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丨如何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博鳌推荐13个案例供参考

本文共4629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9月24日,博鳌亚洲论坛在京发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报告》。报告从污染治理、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绿色能源、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金融六个方面,选取了来自十多个国家的成功案例,总结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经验。这也是博鳌亚洲论坛首次就广义发展议题发布研究报告。

报告由论坛研究院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课题组合作完成。

01污染治理


在污染治理方面,报告选择了大气污染治理(中国蓝天保卫战)和水资源管理(以色列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两个案例,分享中国和以色列在环境管理领域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

以中国蓝天保卫战为例,报告回顾过去6年,中国通过构建系统而科学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在法制建设、科技支撑、综合减排、管理创新、社会共治5个方面的21项措施上进行努力和创新,在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报告总结,在最近6年的大气污染治理实践中,中国已经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尽责、公众参与”的中国模式,并卓有成效。

02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


绿色发展需要平衡人的生计(生产生活)与生态系统保护两方面的需求。报告介绍了印尼的海岸生态管理和缅甸的森林管理的成功经验,从社区层面来展示如何协调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以缅甸为例,缅甸中部勃固省Thanbayrakhon(TBK)村位于距缅甸仰光一小时车程的高速公路旁边。长期以来,全村357户村民一直过着没有自来水、没有电,依靠木柴生火做饭的贫困生活,自从TBK村附近的森林划归自然保护区并禁止采伐后,村民的生计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

传统炉灶与清洁炉灶对比(图片来源:《“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报告》)

为改变这一状况,2014年,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美国布莱盟基金会联合资助下,全球环境研究所与缅甸春天基金会(Spring Foundation)在缅甸勃固省TBK村共同启动了“基于清洁能源技术应用的缅甸森林保护”示范项目,项目团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设备性价比,筛选了由中国生产的“富达”小型节柴炉灶、太阳能照明灯以及太阳能直流水泵。在当地合作机构春天基金会的帮助下,项目方向三百多户村民赠送了节柴炉灶、小型家用太阳能灯以及太阳能水泵等清洁能源设备,解决了他们眼下最为迫切的清洁用水以及日常照明的生活需求,对当地森林保护、适应气候变化、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该机构联合社区居民共同成立社区指导委员会,帮助村民正确使用和维护到户的设备。同时,帮助村民特别是学生提高保护森林资源和使用清洁能源意识,从而减少森林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此外,项目方还帮助村民成立育苗中心,种植热带水果和其他经济林提高村民创收能力。

03绿色能源


报告表示,发展伴随着对能源的需求,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投产有助于改善能源结构。此外,技术转移和产能合作能够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普及。

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和马来西亚分别通过在三种可再生能源上的实践,示范如何通过绿色能源建设和产能合作解决发展中的能源需求问题。

以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项目为例,卡洛特水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是三峡集团和中国水电行业第一个被写入中巴两国政府联合声明的项目,是“一带一路”首个大型水电投资建设项目、“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也是丝路基金成立后投资的“第一单”。2015年4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巴期间,与巴基斯坦国家领导人共同见证卡洛特水电站项目破土动工。2016年12月,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根据施工计划,卡洛特水电站首台机组将于2021年4月投产发电。

▲卡洛特水电站效果图(图片来源:《“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报告》)

卡洛特水电站项目是合理开发利用拉姆河流域水力资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梯级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每年直接或间接为当地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投产后每年将为巴提供逾31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可有效缓解巴用电难题,大大带动当地电力配套行业的协调发展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巴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巴基斯坦前总理阿巴西评价说“该项目将为缓解巴基斯坦电力紧张局面提供极大帮助,是利国利民的典范项目”。

2018年3月,卡洛特水电站荣获全球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权威机构IJ Global颁发的2017年度亚太地区水电项目最佳融资奖。IJ Global是全球能源行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权威机构,专注于基础设施投资和项目融资领域,隶属于世界知名的欧洲货币机构投资集团。其颁发的年度大奖久负盛名,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04绿色生产


报告表示,企业是生产的主体,产业园是生产的重要业态。企业在生产的每个环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产业园在建设招商过程中注重绿色发展,是推动绿色生产的有效手段。

越南的产业园区亿达集团项目和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经贸区展示了不同业态下的绿色理念以及取得的成效。

以溢达集团越南产业园项目为例,溢达集团成立于1978年,是全球最大的纯棉衬衫制造及出口商之一。

越南溢达设于越南-新加坡工业园区内的制衣厂(Esquel Garment Manufacturing Vietnam,简称EGV)于2001年投产后,不断改善设施,引进创新的技术和设备,减少水资源和能源的使用,降低污水排放量。例如,增加设施收集雨水,将其循环用于冲厕;将货仓屋顶换成透明屋顶,增加仓库内的自然采光,从而大幅减少照明用电量;增设车间水帘幕,使空调使用量降低了70%。

从2005年开始,溢达集团投资逾1.5亿美元,引进先进技术,对印染废水作深度处理后,循环用于生产,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以及探索使用不会造成污染的天然染料,向世界展示工业生产与环境保育可以和谐共存。

报告指出,溢达集团的实践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成功缩影。对于生态环保的投入和绿色供应链的管理,不仅帮助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成本,同时作为跨国集团和世界知名品牌的供应商,其绿色生产也能彰显企业社会责任,帮助其建立更好的品牌形象,获得更多优质客户资源和经济效益。

05绿色生活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公众环境意识空前觉醒,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重视环境保护,开始追求绿色消费。生态标签打破产品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导广大消费者选择环境友好产品,从消费端倒逼供给端实现绿色生产。

此外,交通行业链接生产和消费。可持续交通不仅能够缓解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压力,也能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人为本的可持续交通理念构建和实践探索,也是绿色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报告在此部分列举了韩国生态标签项目、智利圣地亚哥可持续交通两个案例。以韩国生态标签项目为例,韩国在过去几十年内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增速,但快速的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韩国政府制定了“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强调重视污染防治和资源管理。

为落实这一政策目标,韩国环境部于1992年6月1日启动了生态标签认证(KOREA ECO LABEL)项目,这是一项自愿性项目,鼓励生产商在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全流程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原材料,并向消费者提供充足的信息以促进其选择环境友好型商品。

韩国生态标签以ISO14024生态标签和声明为基础,考察全生命周期,对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认证。目的在于鼓励企业和消费者参与环境计划,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截至2019年8月,韩国生态标签认证范围包括办公用品、电子产品、建筑材料、家具、生活用品、汽车用品等超过170类产品。同时还向酒店、公寓服务、汽车保险等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认证。

韩国生态标签认证的实施机构为韩国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所(Korea EnvironmentalIn dustry&Technology Institute,KEITI)。

为确保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韩国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所组建了审议委员会,由7-10名政府官员、认证机构、消费者代表以及熟悉产品质量与环保性能的专家组成。下设标准分委会、认证分委会和听证分委会。标准分委会负责认证产品的筛选和认证标准的制定,认证分委会负责产品认证,听证分委会负责认证和标识的监管。

06绿色金融


金融是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促进工具。在金融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金融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大型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创新,还有很多“小而美”的项目同样是绿色金融的良好实践。

以赞比亚太阳能磨坊项目为例,赞比亚太阳能磨坊厂项目是在赞比亚全部10个省内建设1583个太阳能磨坊厂和8个生产服务站,加工生产玉米面(局部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加工生产稻米),缓解赞比亚粮食供应紧张问题。

最终建设的1583个太阳能磨坊厂分散安装在赞比亚全境10个省份79个区中没有电力供应的地区,为广大农村人口生产高质量玉米面,解决了当地居民购买玉米面昂贵、机械磨面加工不便利的难题,结束无电区居民手舂粗制玉米面的现状,保证了当地的粮食供应。

因其在多地成功地使民众赖以生存的主粮价格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极大地改善了民生,该项目被称为赞比亚政府一号工程。

▲图为太阳能磨坊厂项目在赞比亚全国各省的分布示意图(图片来源:《“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报告》)

该项目通过将合作社体系与磨坊厂运营相结合,通过绿色可持续信贷的新实践,形成了自带造血机能的可持续商业模式。

根据赞比亚农村经济的不同发展状况,太阳能磨坊厂的商业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种:1)合作社成员筹集资金从附近的农户、市场上或者赞比亚粮食储备局(FRA)购买玉米,加工成玉米面后按照政府指导价面向市场进行销售,利用差价赚取一定利润。2)考虑到项目的民生作用,赞比亚政府要求,除了商业运营外,分配有磨粉厂的合作社还必须给周围村民进行玉米面加工,村民将自己留存的口粮带到磨粉厂磨面,合作社收取加工费(15-25克瓦查/袋)或少量玉米抵扣加工费。

该项目的执行业主和运营单位为赞比亚合作社联盟有限公司(Zambia Cooperative Federation,ZCF)创建了一个专门账户,参与项目的各农业合作社每月需向该账户存入1700克瓦查(约合170美金),为期15年。ZCF将收取的资金归集到赞比亚财政部,用于偿还贷款。15年之后,各地太阳能磨坊厂将成为各农业合作社的财产。从目前已经交付的厂房运营情况看,各站点运营情况良好。

以上是摘取报告中的部分案例,展望未来,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国家的绿色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在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环境和气候差异较大,生态环境总体敏感,但部分国家发展水平还不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还未得到充分重视。另一方面,绿色发展是包括消费、生产、流通、创新和金融在内的全方位发展,除了理念之外,需要治理能力和公众意识的提升、体制机制的创新、技术的进步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道阻且长。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副秘书长张洁清表示,绿色发展的实现离不开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共商、共建和共享,各方在发展理念、产能合、技术转移、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合作才能有效推动绿色发展实践。


更多精彩:

环保部谈“一带一路”:只有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受权发布:环境保护部发布《“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中英)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


责编/张广琳  审校/刘梦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


点击阅读原文看报告全文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