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专员根本没认错,肥胖率飙高不是膳食指南的锅
查真假,用较真!微信搜索“全民较真”(ID:qqjiaozhen),关注较真,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
1、在华盛顿邮报采访两位营养专家的直播访谈里,专家没有说过“专家给的营养干预建议是错的”,他们认为现代食品工业让人们无法抗拒不健康的食物,从而让“专家建议”的执行落了空。
2、自媒体用阴谋论“冤枉”美国第一部膳食指南,又歪曲1992年美国膳食宝塔结构,还“偷换概念”用添加糖代表所有碳水化合物食物。
3、有些营销号毫无底线地胡说八道,最后连个利益相关都不表示。还请读者醒醒神,不要盲目被洗脑。
查证者:石正莉丨北京友谊医院临床营养科初级营养师
近日,《FDA专员公开认错:我们给的营养建议,错了……》没少出现在大家的朋友圈里。文章声称,“把脂肪当敌人,把谷物等高碳水食物当作健康食品”是一个延续了几十年的错误。其实,这是自媒体对前FDA专员访谈的断章取义。那么事情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两位专家没有说过“专家给的营养干预建议是错的”,他们说的是现代食品工业让人们无法抗拒不健康的食物,从而让“专家建议”的执行落了空
这篇刷屏文章源自美国华盛顿邮报在2018年6月时的一场直播访谈。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专员Kessler博士(后文简称K博士)和前纽约大学营养、食品和公共卫生学院教授Nestle博士(后文简称N博士)是访谈嘉宾。
在访谈中[1],K博士确实一脸严肃的表示,“我们给出的营养建议是失败的”,但是他也明确解释了原因——现代食品工业的精细加工,让食物太好消化吸收,太容易让人产生幸福感,从而让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糖、脂肪和盐,结果人们无法控制饮食,让专家给予的营养干预建议落了空。
N博士也强烈吐槽了现代食品工业。她说,加工工艺让人们可选择的食物海量爆发;美味但不健康的食物太多了;五花八门的营销策略诱导大众购买和摄入这些食物;食品产业为了盈利,甚至通过操控科研结果的手段来让人们高枕无忧地吃。结果,均衡饮食计划执行起来非常困难。
所以,两位营养和医学界的巨神一致将矛头指向了操纵大众饮食的现代食品工业,没有人说过“专家给的营养干预建议是错的”,即便提到“失败”这样的字眼,也是指执行结果不力,而不是说“建议”的内容有什么错。自媒体大肆渲染“FDA专员公开认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歪曲事实。
二、自媒体关于美国第一部膳食指南的说法都是阴谋论,编造虚假证据
1980年美国第一版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了7个膳食要点:
1) 吃多样化的食物
2) 保持理想体重
3) 避免吃过多脂肪、饱和脂肪、以及胆固醇
4) 摄入足量淀粉与膳食纤维
5)避免摄入过多糖
6) 避免摄入过多盐
7) 如果有饮酒习惯,适可而止
自媒体文章猛烈抨击这份指南,声称它是裹挟着各方利益的“利益熏心”之作。不过自媒体所列举的证据,多有不实之处。
自媒体文章截图
首先,糖基会的确为了维护行业利益,出资请哈佛的Hegsted教授写一篇综述(一种通过归纳和分析大量现存的研究论文,得到结论的论文),欲把大众的注意力引回到脂肪身上。但是,这位教授并不代表利益集团,因为除了主张限脂肪,他也参与主张限糖。他参与编写的1977年《美国膳食目标》中有非常明确的限糖建议——“推荐降低40%糖的摄入量”,1980年的膳食指南便是以此为基石。[2,3]
第二,剑桥教授John Yudkin确实提出过糖是导致心脏病的最大元凶之一,但是在当时并未被承认为权威结论,因为他的研究结果不能被其他科研项目重复出来,而且科学家还发现糖的摄入并未影响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血清胆固醇在当时被认为是唯一一个参与冠心病脂代谢途径的脂类,因此主流科学家们认为糖与心脏病之间无直接联系。[2]
第三,自媒体文章把广告也当作阴谋,恰恰说明企业的力量无法作用到政府决策层面。
第四,自媒体文章说“七国研究”是从22个国家中挑选出能支持自己理论的7个国家,这纯属胡说八道,因为它们根本就是两篇论文。前者是1957年结题并发表的,而后者是1958年才开始着手进行的,于1980年结题并发表文章,两篇文章都提出高脂饮食危害心脏健康。[4,5]
22国研究结果;发表日期:1957年7月15日
所以,自媒体文章无论从逻辑到事实,都不能证明1980年美国膳食指南是“为糖代言”的利欲熏心之作,一份有着明确“限糖”建议的指南又如何为“为糖代言”呢?
三、自媒体文章借1992年美国膳食宝塔结构,在“高碳水饮食引发肥胖”问题上做文章,忽略其食物份额的推荐量及潜在生理机制,这是有意的“混淆视听”
自媒体文章还称1992年美国发布的膳食宝塔[6],是错了30年。理由是它让人们把脂肪当敌人,放心去吃含糖量高的加工食品;以高碳水化合物食品为基石,导致人体内的葡萄糖过剩,转化成脂肪囤积,越来越胖。
1992年美国膳食宝塔结构图
1992年的美国膳食宝塔的确把谷物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放在金字塔的最下端,把脂肪放在最顶端;从推荐摄入量上来说,确实是鼓励多吃碳水化合物,少吃脂肪。但这个推荐并没什么问题!
首先,宝塔所宣扬的并不是叫人无节制地吃碳水化合物,而是要适量,图中标注每人保证每天吃6~11份额的主食,超过上限可能导致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储存,而低于下限也会出现代谢的紊乱;第二,单位重量脂肪提供的能量远远超过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更容易让我们的身体囤积过多脂肪,危害心血管健康,所以把它放在塔尖的位置,所占份额最少;第三,人体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方式不同,这一本质决定了人们需要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和多少脂肪,纵览各国的膳食指南,也都是同样的搭配。
可自媒体文章不这么认为,说瑞典从2005年开始便实行低碳水高脂肪模式,自媒体根本就没有认真看别人的膳食指南。从2015年瑞典膳食指南要点可以看出,人家强调的是食物的选择:鼓励选择营养质量密度高的碳水化合物,用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并鼓励选择低脂产品,从头到尾都没有鼓励低碳高脂的膳食结构[7]。
四、添加糖不能代表所有碳水化合物食物,自媒体是在“偷换概念”
自媒体文章说吃米饭、面包等碳水化合物含量多的食物不利于健康,用英国对糖征税的举动,来说明英国“抵制碳水化合物”,这更是移花接木、强词夺理。
添加糖受到世界各国营养和科学专家的一致抵制,它属于简单糖,是当今肥胖症等疾病横行的最大的元凶。但添加糖(比如白砂糖),只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它不能代表一切碳水化合物。自媒体的逻辑就类似于“某个村子里出了一个坏人,所以这个村子里所有的人都是坏人”,这样的结论这么可能成立呢?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就在呼吁减少添加糖的摄入,提倡足量且不过量的健康饮食,并广泛集结力量,将此撰写在每一本国家级别的膳食指南中。但是每年糖的摄入量还是居高不下,膳食结构还是不均衡,肥胖、慢病率还是与日俱增。
所以,这一切都不是指南的错,恰如那两个教授的吐槽,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精细加工和利益诱惑驱使的。
但是专家们还在穷尽所能地去控制和改善现状。拿自媒体提出的英国政府对糖征税为例,近两年,英国通过制订向糖征税的律法,来控制市售饮料中添加糖的含量。英国政策规定:软饮料如果每100ml中含超过8g糖,厂商需要交纳24%的税款;如果含5~8g糖,则需要交纳18%的税款。这是英国政府打响“限糖”的一枪,而且真的打到了现代食品工业身上,并不是如自媒体文章所述那样,是“限碳水化合物的一枪”。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没有限制“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意图。
而自媒体歪曲事实,制造阴谋论,搞了这么多事,无非就是为了诋毁“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果读者进一步探查这家自媒体,就会发现它在做生意,主打产品就是低碳水食物。这倒不是说营销号就不能写科普了,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写科普的基本要求是逻辑合理、证据充分、事实准确。如果是毫无底线的胡说八道,最后连个利益相关都不表示,还能有什么可信度?
所以,笔者在这里给亲爱的网友们提个醒:第一,阅读文章要看它的逻辑,远离阴谋论,不要被洗脑;第二,要看看作者是否还有其他身份,如果有利益相关,要谨防其夹带私货;第三,营销号都有动力写文章了,咱们为了更好地生活,能不能也看看真正的科普书籍和文章?当然没时间的网友,可以把问题留言给较真妹,由她来邀请专家解答。
本文编辑:zolazhang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平台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有人说避孕药会让人变胖,这是真的吗?微信搜索关注全民较真:点击底部“查真假”搜索关键字“避孕药”、“肥胖”即可知道答案!
微信搜索关注“全民较真”(ID:qqjiaozhen),了解真相,你比别人更快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