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 | “澎湃人物”特稿集《疫中人》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澎湃人物”特稿集《疫中人》


《澎湃人物》栏目著

2020年8月出版




抗疫 · 故事

武汉医生、援鄂医疗队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病人、普通市民共同讲述的抗疫故事

坚韧 · 重生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家医院,一个方舱,一个社区,一座城的坚韧与重生



关于本书

本书为澎湃新闻网“澎湃人物”栏目记者对2020年初影响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深度报道集。书中所收文章以武汉及周边地区的人物报道为重点,涉及疫情事件中社会方方面面的人物个体和群体,如援鄂医疗队成员、参与救治的武汉医院的医生、参加防控工作的农村干部、社区工作者、普通的社会志愿者、肺炎的治愈者和去世者、工作受影响的白领,等等,以记者调查、当事人口述等形式,生动而深入地反映受疫情影响的社会大众在特殊时期的抗疫斗争与日常生活,以及疫情事件带给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







人有悲欢,文有冷暖。


二〇二〇年伊始爆发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体温一直是衡量健康的关键指标。无论居家隔离,还是进出小区、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生活在温度计的“注视”下,已成为所有人都不得不习惯的新常态。


集纳了“澎湃人物”栏目关于疫情报道的这本书,就是一支记录疫情期间人心冷暖的温度计。


这本书里,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家医院,一个方舱,一个社区,一座城,都可以是故事的主角,是这支温度计的刻度。


天有不测风云,我们更习惯目光向下,关注衣食住行,关注柴米油盐, 关注酸甜苦辣,这些人间烟火让我们更加懂得,越是生活在底层的人,越能感受到世态炎凉和人间冷暖。


再多的评介,都不如真实的力量,所以我摘录了一些文章的细节。这些细节里,有太多我们一直在聚焦却仍然并不为人所知的声音与故事。



书里有生离死别:



这一个多月来,李悦就像做了无数场噩梦:先是癌症晚期的母亲病情恶化;接着疫情暴发后,自己和父亲先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在父亲离去后,母亲的治疗又一度陷入僵局,最终离去……

(《两次未完成的告别》)



王凤英自认还年轻。但她的同学群里,也不时有人提到同龄的朋友去世,她的心止不住地震颤。


“莫得办法呀。这是一下子爆发出来的,医院收不了这么多,年纪大了,抵抗力差了呀。这个病它没有特效药,就是靠免疫力拼呀。”



(《一个武汉小区想要消毒》)



书里有艰难困苦:



疫情暴发后,面对繁杂的防疫工作、居民的抱怨和质疑,以及被感染的风险,(社区干部)江强和他的同事们“有太多想要崩溃的瞬间”。


“剩下的人就是接电话挨骂。这两天很多人都在家关‘疯’了,一点小事就闹,我们也‘疯’了,给他们解释各类政策、各种事情。我今天把手机都摔了。”


 (《漩涡里的百步亭》)



因为业主群流传某一户人家有还未送医的确诊病人,(业主)刘正凯决定亲自上门验证真假,他特意选择晚上,这样家中必定有人。出门前,他甚至戴上了驱邪的钟馗挂件,结果证明都是谣言,那单元房里没有住人。


“一个个都只会在群里传图片,瞎说八道。”刘正凯后来变得有些愤世嫉俗。


 (《一个武汉小区想要消毒》)



当然,更多的是医护人员,他们无疑是英雄,但血肉之躯的他们,却也宁可没有这样做英雄的机会。



病人们的CT片大同小异,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就像眼前的这张—但这张又太不一样了,那是胡晟自己的。


(《一个呼吸科医生的“中场战事”》)



白天紧绷的神经一松,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援鄂医疗队女医生的担子卸下,她开始忧心女儿的学习、母亲的糖尿病和自己的安危。被压下去的焦虑、惧怕和孤独,又冒了出来。


 (《方舱无战事》)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活下来。天天看到你们,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武汉某三甲医院疫情暴发后新成立的感染科医生何军心想。



(《与病毒搏杀的日与夜》)



书里有守望相助:



弟弟把饭拿上来后,发现还有一张(志愿者)写给秀秀的小纸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坚持住,照顾好弟弟,你们母亲所需的蛋白粉已在打听。当无法坚持的时候,请拨打158****5998,我和希望都会出现。”


当时秀秀几乎快放弃自己了,对住院已不抱希望。小纸条给了她一点力量,就像在一片黑暗中,“有一束光照进来”。



(《跨过长江去武汉的少年》)



1月24日除夕夜,身边在医院上班的朋友发来一段语音,一段崩溃的哭诉。这压倒了邱贝文的“最后一根神经”,她无法再继续袖手旁观,必须要做点什么。


邱贝文那晚“边看边流泪”,捧着手机在编辑朋友圈。这条后来登上微博热搜的朋友圈,在25日凌晨06:33发出来了。


“我在盘龙城, 开车送161医院15分钟, 送协和医院40分钟, 只要医院医护人员需要吃饭,无论哪个点,提前半小时打我电话153****1171,24小时在线。” 


(《武汉,不能后退的理由》)



书里有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有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店主,有在武汉菜市场摆摊卖菜30余年的夫妻,有带着大包小包和棉被住在医院急诊大厅的“流落者”,有在心理热线做志愿者的咨询师,有滞留武汉的异乡人,也有在外地的湖北人,有人选择不回武汉过年,也有人选择大年初一骑了两百里摩托返岗回武汉抗疫,还有一位开按摩店的盲人: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生活, 各种具体而琐碎的麻烦不停地冒出来—封城的第37 天,电磁炉“扑哧”一声烧坏了,家里的电路也跳闸了;封城的第39 天,卷帘门关不上了,他害怕得要命;封城的第47 天和49 天,冰箱隆隆作响,厨房水池又堵了……


(《一个盲人在武汉熬过50 天》)



无论悲欢离合,他们即便一时被疫情的无情吞噬,为生活的艰难屈膝,但终要向前跋涉。



“你要么就倒下去,要么就一直向前走。”李少云说,她只能一直向 前走。 


(《一位单亲妈妈,穿过武汉最深的夜》)



正如记者在描写湖北一个普通县城麻城的文章里所写:



“这是一个湖北普通县城的抗疫,也是一群普通人的疫情生活图景,有坚守,有爱,有希望,共同消弭恐慌。他们守望相助,与整座城一起,迎来疫情后的重生。” 


(《一个重现烟火气的湖北县城》)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难被定义,但越来越容易被感知的时代。


让人间的冷暖在笔下重现,并从冷暖“自知”变成“他知”,缩短从“冷”到“暖”刻度的距离,这是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一以贯之的执着。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黄 杨

2020年6月4日



图书目录





一线
与病毒搏杀的日与夜我所了解的“红会”抗疫行动来自农村抗疫一线的声音一个呼吸科医生的“中场战事”紧急前往雷神山自制口罩的人疫幕下的“临时救护车”漩涡里的百步亭两百里返岗路,回武汉!1716例医护感染缘何发生在金银潭ICU 的日子方舱无战事武汉,不能后退的理由在线新冠康复之家:偶尔治愈,总是安慰跨过长江去武汉的少年
伤逝
一个“重症肺炎”患者的最后12天从不生病的健美冠军,没能躲过新冠病毒“新冠肺炎”家庭的爱与痛两次未完成的告别方舱里的100种情绪
众生
不回武汉过年的人武汉“封城”倒计600小时武汉的除夕静悄悄一个“留守宠物”代喂者的出行我在异地隔离,遥望武汉感染的父母滞留在武汉的异乡人一个武汉小区想要消毒一个盲人在武汉熬过50天一个武汉菜农再次从心酸到心宽住在医院的“流落者”一位单亲妈妈,穿过武汉最深的夜
复元
新冠肺炎治愈者:经历生死后一个重现烟火气的湖北县城康复后的幽灵湖北人在外地:复工是另一场战役复工未复学:四位职场妈妈的疫期难题武汉走出“心理围城”
记者手记
朱莹:封城的每一天,我都在怀念自由的气息沈文迪:难以共情葛明宁:吞噬黄霁洁:我写了很多并不完美、看似无用的故事, 而那就是记录的意义张小莲:在平静的余生中,我将无数次遇到那个街角




新书首发,相约2020书展


人间温度计——“澎湃人物”疫情报道集《疫中人》新书发布会



本书将在2020上海书展举行新书发布会,届时将邀请参与本书采访报道的澎湃新闻记者编辑参加。



活动时间:8月17日下午13:15


活动地点:上海展览中心西阳光蓬



邀请嘉宾:



黄   杨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黄   芳  “澎湃人物”栏目主编

沈文迪  澎湃新闻记者

朱   莹  澎湃新闻记者

黄霁洁  澎湃新闻记者

葛明宁  澎湃新闻记者



上海大学出版社

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

博采众长 大气开明 精益求精 深耕细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