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与新月一同来临
实在受够了在楼与楼的夹缝间以及躲避着杂乱的地面光源、难看的天际线拍月亮,我决定去湿地看新月,为它拍到与它相宜的自然而优美的参照物。
“谁像我这么闲呢?”“不要怀疑你所热爱的。”心里两个声音在自动对话。其实也是想看看即将离开的冬候鸟们。
没有什么特别令人激动的地方,甚至还不如冬季富饶。湿地的芦苇几近全部割除,给地下根状茎的迅速萌发腾出位置,因此雀鸟也少了,一个月前在这里看了个够的震旦鸦雀自然也不见,我没有往四周走动更远,锡嘴雀想必应该还停留在这里,仅剩的一小丛芦苇中有数量变得很少的棕头鸦雀唧唧啾啾之音。这是春来之前一段平静又荒芜的时间,然而又有一种使人微微有些紧张的大事即将发生的气氛,到处都是。
柳树苏醒过来的预示不是绿,而是柔黄。在来时的地铁站外,几棵悬铃木也是,并非我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它们冬天苍白的树干已经有了青意。此时虽然大地平静,然而我觉得身体里仿佛伸出去的无数个触角能感受得到,四面八方所有的树都在变强的日光中酝酿着雌雄蕊、花丝、花药,看不见的树液在内部汩汩流动,千棵万棵的树,一场盛大的繁殖,先是它们中的风媒花,毛白杨花芽此时虽然短如蚕豆,但芽鳞片已经像花生壳似地裂开,花序从中急迫地挣脱出来,可以看到露出鲜紫红色的花药,抑或是柱头,马上这些花序就会伸长、变淡。我看着那一排挺阔的树,想象到5月,归来的大杜鹃将再度栖身于它们浓荫的树冠里,在那里不绝地鸣唱。
柳树
毛白杨
湿地放水了,土地松软。燕雀还在,去年白玉兰和二乔玉兰花朵快要落尽的三月末,我仍然看到它们的群体还停留着未走,在侧柏树里吃果实。红尾鸫在小柳树中,当它跳动着变换位置,尾部在阳光里闪耀,我头一次真切地看到它这么红的尾巴,恍惚以为是红尾鸲。
两只乌鸫警觉地洗澡, 左边那一只非常酣畅,左摆摆,右摆摆,伸伸翅,抖抖头,右边那只很快便发现了我,虽然离得很远,对视几秒它扭回去,也沾水抻翅。我贪心地往前走一步,只一步,便惊动了它,飞往的地方,正是我去年看到两只乌鸫的巢和雏鸟的树林。它们会是那一对吗,我今年是否能继续看到去年错过的鸟宝宝刚出巢后的行为?
林间雀鹰飞过,在树上理羽的喜鹊也被照亮了,它的长尾巴是晴天湖水的蓝绿色。灰头绿啄木鸟在离湖岸很远的地方,与乌鸫、红尾鸫同框,它一直在地面上啄食,很可能是蚂蚁,可惜我的镜头拍不清晰。大山雀ci-wei、ci-wei地唱着,让我怀想我在家里日日所见的它们的兄弟。因没有太多可看的,注意力便放在了绿头鸭身上,当它们飞行时,双脚安放得那么妥帖,没有多出一分的妨碍,而下降着水时,身体如弯弓,双脚向前伸出,坚定精确的急刹减速系统——鸟儿是深知空气动力学的。
燕雀
红尾鸫
乌鸫洗澡
乌鸫和鸿雁
雀鹰飞过
喜鹊的长尾巴
灰头绿啄木鸟
大山雀
绿头鸭
到处都是喜鹊的巢,虽然普通常见,我也爱看,似乎比在冬天里数量多了一倍,我能认出新的,巢的进度不一,很有意思。它们是最勤奋的,看看那些巨量的巢材,它们强壮有力的喙,以及费尽心机地折断和带走各处的小枝条。过几个月,就像雨后森林里长出大量的蘑菇,到时候人工的草坪上也会长出许多头秃秃、羽毛尚未发育好却能独自生存的小喜鹊幼鸟。
2022年12末,我看到小区附近的喜鹊在做巢,大都是在下午以及接近黄昏的时间里,辛勤往返找树枝、调整巢结构,巢底已搭起来了数日,推算它们开始的时间,恐怕是在12月中。连续观察了好几天,也拍了许多照片,后来因过年回家中断了。而今年春节在家里,在那样冰雪封冻的大地,看到大榆树上喜鹊巢已经几近完成,我从未见过那么庞大的鹊巢。
喜鹊采集新枝的同时,也会使用附近几个旧巢的巢材,不过从旧巢里抽出一个枝条有时也很费力,对付半天拿不出来,只好放弃,可见它们的巢枝条穿插得是多紧致坚固。而这次我拍下来的一个刚开始搭建的巢,细看巢的底部的树枝堆里有泥巴,这才意识到喜鹊巢里是有泥的,以前印象里没有强化过这一点,总见到它们衔枝,却好像没有见过衔泥。
这个刚开始筑建的巢,可以看到里面有一层泥
回家后因为太感到好奇,便查了查巢内部的结构,生活在其中的雏鸟,以及亲鸟的喂养。自以为很熟悉的喜鹊,看到了它们的繁殖方式(尽管是平面的),才感到离它们的生活又近了些。
喜鹊(Pica serica)巢内部的照片并不如其他一些鸟的多,iNaturalist里的记录也找不到满意的,大概是因为它们的巢实在太高了,很难近距离拍到。在谷歌里搜索欧亚喜鹊(Pica pica),才找到了一些清晰的。
许多喜鹊筑的巢都是有侧门的圆顶巢,圆顶用泥土和苔藓粘在一起,不过也有些是敞顶的。穹顶结构并不容易,喜鹊会采用更简单的筑巢方式,在敞顶巢中同样能成功育雏。
欧亚喜鹊巢也是内外两层。外层用长短不一的树枝编织,底部是短些的带分叉的枝条,巢侧面也就是巢的中部用更长的粗枝条;内层里有一个 “泥碗”,可以想像是小时候家里盖院子砌的那种一圈矮土墙。树枝搭好平铺的巢底之后,在那上面加上一层较厚的泥巴,泥巴可以将巢的初始结构固定在树上,然后便慢慢用树枝和泥向上筑起巢的中部及上部,最后在“泥碗”中铺上柔软的树叶、草根、苔藓、羽毛、毛发等。
不过,欧亚喜鹊筑巢似乎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先建造一个泥基,然后在上面建造圆顶,另一种是先用树枝搭建起一个粗糙的3D结构,然后再用泥浆填充内部。研究人员认为这也许是根据栖息地的特点所进行的优势选择。顺便看了看欧亚喜鹊卵的样子,呈淡蓝色或蓝绿色,带有橄榄褐色斑点,窝卵数是5 —6 枚。
在查资料的时候仔细看了看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网站的NestWatch频道,真是满足了像我这样的鸟巢爱好者。这个数据库旨在利用公民观察来帮助科学研究收集数据,寻找并监测鸟巢,帮助追踪鸟类的家庭生活,比如筑巢时间、产卵数量、孵化数量以及幼鸟存活率等,这样是为了研究繁殖鸟类种群的现状,以及由于气候变化、栖息地的退化和丧失、城市扩张以及非本地植物和鸟类的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能引发的变化。频道分类也比较细,有“最可爱的宝宝”“目击者”“喂食时间”“鸟巢和卵”,还有博客文章介绍一些最新研究和动态。不过现在看这里的数据似乎不算太多,如果能把eBird里的力量联动起来就好了。我想到在《大杜鹃:大自然里的骗子》里,有些重要的数据和观察就来自于业余观鸟爱好者,即使是《泰晤士报》上每年刊登的“杜鹃首鸣”读者来信,也可以作为杜鹃迁徙时间变动的一项长期数据来看。
可以看到巨大的巢的侧开口,来自birdfact网站
巢内层的泥壁,来自projectnoah网站
鸟卵的颜色和斑点,来自Birds of the World网站
育雏,来自birdfact网站
雏鸟,来自readingeagle网站,这几张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巢内壁
看到了喜鹊在衔泥,来自birdfact网站
我一直待到黄昏。黄昏的光总是看不够,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波长,不同的穿透度。我自定义这是最后的冬的天色,在这交界的时刻,之后有大地的绿色调和进来,天空和光就会有所不同了。在西面天空转变成柔和的粉紫色时,鸦群缓缓、经久地飞过。因为离得远,它们是我视野里的小黑点,但看得出黑点绵延不绝。
鸦群开始出现
苍鹭
绿头鸭
这使我想起前年的早春。也恰恰是这个时节,和朋友们在下班后的时间特意去北海公园里看鸫鸟,那年一整个冬天,有好几种鸫鸟都同时留在那里。人来人往的水池边,我们笔直地站在那里快有一个小时,鸫鸟还没有迁徙走,还没有那么快。好鸫鸟啊,乌鸫、红尾鸫、赤颈鸫、灰背鸫,它们任何一只,轻轻地从密林中飞停下来,友善的大眼睛,警惕地张望,俯身喝水,或者在石头上小留一会儿,依然还是会让我在心里为它们默念起史蒂文斯的诗句。我看了越多的鸫鸟,越是对它们爱,就像看了越多的玉兰,也不会减损对它们的欣赏。许多路人不明就里也跟我们一起站着,我们引领了人群,有一个时刻,不觉中他们都站成了一堵墙。
背景里的圆柏因为春天的光显得树色柔绿了许多,槐树的树梢也有了一丝松动之意,迎春花刚刚开始像流泻的瀑布,飞停在院墙上珠颈斑鸠肚腹被夕阳映照成赭褐色,水杉的雄球花序(小孢子叶球)挂满枝头,也落了一地,
属于早春的那种轻浅温柔的色彩快要回来了,连风都是好风,空气被吹得透亮,湖水在金光中漾动, 鸳鸯和白塔定格成一个古老又宁静的画面,是少数几个我觉得这些过于人工化的园林还是值得好好欣赏的时刻……
赤颈鸫
灰背鸫
乌鸫
麻雀们在油松树上
迎春花
珠颈斑鸠
水杉的雄花序
国槐
鸳鸯
直到靛蓝的暮色降临,我们才走到湖的西岸,吵闹的游人散去,总算把水域和空间交还给了野生动物们。水边的风吹得人有些冷了,到底还是春寒时。我们仍然看了许久,看到普通秋沙鸭雄鸟吞下去一整条红鱼,想跟它抢食的另一只雄鸟还没近身,鱼就被立刻吞下去了。它们扎一个猛子下去,再冒出来又是很远的距离。
而最后的最后,我们抬头仰视的半空,庞大的无声的鸦群啊,连绵不绝,掠过新月,一群接着一群,如水如烟般漫过天空,而不是“飞”——鸦的飞行总是显得这样松弛而又从容有力。有一阵有一群忽然在原地盘旋一阵,才继续追随大部队赶路。几百只乌鸦经过头顶,沉默有致的“奔赴”之感,这样的景象我只在初冬的山谷里见过,此时在早春城的中心,仍然让我先是说不出话,然后才是赞叹。“沉默”是我赋予它们的意象,鸦群飞过的时候偶尔是有声的。是特德·休斯的乌鸦,海因里希的渡鸦,我也多想再多了解一些乌鸦的生活,听懂它那复杂的鸣声里传递出的不同含义,“渡鸦的心智,就像那永生不朽的旷野,以我们的经验是难以完全接近的⋯⋯难以企及的事物是有意义的。也许‘难以企及’本身就有一种价值。”
暮色中乌鸫在鸣唱,曲调长一些了。我们这么容易就感到满足,在看了些平常的鸟雀之后。“这个早春的黄昏,必定也将成为今年难忘的瞬间。”当时在笔记里这样写着。果然,时隔这么久,那时的一景一物我仍深记在心。
普通秋沙鸭雌鸟和雄鸟
鸦群飞过新月
而我这一天,最后遇到了一只赤颈鸫,像是与那个记忆中的早春黄昏的呼应。天色不够清澈,傍晚6点半我才可以看出来新月,像一枚浅淡的指甲印。我知道它一整天都追随着太阳,只是不能现形,直到此时。我就这样,在这几乎无人的开阔地带待着,心里感到安宁。天色彻底暗了,手有点冷,离开的路途上,眼睛始终还是不忍与月亮分离,当它渐渐低下去,快要接近地平线,我看到在它的左上方,木星也极为明亮地现出来。
赤颈鸫
鸿雁
木星和将要落下的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