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美国做家长丨美国学校这样帮助孩子度过“小升初”

2017-06-06 小柒趣学


周二栏目:中外课堂

点击标题下方“小柒趣学”关注

本文选自《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16年4月刊

小柒昨日分享了限时福利丨超强小学英语期末复习礼包,老师们一定别错过咯。最近六年级孩子开始进入紧张的毕业复习,从小学步入初中阶段,对很多孩子来说是一道“分水岭”。如何帮助他们在学习、心理上度过“小升初”衔接,其实是各国学校和家长共同面临的问题。


今天,小柒和大家分享一篇在美国做家长的Diana的文章。通过五年级生的初中体验和家长专题辅导等做法,美国学校这样帮助孩子度过“小升初”衔接。希望给大家有所启发。



Alex 在6岁时来到美国上一年级,转眼已经是快要毕业的五年级生,进入“小升初”的阶段。美国公立学校实行按居住地免费入学的形式,每所小学都有对接的初中(有的学校是幼儿园到八年级的),每所初中也有对接的高中;各小区对应什么小学、初中和高中,包括师生基本情况,学生总体成绩水平等信息,学校报告里都是公开的。


 五年级生的初中初体验


虽然Alex 他们不需要参加什么升学考试,各个家庭也没有择校的烦恼,不过学校和家长都很重视“小升初”的顺利过渡问题。


为此,学校对学生和家长做了些特别的安排,至今我所得知的有:



1.初中学校的老师到小学给五年级生介绍情况


2.五年级生到初中学校参观体验


3.五年级生的家长到初中学校参观,和校长、老师见面,听情况介绍,并有释疑解答环节


4.就初中生会遇到的一些敏感问题开展对家长的讲座



前面两个步骤都是听Alex 转述的。Alex 说,初中学校的老师介绍的内容包括学校概况、每日安排、个人物品安置、午餐流程等基本信息,还提到在学校中如何面对男女朋友交往的问题(不是教育他们该不该早恋,而是以此为例,传达出“如果你遇上了困难,你可以向谁求助”的重要信息)。


最后,为了让孩子们感同身受,老师放了一段以六年级生视角拍摄的视频,带五年级生认识升入初中的变化。


视频以六年级生跳一段“哈林摇(Harlem Shake)”结束,这是Alex 他们不久前恰巧在音乐课上得知的“潮流”,网上已经流行了多个各路人马自制的视频版本:通常是在一个正常的场合——一开始家中各人安静地看电视,教室里同学认真地听课,会议室中众人一本正经地开会,突然有某人戴着头盔或面具跳起了四肢放松、浑身摇摆的舞蹈,不久整个场景中的所有人以百倍的傻劲也各式各样地跳了起来……


看到六年级生的舞蹈,Alex 和同学们顿时觉得初中生活很是亲切。


介绍会后一星期,五年级生到初中学校参观体验。他们和校长、副校长见了面,又由八年级的校友学长带着到学校的各个地方转转。


初中和小学不同的地方是“走班制”:小学大部分课程在自己班的教室上,班主任是全科老师,除音体美之外,所有课程都是班主任负责授课;而从初中开始就有点像上大学,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教室由不同的老师讲授。


Alex 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的铃声,第一遍铃响是提醒学生离下课还有7分钟,第二遍铃响是下课,学生们有4分钟时间收拾东西、换课室,第三遍铃响就是下节课的开始。


Alex 说下课铃一响,各班同学涌出教室,再也不像在小学那样,去音乐室、体育馆或操场都会排成一列,跟着老师前往,而是各自抱着文件夹、课本什么的,走去自己的教室。



 五年级生家长参观初中



上周四傍晚,终于轮到家长们参观学校了。一进校门,就看到一位四十来岁的高大男子在和每一位家长打招呼,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校长。走廊紧接着一个大厅,家校委员会的志愿者在一排桌子后面接待着新家长们,给我们看马上要预订的运动服样品,帮助收集运动服、文具订购表和支票以及乐队或合唱团报名表等资料。


这边的琐事一处理完,马上有老师来招呼家长们,大概七八个人一组,分头参观各类教室、运动馆、图书馆、柜子(Locker)和走廊。今晚来的家长将近300 人,这么灵活地一分组,人群被分流了,一点儿也不拥挤,而且老师做的介绍自有个人特色,我们有问题也可以随意提出。


带我们这一队的是七年级的一位老师,他自我介绍说已在本校工作多年,很喜欢学校的理念和运作方式,也很欣赏同事和学生们。他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在本校上(过)学。


虽然他是本校老师,但他家的小区并不对应这所学校,他的一个儿子考上了学区唯一的天赋班(PI Plus),而这个天赋班就放在这所初中,于是他申请将另外两个儿子也先后调到这所学校来。要注意他并不是享受特权或优待,所有家庭都可以因为特别原因申请学区内的转学,各学校视当年学位的情况酌情批准。


半个小时的校园参观之后,家长们汇集在多功能厅里,听校长、副校长以及即将陪伴Alex 他们从六年级到八年级的辅导员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


在年级的结构上,初中和小学最大的不同是以Team(级组)”为组织。秋季开学的六年级以电脑随机分配成两个级组,每个级组大概有5~6 个班,每个班有25 名左右的学生。同一级组里的各个班拥有相同的主要任课老师。以级组为中心,一方面能方便老师们就课程、活动、学生的需要等进行密切沟通,并统筹他们的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也能让走班的学生们在概念上更有秩序的概念。


除了上课的教师之外,学校为学生提供支持的人员还有校长、副校长(分管课程和运作的各一名)、辅导员(每年级一名)、信息管理专员、护士、健康专员、心理学教师、社工和语言治疗师。


每天的上课时间从上午8:00 到下午2:50,共分9 个时段(Periods),每个时段从40 分钟到60分钟不等,每个时段之间的间隔果然如Alex 所汇报的,只有4 分钟。其中还包括午餐和15~20 分钟的休息时间。


六年级的日常课程包括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科学、体育、探索课;每天还会安排“指导学习(Supervised Study)”,相当于老师坐镇的自习,学生们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做功课,有问题向老师请教。


探索课颇为新鲜,一周内轮流上的内容除了小学阶段有的音乐和美术,还有家庭和消费者科学(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以及工程技术等项目课。根据学生的特别需要而安排的阅读策略、数学策略等课程也在同一时段进行。


说到这里,很容易理解什么是走班制:同一个班上语文课的同学,下一节课未必在同一个班上数学课,再下一节课更可能分流到不同的探索课去了。这种做法对实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非常有帮助。


除此之外,学校还有很多俱乐部和校内活动小组,欢迎学生们积极地参加。副校长特别提到六年级生的成长重点:发展和加强组织和自主管理的能力。


说到“做到井然有序(getting organized)”,副校长问在座家长有多少人头痛于他们的孩子不懂、不愿或不重视收拾自己的房间,结果相当不少呢!副校长说,五年级生来参观的那天,她也问过他们这个问题,并给他们提出了建议——从收拾自己的房间开始,学习如何整理组织自己的物品,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有效而轻松地安排校内的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锻炼。


六年级的功课更多的是需要更好地管理时间、分配资源的项目,而学生们遇到问题时,要学会自主解决,包括主动找老师沟通,独立展开调研和思考。


要陪伴新生们从六年级到八年级的辅导员是今晚的主角。相貌清秀、身材苗条、打扮时尚优雅的辅导员,口才和风度都相当好。她本人有一个正要升入六年级的儿子,居于这样的双重身份和经验,她更理解同龄孩子家长的立场,也具有对学生的专业辅导经验,可以说是十分“对口”的。


辅导员介绍说,六年级的社会情感学习的重点是:认识和界定学校内的用语;向学生提供面对和解决不良行为的实用方法;鼓励正面行为所反映的6大性格素质——关怀、可信、公平、责任、公民意识和尊重。


另外,她借助一张幻灯片介绍了辅导员的主要职责。这张幻灯片上有几个图像:地图、创可贴、密码锁、拉拉队的喇叭和彩花、书。


是的,她的工作包罗万象,包括给迷途的学生指引方向,为受伤的学生“止血”,做安全谈话和存放秘密的对象,当喝彩和鼓励的“拉拉队长”,同时也是推荐书籍给学生的人……


简单概括,辅导员于学生们来说,是除了家长之外的一个可以寻求额外帮助的人;于家长来说是子女教育的一个帮手。她说家长们随时可以发邮件或打电话给她谈孩子的问题,不必担心会对她造成打扰或是麻烦,因为这正是她的工作。


最后,校长做了小结,告诉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如遇到问题可以在哪里寻求帮助:如是孩子的学业问题,可直接和任课老师沟通;如是社会情感问题,向辅导员寻求帮助;如是学校运作或规则问题,向副校长咨询。而他本人,也欢迎家长直接联系他,他会和老师们紧密合作,让学校运作良好,让学生们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初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专题辅导

“小升初”的准备阶段,Alex 未来的初中(简称K 初中)不仅周到地安排了家长和学生参观熟悉学校环境,认识校长和辅导员,了解上学日的基本流程,更未雨绸缪地就初中生们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家长们“打预防针”


初中生一般会遇到什么问题?从个人来说,他们陆续进入青春期,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飞跃而难免不稳定的发展,急于挣脱束缚但还未拥有成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从所处环境来说,从几百人的小学进入到上千人的初中,所接触的同学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更多了,价值观的多元及复杂程度上升。


从更大一点的环境来说,对社会现实以及世界各地的信息了解更多,负面影响也相应增多。真实的世界有光明也有黑暗,成长的阶段有喜悦有苦恼,这很正常,家长得做好包容、引导、等待等各方面的心理准备,陪伴孩子走过人生的一个重要变化阶段。


K 初中给我们带来的是关于“社交媒体和中学生”的思考。在信息时代,目力所及的家庭都拥有各式电脑和智能手机,网络给我们创造了“天涯若比邻、沟通无极限”的环境,我们不仅在互联网上收获资讯、学习,并在社交平台上和朋友聊天,交换彼此信息。


在这么一个环境下,同样喜欢交朋友、有自己的秘密和同辈分享、对电脑技术的运用一点不亚于成人的初中生们,尝试上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情况越来越多。


网络社交平台不像学校那样相对单纯,还没有修好“防火墙”就被各种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的中学生中,网络欺凌导致自杀、退学、抑郁的例子不是危言耸听,沉迷网络社交而忘记现实角色的情况也不是没有,面对这样的挑战,家长和孩子该如何应对?可能不久的将来,家里的孩子就会提出“人人都有智能手机,我也要买一台”,我们打算怎么回答?买还是不买?


这个题为“社交媒体和中学生”的讲座由K 初中的校长开场,未来六年级的辅导员和学生资源主管(Student Resources Officer,来自警察局,专注于学校安全事务管理的警务人员)主讲。讲座在K初中的图书馆举行,那晚大概有四五十位家长参加。


开始时,辅导员问了几个问题:

  1. 在座有多少人的孩子在家中上网?(大家都举起了手)

  2. 有多少人的孩子玩网络游戏?(一半人举手)

  3. 有多少人的孩子拥有一台智能手机?(这次只有几个人举手了)

  4. 有多少孩子提出要买智能手机?(又有另外几个人举手)


从这个简单的调查可以看到,小学生对手机(无论智能与否)的需求不多,但已经有不少上网经验;进入初中后他们可能会产生对手机的要求。讲座的目的是让家长知道中学生开始网络社交可能遇到的困惑和挑战,特别是用智能手机上网、社交带来的挑战,分享一些应对和引导建议,是防患于未然的举措。


为什么会特别提出智能手机的问题呢?原来,市场已经应需产生了很多用于电脑的家长监控软件,家庭可以按需要装载这些软件,跟电影分级制度的概念一样,过滤未成年人不适合接触的网页,并查看孩子的上网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小柒推荐:一起作业www.17zuoye.com ,对于学生使用就有设置很不错的儿童上网管家噢。)


但对于智能手机,暂时还没有任何家长监控软件,孩子用手机上网,相当于可以直接观看任何级别的电影。所以,给孩子买手机之前,家长要认真考虑孩子的成熟度和自控力,是否能发挥手机的良性作用,而把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辅导员和警官用学校的实例、自己作为家长的经历,加上专业人士的经验和我们谈了一小时,总结一下他们的发言和答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拥有智能手机或常上社交平台(Instagram,Snapchat,Facebook 等,有的没有年龄限制,有的有年龄限制但青少年会以虚假年龄注册)的初中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


1. 智能手机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发短信、发照片、看帖子、玩游戏,甚至看色情电影都是轻而易举的;


2. 不能专心做一件事——做作业、吃饭、和家人共度闲暇时,不时会查看、回复短信;


3. 发短信代替了正常面对面的沟通方式,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4. 不知道社交平台上的帖子一经发出就不受他们的控制了,经常不经思考或因同辈压力发出不妥的帖子或照片(如响应某个无厘头的召集,晒吸烟照片、竖中指照片、切伤自己的照片等),这些帖子对他们的将来存在潜在威胁——比如过不了未来雇主的背景调查这一关);


5. 在社交平台泄露个人信息,引发潜在的危险(比如性骚扰、威胁,甚至拐骗);


6. 发帖、发短信因为看不到对方的表情也不知道对方的即时反应,用语常更随便、粗俗、欠妥,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引发矛盾;


7. 在社交平台被议论个人特征,被孤立、被欺凌,失去自信。



给家长的建议:



1.和孩子谈网络的利弊以及安全使用网络的重要性,告诉孩子“他们在网上的形象就是人们在线下看他们的形象”,今天不经思考的一个帖子,或许会成为他们将来人生的一个障碍。


2. 关注孩子使用电脑的情况,不时检查他们浏览过的网页,保持和他们的沟通,处理好信任和授权的问题。


3. 在决定买智能手机给孩子前,考虑孩子的成熟和自控力程度,可以签订文字协议,告诉孩子手机的所有权是父母的,他们是借用父母的手机,双方分别有什么权利和责任。


4. 可以让孩子试用自己的手机,逐步观察他们的自控程度,同时也将此作为他们累积信用的过程,然后再决定是否单独给孩子买手机。而且,如果非智能手机已经能达到打电话、发短信的目的,没有必要非买智能手机不可。


5. 如孩子遇到网络社交和安全问题,及时和辅导员、学生资源主管联系,他们会帮忙处理。很多时候问题发生在学校以外,但因为矛盾双方都是校内学生,这成了一个灰色地带。家长得负起责任,学校也会尽量帮忙。


一些家长的个人分享:



1.告诉孩子不要删除手机里的短信,表明自己并不会常看他的短信,但理论上他们的短信应该不会有需要瞒着家长的内容。


2. 告诉孩子发帖要谨慎,因为他的姓氏代表了家族,不希望因为孩子的冲动影响整个家族的声誉。


3. 要求孩子在某个时间段,将手机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如手机篮子(phone basket),避免一边吃饭、做作业或和家人共处时,还一边不时查收和回复短信。此法其实适用于全家。


4. 孩子睡觉前把手机集中在父母房间,可以给手机充电,父母可以查看短信,也让孩子不至于凌晨一两点不睡觉还在网络聊天,一举几得。



听完讲座,我觉得虽然“小升初”这个年纪的孩子使用手机、参与网络社交的人并不多,但学校非常重视他们可能面临的问题,并给家长和学生提供辅导,这是很好的帮助。


不过,不管孩子是否使用手机,是否参与网络社交,他们接触互联网是不可避免的,迟早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家长们最根本要做的,是要帮助孩子从小树立健康良好的价值观,锻炼思辨能力,对关键原则问题有基本的判断力,也就是说,如果自身的免疫系统够强,病毒就无法肆虐,就算有些小病,权当增添抵抗力。


就我们家而言,近年来我和Alex 就安全和适度使用网络谈过不止一次,更举过真实的网络欺凌案例和他一起分析:如果将来遇到类似问题应该怎么面对?我对他常用电脑做什么比较了解,他对网络社交并没产生兴趣,暂时来说这不是我们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至于手机嘛,家里有电脑,外出有平板电脑,无须用手机上网;学校上课时间其实是不能带电话进教室的,而在校休息时间非常短,于他而言,聊天、玩耍都不够;放学后要找同学的话,完全可以用家里电话或我的手机。因此,我和他都不觉得有什么必要在初中阶段单独给他买一台智能手机。


本文选自《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16年4月刊,更多内容请参考杂志。


Alex 在6岁时来到美国上一年级,转眼已经是快要毕业的五年级生,进入“小升初”的阶段。美国公立学校实行按居住地免费入学的形式,每所小学都有对接的初中(有的学校是幼儿园到八年级的),每所初中也有对接的高中;各小区对应什么小学、初中和高中,包括师生基本情况,学生总体成绩水平等信息,学校报告里都是公开的。

长按二维码 关注小柒

致力于为K12阶段老师共享超多教学资源、课程设计辅助和教学技巧方法分享。

小柒趣学


猜你喜欢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 解决男孩危机的12部好书,打开培养“硬汉式暖男“的使用手册。

教给孩子实用安全策略的十大法则!

▶ 趣味视频丨皮克斯的大奖短片:爱的简单,才会有简单的快乐!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