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丨速览,“一带一路”双多边金融合作有哪些?

本文共2021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近六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包括成立了以亚投行为代表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强与现有多边开发机构的合作以及创新金融交流合作机制和设立专项基金。“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建设不仅搭建了跨境投融资合作平台,还跟进设计了大量配套金融服务,包括代理行关系、银团贷款、资金结算和清算、项目贷款、账户管理、风险管理等。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一带一路”建设进展第三方评估报告》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3-2018年的资金融通变化情况做出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资金融通提升较为显著,其中新加坡和阿联酋在近六年当中一直是资金融通表现最佳的国家/地区,泰国和俄罗斯提升速度较快,文莱、塔吉克斯坦和缅甸则是2013年资金融通基础极为薄弱、2018年时已有明显改进的国家/地区。

中国一带一路网推出资金融通系列报道,本期梳理汇总当前“一带一路”双多边金融合作,看一看相关项目能够获得哪些投融资支持。

1

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

开发性金融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资金来源,更是一种用市场化方法实现国家战略的金融合作和创新形态。目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以中国为主的多个国家和中资企业发起成立了两家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投融资支持。

▲“一带一路”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最新进展.

(资料来源:刘卫东等,《“一带一路”建设进展第三方评估报告》(2013~2018年),商务印书馆)

2015年底成立的亚投行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成立首年,亚投行就为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缅甸、阿曼、阿塞拜疆7个亚洲国家的9个项目提供了17.3亿美元贷款,撬动公共和私营部门资金125亿美元。2017年亚投行会同世界银行等6家多边开发银行,与中国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下相关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快推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交换、项目对接、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与亚投行各自使命有所区分,其成员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有一定重合度,双方的目标都是用基础设施建设撬动全球经济增长,同时深化区域性经济融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祝宪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所需资金很多,私营部门的参与度很高,这为新开发银行在私人部门寻找业务提供了机会。

2

借助已有金融合作交流机制

沿线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较多元化,差异性较大,既有的双边、多边、区域合作框架和平台达30余个,呈现出相互交织、多层次等特点,“一带一路”范围内,中国—东盟银联体、上合组织银联体、中国—中东欧银联体、中国—阿拉伯国家银联体、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双多边金融合作机制稳步推进。通过参与双多边和区域性合作机制,加强了与相关国家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促进了金融合作,推动了经济金融发展。

多边开发银行是推动“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中国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进行了深入的合作。

首先,中国于2016年1月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有效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与欧洲投资计划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战略顺利对接;其次,中国财政部与亚投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6家多边开发机构签署关于加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相关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共同加大对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项目的支持力度。

在上述框架下,中国财政部联合多边开发银行将设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该中心将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交换、项目对接、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金融务实合作工作。

▲“一带一路”双多边金融合作交流机制。

(资料来源:刘卫东等,《“一带一路”建设进展第三方评估报告》(2013~2018年),商务印书馆;新华网等)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不断加深,“银联体”成为适合地区特点的多领域、多样化融资合作模式,为相关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促进成员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由中国工商银行倡导建立了“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两年中该机制由35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个金融机构扩展到了55个国家和地区的89家金融机构,达成55个合作项目,金额已经达到了430亿美元左右,在项目投融资合作、双边本币融资、全球资产交易等9个领域取得阶段性进展。



更多精彩:

聚焦丨中英签超800亿大单,金融合作助力“一带一路”

最新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期投产!各时区金融市场全覆盖

观察丨用开发性金融理念探索“一带一路”投融资创新机制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责编/张广琳  审校/刘梦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