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2020经济“下半场”,习近平为什么重视这部分人?
▲ (资料图)天安门广场上红旗飘扬。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中国经济进入2020年“下半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1日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出席座谈会的有国有企业负责人、民营企业家、外资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管理人员,还有个体工商户代表。
习近平向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类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企业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习近平强调,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习近平指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广大市场主体不仅能够正常生存,而且能够实现更大发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从市场主体入手来增强内生动力,使中国经济从以外力恢复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内功修炼为主,这样才能为经济稳定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刘尚希说,只有具备良好的经济生态,经济内循环、国际国内的双循环才能实现,产业链、供应链才能真正畅通。让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市场主体都能正常生存、更好发展,正是良好经济生态的应有之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中国各类市场主体现在都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如何适应疫情与逆全球化冲击之下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共性问题。
保市场主体,其实就是改善市场主体发展的各种环境,包括营商环境、创新环境等。“在当前形势下,这是一篇大文章。”
对于如何助力市场主体实现更大发展,习近平要求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继续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
特殊时期,纾困政策越早出台、早落地,针对性、时效性越强,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的希望就越大,中国就越能够在世界经济大变局中占据主动。
习近平还强调,要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好外商投资法,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从长远看,一个国家营商环境是否稳定、透明、可预期,是影响投资决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营商环境取得显著进步,在世界银行全球排名榜中从第46位上升到第31位,但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落实“非禁即入”,有利于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提升中国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更大程度激发经济活力。
此外,习近平还专门提到,要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积极帮助它们解决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难题,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帮扶。
82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既关系就业,更与民生紧密相连。今年中国就业目标任务虽已经完成62.7%,但在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之际,就业问题依然不可小觑。给个体工商户“雪中送炭”,既能解他们生存燃眉之急,又能减轻就业压力,可谓一举多得。
对此,习近平指出,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在提到创新时,习近平还专门举了例子:“美国的爱迪生、福特,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等著名企业家都既是管理大师,又是创新大师。”
在张燕生看来,中国在推进科技创新、规则与法制完善、产业链供应链进入全球高端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本国力量,也需要“世界大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认为,中国打造“双循环”,国内是庞大的消费市场,国际则是开放、稳定、安全的供应链和产业链,这既有助于中国经济复苏,也将为世界经济走出低谷注入更多动力。
分析人士认为,疫情之下全球技术、创新整体都在东移,给了中国做强做优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关键产品进口替代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习近平此番讲话,意味着中国将以更强烈的紧迫感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加大投入,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更大发展。
习近平要求,企业家要拓展国际视野,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把握国际规则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
之所以强调这四种能力,实际上也和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这一国际形势密切相关。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只有对国际市场动态敏锐反应,对规则熟悉把握,对风险未雨绸缪,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国是直通车
责编/李怡然 审校/陈晓宇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