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来了,定在深圳

本文共2630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划重点:

❶  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将在“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和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上作出表率,并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❷  从发展成就看,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最佳选择。深圳在经济水平、产业基础、发展机制、发展自主性、及文化精神等方面都具备发展优势。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的深圳特区,这次又接到新的使命。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是深圳新的战略定位。这份4000多字的《意见》,为深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锚定了航向。(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从“特区”迈向“先行示范区”,深圳在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正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先行示范区示范什么


根据《意见》,深圳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强国中全面发展,发挥全方位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要突出其优势和特色,在一些更关键的领域起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六方面建设先行示范区:建设创新发展与创新文化先行示范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共享发展先行示范区、全面深化改革先行示范区、全面扩大开放先行示范区、大都市治理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王小广分析表示,先行示范区既要先行,又要示范。示范的意思是可复制、可推广。因此,与当年的特区试验田的作用不一样:先行先试重在“敢闯敢干”,而先行示范则体现更高的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先行先试只要符合深圳的实际就行,而先行示范既要符合深圳的实际,又要将有关经验制度化、法制化,使其具有普遍的价值,适合全国学习、推广。

具体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不仅要在经济发展领域起先行示范作用,而且要体现“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要求和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上作出表率。要全面推进深圳现代化建设,实现产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生活现代化、城市治理现代化等,并发挥示范、引领、标杆作用。

因此,先行示范就是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将发展的政策、做法模式化。

根据《意见》设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归根结底,就是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先行示范。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认为,与建设经济特区时期肩负的以经济领域为主的“改革探路”使命不同,深圳此次要建设的“先行示范区”,对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框架,肩负的是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使命,改革将是全方位的,而且要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目标,改革广度和深度都将超越以往,一轮新的改革浪潮将在深圳掀起。

香港《南华早报》也发表社论称,深圳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允许它尝试创新的增长理念,如果成功,可以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榜样。深圳将有空间进行试验,以推动其“以创新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为何是深圳

从发展成就看,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最佳选择。

就经济发展水平来讲,深圳在一线城市中保持领先地位。2018年深圳人均GDP达到19.3万元,比广东全省高1.21倍,比北京和上海分别高37.9%和42.2%。按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深圳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方面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是中国最接近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城市。

从产业基础来看,深圳是高科技企业的集聚地,也是现代化产业中心和世界工厂所在在这里强调走创新发展的路线具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同时,深圳位于世界重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内,与其他几座城市的发展相互呼应。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试验场,它的启动发展需要一个更加稳健、具有更高创新能力的引擎带动,显然深圳符合这个角色定位。

从发展机制看,深圳不仅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市场机制,而且政府的作用发挥得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可以说,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典范。

从发展自主性看,深圳干部群众一直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发展的超前意识,从回应上世纪80年代“特区失败论”、上世纪90年代“特区不特论”“深圳抛弃论”,再到有效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圳都能正视危机,面对未来,主动应变。

从文化精神来看,深圳是移民城市,多元包容的文化造就了深圳人创新、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富有敢想敢干的精神。自由、开放,创新已成为了深圳的代名词。此外,深圳是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具有高水平的储备人才,在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四大短板需补齐

尽管基础雄厚,但要成为一流的国际标杆城市,深圳还有许多“软实力”亟待提升。

一是缺少一流的大学,基础研究能力不足。深圳是中国唯一没有“985”“211”大学,也没有“双一流”大学的一线城市。这让创新发展缺乏长期支撑。深圳既要重视引进国际国内名校和著名研究机构,更要营造宽松环境对其加以长期培植。

二是缺乏创新型的金融体系。深圳需要建立一个有特色的金融体系,为创新创业创意提供金融服务。

三是是民生短板突出。目前深圳在社会领域、在生活现代化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如:基本教育供给不足,生活便利性偏低。特别在民生方面,在文化娱乐上,在消费层次上,与香港等全球高水平城市相比还有巨大差距。

四是国际化程度仍需继续加强。如何在国际上讲好“深圳故事”,让之前比较模糊的形象具体起来,吸引全球产业来这里布局,这是需要着重努力的方向。







更多精彩:

观察丨何立峰: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

项目丨中国企业助缅甸建仰光新城,功能类似“深圳”




来源/新华网、中国网、瞭望周刊等  中国一带一路网综合


责编/张广琳  审校/刘梦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