印,由此也可见中方的诚意。


1954年,中印两国签署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甚至愿意接受麦克马洪线作为两国的边界,作为交换条件,中国要求印度放弃中国实际控制的阿克赛钦地区。


但印方从1954年起却对此地提出领土要求。


印度不愿意接受中方提出的条件,并在言辞上予以强烈回应。


从此,两国在边界地带不断上演小规模冲突。

十四世达赖喇嘛的父母(前坐)和他们家的仆人

1959年达赖喇嘛逃出西藏,印度为他提供难民庇护:这也是扎在中印双边关系上的一根新刺。


1959年春,解放军追击向印度逃窜的西藏叛乱武装时,接近“麦克马洪线”,在线北的朗久地区,同接应叛乱武装的印军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


接着,印方侵入新疆的空喀山口,向中国边防人员开枪,挑起了流血事件。


空喀山口事件后,毛泽东的着眼点是努力避免再次发生冲突。除迅速释放被俘印方人员外,1959年11月初,毛泽东在杭州主持会议,又提出了一个建立“隔离带”的设想,即按照双方实际控制线,两国武装力量各自后撤20公里,让双方拿枪的人脱离接触,这样就打不起来。


1959年11月7日,周恩来致函尼赫鲁,提出这一建议。但印方既不肯后撤,也不肯谈判。


毛泽东要求中国单独采取行动,将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使双方在中印边界脱离接触达两年多。


这一年,印度政府公开向中国提出将东段9万平方公里和西段3.2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划归印度,在其要求遭中国政府拒绝后,便推行“前进政策”,继续蚕食中国领土。


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1960年4月周恩来又一次访问印度。在同尼赫鲁的会谈中,周恩来提出了在中印边界的东西两段以互谅互让的态度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

但最终,印方“东段已占的是我的,西段没占的也是我的”的态度,使中方不可能接受。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印度挑起与中国的边界冲突后,美国给予它的援助由每年的1亿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这也是尼赫鲁不愿缓和对华关系重要因素。


1961年西藏平叛结束后,解放军在西藏的驻军缩减到只有两个师,在中印边界西段还撤出了前沿哨所。


当时,中国内部出现了严重经济困难——大跃进的失败导致了全国性的饥荒和其他方面的困难;对外则中美敌对关系之外,同苏联的矛盾也公开化,导致安全环境恶化,在西部边境便力争不出现冲突。


与之相对的则是,印度尼赫鲁政府于1961年11月起在中印边境西段开始推行“前进政策”,扩大控制边界争议地区领土。印军分队随即深入阿克赛钦地区,建立据点,实行蚕食入侵。


1961年,印军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建立了43个据点。

当时印度宣扬:在东段已将中国军队"赶回两英里",在西段全线向前推进,欢呼并祝贺尼赫鲁取得了"拿破仑式的大胆的规划所取得的独一无二的胜利。"


印度学术界对中印边界冲突的研究,拉贾戈帕兰(Rajesh Rajagopalan)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在较为系统利用印度方面的资料后认为,印度决策者决定以武力将中国军队“赶出”,主要是由于印度决策者相信:


第一,对印度“前进政策”的实施,中国只是在西段有争议的地区采取行动,在东段则不会如此;


第二,中国当时面临各种严重的国内外问题,不会向印度发起进攻;


第三,印度在东段的军事力量要强于中国。

但问题在于,印度决策者不仅错估了自己的实力,还错误的认为中国不会在西线开战。他们还没有给军方足够的资源,应付可能来自中国的反弹。


1962年开春后,中方部队发现印军已入侵设立许多据点。毛泽东修改确定了“决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的“二十字方针”。


当时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印军各据点对面也设立了哨所,以不开火的对峙进行遏制。解放军总参作战部副部长雷英夫于当年夏天去边界西段视察,回来报告说,不打已难以阻止其入侵。


6月间,印军在边界东段也越过“麦克马洪线”,在克节朗河边建立据点。根据军委的命令,西藏军区派出一个连,于9月8日进入当地进行武装侦察,并在择绕桥边建立哨所。


当天印度政府便进行战争动员,调动步兵第7旅进驻克节朗地区。至9月中旬,择绕桥头局势日益紧张。


9月20日夜间,印军偷袭摸哨打响了第一枪。解放军一个代理连长牺牲,解放军进行有限还击。


1962年9月22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论,警告印度尼赫鲁政府,立即从边境撤军,否则中方将使用武力。

1962年10月2日,尼赫鲁在新德里声称:印度政府要"以军事力量对付中国"。


10月3日,中国政府再次照会印方,提议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3天后,印度政府复照拒绝。


10月10日,印军又以百余人向解放军驻克节朗河对岸的部队发起攻击,随即被打退。


12日,尼赫鲁公开下令:要把中国军队从印军侵占的中国领土上"清除掉"。


14日,印度国防部长宣称:要同中国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


进入10月中旬,大雪封山即将到来,适合作战的时间已剩下不多。


此刻美苏两国忙于加勒比海“导弹危机”,一时无暇关注印度,这又为中国实施反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有利时机。


10月17日,中央军委向西藏、新疆军区下达了“歼灭入侵印军”的作战预令。


10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最后拍板实施反击。


在此间隙,印军于17、18两日,在东段和西段边境上,向中国边防部队进行猛烈炮击,挑起了大规模的边界武装冲突。


10月20日天亮后,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对入侵印军发起了全面反击。


反击作战的第一天,西段印军主要据点便被扫除,东段的印军精锐第七旅基本被歼。


第一阶段反击结束后,10月24日中国政府又向印度提议谈判,但遭到拒绝。印度还调动援兵到边界。


从11月16日开始,中方进行了第二阶段反击,在瓦弄方向击溃印军一个旅,在西山口-邦迪拉方向歼灭了印军最精锐的第4师的主力。


中印边境战争历时1个月,在东段,中国边防部队进到“麦克马洪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地区;在西段,清除了印军设在中国境内的所有据点。

根据官方提供数据,当时解放军只投入四个师的兵力,但无论大仗、小仗却都取得压倒性胜利。


印军损失近万人,其中被俘3900人;中国军队伤亡2400余人,无一人被俘。


具体数据如下:

中国军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1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1524名)。

虽然中印1962年的边境战争,范围只限于传统习惯线的中国一侧,并未进入印度境内,但印度却出现了一片惊慌。


当时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军队会乘胜深入印境,甚至有人害怕解放军会直取印度首都新德里。


因为,战争后期,解放军先头部队已经推进到了距印度首都新德里不足300公里的战线上,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战争中的彻底失败,使尼赫鲁乱了方寸。


据称,他不与任何人商量,独自向美国总统肯尼迪求救,要求派轰炸机和军队与中国作战。


印度国民也从未经历过如此失败情绪的冲击,全国陷入一片混乱。


新德里城内居民四散逃跑,印度上层领导人苦无对策,印度政府被迫临时将总理府从新德里迁往孟买。


就在这个时候,1962年11月20日,中国单方宣布停火。中印边境冲突以“让全世界大吃一惊”的方式结束了。


中国在取得胜利后即撤回——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印度则重新占领绝大部分争议地区。


打过实际控制线又撤回来,这是北京在反击开始时便确定的决策。


有趣的是,中国和印度从未正式宣战。


虽然两国皆宣布胜利,但印度遭受了屈辱性的失败,从此成为印度民众的梦魇和心结。


在这场战争中,印军“王牌旅”——第四师第七旅被解放军全歼,旅长达尔维准将被俘虏,印度举国震惊,总理尼赫鲁痛心疾首。


印军第七旅原属英国殖民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德、日、意三国法西斯军队作过战,号称“打遍欧、亚的劲旅”。


所属的几个营大都成立于18、19世纪,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历经百战,功勋显赫。


其中第九廓尔喀联队第一营成立于1823年,英勇善战,1944年在意大利战场的卡西诺战斗中立下了不朽功勋。


拉加普特联队第二营成立于1798年,士兵多来自拉加斯坦、拉加普特,均系印度最强悍的民族。


印军前陆军参谋长蒂迈亚上将曾夸赞说:“拉加普特人是印度的骄傲,哪里的任务艰巨,哪里就有拉加普特士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该营曾在非洲和中东战场作战,战功显赫。


旁遮普联队第九营成立于18世纪中叶,“二战”中在中东地区作战,印度独立后曾参加过印、巴克什米尔战争,战斗作风顽强,吃苦善战,从没打过败仗。


但当他们碰到解放军的时候,这样的“王牌旅”却全旅覆没。这样的心理落差,印度人自然很难接受。


于中国而言,打过实际控制线又撤回来,是展现和平诚意之举。


但在印度看来,这被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羞辱,他们认为中国军队的作为大大伤害了印度的自尊和体面。


中国军队在打败印军后又立刻撤回,完全不给印方“复仇”或“血战到底”的机会。


印度把中国主动释放全部被俘人员、所缴武器和军用物资也说成是阴谋,并拒绝任何形式的谈判。


从此1962年的屈辱性失败,成为悬在印度人心中的一根刺。


直到今天,印度人谈起开国总理尼赫鲁,都要数落他“对中国软弱”或输了那场战争。


有很多人疑惑,为什么中国选择乘胜追击,而是即胜即撤,见好就收。一方面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当年毛泽东曾总结说,对印自卫反击战是“一场军事政治仗,或叫政治军事仗”。


这一仗是服务于政治目的的,主要是在国际上打下对方的嚣张气焰,教训其不得再超过实际控制线进犯,并不是想以此解决边界问题(事实上也解决不了)。


另一方也是因为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无论是冬季到来后恶劣的极寒气候因素,还是军队长期作战的保障问题——已打下的东部走廊地势险峻,后勤补给线过长,当时,在长达数千公里的砂土路面上,一辆运油车往返于前线,自己就要消耗半车油。


因此,获胜后的战略后撤,是合理的选择。


当然,今时已经不同往日。


58年过去了,印度从来没有放下对中国的戒心。

根据西方军事观察家的报告,目前印度国防经费有三分之一花费在中印边境的防务支出,印度总共有35个步兵和装甲师,除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和印巴正式边界上部署20个师,在中印边境地区部署15个师。


印度沿中印边境部署了8个师以上的陆军部队,以及数百架作战飞机,总兵力超过了20万人(含准军事部队)。同时还在武器装备、战场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中印两国边境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还不时爆发冲突。


如何才能拔掉印度人心中的这跟刺,可能一味地忍耐和退让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58年过去了,印度的确早已不是1962年的那个印度。


但问题在于,中国也不是1962年时的中国了。


印度社会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再次抬头,虽然中印高层都保持了理性和克制。


路透社6月23日引述印度相关消息人士称,中印双方军事指挥官已同意从一段两国存在严重争议的边界撤军。


但如果哪一天印度决策层被民族主义情绪绑架,中印边境的战火重燃并非没有可能。


中国要做的,可能真的需要彻底把印度打服,才能换取边境的永久安宁。

当然,于印度而言——认清形势,放弃幻想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