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访谈摘要

2017-02-24 自在鸟微家园

◆华美文雅的唱词,宛转悠长的“水磨腔”,昆曲,这个在东方存活了600多年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以来自带冷峻的高雅气质。但12年前,一位将门之子,愣是让这极尽精致之物,飞入了寻常百姓之家。他是白先勇,因为“这么美的东西,我想带给更多的人看看”,当起了“昆曲义工”,也成全了青春版《牡丹亭》。来源:青年时报) 

◆回顾白先勇大半生的经历,“西化”看起来是他生活里最为直观的部分,然而,每每与“西化”并存的,就是他的“中国化”——一次次的中西对应与观照。一家人跟着父亲、时任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白崇禧转战南北,少年白先勇既看到了旧时上海的十里洋场,也在那个时节第一次听到了由名家演绎的昆曲《牡丹亭》,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昆曲牡丹缘”;18岁的他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开办了影响台湾文学进程的《现代文学》杂志,积极介绍当时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同时这本杂志还陆续推出了数十篇由郑骞、叶嘉莹等人撰写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而后远渡重洋, 身为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教授,白先勇在课堂上用的是英语,传授的却是中国文学。

“听到昆曲,我就像回到了家。”用大半生经历了中西文化冲突的白先勇明白了究竟什么能让自己的内心不再飘荡。他似乎在用自己的几十年生命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如何运用古典文化,让当代中国在文化上站起来。“冥冥之中好像我注定要做这件事,现在国力强盛是最好的机会。”白先勇说,“在北大,我看到了年轻人对昆曲的喜爱,我为他们高兴,因为我真的担心我们的青年没有受到古典文化的洗礼。他们的内心不踏实,有如钟摆,一会儿摆在这里,一会儿摆往那里。通过昆曲,我看到我们古典文化的生命力还在现在的舞台上放光芒,还在感动着这些年轻人的心灵,这是我这几年最大的酬劳。”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与任何一项抢救文化的工程一样,要推广昆曲,白先勇首先面对的是昆曲的危机。“昆曲本身以及演员、表演方式、观众都在老化。因为节奏太慢,年轻人把昆曲叫成‘困曲’,意思就是说昆曲是让人犯困的。”如何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成为白先勇及其身后团队的重要课题。在一次面向香港中学生的讲座中,白先勇给讲座起名为《昆曲中的男欢女爱》,并大胆启用了来自苏州的年轻演员演绎《牡丹亭》,因为“俊男靓女肯定能让人关注。”这也成为了青春版《牡丹亭》的起点。(来源:中国台湾网) 

◆每个时代的表演艺术之所以能够引起那个时代观众的共鸣,一定是它合乎当时的审美观。昆曲有一套成熟的美学,一套严格的表演呈现方式,四功五法、唱念坐打,唱腔、身段,这些基本东西是不能改的,改了就不是昆曲了。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尊重古典但不因循古典,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一切现代元素都是为表演服务。在编剧、排演方面我们花了很大的功夫,灯光、舞台等,都是一点点地在修。要跟随时代的审美,但不能将文化遗产完全交给市场。昆曲要是为了迎合观众,越来越往通俗的方向走,就可能丢掉传统文化的特质,我们看过无数失败的例子。

◆现在的年轻人不了解古典文化,是因为你没有让他看到,没有引导他,没有给他设立课程,没有做出一些适合他的审美观的戏来。现在的大学生跟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血脉是相通的,年轻人身上有传统文化的基因,这个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来源:中国青年报)

◆青春版《牡丹亭》的确构成了一个文化现象。除了京津沪,我们走到了兰州、西安、大连、厦门、桂林等东西南北不同的地方,跨越了很多不同的地理文化空间,去了30多所高校。在厦门大学,舞台后面挂一个简单的背景,谈不上什么灯光舞美, 竟然有4000多名学生来观看。中国科技大学,全部是理科学生,本来是1500多人的礼堂,结果有近3000人观看,静静地连看3个晚上。在南开大学,剧场内水泄不通,剧场外还有500多个学生叫嚷着要进来,校方被迫加强了安全方面的戒备。当然在英国、美国,反映也很热烈,但那是有异域文化的新奇的审视。在台湾、香港和大陆的这些地方,这种热烈的反馈具有不同的意义。这样一种古典的艺术形式,缓慢、沉静、优雅和现代文化的急躁、快速、感官刺激,完全不同,却引起了大家,特别是青年观众的自发的热烈的关注。这不应该是偶然的,的确值得我们反思。

在我认为,这个戏勾到了这个民族文化的DNA——一种潜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集体记忆。这种内容,这种表达的方式,人们似曾相识,但却暌违已久。大家在阅读《红楼梦》、唐诗宋词等的时候,也许已经积淀了这种意识,但是通过昆曲这种极致的艺术形式,大家才可以在舞台上活生生地看到,于是产生强烈共鸣。当然,我们在最初的宣传上,的确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如果这部戏没有足够精彩,没有在一个特殊的文化境遇中呈现,不可能维持这么长久。

秉持传统,并非故步自封,现代的技术、现代的材料、现代的环境,都要用到,但关键是如何用,用什么样的审美标准去用,不为物役。炫目的灯光,缤纷的烟火,并不是我们要的现代,我们要根据剧情、场景的需要,最重要的是根据整体的美学景观,来定位现代元素应用的多少和时机。

◆尊重和继承传统也不是墨守成规。我们对昆曲的基本规程是有所突破的。比如上下场,我们有27折,如果演员上下场都是一种套路,那会非常呆板和乏味。我们就采取了左、右、中间等多种上下场的方式,相互掺插,效果很好。《离魂》一场,杜丽娘从中间走上去,拖着着长长的红绸袍子,走到舞台正中的最深处,回眸人间,这完全是现代舞台剧场的手段,但是我们认为这是合乎剧情和逻辑的。杜丽娘仍然深怀着对人间的百般眷恋。这个鲜艳的绸带,正是她对人世的热情和深情。花神的一段戏,我们的舞蹈设计是“云门舞集”的创办人林怀民先生,他是台湾一所大学的舞蹈系主任。服装是找台湾中影制片厂的厂长、金马奖主席、大导演王童给我们设计,在舞台上美轮美奂。他是电影导演,对演员服装在舞台上的最后呈现十分有经验。

◆从19世纪开始,经过新文化运动,经过革命文化的洗礼,一种达尔文式的社会观影响深广,我们认为传统就是落后的,一味追求进步,简单地以时间界限图解文化价值和意义。事实上,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意大利的家具、服装设计,如今是世界一流的。我去佛罗伦萨,看过他们博物馆的雕塑,然后看他们的设计展,明显感到他们其实就是把古典的元素进行了新的融合和转化,他们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引领潮流的。现在我们有了文化的危机意识,但是如果不从传统出发,我们就只可能是照抄和模仿西方,这种照抄的结果是我们总比人家差,顶多也就做到二流。我们的教育史,几乎就是追赶西方的奋斗史,追得气喘吁吁,还成绩平平。我们这部戏所努力的,或者说最大的成就就是如何把古典和现代结合起来,进行耳目一新的呈现。

(来源:中国文化报)

◆现在什么都爱讲市场,可是昆曲这种东西没法市场化,昆曲并不是拿来赚钱的。每一次昆曲演出,我的心情都像是在展示青铜器这样珍贵的文物,不可以从纯粹的商业角度来衡量它的价值,它是无价的。在西方也是如此,歌剧、芭蕾舞这样的高雅艺术都是靠政府或者民间基金资助的。青春版《牡丹亭》走进国内的30多所高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观众,这是我10年间的最大收获。

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都不再教自己的音乐、戏曲、戏剧,毛笔不用了,山水画没人学了,都去画石膏像,笙箫管笛没人吹了,都去弹钢琴,这是很不可思议的。把自己的东西丢掉,根就没有了。如果让法国的中学生、小学生画中国山水,让德国孩子吹中国笛子,他们一定觉得非常不能理解,可我们就这样做了多少年,而不去思考偏废传统文化课程给整个民族文化造成的后遗症。在美国我所任教的大学,不管学什么专业,有一门课大家都要念,就是西方文明史。为什么要丢掉自己最好的而去学习他人的文化呢?没有中国文化的底子,就看不到西方文化里的好东西。

(来源:中国青年报)


☆自思自省☆自勉自立☆自语自乐☆自游自在☆

以美启真·以美储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