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丨俄智库:中国AI的历史性机遇来了

共同发展的 中国一带一路网 2020-10-08

本文共1382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8月11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官网刊发文章《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历史性机遇》。文章介绍了中国人工智能(AI)领域发展的成就和局限,并分析了在当下国际环境中,中国AI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国务院2017年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曾提出,中国到2030年要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的AI创新中心。根据莫斯科卡耐基中心的一份报告,尽管中国在AI领域拥有大量数据,在技术利用方面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比于美国,中国高水平的AI专家数量,以及基础技术的发展水平并不具备优势。

然而,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数字化进程,中美技术竞争驱使中国加速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这些都为中国发展AI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疫情背景下,中国AI不仅获得了政府的额外支持和投资,国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也积极让自己的产品走出国门,并在医学领域推动利用AI技术抗击疫情。
中国企业汇医慧影在医疗领域采用AI技术,与华为云共同开发了医疗智能平台,可以在25秒以内就根据CT结果来确诊新冠病例,诊断正确率可达95%。英国、马来西亚、泰国、巴拿马、墨西哥、智利和厄瓜多尔等20个国家的医院都使用了这个平台。
中国的其他高新技术企业,如百度、腾讯也都开始研发用于诊断新冠肺炎的AI产品。需要指出的是,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使用需要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明确的立法监管。
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和国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深化了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合作。比如,“健康码”系统可以从国务院主办的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获得数据,追踪人员行动轨迹,并对可能接触感染者的用户发出预警信号。
充足的人才储备、专家的专业水平和大学科研环境,是评估一个国家AI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4月印发的《高等学校AI创新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中国将为新一代AI发展打造良好的科学技术环境。

到2019年,共有32家高校开设了AI相关专业,19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AI研究院。此外,中国AI行业的领军企业也与高校合作开设了AI学院和实验室,以培养AI人才。当前中国的科研环境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潜力巨大。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来源:文汇报)

在AI技术商业化以及将该技术与其他行业融合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新一代AI发展战略研究院分析了745家科技公司的经营活动,结果表明,75%的企业从事AI技术在其他行业的推广工作,22%的企业进行技术工艺开发,3%的企业研究核心技术。

但是,中国AI基础科研环节相对薄弱,这一点从关键投资流向中也可见一斑。智库报告显示,由于成本回收周期长,软硬件开发等核心技术研究并不受投资者的青睐。
此外,与美国和欧盟等技术大国相比,中国开始进行AI研究的时间较晚。而如今的国际形势正驱动着中国改变AI的发展方式,更专注于技术的开发。正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所说:“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是在别人的院子里面种菜。”
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之路。疫情的爆发,以及美国为遏制中国技术发展的举措,实际上成为了刺激中国发展AI的动力。中国最终能否成功实现突破,取决于能否利用好这一机遇打造科技集群。


相关链接:

俄媒:中国经济找到了战胜新冠的良方

面对美国的拉拢,俄罗斯会“出卖”中国吗?

俄外交部表示将对欧盟制裁进行反制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编译/翟耀


责编/于慧宸 审校/陈晓宇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


点“在看”的人,都变好看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